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要义(全一册)

老子要义(全一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老子要义》前编阐明老子思想内涵;后编为周绍贤教授书法手稿,总述《道德经》每章大意,并逐句解释之。本书收录周绍贤教授自序,阐述其着作本书之思想缘起。

本书特色

  《老子要义》前编阐明老子思想内涵;后编为周绍贤教授书法手稿,总述《道德经》每章大意,并逐句解释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周绍贤教授(1908-1993)


  童年师从晚清进士杨玉相,读五经,习诗文。1933年,就读于梁漱溟创办的乡村建设学院。1949年秋赴台湾,曾任东吴大学、师范大学、政治大学教授,兼任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着有《魏晋清谈述论》、《道家与神仙》、《老子要义》、《庄子要义》、《孔孟要义》、《荀子要义》、《佛教概论》、《中国文学述论》、《论李杜诗》、《汉代哲学》、《先秦兵家要旨》、《道教全真大师丘长春》、《文言与白话》、《应用文》、《松华轩诗稿》等。

图书目录

前编  

一、老子考证
1.姓名籍贯考
2.出仕及官职
3.孔子问礼
4.归隐及出关
5.老子之书
6.后裔

二、老子哲学
1.本体论
2.无为而无不为
3.相对论
4结论、余言

后编

道德经释义

图书序言

(自序)
   
中国自黄帝时已灿然大备,惟政治、教化、军事、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音乐等等,一切经常应用之学,皆在随时实施之中以相传授,缺乏文字记载。而学术思想、义理言论,因非文字所能尽其意,故亦多凭口传而乏着述。至春秋时,着书之风渐盛,孔子整顿六经,六经为古传之学;老子着《道德经》,每引「古之所谓」或「故圣人云」,亦系承述古人之学;孔老皆缵前圣之绪,而家以独到之睿见,以着书立说,其承先启后,为当代之大师,立言传道,皆功垂万世也。
   
〈礼运‧大同〉章所讲「大道之行也」之大道,与《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之大道相同。〈大同〉章郑注「同犹和也、平也」。引申其义,大即天下统一,同为厉害均等,亦即天下道同风一而无分裂,社会生活均衡而无纷争;政治达此境地,则人心浑厚,世风淳朴,无物我之介,无利害之争,即成为「安其居,乐其俗」,「窃盗乱贼而不作」之大同世界;此与法家严法控制之政治思想绝不相同。孔老在衰乱之世,皆慕想大道之行、盛世之治。然大道既废、既隐,不得不讲仁义,而总必以大道为最高之目标。
   
宋儒以承儒家之道统自居,以为儒道不相能,故贬抑老子;其实老孔之时,道术尚未分裂,故孔子问礼于老子,闻老子所讲古人之言与乱世立身之道,赞美老子「其犹龙乎」!后世或以老孔皆在乱世,老子思想消极,故独善其身而归隐;孔子思想积极,故周游列国,志在兼善天下。其实老子为周太史已久,因周室已衰,不足与有为,且己身已老,不可恋位,理宜退休归隐,并非消极;孔子奔走列国十四年,见道不行,亦只得罢休,故欲「乘桴浮于海」,又「欲居九夷」。老孔而后,有儒道之分,世人自其外表态度而言之,谓隐居之士为道家,用世之士为儒家,两家显然不同。其实老孔皆曾官居显职,为国宣劳,晚年皆为隐君子。《论语》中孔子对隐者亦表示敬重,《老子》书中亦讲治国用兵之道。名臣退位则为隐士,隐士亦可出而为名臣,孔老之道不相悖也。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