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抢进10亿商机:不景气的时代,你的创意就是最好的赚钱工具

用创意抢进10亿商机:不景气的时代,你的创意就是最好的赚钱工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Ian Wallis
图书标签:
  • 创意
  • 商业模式
  • 创新
  • 创业
  • 营销
  • 商机
  • 逆境求生
  • 经济危机
  • 赚钱
  • 思维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创意就是你的超能力!

  50种影响全球的惊奇发明,创造未来50年的便利生活。
  还在土法炼钢寻找赚钱的妙方吗?
  其实你已经把最强武器握在手中了!
 
  50个超越时代的畅销发明,只要完美模仿这些创意,就是突破僵局的契机!
  民生用品.电器用品.科学发明.惊奇发明
  在不景气的时代,用创造力获取最大利润的50个绝佳案例。
 
  用想像力打败不可能,用创造力开启无限商机!
  全球经济都在衰退,如何在惨澹之中杀出重围?
  只有创意才能够创造市场奇蹟!
 
  *你的生活便利都是这样来的!
  避孕药、隐形眼镜、塑胶袋、便利贴、抛弃式尿布
 
  *你每天都要使用的电器用品!
  微波炉、烟雾警报器、按键式电话、传真机
 
  *改变世界生活的科学技术!
  电子邮件、光鲜、个人电脑、自动提款机
 
  *造福人类的惊奇发明!
  点击付费广告、国际隔日送达快递时间、机会平等政策、廉价航空
 
  创造力是你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收益!
  创意就是你最强的赚钱武器!
  50种经典发明,50个创新思维
  这些你从未想过的商业发明,
  不仅创造便利生活,更开启千万商机!

  本书为2013年7月《创意始终来自于完美的抄袭:50个可以被模仿的赚钱思维》全新改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伊恩‧瓦里斯(Ian Wallis

  伊恩是一名资深的商业新闻记者。他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创业网站startups.co.uk以及growingbusiness.co.uk的编务总监,同时也是创业家电视频道(Entrepreneur TV)的制作人。伊恩也固定为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以及英国政府的商业辅助网站Business Link撰文。

译者简介

李佩珊

  台湾大学日文系、英国UCL比较文学硕士毕业。曾任职于电子时报、财讯快报国际新闻编译部,并担任CNet(科技疯)、Make杂志的外包译者。擅长财经、科技类翻译。翻译作品:《卖什么都卖翻天:好业务,卖什么都赚钱!》(意识文化)

图书目录

Part 1
让生活更加便利的民生用品

1. 避孕药—妥善进行生育计画!
2. 抛弃式尿布—新手爸妈的救星!
3. 隐形眼镜—摆脱四眼田鸡的魔咒!
4. 易开罐拉环—让饮食更为便利!
5. 塑胶袋—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
6. 喷雾式除臭剂—摆脱恼人的体味!
7. 便利贴—学生和上班族的必备用品!
8. CD 光碟—开创新的数位时代!

Part 2
家家户户都在用的电器用品

9.    传真机—办公室的基本配备!
10.  微波炉—不可或缺的厨房帮手!
11.  烟雾警报器—让生活更加安全!
12.  按键式电话—加快人们的联络速度!
13.  戴森双气旋吸尘器—向集尘袋说掰掰!

Part 3
影响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14.  卫星电视—掌握全球零距离!
15.  生物辨识系统—让安全更有保障!
16.  电子资料交换(EDI)—传输方式大跃进!
17.  视讯会议—随时沟通无国界!
18.  电脑辅助设计(CAD)—让创意更臻完美!
19.  网际网路—让地球变「小」了!
20.  口袋计算机—随时都能轻松运算!
21.  电子邮件—颠覆传统的沟通模式!
22.  自动提款机(ATM)—随时都能领现金!
23.  电脑游戏—彻底佔领娱乐市场!
24.  核磁共振造影技术(MRI)—神奇的人体探测术!
25.  家用录影带(VHS)—把家里变成电影院!
26.  销售时点情报系统(EPOS)—轻松执行顾客服务!
27.  条码—购物方式大跃进!
28.  光纤—资讯传输新革命!
29.  电子试算表—商务世界基本配备!
30.  随身听—音乐无所不在!
31.  个人电脑(PC)—现代人的生存工具!
32.  数位相机—用相片写日记!
33.  免钥遥控系统(RKE)—按一下,轻松锁车!
34.  平板电脑—二十一世纪的新宠儿!
35.  智慧型手机—办公、娱乐,一手掌握!
36.  搜寻引擎—资讯就在指尖!
37.  感应付费技术—快速便捷的付费机制!
38.  油电混合车—节能减碳低污染!
39.  MP3 播放器—重新塑造音乐产业!
40.  全球定位系统(GPS)—随时都有方向感!
41.  红外线遥控器—坐在沙发上尽情选台!
42.  电子阅读器—阅读方式新革命!

Part 4
造福人类的惊奇发明
43.  防火纤维克维拉—让安全更有保障!
44.  机会平等政策—唤醒人权重视!
45.  廉价航空—便宜又快速的飞行方案!
46.  即时库存管理(JIT)—全新的营运方式!
47.  20-70-10 法则—有效的企业管理方针!
48.  国际隔日送达快递服务—随时待命,使命必达!
49.  点击付费广告—开启广告新时代!
50.  Google 的20%创新时间—革命性的新做法!

图书序言

引言

  数千年来,无数天才的脑袋,都在与这个世界的各种难题搏斗,希望能找出得以真正改变人类生活与劳动方式的最佳办法。

  《用创意抢进10亿商机:不景气的时代,你的创意就是最好的赚钱工具》,谈的是在过去五十多年之中最成功的五十个商业构想或发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诞生了一些极具影响力的发明与构想,对人类的商业活动与社会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段时间内,人类经济发展的速度媲美工业革命时期。「电脑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得以直接获得大量的资讯与知识。迷你化与数位化的过程,也使得先进科技更易于随行使用。而全球化与商品化,更巨幅地加大了创新产品的商业潜力。

  这五十个发明中的每一个,都毫无疑问地是个革命性的创新。其中,有许多像发明,至今仍占据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像是电视、个人电脑、网路、卫星电视与条码。这几仅是其中的几个例子而已。另外,有些发明则极具争议性,像是抛弃式尿布、避孕药、喷雾式除臭剂与塑胶袋。不论这些发明引来何种负面舆论压力,都无损于它们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事实。其中还有一些点子的影响力已经下滑,像是传真机、便利贴、随身听与口袋计算机。这些都因数位版替代品的出现而变得过时了,但是在整个进化的过程之中俨然已是关键的里程碑。

  借由本书,我们介绍并赞扬这些商业构想的发明者或起始企业,同时,我们也项产品背后这些发想者与实践者过人的远见致上最大的敬意。
 
  精彩的故事

  这本书里囊括了一些精采绝伦的故事,有的你可能已经听过了。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故事足以引你入胜,能引起你的惊叹。就好比有些发明,它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可说是举足轻重,但论及当初的起由,竟只是从一个偶然开始诞生的。像是杜邦(DuPont)知名的阻燃纤维材料克维拉(Kevlar)、烟雾警报器、微波炉、便利贴等等,就我们所知,这些重大发明来到这世上的过程,都带着那么一点「意外」的色彩。例如,克维拉这种聚合物,由于它具有不易穿透、高强度、耐化学侵蚀的特性,经常被应用于防弹背心、军事盔甲及其他数不清的防护性产品上。它的发明者,是当时任职于杜邦的史蒂芬妮.柯欧拉克(Stephanie Kwolek)。因为科学实验出了差错,才会制造出这种混浊、黏度又不佳的聚合物。但是史蒂芬妮突然灵机一动,决定不把这些失败的产物丢掉,而是把它们加到纤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加入了克维拉的纤维,竟然摇身变成史上强度最强的纤维,在这之前所发明的高强度纤维,都没有任何一种能够超越它。如今,克维拉每年都为它的专利持有者杜邦公司赚进十亿美元的钞票。

  同样地,火灾烟雾警报器当初之所以能够产生,也得归功于实验失败和意外地发现。当时一名瑞士的物理学家华尔特.杰格(Walter Jaegar),原本是想制造出毒气侦测器,但是却失败了,感应器对毒气没有反应。正当华尔特想休息一下,坐在马桶上抽菸时,却发现这个失败的产物竟然对香菸烟雾有反应。虽然华尔特后来没有继续实验下去,我们今日时常见到的家用烟雾警报器,最后并非由他所发明。但是,如果没有华尔特的这项发现,人类要制作出一个能大量生产并且成为商业产品的火灾警报器,时间表肯定会在往后延迟许多。无独有偶,便利贴地发现,也是因为3M公司的史宾赛.西尔佛(Spencer Silver)所实验出来的黏着剂无法成功地黏在抗地心引力的表面上,他的同事亚瑟.富莱(Arthur Fry)便随手将这个「很弱」的黏着剂涂在小纸片上,充当成读圣经用的书签。结果便利贴就这么产生了。

  在饮料罐或食物冠上面做一个拉环(ring pull),这个点子是1959年艾尔玛.克林安.弗雷兹(Ermal Cleon Fraze)在野餐的时候,想打开啤酒罐却发现自己忘了带开罐器,而在脑子里诞生的。他花了好几年努力研究,最后终于成功打造出易开罐拉环的前身「拉片」(当时人们称之为pull-tab或snap top)。一上市马上造成轰动,除了变成当时一项畅销商品,易开罐也对整个人类世界消耗食物与饮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项和食物有关的发明是微波炉,起因是一块半融化的花生巧克力棒。1944年,任职于国防承包商雷神(Raytheon)的培西.史宾赛(Percy Spencer)有天利用磁控管系统进行实验时,刚好站在旁边,目睹了自己的点心棒被加热、融化。很快地,雷神1945年就申请了利用微波技术烹调食物的专利。数年之后,它们研发出一款笨重的超大微波炉。后来一直等到1965年,能够进入家庭的小型微波炉才终于被制造出来。

  至于光纤技术的发明,据说光纤之父高锟(Charles Kuen Kao)当初第一场提出光能当作传递媒介的简报,曾经受到在场专业工程师们的嘲笑。但这并未能阻挡如今已被封为爵士的高锟去追寻他的不可能之梦。同样不屈不挠的,是家用录影机(VHS)的发明者。若不是当时任职于JVC的两位员工,不愿放弃、继续研究已经被搁置的一个计画,录放影机也不会问世。此外,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过,在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后来也被封为爵士)的双气旋吸尘器正式上市之前,他实验过的原型机数量逾五千台之多。

  如果你喜欢关于对立与冲突的故事,这本书里也收录了一些。包括三个科学研究团队,为了谁才是真正的核磁共振造影技术(MRI)的发明者而争得你死我活。德裔巴西人安德烈斯.帕佛(Andreas Pavel)为了夺回正宗随身听发明人的头衔,与日本索尼(Sony)公司缠讼了二十年,最后索尼与他达成庭外和解,同意赔偿。当时帕佛累积的诉讼费用已高达三百六十万美元,几乎把他逼到了破产边缘。这是场名誉之争,帕佛可说为了荣誉不惜背水一战。

  毫无疑问地,本书绝对能为你带来许多收获,除了能从里面获得大量的资讯,你也能读到高潮起伏、发人深省的故事。
 
  筛选的方法

  为了选出这五十个最棒的商业构想,我们汇集了来自学界、商界与金融界重要人士的宝贵意见,经历了缜密与冗长的讨论才得出最终结果。我们是以真正的开创性作为定义,而非商业影响有限的先行性。因此1920年代,早期的传真机开始进入市场;1890年代,人类开始研发火灾警报器,上述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够获选,是因为它们标志了一个划时代的突破性发明诞生的那一刻;是因为这些发明足以改变当时的现状并开启一个新的产品时代。

  这类例子发生的场景,大多不会超出花园里的小木屋或实验室太远。这些满腔热血、专注于他们的发明能如何影响世界的开发者们,往往屈服于时间无情的流逝,没能在有生之年创造出能获得旁人赞美的产品。所以,早在家家户户或每间办公室能受益于这些先行者狂野的想像之前,指挥棒就已经传给下一个开发者了。之后再经历一而再、再而三的创新与改良,他们的想像才成为今日我们所见、所用的模样。

  这本书里有些主观上的选择我们觉得理直气壮。例如,我们知道避孕药在2010年庆祝它的五十週岁生日,但是,事实上,一直要等避孕药诞生的一年之后,它才以避孕的名义行销。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择,可能有读者认为,在我们陈述的发明者出现之前,早就已经有其他的先行者了。不过,如果从社会拥抱该项发明的程度,以及财富涌向该发明者钱柜的速度来寻找证据,你会发现我们的选择极少会出错。那些没被我们列出名字的先行者,只能说他们的构想没有通过我们每个章节必定会列出来强调的「商业可行性」测试。

  就像吸尘器的例子一样,足以代表某项产品的必非一定是最初的发明者,反而经常是后继的改革者,在材料上做了创新,使该项产品得以上市。透过改造、拆解、重组、以及不断地测试、加强韧性,这些后继的开发者与企业,彻底地改革了当初仅仅只是满意等级的发明,带它们走向实用与商业化。这正是为何本书会选出特定的名字来加以陈述,因为这些才是真正使大局改变的企业或研发者,诸如索尼的随身听、戴森的吸尘器、Google的「20%创新时间」等等,尽管同时间还有许多其他主力厂商也在进行类似的开发。

  相反地,有些发明在诞生之后,等待了数十年,才得以在商界引发爆炸性的影响。网际网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人因为提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在1980年代以及1990年代早期所做的共向而尊称他为「网路之父」,但是,促成网路诞生真正决定性的创举其实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也就是当时为美国国防部五角大厦量身订做的电脑网路ARPANET。若没有伯纳斯李爵士所发明的全球资讯网(WWW),以及它在超文件标示语言(HTML)上的天分,ARPANET就不可能为Google、脸书创办人,或是eBay上的匿名卖家赚进这么多财富。但是反过来说,若没有ARPANET作为网路的基础,伯纳斯李爵士的发明根本无法产生实质意义。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这些发明,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安全(烟雾警报器、防火纤维克维拉、生物辨识系统、免钥遥控系统)、更有趣(MP3拨放器、电脑游戏、卫星电视、家用录影带)、更有效率(条码、电子试算表、传真机、视讯会议、电子邮件、光纤、电脑辅助设计、个人电脑、口袋计算机、即时库存管理、销售时点情报系统、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感应付费技术、搜寻引擎、[全球定位系统、自动提款机)、对消费者友善(易开罐拉环、电子阅读器、戴森吸尘器、按键式电话、红外线遥控器、数位相机、CD光碟、微波炉)、更平等(机会平等政策、廉价航空),也创造了奇特的商业世界(20-70-10法则、Google的20%创新时间、点击付费广告)

  无可避免地,有些发明无法归入上述列举的范畴里,例如油电混合车。还有很多发明可说是同时属于多个范畴。也有些发明被淘汰了,未能获选进入本书,但依旧有可能和我们所选出的这五十个同样重要,例如微晶片和雷射(雷射第一次成功运作是发生在1960年)

  最后,呈现在这里的,是一本独特又引人入胜的书。书里所收录的,都是那些形塑了人类过去半个世纪历史的重大发明最可靠的故事版本。隐藏在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诉说着时代的先驱、专利、原型机、长期的诉讼战争、血泪和汗水交织的努力最终成就了获利……。这些动人的情节,全部一一呈现在本书了。
 
  本书甘冒着受读者质疑的风险,希望我们选出的这五十个最棒的商业构想,能够持续获得读者严格的批评与指教。我们非常欢迎读者发出不同的声音。祝您开卷愉快。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一本商业指南,不如说是一场关于“如何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深度体验。我被作者对于“趋势判断”的独到见解所折服,他并没有罗列一堆枯燥的数据,而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科技发展以及人文变迁的细致观察,勾勒出未来商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其中关于“个性化需求”的分析,让我对“大众化市场”产生了新的思考。作者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渴望被理解,被特殊对待,而能够满足这种深层心理需求的创意,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书中提到的一些“细分市场挖掘”的方法,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启发。我之前一直觉得,要做就做大市场,但作者的观点是,与其在大海里捞针,不如在小溪里轻松捕鱼。通过对特定人群的深度洞察,即使是再小的细分市场,也能挖掘出令人惊喜的商机。我尝试着去关注一些被大众忽略的群体,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未被满足的需求,确实发现了几个非常有潜力的创业方向。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10亿商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及一颗敢于实践的心。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迷雾重重的时代,有人递给你一张清晰的地图,并指出了隐藏在其中的宝藏。作者并非一个空谈理论的学者,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读者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创意变现”体系。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商业模式设计拆解成一个个模块,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佐证。他强调了“连接”的重要性,无论是连接用户、连接资源,还是连接不同的创意,都是创造商业价值的关键。书中关于“共赢思维”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商业成功,并非建立在对立之上,而是建立在合作与分享之上。我尝试着去思考,如何将书中提到的“平台化思维”运用到我目前的工作中,去构建一个能够吸引更多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生态系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有创造力、更有商业敏锐度的人,如何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并非一本教你“复制粘贴”成功模式的教科书,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本“思维启蒙”读物。作者没有大谈特谈那些高深的商业理论,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商业逻辑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案例和方法论。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跨界思维”的论述,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如何打破行业的壁垒,将不同领域的优势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书中列举的那些“小成本、大回报”的创意案例,让我彻底颠覆了对“创业”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创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庞大的团队,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时候,一个绝妙的创意,加上精准的市场定位,就足以撬动巨大的商业价值。作者在讲解“用户画像”时,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并据此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我尝试着运用书中提到的“用户访谈”技巧,与身边的一些潜在客户进行交流,结果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信息,这些信息为我后续的项目构思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内在潜力,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意变现”之路。

评分

这本书最令我赞叹之处,在于其高度的实操性和前瞻性。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创意”落地为可执行的商业策略。我被书中关于“价值链重塑”的章节深深吸引,作者阐述了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颠覆传统的价值分配方式,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他用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是那些看似陈旧的行业,只要注入新的创意,也能焕发出生机。我特别喜欢他关于“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理念,强调了快速试错、迭代优化的重要性,这对于资金有限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书中关于“用户体验设计”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商业产品,不仅仅是功能强大,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我开始从用户的角度去审视我所接触到的产品和服务,从中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这本书让我更加确信,在不景气的时代,创意并非奢侈品,而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它鼓励我去思考,去尝试,去将脑海中的闪光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瞬间吸引了我,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普遍感到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创意”和“10亿商机”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仿佛为迷茫的读者点亮了一盏灯。我抱着一种既期待又带点审慎的态度翻开了它。最初,我被作者那种直白且富有煽动性的语言风格所吸引,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面对面交流。书中描绘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这些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传奇”,但作者的解读方式却让它们显得格外真实和可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发现痛点”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去倾听那些不为人知的需求。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比直接告诉读者“做什么”更有价值。我尝试着运用书中提到的某些观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被忽略的小问题,结果发现,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背后确实隐藏着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作者强调的“不要害怕失败,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觉得自己可以更勇敢地去尝试一些之前不敢想的项目。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激发潜能的工具书,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让我们在看似停滞的时代里,重新发现那些被埋藏的商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