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自我探索与成长

图解自我探索与成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我成长
  • 自我探索
  • 心理学
  • 个人发展
  • 情绪管理
  • 人际关系
  • 认知行为
  • 人生规划
  • 积极心理学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认识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本书针对大学生族群,就自我知识与觉察做探索,以期更了解、悦纳自己,清楚自己的生命课题。
★本书将每一个单元分为两页,一页文一页图,左右两页互为参照、互补,增进读者理解与阅读效率。


  本书是从实务观点出发、辅以简单容易了解的图表,希望读者可以很容易入手、也方便操作。本书介绍一般学校的班级辅导主题与可进行方式,重点放在新手领导者如何进入团体谘商之堂奥。本书介绍团体从设计、招募到执行及评估,让读者可以在「做中学」时,对于兼具教育与治疗的谘商团体有贴切的体验与感受,同时也就团体进程会发生的挑战与问题做简单解说、提供可行的解决之道。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探寻内在地图:构建个人价值与意义的实操指南》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不包含任何关于“图解自我探索与成长”的元素。 《探寻内在地图:构建个人价值与意义的实操指南》图书简介 构建你的人生罗盘:从混乱走向清晰的实用哲学 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过载的时代,许多人发现自己虽然忙碌,却始终无法触摸到真正令自己心动的目标。我们习惯于跟随社会的期望、他人的脚步前行,却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感到一种深刻的迷失——我们为谁而活?我们真正看重的是什么?《探寻内在地图:构建个人价值与意义的实操指南》正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绘制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在地图”的工具书。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一套严谨、系统且极具操作性的方法论,引导你穿越外在的喧嚣,直抵你内心深处的驱动力核心。 核心价值的剥茧抽丝:重新定义“成功”的内涵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读者清晰地辨识和定义自己的核心价值。我们常常错误地将外在的成就——高薪职位、物质财富、社会地位——等同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然而,这些往往是流动的、易变的。真正的稳固感来源于对自身核心价值的深刻理解。 书中详细剖析了价值认知的误区,例如“投射价值”与“内化价值”的区别。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问卷、情景模拟练习和深度反思日志,读者将学会如何“剥离”掉社会强加的标签和期望,找出那些一旦被违背就会引发内心强烈不适的基石信念。这包括对“正直”、“创造力”、“连接”、“稳定”等概念的细致拆解,并辅以案例分析,展示不同价值体系如何塑造一个人的人生决策和职业选择。 意义的锚定:从“做什么”到“为何做”的飞跃 意义感是人类存在的深层需求。当工作仅仅是谋生手段,生活仅仅是习惯的重复时,疲惫感便会悄然而至。《探寻内在地图》将意义的构建视为一个主动设计而非被动发现的过程。 作者引入了“意义支柱模型”,将意义拆解为三个关键维度: 1. 叙事意义(Narrative Coherence): 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否能串联成一个完整、有逻辑的故事?书中提供了“人生故事重构法”,教你如何将过去的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从而赋予历史新的意义。 2. 目的意义(Purposeful Direction): 你的行动指向何方?本书强调,目的并非宏大到“改变世界”,它可以是具体的、微小的、专注于当下领域的贡献。我们提供了如何将宏观愿景分解为可执行的“微目标”的步骤。 3. 超越性意义(Transcendence): 你的存在是否超越了自我?这不一定涉及宗教或形而上的哲学,更多是指你如何通过工作、人际关系或社区参与,实现价值的传递。 通过这些维度的训练,读者将学会如何将日常琐碎的任务与更高层次的个人愿景连接起来,使每一次付出都变得更有重量。 行动的蓝图:价值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价值和意义的阐明,必须转化为可见的行动。《探寻内在地图》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行动导向”。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价值驱动型决策框架”。 情境分析与价值冲突解决: 现实生活中,价值冲突不可避免(例如,“稳定”与“冒险”的冲突)。书中提供了一种矩阵分析法,帮助读者在面临两难选择时,不是简单地“二选一”,而是探究哪一个选择更能最大化其核心价值的体现,或者如何设计出一个同时兼顾双方需求的第三条道路。 环境适配性评估: 你的当前环境(工作、人际圈、居住地)是否在持续地消耗你的能量,因为它与你的内在地图不符?本书教导读者如何进行“环境适配性审计”,识别出那些“价值吸血鬼”的元素,并设计出渐进式的“环境优化方案”,确保外部世界能支持而非阻碍你价值的实现。 习惯重塑: 最终,价值观通过习惯得以体现。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价值锚点”的习惯养成系统。例如,如果“学习”是你的核心价值,那么如何设计一个无论多忙碌都能坚持的“每日学习锚点”;如果“深度连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调整你的社交习惯以确保高质量的互动时间。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由内而外的习惯重塑,而非依赖于意志力的硬性约束。 致读者: 《探寻内在地图》面向所有渴望活得更真实、更有目标感的人群。无论你正处于职业转型期、经历人生低谷,还是仅仅感觉生活有些“不对劲”,这本书都将成为你的可靠向导。它不承诺一劳永逸的幸福,但它承诺提供工具和清晰的路径,让你有能力去绘制和坚定地行走在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价值之路上。这是一场关于“成为你自己”的严肃而充满启示的旅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邱珍琬


  现职:
  屏东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          

  学历:
  德州理工大学谘商师教育博士

  经历:
  笔名仞冈,已出版《生命教育》〈五南〉、《图解辅导原理与实务》〈五南〉、《让家自由,让自己爱-35个家庭谘商的故事》、《爸爸,我不会忘记你-心辅系教授记录失智父亲的生活点滴》〈新锐文创〉、《图解谘商理论与技术》〈五南〉、《图解团体辅导与谘商》〈五南〉、《狗狗心事谁人知-心辅系教授的观察笔记》〈新锐文创〉、《从逆境走来 满心正能量》(达观)、《国小谘商实务与案例分析》(五南)、《给大一外甥的四十封信》(雅书堂)、《认识心理谘商的第一本书》(五南)、《小学生谘商》(五南)、《女孩勇敢向前冲》(驿站)、《认识心理谘商的第一本书》(书泉)、《关键沟通,让你更成功》(书泉)、《谘商理论与技术》(五南)、《一位心理学博士给外甥的五十封信》(驿站)、《协助自伤青少年──了解与治疗》(五南)、《父亲形象与其转变》(五南)、《生活的道理》(德威)、《生命是很棒的礼物》(德威)、《心理卫生》(五南)、《谘商技术与实务》(五南)、《遇见谘商》(书泉)、《留学纪事》(书泉)、《女性主义治疗理论与实务》(五南)、《我们的父亲母亲》(书泉),《要爱不要伤害-家庭沟通宅急便》(书泉)、《寻回失落的一角》(宏道)、《A+大学生的42把关键钥匙》(宏道)、《成长书》(东阳)、《亲职教育》(五南)、《做个谘商人》(心理)、《作自己的谘商师》(书泉)、《国小校园欺凌行为与对应策略》(东阳)、《甜蜜的婚姻书》(新迪)、《我的家缺角了—一个心理治疗师的观察》(张老师)、《完美的分手—失去,没甚么大不了》(书泉)、《有情人生》(广厦)、《简简单单的生活哲学》(宇河)、《仞冈散文》、《背景》(文祥)、《短歌吟》(知青频道)等,其他学术着作见专业期刊。
 

图书目录


第1章 谘商师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1-1 自我探索与觉察的重要性
1-2 自我探索与觉察的重要性(续一)
1-3 谘商师的自我探索与觉察训练
1-4 自我与专业成长并行
1-5 自我与专业成长并行,成为成熟谘商师
1-6 自我觉察的定义与项目
1-7 自我觉察项目与行动跟进

第2章 知汝自己
2-1 自我认同与发展
2-2 自我认同与发展、影响因素
1-3 自我知识
2-4 自我的面向之一:关键自我
2-5 自我的面向之一:关键自我(续一)
2-6 自我的面向之二:社会自我
2-7 自我的面向之三:因应自我
2-8 自我的面向之四:创意自我
2-9 自我的面向之五:身体自我
2-10 自我的面向之五:身体自我(续一)

第3章 检视与觉察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3-1 自我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3-2 原生家庭的依附关系及其影响
3-3 从原生家庭带来的未竟事务
3-4 原生家庭与自我的成形
3-5 原生家庭是自我与他人互动的原型
3-6 双亲的教养模式
3-7 双亲相处的方式
3-8 双亲相处的方式(续一)
3-9 手足间的相处
3-10 失功能的原生家庭
3-11 失功能的原生家庭(续一)
3-12 原生家庭对专业助人者的影响

第4章 检视与觉察人际关系
4-1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
4-2 人际界限与自我性格
4-3 情谊维系
4-4 情谊维系(续一)
4-5 家人关系
4-6 亲密关系的觉察
4-7 从人际学习
4-8 真诚是人际关系的要素
4-9 霸凌是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4-10 人际关系与沟通
4-11 检视自我的语言及模式
4-12 检视自我的姿势、动作及需求
4-13 检视自我习惯使用的沟通模式与态度
4-14 与自己沟通,独处的智慧

第5章 检视与觉察自己的价值观
5-1 价值观常存而不论,却影响深远
5-2 价值观与偏见的由来
5-3 谘商师的价值观
5-4 谘商师的价值观对专业的影响
5-5 对家庭、父母与婚姻的态度
5-5 为人处世的标准,对人性、生活与成就的看法

第6章 检视与觉察身体和情绪
6-1 身体与感官的觉察
6-2 身体与感官的觉察(续一)
6-3 行为与姿势的觉察
6-4 感受或情绪的觉察
6-5 情绪的文化制约与意涵
6-6 性别与情绪
6-7 情绪教育与管理
6-8 情绪与自我觉察
6-9 情绪管理技巧
6-10 情绪管理技巧(续一)

第7章 检视与觉察压力及自我照顾
7-1 认识压力、了解压力来源
7-2 了解压力来源
7-3 因应压力的方式
7-4 自律与时间管理
7-5 自律与时间管理(续一)
7-6 自律与时间管理(续二)
7-7 自我照顾的面向与方式
7-8 自我照顾的面向与方式(续一)
7-9 自我照顾的面向与方式(续二)
7-10 自我照顾的面向与方式(续三)

第8章 检视性别敏感度与议题
8-1 性别是自我的一部分
8-2 谘商理论与性别
8-3 谘商中的性别
8-4 谘商中的性别(续一)
8-5 女性主义不是「恨男人」主义
8-6 了解男性经验与其影响
8-7 当谘商师面对男性当事人
8-8 性倾向
8-9 性别与情慾、语言文字
8-10 谘商师的责任与性别考量

第9章 检视与觉察生命意义/灵性需求
9-1 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对周遭环境的觉察
9-2 对死亡的觉察
9-3 对死亡的觉察(续一)
9-4 对不确定的觉察与宽容
9-5 对宗教与信仰的态度
9-6 对宗教与信仰的态度、当事人故事的正面力量
9-7 觉察生命的美善
9-8 觉察生命的美善(续一)

第10章 对助人专业的自我探索与觉察
10-1 生涯探索与决定
10-2 生涯探索与决定(续一)
10-3 生涯探索与决定(续二)
10-4 生涯探索与决定(续三)
10-5 谘商师专业觉察面向
10-6 谘商师专业觉察面向(续一)
10-7 谘商师专业觉察面向(续二)
10-8 谘商师专业觉察面向(续三)
10-9 危机的敏锐度与处理
10-10 危机的敏锐度与处理(续一)
10-11 谘商技能从自己本身做起
10-12 多元文化觉察与培力
10-13 多元文化觉察与培力(续一)
10-14 多元文化觉察与培力(续二)
10-15 多元文化觉察与培力(续三)
10-16 检视对当事人的态度与文化偏见
10-17 求助能力
10-18 从不同理论中做自我觉察与省思
10-19 谘商师的专业伦理、道德操守与责任

附录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开始(续一)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谘商师不可缺少的自我探索与觉察能力


  认识自己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我们从认识自己开始,在了解之后,才会爱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也才能进一步悦纳自己。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亦是第一次独立生活,会同时发现到自己的许多能力与挑战。我们心理辅导学系的学生会有一堂「大一入门课」,其主要目的是协助新鲜人可以及早融入大学生活、有效利用相关资源,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满意,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自我觉察」课程。

  不仅是一般人有自我觉察的必要性,谘商师的自我探索与觉察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许多正在受训的谘商师常常忘记这一点,结果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上发生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不仅让当事人受到伤害,自己也对助人专业失去了信心。

  在近二十年的培训辅导教师与谘商师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怀抱着错误的观念来系所,其一就是认为自己是来助人的。然而,倘若我们所学的知能无法先运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信服,又怎能使用在当事人身上?其次,不少学生认为谘商只是使用助人技巧的工作,却没有思考到谘商师本身的「自我知识」才是最根本之方。幸好,许多谘商师或辅导教师培育系所,已经将自我觉察开设为一门课程,提供学生做选修,而一般大学部也有类似课程,但着重点与内容有许多不同。谘商师若不了解自己,没有与当事人一样的生命体会,又如何同理当事人的处境,进一步予以有效的协助?因为谘商通常是以自己为治疗工具,以自己的真诚一致展现在当事人面前,让他/她与他人有诚实紧密的接触与互动之后,看见自己的「能」,然后才有改变的动力与行动。因此,在自我了解的同时,清楚自己的挑战或不足,就会有所行动,自然会有所成长。

  市面上有许多有关觉察的工具书,但较少针对谘商师自我觉察的书籍;此外,综览自我觉察相关课程,许多授课教师还是使用一些相关书籍,却没有一本名为「自我探索」的书,这或许正展现了百家争鸣、各有重点的多元情况。感谢五南出版社的王琍文副总编辑,要我找时间完成这一本书。之前,我教授有关自我觉察与探索的课程时,都是靠自己摸索、慢慢上手,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将历年来对于助人专业的自我探索教学与研究做一番统整,希望可以带给相关领域的后进一些参考地图,也可做为一般大学生自我认识与成长用书。在本书中,我将「自我觉察」与「自我探索」交互使用。
 

图书试读

1-1 自我探索与觉察的重要性

我们对于自己很好奇,不仅希望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希望过怎样的生活,完成怎样的生命任务;也期待知道别人是怎么看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以及自己可以贡献给社会国家的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自我探索与觉察的功夫与努力,也就是「知汝自己」(knowyourself)的功课,也可称之为「自我知识」(self knowledge)。

许多在大学执教的同僚常常提到,现在大学生的自恋与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对自己不够了解」,特别是在需要表现能力与成果时,事先总是把自己想得很完美,一到要表现或验收成果时,就会怯场、退缩、不了了之,甚至将箭头指向他人,即使是应征教学或研究助理职务,只将其视为打工、增加收入的「凉缺」,询问他会哪些能力,却支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自我觉察」是谘商师及专业协助人员,个人与专业成长很重要的一项工作(Locke, 2001),当然这也可以运用在一般人的自我知识与成长。许多谘商师教育者(counselor educators)也一致认为,应该将自我觉察纳入谘商师养成体系中,可使专业人才的培育更为周全、完整(Corey, Corey, & Callanan, 2007;Cormier & Hackney, 1993),尽管许多学者一再提醒自我觉察的重要性(如Corey,1991, 2002; Hazler & Kottler, 1994),国外的谘商师培育机构却甚少将「自我觉察」纳入正式训练课程,陈金燕、王丽斐(1998)做过研究发表,然而也只是针对课程实施后的学生做追踪评估,少了在课程内容与进行阶段的探究,而陈金燕(1996a)也在实际进行课程教学之后发现:将自我觉察纳入零散的教学中,固然有其功效,但因为缺乏系统与统整性,显示还有许多进步空间。幸好目前国内不少谘商相关系所已经将「自我觉察」列为课程,可以让准谘商师或辅导教师,在正式加入专业助人工作之前,先做一些自我整理的功夫。

我常常告诉即将开始谘商师之路的学生:

一、要将自己所学先应用在自己身上,倘若有效,才可以用在当事人身上,要不然无以说服自己与当事人,也不清楚这个理念或技术用在当事人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包括困难与功效)。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次在書店看到《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一直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自己會有越來越多的疑問,也越來越想要去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特別是「自我探索」這個詞,聽起來就很能引發共鳴,畢竟,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很容易就被各種資訊和外界的期待所影響,反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而「圖解」這個方式,則讓我聯想到,這本書很可能會用比較直觀、生動的方式,將複雜的心理概念變得容易理解,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吸引力。 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工具或方法,幫助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例如,如何辨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何理解自己的潛在需求,甚至是如何在面對人生的選擇時,做出更符合自己心意的決定。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好像卡住了,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線索,幫助我們釐清迷霧,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那絕對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我很好奇它會不會探討到一些關於人生目標設定,或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自我成長的觀念,因為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都很想深入了解的部分。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聽起來就很有內容,而且「圖解」這兩個字,實在太貼心了!畢竟,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被複雜的文字搞得頭昏腦脹,如果能搭配圖表、插畫,甚至是一些簡單的小練習,那吸收起來就會快很多,而且也比較不容易有壓力。我個人一直覺得,認識自己這件事,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每天都在做決定,都在和人互動,如果我們對自己不夠了解,很容易就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或者是在感情、工作上遇到瓶頸。 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像是,如何辨識自己的情緒,如何釐清自己的價值觀,又或者是在面對壓力時,如何找到內在的力量。尤其是在現今社會,訊息爆炸,誘惑也多,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很容易就會被外界的聲音淹沒,迷失方向。所以,我相信《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很有可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引,讓我們能夠更沉穩、更自信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蠻好奇它會不會探討到一些關於童年經歷對現在的影響,或是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建立健康的界線,這些都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部分。

评分

欸,我最近剛好在書店翻到一本封面設計很吸引我的書,叫做《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但光是看它擺放的位置和一些試閱的內頁,就讓我對這本書的潛力充滿期待。我覺得,在現今這個步調這麼快的社會,我們常常忙於生活,卻忽略了停下來好好認識自己。這本書的「圖解」這個詞,就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用更生動、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內心的世界。 我想,這本書應該會提供一些很有趣的練習或工具,讓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模式。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困境,都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源自我們內心深處的某些設定或誤解。如果這本書能幫我們釐清這些,甚至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那絕對是非常值得的投資。而且,「成長」這個詞,更是點出了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不只是讓你「知道」,更是要讓你「做到」,並且能有所轉變。我特別好奇它會不會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享,或者是有趣的心理測驗,能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到共鳴,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開始進行自我對話了。

评分

說實話,我最近在逛書店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本《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它的封面設計就很簡潔有力,讓我忍不住拿起來翻了一下。我覺得,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都很喜歡追求「速成」或是「捷徑」,但說實在的,真正深刻的成長,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澱和對自己的深入了解。所以,當我看到「自我探索」這個主題,再加上「圖解」這種比較親民的呈現方式,我就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們能夠在不造成太大壓力的情況下,開始認識自己。 我個人對這類型的書特別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煩惱,其實都源自我們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了解,或者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釐清這些,甚至提供一些練習,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辨識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需求,並且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來處理生活中的挑戰,那絕對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我蠻好奇它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時間管理、壓力釋放,或是如何建立自信的方法,因為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課題,如果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啟發,那就太好了。

评分

我最近偶然間留意到一本叫做《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的書,光是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我一直覺得,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工作、學業、人際關係壓得喘不過氣,卻很少有時間停下來,好好地問自己「我是誰?」。而「自我探索」這件事,在我看來,就像是為心靈打造一個 GPS,有了它,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要去哪裡。再加上「圖解」這個詞,更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會用一種非常直觀、不枯燥的方式,引導讀者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釐清自己潛在的才能、興趣,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的方法。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迷惘,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盲點。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找到一些可以引導的方向,甚至是一些能夠幫助我克服困難的策略,那絕對是一本值得我花時間去深入閱讀的書。我特別期待它是否會觸及到一些關於個人成長的長期規劃,以及如何將這些探索到的自我,轉化為實際行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