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疲劳未必是身体虚了 「疲劳」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不管是靠力气吃饭的劳力者,还是凭脑子谋生的劳心者,谁都觉得累,谁都在抱怨疲劳。这就牵扯到了几个问题:
你感到累的时候,是真的累了么?
你的疲劳是累出来的?还是闲出来的?
你的疲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累出来的疲劳」解释起来很简单,身体的过劳自然会对身体造成消耗,此时的疲劳,是身体「叫停」的信号,只是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少,包括「过劳死」的人也很少是因为体力上的绝对透支。而且那些因为失眠而疲劳的人,医生会告知他们:「白天要尽量多地劳力,以促使夜晚大脑进入不做梦的深睡眠状态,睡个解乏的好觉。」
由此看来,现代人的疲劳以「闲」出来的居多,至少是「身体未动」而「心眼先行」了,劳心大于劳力!所以动嘴的经常会比动手的累,当领导的比做员工的累,无他,是思虑过度,心理有压力造成的。
在我的一本书《不上火好的生活》中曾经提到,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为什么将「丙」而不是「甲」或者「乙」放在「病」字里。就是因为「丙」字在天干中和「心」相对应。也就是说──
古人早就意识到,人们之所以生病和心思过重有很大关系,由此也可以推及疲劳作为疾病前兆,乃至症状的疲劳,大多也和心理压力脱不了干系。
所以预防和治疗疲劳,真正需要养身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养心」,若非如此,即便是用大堆的补药也见得能得到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治疗失眠所导致的疲劳,都不用补药,而被人们认定最能改善疲劳的补药「人参」,也不是所有虚损之人都适宜的。人参对必须「从阴引阳」的病人来说,是中药的上品,但如果用在阴虚的人身上,无异于揠苗助长,竭泽而渔……
疲劳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因为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所导致的疲劳各有不同,如果找不到症结,补益也无济于事。所以在感到疲劳、且准备改善疲劳时,首先要「扪身」自问:
疲劳的同时,是上楼就喘?
疲劳的同时,是频繁感冒?
疲劳的同时,是腰在空空地疼?
疲劳最容易出现在炎热的夏天之后?
常疲劳的你,是个胖子?
天气再严寒,妳是不肯多穿衣、怕遮掩身材的女孩?
这些附加条件,往往决定着你到底属于哪个脏腑器官的疲劳,厘清这些,对疲劳的改善,才能「有的放矢」。
很多人都在寻找能不衰老、不疲劳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是:顺其自然!只是这个「顺其自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任性,而是让我们的身体遵从自然规律。
这个自然规律包括不过度疲劳、也不过度安逸;不过饱也不过饥、不过凉也不过热;不过分讲究也不过分将就、不过分好强也不过分懈怠……只要把握了这个「度」的分寸,其他的名医名方、药补食疗,就都变得次要了,不过是你违背自然之后的补救措施罢了。
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