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

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agda Gerber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早期教育
  • 尊重
  • 观察
  • 自主学习
  • 玛德葛伯
  • RIE
  • 发展心理学
  • 教育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教养不是科学,而是一生的学习课程~

  RIE是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s的缩写,指的是婴儿教养者资源
  华德福和蒙特梭利的教师都会上RIE的课程以帮助教养、照护孩童

  RIE中很强调「少做」哲学,这是要帮助父母理解,只要一切安全,请支持孩子自己选择要做的事。
  少点干扰,多些观察,鼓励孩子发挥天赋,让孩子在独玩中自信成长

  RIE教养法则的实用性和启发性,将能帮助父母:
  .学习如何观察孩子。
  .学习如何不要去干扰孩子。
  .从餵奶换尿布洗澡最简单的生活开始建立亲子亲密连结。
  .面对孩子大哭大闹、不睡觉,如何建立亲子基本信任,解决这些问题。
  .管教与设限,怎么做才正确?

名人推荐

  美国心理谘商师/美国心理谘商博士候选人  留佩萱
  谘商心理师/作家/辅导教师/亲子天下严选部落客  黄之盈
  育儿达人  钧妈
  (依姓氏笔划排列)
  诚挚推荐

  无论新手熟手,这部书是父母重要的育儿资源。——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董事 艾德.格林博士Ed Greene, Ph.D.

  汇集了玛德.葛伯智慧结晶,这部教养重宝之书,终于出版!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父母与保育人员,现在只要想学都能学到,什么叫做尊重孩子的教养方式。——《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式的保育和教育课程(Infants, Toddlers, and Caregivers and Dragon Mom)》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Janet Gonzalez-Mena

  玛德.葛伯的育儿法则,加深了你对孩子的认识,真正帮助你欣赏小人的复杂度、完整性,以及令人惊喜的天赋潜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 前任亲子计画小组负责人  吉瑞.保博士Jeree H. Pawl, Ph.D(此计画小组现由脸书创办人马克祖克伯支持)

  RIE教养法帮助父母如何了解孩子、将孩子当成独立个体、与孩子互动,甚至谈到何时该介入孩子之中、为孩子立界线,里面有很多范例供参考、浅显易懂。——育儿达人  钧妈
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 图书简介 深入探索玛德·葛伯(Magda Gerber)的革命性教育哲学——关系导向式早期干预(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s, RIE)的核心精髓,理解如何通过“尊重”与“观察”的实践,真正赋能婴幼儿,引导他们发展出内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坚实的心理韧性。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它是一份对儿童发展深刻洞察的邀请函,旨在重塑成人(父母、看护者、教育工作者)与生命初期个体之间的互动模式。玛德·葛伯,一位深刻影响了当代婴幼儿教育领域的匈牙利裔物理治疗师和教育家,通过她毕生致力于对婴儿的细致观察与不懈研究,创立了RIE方法。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RIE思想的殿堂,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实践原则以及对现代亲职观念的颠覆性挑战。 第一部分:倾听无声的语言——RIE哲学的基石 RIE方法的核心建立在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之上:每一个婴儿都是一个完整、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本书首先将详细阐述这一哲学基石。我们将探讨,与传统上将婴儿视为需要被“填满”或“指导”的对象不同,RIE强调的是对婴儿内在能力的信任。 “尊重”的深层含义: 尊重不仅仅是礼貌用语,在RIE的语境下,它是一种实践——承认婴儿拥有身体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以及按照自身节奏成长的权利。我们将剖析“尊重地对待婴儿”如何在日常护理(如换尿布、喂食)中具体体现,这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实则是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关键窗口。 “观察”的力量与艺术: 观察是RIE的“眼睛”。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无干扰的观察”(Mindful Observation)。这要求成人暂时放下干预和解决问题的冲动,专注于记录和理解婴儿发出的每一个信号——从微小的肌肉张力变化到探索的节奏。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读者将学会识别婴儿的“内在需求”与“外在信号”,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刺激或无效干预。 环境的准备与局限: 葛伯坚信,环境是第三位老师。RIE强调提供一个安全、简洁、稳定且允许自主探索的环境。我们会深入讨论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支持婴儿自我探索的空间,以及如何设置“边界”——这些边界并非限制,而是为婴儿提供确定性和安全感的基础,使其敢于冒险和尝试。 第二部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促进独力学习的实践路径 RIE教育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心理安全感、内在动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个体。本书的实践部分将聚焦于如何通过特定的互动策略,引导孩子走向独力学习。 运动发展:自由的运动(Autonomous Movement): 这是RIE最引人注目的实践领域之一。我们将详细解析为何RIE坚持不“教”婴儿如何翻身、坐立或爬行。相反,它提供充分的时间和适宜的空间,让婴儿的神经系统和肌肉根据自身的生物学时钟,自然地发展出运动技能。我们将对比“被动辅助”与“支持性环境”的区别,解释过早的“帮助”是如何阻碍了本体感觉和身体自信心的形成。 “等待”的艺术与延迟满足: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等待”似乎是一种奢侈。然而,RIE认为,给予婴儿思考、尝试和失败的空间,是培养韧性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区分“紧急需求”(需要立即回应)和“探索性挣扎”(需要观察和等待),以及这种延迟如何转化为婴儿对自身能力的深刻信任。 语言与沟通的质量: 玛德·葛伯非常重视语言交流的质量。我们探讨如何用准确、描述性的语言与婴儿沟通,而不是使用“婴儿语”(baby talk)。例如,与其说“哦,乖宝宝,妈妈帮你穿衣服了”,RIE提倡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实:“你的小脚现在要穿过裤子了。我扶着你的膝盖。”这种精确的语言不仅尊重了婴儿的理解力,也为他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清晰框架。 游戏与专注力: 书中将介绍“专注性游戏”(Concentrated Play)的概念。这是一种深度、不间断的自我导向探索。我们将提供工具,帮助成人识别何时孩子正在进入这种心流状态,并学会不打扰地保护这种专注力,这是深度学习的先决条件。 第三部分:超越教养——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RIE不仅仅关注技能的培养,更深层次地关注成人与孩子之间关系的质量。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对彼此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情感的基础上。 处理冲突与失望: 孩子必然会体验到挫折和失望。本书将提供框架,指导成人如何以成熟、平静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情绪爆发,而不是试图“消除”负面情绪。学习接纳和命名情绪(Validation),是培养情绪调节能力的第一步。 角色定位的转变: 对于父母和看护者而言,这意味着要从一个“解决者”转变为一个“支持者”和“见证者”。我们将讨论如何管理成人自身的焦虑和控制欲,从而真正地“放手”,让孩子去“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结论:一份持续的承诺 《尊重与观察》是一本引导读者回归教育本质的书籍。它要求我们放下既有的知识和惯性思维,重新用婴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玛德·葛伯留下的遗产,不是一套僵硬的规则,而是一套灵活、充满人性光辉的指导原则。通过持续的实践和深刻的自我反思,读者将发现,培养一个独力学习的孩子,最终也是在培养一个内心强大、对自己生命拥有掌控感的成年人。这本书将陪伴您,在每一次细微的互动中,发现孩子身上蕴藏的无限可能。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玛德.葛伯(Magda Gerber)


  RIE创办人。制作有一系列育儿、教养影片,甚受多方推崇,影响多国教育专家。

译者简介

笔鹿工作室


  多年中英翻译经验。侨居美国后回台,作品曾获新闻局小太阳奖。翻译作品涵盖生活、健康、科学类,包括《相信孩子的能力,从独玩到自信成长:不打骂也不宠坏,玛德葛柏教养法的第一堂课》、《设限与管教:玛德葛伯教你允许孩子犯错的勇气》、《如何豢养一只奴隶:古罗马管理学圣经》、《端粒酶革命:扭转老化的关键》等

图书目录

钧妈  推荐序

如何使用本书

第1部 如何使孩子获益?

第1章 尊重 养育自信宝宝的关键
基本原则
RIE行动中的哲学

第2章 RIE的诞生
早期的皮克勒宝宝
Loczy如何养育健康儿童
美国RIE的模范:DIP婴儿示范计画
RIE的开始

第2部 宝宝生命的最初阶段 从出生到宝宝踏出第一步

第3章 你的新生宝宝
观察你的宝宝
依附的形成
和孩子说话
慢慢来
家里的环境
餵奶
安排宝宝睡觉的地方
什么是亲子高品质共处时间
哭泣是孩子的语言
预防婴儿猝死症
宠孩子好不好?

第4章 家有新生儿
寻求家人协助
少做一点
放慢脚步
倾听孩子的哭泣
好父母的特质
出门放风
给孩子(还有自己)独处时间
RIE守则能够帮助父母
尊重你自己

第5章孩子最初的几个月
磨练你的观察技巧
和孩子说话
把餵食变成亲子共处好时光
长牙是生命的一部分
宝宝的哭声具体化
帮助孩子建立睡眠习惯
RIE使你生活更顺心
孩子的生活
安全第一
游戏的环境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以身作则
原生家庭与童年的投射:父母的肺腑之言
特殊需求的孩子
支持孩子真实表现自我

第6章选择适当的托育场所
由亲朋好友来照顾
僱用保母须知
托儿所选择须知
RIE托儿中心的运作方式

第7章宝宝活动量变大
发展里程碑的重要性
注意居家安全
此时期婴儿的哭泣
与孩子沟通
支持孩子的语言发展
增进你的观察与介入能力
简单的游戏环境
和小孩胡闹
参与团体游戏
分离焦虑是健康的
陌生焦虑
逐渐断奶
开始坐餐桌
此阶段的睡眠问题
放慢步调,要有耐心

第3部 成长的孩子 学步期与挑战

第8章萌芽期的孩子
分离之苦是健康成长的一部分
继续建立基本信任
愿望:我想要、我想要
好奇心产生创造力
我需要教导孩子吗?
幼儿阶段的安全议题
学步期幼儿的安全游戏环境
幼儿的游戏
如何介入孩子的行为
不要!不要!不要!
一个RIE家庭的生活
发脾气
撞头、摇晃身体、重复动作
发自内心守规矩
孩子的恐惧
培养睡前惯例
幼儿与哭泣
孩子饮食习惯的改变
幼儿长牙齿
要求孩子合作
学习上厕所
兄弟姊妹
没有人是完美的
不是到两岁结束

图书序言



  如今我已是个老祖母,犹记年轻时,我是两个小女孩的妈,内心充满疑惑、不确定,有时还昏头转向。我与幼儿相处、进行辅导工作五十年,发现了一个基本真理:照顾幼儿,尊重最重要。因此我成立了(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s 婴儿教养者资源),一个帮助家长与出生至二十四个月婴幼儿的成长团体,学习相互尊重。

  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就是「尊重」。

  如果各位从孩子一出生就尊重以待,孩子将较能获得自信、发展出良好的判断力,在心中培养起安全感,一生受用不尽。孩子会学会以健康的方式与人互动,务实且不会盲目相信这个世界。

  尊重是一条双向道,亲子双方同等重要,身为家长的各位也需要受到尊重。担任家长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职责,是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工作,需要各位的时间、耐心和精力,无论各位身体舒不舒服,心情好不好,即使孩子长大成人,这分工作也不会变得比较轻松,那时家长心里可能会内咎地觉得:「要是我一开始那样做就好了」

  我的尊重方式能帮助家长在孩子出生头几年挑战中,建构自己的生活;在每天实行的重复惯例中,变得比较轻松,也比较能够有把握。同时,我要帮助家长简化生活,发展一种能力,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必须站出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什么时候则要养精蓄锐以迎接更大的挑战。我也希望家长能够花一些精神在自己身上,滋养自我。

  本书中我使用「教养者educarer」这个英文名词,结合教育的字首edu和carer,代表「以关爱的态度来教养孩子的人」。我比较喜欢用「爱育员carer」而不是「给予关爱的保育人员caregiver」或「照顾人员caretaker」,因为carer爱育员不给予也不主宰。所以,为能清楚辨明,当我在说「给予关爱」这件事的时候,我指的是一种给予关爱的行动或任务,请避免跟「关爱」混淆,因为关爱这个词单纯指爱本身。

  爱育员是将爱放在行动中。你关爱你的宝宝,同时宝宝也体验你的爱。在每天的例行事项中给予宝宝关爱,从最基本的事项开始建立尊重,像是餵奶和换尿布,都可以是有教育意义和关爱的互动。

  容许婴儿独力学习,而不是由大人主动刺激或教导,这是的基本信条。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如果我们不去教导孩子,他们就会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介入干预,而是放手让孩子自然去学习。幼儿所需要的学习,是如何适应家庭。

  我初为人母之时,很幸运地在匈牙利碰见了一位小儿科医师 艾米.皮克勒(Dr. Emmi Pikler),她对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要把这个故事告诉各位。

  有一天,我当时才六岁的大女儿梅约喉咙痛生病了。由于平常看诊的医师也生病了,所以梅约告诉我打电话给她同学的妈妈,因为对方是医师。那个时代的医师接受出诊,所以皮克勒医师就到我们家里来帮梅约检查身体。皮克勒医师来了以后,我想要开口说话,但她却摇摇手,告诉我不要说话,保持安静,然后问我女儿:「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喉咙痛?现在又觉得怎么样呢?」我女儿很俐落的回答,聪明又有礼貌,让我好惊讶。接着她又问梅约:「要不要看看医师的喉咙啊?」看完以后,医师请梅约也让她检查喉咙。医师说:「张开妳的嘴巴,张大一点,这样子我就不用压舌板了。」结束以后,医生告诉梅约她要跟妈妈单独说话,所以请梅约回房间。

  皮克勒医师使女儿同意合作,这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决定邀请皮克勒医师成为我们家的小儿科医师。她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了解,她能够与儿童建立起一种更加诚恳、尊重的关系,而这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自与皮克勒医师首度见面以来,我第三胎的儿子从出生起,就依照她的方式来教养。

  我们的相遇,开启了我与皮克勒医师之间绵长而结实累累的合作关系。受到她的启发,我去到布达佩斯取得幼儿早教的教育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起,我成为皮克勒医师的助理,在匈牙利国家婴儿照顾与教育教学法研究院(National Methodological Institutefor Infant Careand Education,一般称为Loczy,因为所在地马路名称就叫做Loczy)工作。那是一间孤儿院,专门收养二次大战期间失去父母和父母生病的健康婴儿。从此以后,Loczy就成为全世界高品质婴儿教育与照护的典范。

  皮克勒医师会直接与小病人说话,倾听他们的反应。她在开始进行检查之前,或者是进一步做任何动作之前,都会先告知孩子,接下来她会做什么。她相信,对待所有人,都要保持尊重,不管对方年龄再小。我和皮克勒医师的关系维持了二十八年,她一直到一九八四年过世为止都是负责人。

  恐怖的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匈牙利国内产生了一种乐观的氛围。三年后,共产党执政,匈牙利政局变得动盪不安,我与先生和三个孩子的安逸生活也突然一变。我的先生下狱成为政治犯,梅约想要逃离匈牙利却在边境被警卫抓到。当时她只是个青少年,却被捕入狱将近一年。后来我们从布达佩斯温暖的家被驱逐出来,被迫迁入一个小村庄。一九五六年匈牙利革命之后,一家人又逃到奥地利寻求政治庇护。我到维也纳的美国大使馆担任翻译员一直到一九五七年,接着便移民到美国。

  我们到美国的时候非常欢喜雀跃,被安置在纽泽西的军营,等待搬家通知,最后在波士顿落脚。起初我在哈佛大学担任翻译员的工作,一年后和家人一起搬到洛杉矶,在那里再度重拾旧职,在儿童医院担任儿童治疗师,帮助脑部麻痺的儿童。

  接下来的七年,我到位在北加州好莱坞的杜波夫学校(Dubnoff School)帮助有情绪障碍的孩子,那些都是最难照顾的自闭症儿童。我热爱那份工作。不知何故,我总能与障碍程度最严重的儿童培养出感情,但其他人都做不到。我的小名叫做Madge,Madge唸起来刚好像英文的魔法(magic),所以学校主任便称我为「神奇魔法玛奇」。我的「魔法」没什么神奇,只是仔细观察儿童,期望他们做他们会做的事。如果我们期望儿童去做他们不会做的事,就等于预先设定了儿童的失败。

  一九六八年,我在学校成立了婴儿导航计划。四年后,和汤姆.福瑞斯特医师(Tom Forrest, MD)一起成立了「示范性婴儿计画」,这是一个预防性的婴幼儿心理健康计画,是与加州帕罗奥图儿童健康委员会协办。一九七三年,我在洛杉矶开课教导家长与婴儿,这是的最早雏型。我总是受到婴幼儿的吸引,儿童在语言发展之前,于生命最初几年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人们经常忽视他们,也不会想要去了解他们。

  接下来几年,我除了对婴幼儿进行教学指导、参与国家会议,也会上电视接受访问,并且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加州大学北岭分校、帕萨蒂娜的太平洋橡树学院教授儿童发展课程。后来除了持续在太平洋橡树学院任教,我也在美国各地和全世界推广课程给家长和教育专家,并于洛杉矶的中心进行专业教育训练课程,以及协助父母和婴儿的指导课程。

  我希望能够帮助家长还有照顾婴幼儿的人,让他们能够更了解自己。我的确很喜欢教导家长,不过不如说我想让他们变得更敏感,能够与幼儿和谐相处。因为生命的基本模式,包括信任、耐心、乐观等种种发展都是在这个年龄。

  我的目标是要帮助家长学习,如何从出生开始以尊重对待孩子。如果做得正确,从婴儿时期就尝试去了解孩子的观点,你将有较大的机会在一生中做同样正确的事。关于婴幼儿,我们有许多迷思和误解,而且很多对于婴幼儿的了解,也不是出自观察和同理心。仔细观察你的孩子能够帮助你调整自己,进入孩子的独特节奏,了解他们的独特需求。我尝试帮助家长学习放松,多观察、看看孩子在做什么,即使孩子只是安静躺在床上,也能够得到观察孩子的乐趣,对宝宝来说,他们的年度课程计画就是「做自己」。

  我尊重孩子的方法,与其他大部分的儿童发展理论不同。我的理论基础概念非常单纯,就是观察孩子。在现代化快速的步调中,儿童发展理论来来去去,有些很快就退流行,像是在婴儿床上方吊挂黑白色的移动玩具、给孩子看闪卡、把孩子放到螃蟹车里面「帮助」他们学习走路,这些所有揠苗助长、所谓让孩子学习的方式,跟幼儿实际上的每天需求一点关系都没有。法则很单纯,理论基础来自常识,而不是现在流行什么。

  在这个现代世界,教养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每天都会产生新问题。本书不是要提供各位什么简单的架构,拿来套用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各位、支持各位,帮助各位与自己的孩子,体验更多自信和喜悦。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的第一部分统整了哲学,告诉你:尊重你的宝宝,以及让宝宝尊重你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我将仔细解说个人哲学的基本精神 我从匈牙利最初的工作开始,一直到后来我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这些种种如何与方法的形成有关。我将这个方法应用在各种不同背景的儿童身上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

  第二部分要深入了解如何观察你的孩子,以及如何在各种情况里面都能应用基本精神。如此也可检查你孩子的早期发展阶段,从出生到迈出第一步。这个部分会讨论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哭泣、睡眠、安全、玩耍等,以及如何运用法则来处理这些问题。在第二阶段中的,父母会反射自己婴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照顾方式。此阶段中的哲学,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也有帮助。

  你可能会发现,本书章节并不是按照年龄来区分,因为年龄并不是我的重点。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年龄必须达成什么成就,相对于年龄,我更关心儿童的发展阶段。第二部分章节中,有一章特别写给新手父母,除了是为了要鼓励这些新手父母,同时也是要将我多年来与各家庭并肩努力的经验、所获得的见解,分享给这些新手父母。其中还有一个章节谈论的是如何选择对孩子最好的照顾环境或对象。

  第三部分继续讨论发展阶段,并结束于早期幼儿阶段。我们会重新检视睡眠、吃饭等再度出现的问题,并探讨新的问题,如:幼儿行为、遵守规矩、发脾气等。我将叙述家庭典型的夜晚生活与睡前活动习惯,并告诉各位应该如何在家里运用哲学。我也将特别综合讨论孩子在学会走路与学习说话的阶段。此时你与孩子必须学习互相尊重,同时以健康的方式沟通。孩子从我们亲子指导课程「毕业」的时候是两岁,这时候他们已学会走路,也正在学习说话。

  每个章节中都有家长反应与回馈、我在辅导家庭过程发生的小故事,以及亲子指导课程所发生的轶事。课程透过观察、示范、讨论,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作者註:为提倡性别平等,本书各章节交互使用「他」与「她」作为儿童的代名词。书中家长与儿童的真实姓名已经过处理,使用的是假名。)

图书试读

第1部  RIE如何使孩子获益?
 
第1章  尊重 养育自信宝宝的关键
 
【尊重:恭敬,重荣誉,避免干涉。】
 
尊重。恭敬。重荣誉。这几个字通常不会与婴幼儿联想在一起,然而人们却都公认,这些概念在往后的生命中很重要。儿童的个性大部分形成于生命最初的三年,在这三年中,孩子塑造了看待世界的方式。因此,你为何不尽快与孩子间产生一种尊重的关系?这么做,你将会受惠一辈子。
 
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尊重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尊重的意义是接受、欣赏,爱孩子原本的模样,而不是期望她去做她做不到的事。尊重的意义是容许孩子有时间、有空间,提供她爱与支持,让她做自己,她才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发现自己的世界。所以尊重是要去了解孩子的观点。
 
尊重孩子,你必须相信孩子的能力,她需要你的扶持,但她不是没用的。你要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接受并支持她的倚靠和独立。尊重是爱加上关照,对待孩子要好比是对待一位敬重的宾客。因为尊重孩子,你要制造一段与孩子间的距离,以免在她体验世界的时候,不小心干扰了她。
 
尊重意指为孩子设定界限,而身为父母的你,则必须要去执行这些界限。所以你要让孩子知道,你对她的行为有所期望,他才能与你合作,进而尊重你。尊重的意思是说,你会照顾自己的需求,也会照顾孩子的需求。同时你也在滋养自己,荣耀自己。
 
的尊重法则是鼓励孩子展现原有面貌,也就是孩子真实的样子,意思是说,鼓励孩子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感情。尊重是在告诉孩子「忠于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这是持续一生的考验,因为真实社会并不允许每个人完全诚实,所以大家偶而要戴上面具,装模作样一番。结果人们便渐渐失去真我。为了合群,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高了。
 
或许各位会想,要怎样鼓励孩子展现真我呢?我说:「很简单,只要让孩子做自己。」花一点时间,坐在孩子旁边,观察孩子,看看孩子是什么样子,看看她的需求是什么。别期望孩子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放手让孩子爬行,有一天,孩子终会自己走路。如果孩子不想笑,不要勉强孩子;如果她不开心,让她哭一哭。不要期望孩子作假,做她不想做的行为。要重视她的样子,她的行为。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孩子成长发展的家长,我总是试图寻找那些能够真正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育儿方法。市面上的育儿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强调“高效学习”、“天赋挖掘”,但总让我觉得有些拔苗助长。“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没有喊出多么宏大的口号,而是回归到最朴素的“尊重”和“观察”。我尤其对“独力学习”这个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的孩子,很多时候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从早到晚的课程和兴趣班,似乎没有多少自主选择的空间。我非常想了解,RIE的理念是如何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发展出独立学习的能力?这需要怎样的教育环境和家长心态?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比如如何设计游戏,如何布置学习空间,来鼓励孩子主动探索?我更想知道的是,这种“独力学习”是否与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让我能够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微的调整,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将学习变成一种负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温暖而又专业的感受,浅浅的米色背景搭配上柔和的字体,标题“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力量的信息。我一直对育儿方式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真正赋能孩子,而非过度干预的方法。RIE的理念听起来非常有吸引力,它承诺的是一种“独力学习”,这对于现代社会许多家长而言,可能是一种非常渴望却又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方式。我好奇的是,这种“独力学习”到底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现的?它是否意味着放任不管?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引导技巧?书名中的“尊重与观察”两个词,似乎点出了核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观察他们的需求和节奏,这听起来非常符合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情境分析,让我能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在与孩子互动时体现这种尊重和观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孩子在“独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挑战,以及家长如何巧妙地应对,那就更好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可能是一本能够帮助我重塑育儿观念,并提供切实可行方法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立刻联想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模式。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剥夺孩子探索世界乐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我感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过于“包办”和“指导”,这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自主性。“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这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特别是“尊重”这个词,它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礼貌,更是一种对孩子个体价值的认可,对他们内在力量的信任。而“观察”,则暗示了一种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去细致地了解孩子,去发现他们的天赋和潜能。我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RIE这种教育理念的核心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例如,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如何“尊重”并“观察”,而不是立刻进行批评或纠正?我期待书中能够给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指南,帮助我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实践这些理念,从而真正地赋能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我驱动力的人。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RIE创办人玛德葛伯”这个名字。我在一些育儿论坛上看到过关于RIE育儿法的零星讨论,总是感觉它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魅力,强调回归育儿的本质,而不是被各种潮流和焦虑裹挟。这个“独力学习”的概念,让我联想到 Montessori 的一些理念,但RIE是否有所不同?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本能的反应是上前帮助,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但如果真正的“独力学习”需要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那么家长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旁观者?还是一个支持性的存在?书名中的“观察”二字,或许是关键。它暗示了一种需要家长具备的洞察力,去解读孩子的信号,去判断何时需要介入,何时需要放手。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种“观察”的技巧,比如如何辨别孩子的真实需求,如何理解他们的肢体语言和情绪表达。同时,我也想知道,这种“独力学习”是否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年幼的婴儿,又该如何开始培养这种能力呢?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就像是在我迷茫的育儿路上,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源于我一直以来对“放手”的挣扎。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这“最好”有时却变成了过度的保护和干预,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当我看到“尊重与观察:RIE创办人玛德葛伯教你如何让孩子独力学习”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所吸引。它听起来像是一种更符合孩子自然发展规律的育儿方式,强调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我特别想知道,“独力学习”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它是否意味着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去尝试,去跌倒,然后再自己爬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家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帮助家长在“观察”中发现孩子的需求,在“尊重”中给予支持,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真正地信任孩子的能力,如何创造一个允许他们犯错并从中学习的环境。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内在动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的经验,那就更好了。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为我这样在育儿路上不断探索和反思的家长,量身定做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