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记得在重庆读书的时候,就常听人说到戴爱莲的舞艺,而她开拓中国民间舞蹈,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当时大后方惊天动地的传奇,但始终没有观赏的机会,多年后在大学,也参加过民间舞社,学过一些她传播的民间舞,可惜所学所知仍是门外汉的浅尝而已。后来在美国和国外,当然更少接触的机遇。
最近突然舞蹈家江青交给我一叠,她记述她的舞蹈学校校长(也是她终身的恩师又兼晚年的挚友)戴爱莲女士的故事初稿要我过目,我真是惊喜之至。因为从她的文字中可以对这位景仰而陌生的艺术家有初步的认识,何况她们的「平生风义兼师友」更使得这份纪录,弥加宝贵。
据我所知,这几乎是戴先生在晚年时对江青所作的坦白的回忆纪录。原则上,江青是以弟子虔诚的态度把戴先生对她口述一生记载下来。断断续续,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师生二人或在北京或在欧洲屡次见面的纪录。戴先生亲口坦白自述平生,而江青以她的弟子的地位记述下来的。
戴先生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的时候,正是江青入校学习舞蹈的第六年,当时只能作为学员,高山仰止地远远景慕,但多年后她从海外归来,独领舞团表演,就重续旧缘,由师生而成为有共同语言和理想的近人,逐渐无话不谈,戴先生是情义深重的人,所以她一生的故事就都倾诉给这位知音。江青自然觉得这已不是一个个人的历史而是中国舞蹈史上,艺术史上不应失灭的纪录。现在她以生动的文笔把她铭记于心的一页页回忆呈现给我们今日的读者,而我作为一个读者和舞蹈的爱好者觉得这是值得大家额手称庆的一件大事。
作为一个归侨,能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回归后方,而以一个西方训练的舞者衷心欣赏内地(西南北)未为汉人充分开发的民间舞蹈,并深入地欣赏,进入其中,同时忠实地蜕化成为这种艺术传播者,这就已经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空前创举。
更可贵的是在这部传记中,她把她的心路历程坦白无隐地揭露给这个世界。我们见到的不但是一位杰出的舞蹈家,而且是一位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作为一个人,也许有些礼教之士会有意见,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她却使我们读者为之眩目,为之倾倒。
更幸运的是,这段有歌有哭的生平能在她生前向江青倾诉,使我们能认识到这样一位全面立体的人。我作为一个局外人却不能自已地进入这样一个多姿多采的世界。我们在感激戴爱莲女士的坦率、热忱和她所独具的对人、对世界的爱,也应该同样地庆幸我们能有像江青一样的同情的聆听并忠实而又流畅的文笔让世人共赏。
高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