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亨与韩国儒学研究

高桥亨与韩国儒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高桥亨,日本跨越战前与战后、活跃于朝鲜思想研究领域的第一人,
他以「主理派∕主气派」之框架诠释朝鲜儒学史,影响甚大。
本书即以高桥亨为焦点,对韩国儒学研究展开多元的对话与展望。

  本书以「高桥亨与韩国儒学研究」为主题,着眼于韩国儒学研究的第二序反思,涉及对殖民地史观下的韩国儒学研究、其方法论与解释框架之批判,进而对韩国儒学研究提出新展望。

  全书以2012年「东亚视域中的韩国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所发表的论文为主,兼及此一议题的期刊论文,汇聚长期关注高桥亨与韩国儒学研究的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学者之研究成果,以东亚儒学的视域,展开学术对话的宴飨。全书共收入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学者的十一篇论文,可说是此一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大多学者对于高桥亨以「主理派∕主气派」来诠释韩国儒学史的解释框架,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深入的批判。从后殖民的角度来看,唯有彻底清理并客观评价高桥亨的韩国儒学研究,才能摆脱其韩国儒学史的解释框架,凸显韩国儒学研究的主体性。犹有进者,更有学者或从朝鲜儒学的资源,或从比较哲学的视域,超越高桥亨的解释框架,展开新的思想冒险与哲学尝试,以活化韩国儒学研究。

  本书的出版,标示台湾对于韩国儒学研究的新进程,除了提升中文学界的韩国儒学研究水准之外,并与东亚学界平等对话,相互激盪,同时回应韩国与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显示台湾在韩国儒学研究上的开创性与开放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月惠


  1961年生,台湾彰化县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1988),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1995)。曾任嘉义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讲师、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2-2003)、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2006)、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现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中韩儒学比较研究。主要着作有《阳明「内圣之学」研究》(2009)、《良知学的转折──聂双江、罗念菴思想之研究》(2005)、《诠释与工夫──宋明理学的超越蕲向与内在辩证》〔增定版〕(2012)、《异曲同调──朱子学与朝鲜儒学》(2010)。

李明辉

  1953年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1981),德国波昂大学哲学博士(1986)。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副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目前为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合聘教授、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着作有《儒家与康德》(1990)、《儒学与现代意识》(1991)、《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1994)、《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1994)、《康德伦理学发展中的道德情感问题》(德文,1994)、《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德文,2001)、《孟子重探》(2001)、《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2005)、《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2005)、《儒家人文主义──跨文化的脉络》(德文,2013),并翻译多部康德着作。

图书目录

导论╱林月惠
一、台湾的韩国儒学研究
二、高桥亨的韩国儒学研究及其检讨
三、各篇论文之要旨
四、展望与感谢

壹、高桥亨的朝鲜思想史研究╱权纯哲
一、前言
二、学问之形成过程与时代背景
三、高桥亨的朝鲜思想史研究及其内容之检讨
四、结语
资料:高桥亨着作目录(一部份)

贰、朝鲜思想的时代区分──从高桥亨的说法谈起╱川原秀城
一、前言
二、高桥亨的东儒划分之二说
三、朝鲜思想的时代区分
四、结语

参、韩国儒学史与高桥亨╱赵南浩
一、前言
二、高桥亨的经历
三、朝鲜哲学史与高桥亨
四、「主理∕主气」论与韩国、日本哲学史
五、朝鲜心学与韩国儒学史
六、两难以后的经世论与韩国儒学史
七、结论

肆、高桥亨的朝鲜儒学观╱金基柱
一、前言
二、固着性、从属性、党派性与朝鲜儒学
三、「主理派∕主气派」与朝鲜儒学
四、两个观点之交叉
五、结语

伍、高桥亨的李退溪解释──以与张志渊的论争为中心╱井上厚史
一、前言
二、韩国的李退溪研究
三、高桥亨的李退溪解释(其一):与张志渊论争之前
四、高桥亨的李退溪解释(其二):与张志渊论争为中心
五、高桥亨的李退溪解释(其三):与张志渊论争之后
六、结语

陆、高桥亨朝鲜儒学研究中的异学派──读京城帝大的讲稿╱权纯哲
一、前言
二、高桥亨的「朝鲜思想史大系」构想与「异学派」
三、朝鲜儒学中的「异学」
四、朝鲜儒学史的时代区分与「异学」
五、朝鲜儒学的「异学派」
六、高桥亨的「异学派」讲稿之特征
七、结论
资料(一):高桥亨授课名称、讲稿与论着的对照年表
资料(二):高桥亨异学派讲稿一览表
资料(三):高桥亨相关论着目录(一部份)

柒、高桥亨韩国儒学理解的功与过──以「主理╱主气」概念为中心╱韩慈卿
一、前言
二、性理学在朝鲜时代的意义
三、「主理∕主气」的分类
四、「主理∕主气」论争的意义
五、结语

捌、朝鲜儒学的哲学地形图──退溪李滉的主理与栗谷李珥的主气╱韩亨祚
一、前言──我的朝鲜儒学地形图
二、「主气」概念的两难(dilemma)
三、「主理」与「主气」,抑或「观照之道」(via contemplativa)与「实践之道」(via activa)
四、结语

玖、从朝鲜儒学「符号布置方式」批判高桥亨的「主理╱主气」说╱李承焕
一、前言:从高桥亨「主理∕主气」说所含两种困惑说起
二、朱熹理学中的三种符号布置方式
三、元代新安理学与「横说」架构之扩散
四、「横说」、「竖说」与朝鲜儒学的分歧
五、结论

拾、「主理∕主气」的再检讨与展望╱崔英辰
一、「主理∕主气」的分类判准
二、所谓「主气论」不存在
三、作为「观点」的「主理∕主气」与「离看∕合看」
四、理气「离看∕合看」直接连接到理气「不离∕不杂」
五、所谓「主气论者」之评价的含义
六、「对立性架构」与「统合性架构」

拾壹、高桥亨「主理派∕主气派」解释框架之批判──兼论韩国儒学思想研究的新展望╱林月惠
一、方法论反思的必要
二、「主理派∕主气派」解释框架之分析
三、「主理派∕主气派」解释框架之检证与批判
四、韩国儒学思想研究之展望
五、结语

附录一:高桥亨年谱╱江俊亿
说明
附录二:高桥亨着作目录(1902-2015)╱江俊亿
说明
人名索引

图书序言

导论(摘录)

林月惠


这部《高桥亨与韩国儒学研究》所收录的论文,呈现韩国、日本、台湾学者对高桥亨的韩国儒学研究之理解与批判。每篇论文的视角与观点不同,值得相互参看。兹依序概述各篇论文的内容如下。

权纯哲的〈高桥亨的朝鲜思想史研究〉一文,系作者根据他于《埼玉大学纪要(教养学部)》第33卷第1号(1997年11月)所发表的〈高桥亨の朝鲜思想史研究〉,加以修正与补充,再翻译为中文,可视为原稿的修订版。权纯哲是任教于日本的韩国学者,在日本学界中较早关注高桥亨的朝鲜思想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于高桥亨的学思过程及其朝鲜思想史研究,论述颇为翔实客观,故置于本论文集的首篇。本文有两个重点︰一是致力于呈现高桥亨的学问形成过程及其时代背景;一是检讨高桥亨的朝鲜思想史研究及其内容。本文将高桥亨的学问形成过程与时代背景区分为三个时期(1.东京帝国大学汉学科、2.韩国官立中学校教师、朝鲜总督府专员、3.总督府视学官、京城帝国大学教授),再加以考察。这些细致的考察,一方面呈现东京帝国大学的汉学科,在现代学科的建构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其研究方法上的改变。这对高桥亨日后研究朝鲜思想史的视野与方法,有极深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桥亨在韩国四十余年,虽然致力于朝鲜思想史的学术研究,但也积极参与对朝鲜殖民地的教化与控制。此正反两面性的张力,同时并存于其朝鲜思想史的研究当中。接者,本文以此考察为前提,聚焦于高桥亨的儒教思想研究,分别就「比较研究」、「朝鲜思想史研究」、「朝鲜人论」三个面向,对高桥亨各期的着作进行检讨与批判。其中,高桥亨于〈朝鲜人论〉中主张朝鲜人思想的「固着性」与「非独立性」,也是以朝鲜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强化他的朝鲜殖民地控制政策论。总之,高桥亨的朝鲜思想研究,除了其正面的学问意义,还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格。本文借由丰富的史料考察与文本批判,充分显示高桥亨的朝鲜研究之两面性。若与本论文集的其他论文参看,这样的观察与观点可说是多数作者的共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