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读通 血癌:解答淋巴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病友最想知道的疑问

一本读通 血癌:解答淋巴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病友最想知道的疑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血癌
  • 淋巴癌
  • 白血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肿瘤
  • 癌症
  • 医学科普
  • 健康
  • 病友指南
  • 抗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第一本,
  由台湾大学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唐季禄总策划,
  台大医院8位血癌治疗权威医师详实说明,揭开血癌沈默的面纱!
  
  本书用图解的方式,说明淋巴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是如何发生?
  提供警讯症状,最新诊断,治疗准则以及干细胞移植疗法、免疫治疗突破性进展等治疗流程,
  也包含移植照护病房护理长传授病人和家属必备照护技巧,
  用爱、知识与勇气,改写血癌存活率,拿回生命主导权!
  
  血癌不一定看的到、也不一定摸得到。国健署癌症登记资料,2013年新诊断恶性淋巴瘤3,213人,白血病1,963人。每年总计新诊断的血癌就有5,166人;每20位就有1位是血癌患者。
  
  一般人常以为血癌等于白血病,实际上它包括了淋巴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等等三大类共9种血液肿瘤疾病。如:艺人阿庞、艺人比莉、作家黄春明、血液基金会董事长叶金川、前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是淋巴癌;

  卫福部次长许铭能、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胞弟郭台成、作家几米、精品百货BELLAVITA董事长梁秀卿、艺人高凌风……,是白血病;
  世新大学创办人成露茜则是多发性骨髓瘤病人。

  因此血癌被称为是「沈默的癌症」,每年新增加将近5千人、快速攀升到台湾恶性肿瘤第六名。

  从1990年代迄今,每隔10年,血癌治疗便有突破性进展。    

  第一个10年,骨髓移植被定位是血癌病人活下来的唯一希望,以前必须找到配对符合的捐赠者,现在配对半相合、亲子间,也有机会当捐赠者;

  第二个10年,新药问世与诊断上明显的进步,最戏剧性的发展就属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因为有新的标靶药物,病人不一定要做化学药物治疗和移植,仅需服用标靶药,可以像慢性病患者活得好好的,和平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结婚生子。

  第三个10年、也就是这几年的发展改革,不只干细胞移植,也往免疫细胞治疗迈进,病人治癒的希望愈来愈大。

  但现今医学突飞勐进,血癌已经不是绝症。如果病人能在确定诊断后,尽快积极治疗,就能大大提高治癒率。
  
本书特色
  
  *最新细胞基因染色体分析检查对血癌的重大价值
  *一张表,了解血癌五大治疗方式
  *图解干细胞治疗三大阶段
  *免疫治疗最新趋势,CAR-T的作法
  *淋巴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治疗流程
  *当你所爱的人得了血癌,身心陪伴与照护重点
  
【诚挚推荐】(依姓氏笔划排序)


  田蕙芬(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暨主治医师)
  周志霖(社团法人台湾髓缘之友协会理事长)
  许铭能(卫生福利部常务次长)
  叶金川(医疗财团法人台湾血液基金会董事长)
  杨育正(台北马偕医院前院长)
  郑安理(台大医院副院长)
  
  癌症不可怕,只因不了解!
  读通血癌,与癌共存,重获新生,实现梦想。
  ──卫生福利部 许铭能常务次长
  
  本书引领我们从认识血癌(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谈起、治疗过程及方式、血液肿瘤疾病的种类、病中的照护和家属的调适,书中并有几位病友,生病时的调适过程分享给大家。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帮助病人认识自身的疾病,预知治疗的过程,并在疗程中如何避免感染、如何克服治疗中的各种副作用,也让家属清楚如何面对罹癌家人,以协助病人顺利的渡过艰苦的疗程。除了介绍疾病,也从中传达医护团队的爱心和温情。但愿读着本书的你,也有精彩的发现。──周志霖(社团法人台湾髓缘之友协会理事长)
  
  台大医院血液科团队及台成干细胞中心的同仁,多年来埋头苦干,以艰苦卓絶,荜路蓝缕的精神,救助无数的生命。在院内或院外都获得高度的推崇。这次,在他们共同的努下,完成了《一本读通血癌》这样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医学教育书籍,令人无限敬佩。──郑安理(台大医院副院长)
  
  很高兴看到台大台成干细胞移植团队及台大医院血液科的医师合着的这本专门介绍血液恶性病的书;作者们深入浅出,以生动的文字及图案,将几个重要的血液恶性疾病,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做了很精辟的介绍;尤其特殊的是书里还包含对病患及家属的衞教,以及病友在生病治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相信对病患及家属们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田蕙芬(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暨主治医师)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探讨其他健康主题的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与“一本读通 血癌:解答淋巴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病友最想知道的疑问”完全不相关的内容,同时保持描述的深度和细节。 --- 《身心和鸣:现代人压力管理与情绪韧性构建指南》 探索现代生活的内在平衡艺术 在这个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不仅影响着日常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更可能引发一系列深层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身心和鸣:现代人压力管理与情绪韧性构建指南》并非关注特定疾病的治疗或诊断,而是一部深入浅出、全面覆盖压力源识别、应对机制建立以及情绪健康维护的实用工具书。本书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无论职业背景如何,都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强大的情绪韧性,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共存。 第一部分:解构现代压力:我们为何如此紧绷? 本部分致力于构建对“压力”这一复杂概念的系统认知。我们首先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解析压力荷尔蒙(如皮质醇)在短期应对与长期损害中的作用机制。这并非晦涩难懂的学术论述,而是通过清晰的图表和日常案例,解释身体在“战或逃”反应中的生理变化。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现代社会特有的压力源。这包括信息超载——社交媒体的持续刺激与“错失恐惧症”(FOMO)如何持续激活我们的警觉系统;工作场所的隐形压力——“内卷化”现象、界限模糊的工作时间以及对绩效的无休止追求;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经济不确定性、环境焦虑(Eco-Anxiety)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我们特别设置了“自我压力扫描”章节,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自评工具。读者可以通过对自身睡眠质量、消化系统反应、专注力变化以及情绪波动频率的记录与分析,精准定位自身的压力“热点”,从而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情绪韧性:从反应到重塑的科学路径 情绪韧性(Resilience)并非天生的特质,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强化的能力。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我们详细介绍了认知重评的技巧。这是一种强大的工具,教导读者如何识别那些自动产生的、消极的、扭曲的思维模式(如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判断)。通过具体的案例练习,读者可以学会如何有意识地质疑这些想法的真实性,并用更平衡、更具适应性的观点取而代之。 在情绪调节层面,本书详述了正念(Mindfulness)的实践方法。这包括从基础的“呼吸觉察”到更深层次的“身体扫描”,以及如何在日常活动中融入“正念行走”和“正念饮食”。这些练习旨在帮助我们脱离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担忧,将注意力锚定在当下,从而降低情绪的剧烈波动。 此外,我们探讨了情绪的身体语言。压力往往首先在身体中显现——肩颈僵硬、肠胃不适、心率加快。本书提供了多种非侵入性的身体调节技术,例如: 1. 腹式呼吸的精确练习: 结合迷走神经的激活原理,用于快速平复急性焦虑。 2. 渐进式肌肉放松(PMR): 系统地释放身体积累的紧张感。 3. 运动作为情绪的释放阀: 探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瑜伽如何影响内啡肽和血清素的水平。 第三部分:构建可持续的健康生活体系 压力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系统性的生活方式支持。《身心和鸣》的第三部分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稳固的支持系统。 睡眠的科学管理: 本书为“睡眠卫生”提供了超越常规的建议。我们不仅讨论了睡前习惯的重要性,还深入探讨了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的科学。如何通过光照管理(早晨接触自然光的重要性)、晚餐时间的选择以及卧室环境的优化,来重置和强化我们的生物钟,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深度睡眠。 营养与大脑健康: 情绪与我们的肠道健康(“第二大脑”)息息相关。本章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对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我们提供了关于富含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食物选择建议,并解释了Omega-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镁等关键营养素如何在神经递质的合成中发挥作用。本书强调的是基于科学证据的饮食调整,而非极端的节食方案。 社交连接的力量: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社会关系是抵抗压力的最强保护伞。本部分将“深度连接”置于核心地位。我们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消耗性关系”并与之保持距离,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表达(Assertive Communication),以及如何建立支持性的社群网络,以确保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并非孤军奋战。 结语:从生存到繁荣的转变 《身心和鸣》的终极目标,是将读者的状态从被动地“应对压力”转变为主动地“驾驭生活”。本书提供的工具箱是全面的、可操作的,它融合了积极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医学的前沿见解。阅读完本书,读者将不仅拥有应对下一个挑战的策略,更会拥有一种全新的、更加平衡、更具生命力的内在视角。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感觉良好”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运作良好”的指南。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总策划】 唐季禄(台湾大学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主任)


  毕业于台大医学系,退役后即一直在台大医院内科服务,历任住院医师、血液肿瘤科总医师、主治医师、讲师。

  临床医学研究所毕业取得医学博士后,又升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等职,在教学研究与临床服务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表现。

  现为台大医院内科副教授,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主任,附设医院内科部血液科主治医师兼血液科病房、骨髓移植病房主任,中华民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理事长(刚卸任)等重要职位,为台湾血液病与干细胞移植等领域重要领导人,为本科专任教职最佳人选。

  唐医师与台大医院血液科研究团队在过去10年间有非常杰出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唐医师建置的血液病细胞库,在AML, MDS, BMT等大型cohort,发表了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发表在血液与肿瘤学最顶尖期刊,Blood, Leukemia, Cancer Research, JCO等,检视他的论文累积超过140篇SCI论文,包括多篇IF>5分论文,最近五年研究成果持续有优异成果,共有39篇SCI论文,包括2篇第一作者,2篇通讯作者论文,也有2篇绩优论文。    

姚明

  现任职务: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台大医学院内科临床讲师  
  治疗专长:血液学、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生理
  学经历: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毕

  重要事蹟:
  ●研究报告台湾成人之EB病毒相关之T细胞淋巴瘤所产生之噬血症候群(Hemophagocytic syndrome)之临床及病理特征
  ●研究报告肝脾型T γ/δ 淋巴瘤之特殊染色体变化(iso7q, trisomy 8),及其临床表现
  ●民国84年9月到86年9月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 Saint-Antoine 医院血液科进修, 研究报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在缓解期及其自体骨髓经过mafosfamide处理过后之造血干细胞特征,及淋巴瘤细胞经ex vivo expansion后之特征
  ●临床照顾接受自体及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病患

周文坚

  现任职务:台大医院检验医学部暨内科部主治医师
  治疗专长:一般内科、血液病之诊断与治疗、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血液检验学、细胞生物学
  学经历: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医学士、The 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博士;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一般内科及血液病专科训练(1992~1997)、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内科肿瘤科训练(1997~1998年)、政府公费留学美国(1998年)
  资格:医师(医字第020164号)、内科专科医师(内专医字第004282号)、血液病专科(中血专医字87152号)、临床病理科专科医师(病临专医字000139号)

黄圣懿

  现任职务:台大内科主治医师
  治疗专长:血癌、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
  学经历:中国医药学院医学士,台湾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
  重要事蹟:成立专研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室

李启诚

  现任职务: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移植病房主任
  治疗专长:骨髓干细胞移植
  学经历:中国医药学院中医学系毕业、 美国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研究员、 花莲佛教慈济医院骨髓移植病房主任

侯信安

  现任职务:台大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暨台大医学院临床助理教授
  治疗专长:血液相关之良、恶性疾患
  学经历:国立台湾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博士,私立中山医学院医学系学士

林建廷

  现任职务:台湾大学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台大医院内科部血液科主治医师
  治疗专长:血液相关癌症、干细胞移植
  学经历:台大医学系毕业

吴尚儒

  现任职务:台大医院内科部血液科主治医师暨临床助理教授
  治疗专长:淋巴性白血病及淋巴瘤
  学经历: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台湾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毕业

张乔芳

  现任职务:国立台湾大学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护理长
  治疗专长:血液肿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学经历:国立台湾大学护理研究所毕业(2009年毕),台大医院骨髓移植病房护理师(1997~2009),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护理长(2009~迄今)
  重要事蹟:2009年荣获台大医院优良护理师,2015年受邀至越南胡志明市输血暨移植医院授课,协助短期培训越南干细胞移植护理人员及后续来台长期培训事宜。

【採访撰文】林虹汝

  纽约市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主修非营利组织管理。
  目前于台湾大学攻读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学程。曾获选台湾癌症基金会抗癌斗士,并长期担任志工关怀癌友。着有《癌症学校教我的事》获国民健康署优良好书推荐。

图书目录

推荐小语 卫生福利部 许铭能常务次长
推荐序1 这本能让你读通血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台大医院副院长 郑安理
推荐序2 深入浅出,无论病患、家属都值得一看/田蕙芬(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暨主治医师)
推荐序3 「发现一瓶好水令人心旷神怡,发现一本好书终身受用不尽」/社团法人台湾髓缘之友协会理事长 周志霖
自序 唐季禄
 
Part1 综论
认识血癌
 
血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
为什么会得血癌?
多数血癌早期无明显或特别症状
确定血癌诊断的检查
 
血癌的治疗
 
血癌治疗导览
化学治疗:血癌最普遍的治疗方式
标靶治疗:专门作用在特定靶心的治疗药物,降低治疗副作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健康的干细胞到体内重建造血系统
 
[欧大宙─为了救我,妈妈成为全台湾最老的骨髓捐赠者]
 
免疫治疗:血癌治疗突破性进展
 
[爱蜜莉‧怀德海(Emily Whitehead)─上天眷顾的女孩,全球第一例儿童CAR-T治疗成功]
 
血癌治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许铭能-治疗的过程,也见证了血癌治疗的发展史]
附录 血癌常见的治疗药物
 
Part2 疾病篇
1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成人发生率最高的白血病,来势兇勐
2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巩固、维持及预防中枢神经被癌细胞侵犯为治疗主轴
3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服用标靶药物有效控制特殊基因异常的费城染色体
4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淋巴球癌化且增生
5骨髓增生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骨髓血液干细胞出现不正常增生
6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骨髓造血系统无法制造有品质的血球,造成血球不足的临床表征
7淋巴癌(lymphoma):淋巴细胞如千变女郎般产生恶性变化
8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恶性浆细胞在骨髓聚集生成,会出现「CRAB(螃蟹)」上身
 
Part3 照护篇

1当血癌来敲门
2副作用照护
3异体干细胞移植的排斥(移植体抗宿主疾病)照护
4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照护
5走过生命幽谷,挤身癌症过来人
[叶金川─等待癌症宣判,我写下:「时间、陪我、一个礼物、爱永不死。」]
 
Part4 家属篇
1癌症,影响全家人的病
2当亲爱的家人罹癌,给家属的5项建议
 
附录 血癌相关讯息与资源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这本能让你读通血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台大医院副院长郑安理

  
  台大医院血液科团队及台成干细胞中心的同仁,多年来埋头苦干,以艰苦卓絶,荜路蓝缕的精神,救助无数的生命。在院内或院外都获得高度的推崇。这次,在他们共同的努下,完成了《一本读通血癌》这样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医学教育书籍,令人无限敬佩。
  
  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把血癌涵盖的范围扩展到恶性淋巴瘤及骨髓瘤的病人。这样的做法有许多好处。多年前,我曾经诊治一位它院转诊的少妇。两年轻夫妻在诊间不断哭泣。因在它院影像检查为「疑似淋巴瘤」(后来证实是脾脏良性囊泡),夫妻遍寻书店,只获血癌章节,内容皆为急性白血病。
  
  少妇自觉来日无多,家中尚有两小儿嗷嗷待哺,哀伤不能自己,竟在两个月内消瘦15公斤。无论本人如何劝慰,仍无法安抚其惊恐破碎的心。随后两年间,该对夫妻,不断进出本人门诊,甚至日夜相随。多年之后,方能释怀。由此可知,一本雅俗能懂的医学教育书籍有多么重要。
  
  这本书深入浅出,从医疗、护理、照护,甚至未来科学发展,都有清楚着墨。用字遣词,恰到好处,必能为病人及家属带来鉅大的帮助。
  
  血癌的戏剧张力特别高。四十五年前《爱的故事》(雷恩欧尼尔及爱莉麦克劳主演),哀怨凄絶,主题曲至今仍萦绕人间。最近,如书中提及,小女生爱蜜莉怀德海得到最新医疗科技CART的救助而得救。两者皆是急性白血病,也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当然,当中还有无数的小说、电影、舞台、音乐,都纪录了该病带给当事人、家属、朋友、爱人的激烈冲击。在台湾,血癌的罹患率,也逐年增加。所幸,我们有许多的良医良护守护着这些病人,也使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质,不断提昇,在此要特别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与犠性。
  
  我本人亦出身台大血液科团队,曾获得血液科许多老师的指导与栽培。其中,我最为尊敬的王秋华教授,又正好与本书资深编辑同名。宁非缘乎?特为之记。
  
推荐序2

深入浅出,无论病患、家属都值得一看 ──田蕙芬(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暨主治医师)

  
  身为血液肿瘤科的医师,能深刻感受到病人得知自己得了血癌后内心的焦虑与徬徨;常有病友问我,有没有介绍血癌的书,可以让他们认识这个病。过去台大血液科的同仁也曾出版了两本介绍血液病的书,但因为包含良性疾病,因此对血液恶性疾病的介绍不是很详尽,而且年代也有些久远。
  
  很高兴看到台大台成干细胞移植团队及台大医院血液科的医师合着的这本专门介绍血液恶性病的书;作者们深入浅出,以生动的文字及图案,将几个重要的血液恶性疾病,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做了很精辟的介绍;尤其特殊的是书里还包含对病患及家属的衞教,以及病友在生病治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相信对病患及家属们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医学不断地在进步,在血液恶性病方面也有突破性的发展,不但对疾病发生的机转有更清楚的了解,也因此发展出许多新的治疗方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这些年来通过了许多治疗血液恶性病的新药,这些药在台湾也陆续得到卫福部食药署的核准,部份也已有健保给付。
  
  目前血液肿瘤科的医师除了化学治疗外,还有许多武器可以对抗血液肿瘤;这些药有些是针对基因异常的标靶治疗药物,例如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基利克(Glivec);有些是针对在肿瘤细胞中受到活化之讯息传导途径的小分子抑制剂,例如治疗被套淋巴瘤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亿珂(Ibrutinib);有些是作用在恶性细胞表面抗原之单株抗体,例如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莫须瘤(Mabthera,Rituximab),或治疗CD30抗原阳性之何杰金氏淋巴瘤及退行分化型大细胞淋巴瘤之雅诗力(Adcetris,Brentuximab)等。
  
  最近一些新颖的免疫细胞治疗也有突破性的进展,对顽固型恶性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造血干细胞移植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改进,不但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的来源更多元化了,移植的年龄上限也提高到70岁,可以嘉惠更多的病人。这些治疗方式在这本书中都有详尽的介绍,相信看过书后,对血液恶性病及治疗的原则将会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血液恶性病种类很多,不同的病有不同的治疗方式,有些情况可能根本不需要治疗,只要密切追踪即可,但有些疾病则需要及早治疗以增加治癒率。当获知得到血液肿瘤时,可以跟医师讨论治疗的方式;目前治疗恶性病已朝向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与疾病的危险因子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方式,虽然还有许多治疗上的瓶颈有待突破,尤其是复发及顽固型疾病,但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相信未来将会迈向真正的个人化医疗,不但可以改善治疗的成绩,也可以减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推荐序3

「发现一瓶好水令人心旷神怡,发现一本好书终身受用不尽」 ──社团法人台湾髓缘之友协会理事长周志霖
  

  前几天得知台湾大学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唐季禄医师策划,和台大医院血液科周文坚、姚明、林建廷、黄圣懿、侯信安、李启诚、吴尚儒等8位权威医师及移植病房护理长张乔芳合作编撰,台湾第一本有关于血液癌症的专书,心想应以一个曾受唐医师跟台大血液科医疗团队照护过病人的心情来推荐这一本好书。
  
  记得十几年前医生告诉我可能罹患淋巴癌的时侯,突然间有点像无所依靠的而瞬息倾倒的大楼,那时只想知道为什么壮得像头牛,几十年连感冒都不曾患过的我,一来就是这种要命的重症,想要知道罹病的原因,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注意什么事,缓解率、治癒率是多少,疗程要多久等等……一堆的疑问,希望马上就能有答案,除了上网外,也很认真的到书店找寻相关的书籍寻求解答。不只是我,从髓缘志工在新病人关怀中得知大部份的病人、家属、亲友都同样急盼得到疾病相关的资讯。
  
  台大医院血液科和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的各位医师都是医学渊博,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广受尊崇和敬重的名医,大家知道医生的工作非常忙碌,血液科的医生更是个个身兼诊疗、研究及教学事务,在这么忙碌的工作中,仍然拨空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研究转换成浅显易懂的文章。发行这本书就是,为了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用爱、知识与勇气传授照护技巧,预防复发,重拾生命的光辉。
  
  本书引领我们从认识血癌(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谈起、治疗过程及方式、血液肿瘤疾病的种类、病中的照护和家属的调适,书中并有几位病友,生病时的调适过程分享给大家。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帮助病人认识自身的疾病,预知治疗的过程,并在疗程中如何避免感染、如何克服治疗中的各种副作用,也让家属清楚如何面对罹癌家人,以协助病人顺利的渡过艰苦的疗程。
  
  本书除了介绍疾病,也从中传达医护团队的爱心和温情。但愿读着本书的你,也有精彩的发现。感佩之余,特以此序推荐之。

图书试读

人体造血器官─骨髓
谈到血癌分类之前,先了解人体的造血系统,有助于我们后面理解不同的血癌类型。
人体的造血系统由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组成,包括卵黄囊、肝脏、脾脏、胸腺、淋巴腺和骨髓。在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主要在卵黄囊和肝脏,当婴儿出生后,人体造血的重责大任主要在骨髓、淋巴腺、胸腺和脾脏。骨髓是孕育血液细胞的器官,其中有一种细胞叫做「造血干细胞」。正常人的干细胞会持续进行分裂制造新血球,会先分化为骨髓系与淋巴系干细胞,之后各自不断分化变成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白血球则包括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嗜硷性球、单核球、淋巴球;血小板则由骨髓内的巨核细胞所制造。这些血球成熟后会被释放到周边血液中,在人体血管中循环,执行各血球的功能。比较特别的是T细胞,主要成熟的位置是在胸腺。因此不成熟的T细胞所衍生出来的急性白血病,常有合併纵膈腔(胸腺所在位置)的肿瘤。

制造血液的骨髓发生病变就成了血癌
血癌常是造血前驱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的恶性病变,但是,很多淋巴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则是源自于已成熟的细胞。主要分成两大系统:骨髓性与淋巴性。骨髓性血癌相关的疾病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肿瘤与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淋巴性血癌疾病包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淋巴癌(又称恶性淋巴瘤)与多发性骨髓瘤。
白血病是造血前驱细胞仍在骨髓腔或是胸腺中的分化阶段就产生恶性变化,不同系列淋巴或骨髓前驱细胞会成为不同类型的血癌,肿瘤细胞如果是以比较不成熟的细胞为主的癌症就是急性,较成熟的细胞为主则为慢性白血病。
淋巴癌则是由淋巴球产生恶性变化而来。淋巴球会在某处淋巴结增生而产生恶性肿瘤,由于淋巴球在全身的淋巴管中循环流动而且也常出现在各个组织器官中,所以淋巴癌可能在某个淋巴结长出来的,也可能在某个器官生长。多发性骨髓瘤则是B淋巴球分化最终的浆细胞(plasma cell)恶性变化所形成的血液癌症。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在人生的某些時刻,你會突然意識到健康的可貴,尤其當身邊的親友遇到這樣的挑戰時。我朋友的先生去年被診斷出白血病,那時候他整個人垮了,連帶著全家人都陷入陰影。我一直想幫他做點什麼,但自己對這些疾病的了解實在太有限了,每次想安慰他,反而不知道從何說起。這本書的名字《一本讀通 血癌》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心想,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幫助我們這些外行人,或者甚至是病友本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狀況,那該有多好!書名裡提到的「解答病友最想知道的疑問」,這句話真的打動我了。我們不是醫生,不可能完全理解所有醫學報告,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個病到底是什麼?可能的治療方向是什麼?治癒的希望有多大?有哪些需要心理準備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溫柔的嚮導,帶領我們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不只告訴我們「是什麼」,更能告訴我們「怎麼辦」。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生活調適、飲食建議,甚至是一些情緒支持的管道,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每次看到新聞報導或是聽說有親友罹患像是淋巴癌、白血病這類聽起來很嚴重的疾病,心裡總會有些不安。雖然我本人目前健康狀況良好,但我認為對這些疾病有基本認識,絕對是有備無患,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資訊的真實性和專業性都很難判斷。這本《一本讀通 血癌》的書名,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強調「一本讀通」,代表著希望能用簡潔、清晰的方式,讓讀者能夠一次性地掌握核心內容。而「解答病友最想知道的疑問」,這點更是重要。它不只是提供醫學知識,更貼近病友的真實需求。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書中是否會針對不同類型的血癌,例如淋巴癌、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提供一些區別性的說明?在治療過程中,病友和家屬需要面對哪些心理調適?有沒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享,讓讀者能更有共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面且易於理解的觀點,讓大家對這些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也為可能遇到的情況做好準備。

评分

對於罹患血癌的病友來說,他們最需要的,除了專業的醫療團隊,一定還有一個能夠理解並解答他們心中疑惑的聲音。這本《一本通 血癌》光看書名,我就覺得它充滿了溫度和實用性。它不是一本冰冷的醫學論文集,而是針對「病友最想知道的疑問」來編寫,這代表它一定深入了解了病友在治療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掙扎和迷惘。我個人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觸及到一些比較人性化的層面,例如,在治療期間,病友的日常生活會受到哪些影響?除了身體上的不適,他們在心理上可能會經歷什麼樣的變化?家屬又該如何給予最恰當的支持,避免讓病友感到孤單?甚至,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關於病友互助團體或資源的介紹,那會非常有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病友和家屬的「隨身小幫手」,在他們感到困惑、無助的時候,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溫暖的力量,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總有方法可以走下去。

评分

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多發性骨髓瘤」這個詞的時候,覺得它聽起來就很嚇人,而且好像離我們很遙遠。但最近,我認識的一位叔叔就被診斷出這個病,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消瘦,每天看起來都很痛苦。我問他感覺怎麼樣,他總是說「說不出來」,那種無力感真的讓人心疼。在這種情況下,身為親友,我們最想做的就是給予幫助,但往往又覺得自己幫不上什麼忙,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這個疾病。這本《一本讀通 血癌》恰好點出了我的困境。它直接針對「病友最想知道的疑問」來寫,這表示它應該會涵蓋很多我們平時不敢問、不知道怎麼問的問題。像是,這個病是怎麼產生的?有哪些不同的治療方式,哪一種比較適合?治療的過程會有多辛苦?會不會有什麼長期的影響?以及,如果病友的情緒變得低落,我們要怎麼陪伴他?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非常實際的資訊,讓大家都能更從容地面對,而不是像我之前一樣,只能在旁邊乾著急,卻不知道如何有效提供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真的直击我心!我阿姨前陣子剛確診淋巴癌,全家上下都像無頭蒼蠅一樣,我上網找資料,但網路上資訊太多太雜,很多都講得很專業,像天書一樣,看了更慌。那天在書店無意間翻到這本《一本讀通 血癌》,光是書名就讓我覺得好像看到救星。它直接點出病友最想知道的疑問,這真的太重要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艱深的醫學術語,而是能懂、能安心、能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資訊。我看到書名裡有淋巴癌、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這三個感覺都是很嚴重的疾病,但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複雜的內容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清楚,那對家屬來說絕對是莫大的幫助。我真的很期待能從這本書裡找到一些具體、實用的建議,比如治療的選項有哪些?副作用該怎麼應對?飲食上有沒有特別要注意的?還有,病友在心理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家人又該如何支持?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最迫切想知道的,希望這本書真的能像它的書名一樣,讓我們「一本讀通」,不再那麼徬徨無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