用量杯和量匙就可以輕鬆做的美味麵包38款

用量杯和量匙就可以輕鬆做的美味麵包38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烘焙
  • 麵包
  • 傢常烘焙
  • 簡單烘焙
  • 量杯量匙
  • 新手烘焙
  • 甜點
  • 美食
  • 食譜
  • 烘焙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麵包也能在傢輕鬆做

  在曆經多場食安風暴後的颱灣,「健康」變成很多人在將食物送入口中之前,最主要的考量。從材料到成品都親自把關,當看著親愛的傢人吃著保證健康的食物,同時對你的付齣錶示贊同,這種成就感更是不言可喻,而麵包好吃又方便,可在主餐之餘為傢人增加營養。因此,閑暇時不妨在傢學習做麵包,與傢人共享美食的DIY手作時光。

  日本麵包及甜點研究傢ムラヨシマサユキ(MURAYOSHI MASAYUKI)極力想把「做麵包變得更日常化且平易近人」,他認為,做麵包是件輕鬆有趣的事,不應該被斤斤計較要多少材料以及一堆艱深的專有名詞給睏住,因而開發齣「在傢也能輕鬆製作又不容易失敗的食譜」,就像煮飯時多是靠目測來判定米與水的比例一樣,每次烤齣來的麵包都有點不同,品嘗略帶些微差異的作品,不也是件蠻有意思的事嗎?

  本書的材料完全不以公剋計算,而是用量杯和量匙來計量,大大降低精準測量所帶來的壓力感。此外,本書採用4種基本麵團:包括牛奶麵團、半硬式麵團、貝果麵團、雞蛋麵團來製作小麵包、佛卡夏、貝果、奶油捲等口感具有嚼勁的麵包,再從中做齣各種變化款的麵包,讓各位有誌做麵包的朋友,都能體會由易到難的樂趣。對作者而言,如果有越來越多人因此覺得做麵包是件「有趣」、「輕鬆」的事的話,那就太讓人高興瞭!
咖啡館風味,在傢實現:用最基礎的工具,解鎖烘焙的無限可能 簡介:超越食譜的烘焙哲學 我們深知,許多人對“烘焙”二字抱有敬畏之心,認為那是一門需要精密電子秤、專業打蛋器乃至恒溫烤箱纔能企及的技藝。這本《咖啡館風味,在傢實現:用最基礎的工具,解鎖烘焙的無限可能》旨在徹底打破這一壁壘。它不是一本介紹如何使用量杯和量匙來精確衡量原料的指南,而是一本關於“解放雙手,迴歸本真”的烘焙實踐手冊。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烘焙的樂趣,不應被冰冷的數字和昂貴的設備所束縛。真正的美味,源於對手感的理解、對食材的感知,以及那份願意投入時間與耐心的情懷。我們相信,隻要你傢中有最常見的玻璃量杯、一套基礎的量匙,以及一個可以信賴的烤箱,你就能在傢中復刻齣那些令人驚嘆、充滿故事感的烘焙作品。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究那些看似復雜,實則可以通過“目測”、“手感”和“經驗性判斷”來完美掌控的烘焙技巧。我們將關注原料的特性變化,如何根據麵粉的吸水性微調水量,以及如何僅憑嗅覺判斷酵母的活躍程度。這不是一套僵硬的、非此不可的配方集,而是一套靈活、可塑性極強的烘焙思維框架。 --- 第一部分:工具的重新定義與基礎知識重塑 在本書中,我們將完全摒棄對剋數(Gram)的過度依賴,轉而迴歸到烘焙的“原始語言”——體積測量和感官反饋。 第一章:量杯與量匙的“秘密語言” 體積測量的校準與限製: 我們將詳細討論不同品牌、不同材質的量杯在測量乾性材料(如麵粉、糖)和濕性材料(如牛奶、油)時的細微差異。如何通過簡單的“平颳法”和“晃動法”來控製麵粉的鬆實度,使其體積測量結果趨於穩定。 量匙的精確度與靈活性: 介紹如何用一茶匙(tsp)或一湯匙(Tbsp)來精確控製小劑量的關鍵成分,如香草精、泡打粉或鹽。探討在沒有特定量勺時,如何用日常的餐具進行粗略但有效的替代估算。 視覺判斷的藝術: 教授如何通過觀察麵糊的“流動性”(Ribbon Stage)、攪拌時的阻力,以及打發蛋白時形成的“軟峰”與“硬峰”的形態,來判斷混閤物的狀態,而不是僅僅依賴食譜上聲稱的“打發五分鍾”。 第二章:烤箱的“脾氣”與溫度的感知 本書不會假設你擁有一個精確到1度的智能烤箱。我們將探討如何“馴服”你的傢用烤箱。 烤箱溫度計的必要性與盲區: 強調使用獨立烤箱溫度計的重要性,並教你如何通過觀察烤箱內壁的顔色變化、食物上色速度,來校準烤箱的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之間的差距。 熱力傳導的基礎: 講解不同材質烤盤(深色、淺色、玻璃、不粘塗層)對烘烤時間和溫度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烤盤特性調整烘烤策略。 --- 第二部分:無精密配方的核心麵團與麵糊 本書的實踐部分,將聚焦於那些對原料比例的微小變動能展現齣驚人適應性的經典烘焙品類。我們將提供一個“基準量杯配方”,並在此基礎上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環境濕度、麵粉批次進行調整。 第三章:觸感判斷的酵母麵包 “揉麵手感”訓練: 放棄對吸水率的精確計算,轉而通過感受麵團的彈性、黏性和光潔度來判斷揉麵是否到位。教授“窗玻璃測試”的感官版本——如何用手指按壓判斷麵團的充氣狀態。 基礎白吐司的靈活調整: 針對使用量杯測量的麵粉,指導讀者如何在和麵初期分次加水,直到麵團達到“濕潤但不粘手”的理想狀態。 簡易餐包的快速發酵: 介紹一種無需復雜操作,僅依賴環境溫度控製的發酵技巧,確保即使用量杯測量,也能獲得均勻的內部組織。 第四章:依靠“勺”來控製的油脂類點心 這類點心對精準度的容忍度較高,非常適閤初學者練習量杯的使用。 黃油與糖的“奶油化”觀察法: 重點講解如何僅憑視覺判斷黃油和糖是否充分打發——從粗糙的沙粒感轉變為蓬鬆的羽毛狀,這是決定麯奇酥脆度的關鍵。 馬剋杯蛋糕的微調策略: 針對單份或小批量製作的點心,指導如何用量匙和量杯來快速配製麵糊,並根據麵糊的厚度來預估烘烤時間。 “濕潤度”的直觀把握: 講解如何通過觀察油和液體的混閤狀態,來避免瑪芬蛋糕(Muffin)的油水分離,從而保證成品濕潤多汁。 --- 第三部分:風味升華:感知而非測量 本書的最後部分,是關於如何讓你的“量杯烘焙”擁有專業級風味。 第五章:香料與糖的“量匙哲學” 香料的釋放與融閤: 探討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在烘烤前後的風味變化。我們不教你精確到0.5剋稱量,而是教你如何通過嗅覺判斷香料的“強度”,從而調整你使用的量匙用量。 焦糖化的“聽覺綫索”: 教授如何通過觀察糖融化時的氣泡狀態和聽其發齣的“劈啪”聲,來判斷焦糖的火候,避免燒焦或未達色澤。 第六章:從“麵糊”到“成品”的逆嚮工程 利用現有成品修正配方: 本章提供瞭一套故障排除係統。如果你的麵包太硬,分析可能是麵粉量多或揉麵過度;如果麯奇攤平瞭,可能是黃油太軟或糖量偏高。這些分析都基於你對原料體積測量的直觀感受,而非精確的剋數偏差。 創造屬於自己的“量杯配方”: 鼓勵讀者將本書提供的基準配方作為起點,根據自己傢鄉的食材特點(例如,當地麵粉的吸水性可能更高),逐步調整量杯中的原料用量,最終形成一套完全個性化、無需電子秤的獨傢烘焙指南。 --- 結語:你的廚房,你的法則 《咖啡館風味,在傢實現:用最基礎的工具,解鎖烘焙的無限可能》是一本旨在恢復烘焙樂趣的書籍。它相信,真正的烹飪大師,是那些能夠感知原料、而非僅僅依賴儀器的匠人。拿起你最熟悉的量杯和量匙,拋開數字的束縛,開始一場充滿信心的、美味的探索之旅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ムラヨシマサユキ(MURAYOSHI MASAYUKI)


  糕點學校畢業,經過蛋糕店、咖啡館、餐廳的曆練之後,成立瞭麵包甜點教室「ダイドコ(DAIDOCO)」。以「在傢做的所以更美味」為理念,不斷地創作齣簡易食譜。在雜誌等媒體也十分活躍。對便利商店的麵包和甜點也很有研究,經常到處試吃。以感性又具備豐富專業知識的錶現而獲得肯定。

圖書目錄

2 前言
6 用量杯和量匙能烤齣美味麵包的理由
7 計量方法和材料換算錶
8 在本書中經常齣現的麵包製作技巧
12 材料
14 器具
 
Part 1 MILK
牛奶麵團

16 從牛奶麵團開始做小餐包
20 海蒂特製白麵包
22 芝麻小餐包
23 麩皮麵包
24 迷迭香葡萄乾麵包
25 無花果橄欖麵包
26 青海苔七味辣椒乳酪麵包
28 抹茶蜜豆麵包
30 地瓜乾義式臘腸迷你土司
33 豆漿杏桃迷你土司
35 一斤土司
36 核桃土司
 
Part 2
SEMI HARD
半硬式麵團

38 從半硬式麵團開始做佛卡夏
42 薑黃番茄乾佛卡夏
44 蜜豌豆琉斯提剋
46 黑鬍椒乳酪琉斯提剋
48 小豆蔻榛果法國麵包
50 葛縷子蘭姆葡萄麵包
52 迷你鄉村麵包
54 紐約棍子麵包
55 乳酪蜜棗裸麥麵包
57 英式馬芬
58 艾草黃豆粉馬芬
 
Part 3
BAGEL
貝果麵團

61 從貝果麵團開始製作貝果
64 豆漿貝果/
  蕎麥粉柿子乾貝果
66 腰果孜然貝果
67 藍莓萊姆貝果
68 紅茶白巧剋力貝果
70 薄荷鳳梨貝果
 
Part 4
EGG
雞蛋麵團

72 從雞蛋麵團開始做奶油捲
76 橄欖形麵包
78 栗子紅豆麵包+3種包餡甜麵包
80 肉桂捲/
  杏仁咖啡捲
82 塔拉摩沙拉捲
84 毛豆玉米味噌美乃滋捲
86 焦糖柳橙麵包
88 雙倍巧剋力麵包
90 黑糖夏威夷果仁麵包
92 關於麵包的Q&A
94 1盒草莓果醬
  2杯藍莓果醬
96 1杯雞豆抹醬
  2盒蘑菇抹醬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蕎麥粉柿子乾貝果
越嚼越能感受到甘甜的滋味
 
材料(4個份)
高筋麵粉…1 3/4杯
蕎麥粉…3大匙
鹽…1/2小匙
蜂蜜…1小匙
熱水…1/3杯
冷水…1/3杯
酵母…1/2小匙
柿子乾(1cm方丁)…2個份
罌粟籽…1小匙
*蜂蜜(水煮用)…1大匙
 
事前準備
.在鉢盆裏倒入鹽、蜂蜜、熱水用打蛋器攪拌溶化之後,加入冷水混閤拌勻。
.撒入酵母靜置片刻,等開始溶化時再仔細混閤拌勻。
 
作法
❶在鉢盆裏加入高筋麵粉、蕎麥粉,用木杓攪拌至水分被完全吸收之後,改用颳闆切拌均勻。
❷和P62.63的原味貝果的2~6步驟一樣。邊將柿子乾捲入麵團中邊塑成棒狀(參照P10「成形」〔棒狀〕)(a)。
❸和P63的原味貝果的7~8步驟一樣。
❹在錶麵撒上罌粟籽,用200度的烤箱烘烤12~13分鍾。
 
(a)
在塑成棒狀的過程中將柿子乾包捲進去。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最近的“心頭好”,每天都忍不住拿齣來翻幾頁,光是看那些圖片就已經垂涎欲滴瞭!我尤其喜歡它那種“親民”的風格,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烘焙朋友在手把手教你。每款麵包的介紹都清晰明瞭,從準備食材到最後齣爐,步驟分解得特彆細緻,就算是之前完全沒有烘焙經驗的人,也能跟著一步一步做。而且,我發現它介紹的麵包種類非常豐富,有甜有鹹,有適閤早餐的,也有適閤下午茶的,簡直能滿足我一傢人的各種口味需求。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提供瞭很多關於烘焙技巧的補充說明,比如不同麵粉的特點、發酵的注意事項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知識,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烘焙的原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照搬配方。這本書讓我覺得,烘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溫馨體驗。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零門檻”和“高迴報”。我一直對烘焙很感興趣,但總覺得需要很多專業的工具和昂貴的食材,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這種顧慮。它強調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量杯和量匙,這使得烘焙變得觸手可及。38款精心挑選的麵包配方,涵蓋瞭從基礎款到進階款,無論是早餐、下午茶還是聚會,都能找到閤適的選擇。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每款麵包時,都附有精美的成品圖和詳細的製作步驟,讓人一目瞭然,非常有實踐指導意義。而且,它不僅僅是給齣瞭配方,還在製作過程中穿插瞭一些實用的烘焙小技巧,比如如何判斷麵團的發酵程度,如何讓麵包錶麵更漂亮等等,這些細節的補充,對於提升烘焙成功率非常有幫助。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名“傢庭麵包師”,用最簡單的方式,製作齣充滿愛意的美味。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烘焙路上的“及時雨”!一直以來,我對手工烘焙充滿瞭熱情,但總被那些復雜的配方和各種專業工具給嚇退。看到“用量杯和量匙就可以輕鬆做”這幾個字,我的眼睛一下就亮瞭!試問,誰不想在廚房裏變齣美味,卻又不希望被一堆繁瑣的步驟弄得頭暈腦脹呢?這本書簡直太懂我們這些“手殘黨”和“懶癌患者”瞭!翻開目錄,38款不同風味的麵包,聽著就讓人心癢癢。我最期待的是那些看起來特彆有挑戰性的麵包,比如法棍、歐包,以前我總覺得它們是專業麵包師的專屬,但有瞭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自己也能在傢做齣那種外酥內軟、香氣四溢的成品。而且,它強調的是“輕鬆”,這對於我這種經常把麵團弄得一塌糊塗的新手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迫不及待想試試那些據說“零失敗”的配方,相信這本書能讓我重拾烘焙的信心,告彆那些半途而廢的嘗試,真正享受烘焙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评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對烘焙有熱情,但動手能力實在不強的人。之前嘗試過幾本烘焙書,但總是因為步驟太復雜或者用詞太專業而放棄。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的救星!“用量杯和量匙”這幾個字,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僅是提供瞭38款麵包的配方,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把烘焙過程講得格外透徹。我翻看瞭幾頁,發現它對每一個步驟的解釋都非常到位,比如關於“揉麵”的程度,它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描述,而不是乾巴巴的幾個字。我特彆期待那些我一直想嘗試但又怕失敗的麵包,比如全麥麵包、雜糧麵包,我相信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我一定能做齣健康又美味的成品。這本書讓我覺得,烘焙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一種可以輕鬆享受的生活方式。

评分

我之前對烘焙一直有點“望而卻步”,總覺得需要很多專業的工具和技巧,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化繁為簡”,用最基礎的量杯和量匙就能做齣各種美味的麵包,這對於剛入門的我來說,真的太友好瞭。我特彆看重的是它給齣的38款麵包配方,數量多不說,而且涵蓋的種類也很廣泛,從簡單的吐司到稍微復雜一點的歐包,應有盡有。每一款的介紹都很直觀,圖片清晰,步驟也非常詳細,感覺即使是烘焙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我尤其期待嘗試那些看起來很“網紅”的麵包,比如上次在朋友圈看到的那個岩燒乳酪麵包,一直以為很難做,沒想到這本書裏就有!而且,它還給齣瞭一些小貼士,幫助你在製作過程中避免踩坑,這真是太貼心瞭。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在傢做齣媲美麵包店的麵包,這讓我充滿瞭期待和動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