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译者: 王国军, 康正果, 张辉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7/08/31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完整全译、不删不剪
集合美国十几位重要知名汉学家
为一般普通大众读者
共同撰写新角度、新观点、整体连贯、可通读
1375年之前至当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华语语系文学

  由美国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主编,田晓菲、伊维德、艾朗诺、王德威、奚密、贺麦晓、石静远等知名英美汉学家执笔撰写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以断代而非文体的结构方式,介绍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到当代的中国文学这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的故事。上下各卷各章因作者各异其趣的学术与表达风格,呈现不同的叙述面貌。

  一部新的文学史,是一次重新检视各种范畴的机会,既包括那些前现代中国的范畴,也包括1920年代出现的新文学史所引入的范畴。重新检视并不意味着全盘拒斥,只意味着要用证据来检验各种旧范畴。──宇文所安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从头到尾地阅读《剑桥中国文学史》,就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我们的目的是阅读,而非提供参考。我们的目标不是写一本传统的文学史,而是写成一本文学文化史,想把它做得有趣一点。──孙康宜

  ‧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着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一般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部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着;同时又能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剑桥中国文学史》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分别由知名学者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的重要学者。全书以断代而非文体的结构方式介绍了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到当代中国文学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的故事。

  ‧《剑桥中国文学史》力图实践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相对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分析,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杂志与报纸副刊等──对文学的影响;相对于对作家个体的强烈关注,更注重文学史的有机整体性,及对一些倾向和潮流的梳理;相对于以朝代断代、将文学史与政治史重合,则更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自主性;相对于传统文学史致力于将作者和作品定型和定性,则更注重文本的不确定性……因而作者问题,文学的接受史,印刷文化,选集的编纂,文本的制作、流传与改写等等,在本书中获得更多关注。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上):1375年之前》,从上古时期汉语书写肇始及早期铭文等问题入手,追溯了这一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传统的起源。到了本卷结束的十四世纪下叶,商业印刷文化已高度发展,在文言文写作之外,新兴的城市白话写作已逐渐蔚为大观。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上):1375年之前》各章描述一些重要王朝的兴衰起灭、宫廷在文学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孕育着名大作家的社会及物质语境、亚洲其他各国的文化影响,包括佛教的输入等等。而在这一长时段中,写作以及对写作的阐释,已从附着于宫廷贵族的文士们的特殊技能,转变为一个大帝国菁英阶层的根本身分象征。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以1400年前后形成的明代文化开篇,贯穿满族治下的清代,直至当代中国文学,以迄华语语系发展近况。这一时期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风格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范畴,因而本卷文学史的写作也相应包括多样主题,如政治审查对文学的影响、印刷文化的变迁、朝代更叠与文学发展、青楼文化、女性作家等等。除了诗词、小说、戏曲、说唱文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外,还深入探讨西方文学的汉译,现代「新小说」的兴起等等。
 

著者信息

主编简介

孙康宜

  美国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 G. Chace’56东亚语言文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性别研究以及文化理论和美学。主要英文着作有《词与文类研究》(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1980),《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Six Dynasties Poetry, 1986),《情与忠:陈子龙、柳如是诗词因缘》(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1991)。除了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合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2010)以外,还与魏爱莲(Ellen Widmer)合作主编《明清女作家》(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与苏源熙(Haun Saussy)合作主编《历代女作家选集:诗歌与评论》(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1999)。此外,还以中文出版了多部关于美国文化、女性主义、文学及电影的着作。自传《走出白色恐怖》(增补本)(2012)。2016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第31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美国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特级讲座教授,任教于比较文学系和东亚语言文明系。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和比较诗学。研究以中国中古时代(200-1200)的文学为主。主要着作包括《晚唐》(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 2006)、《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2006)、《诺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1996)、《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论集》(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 1996)、《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1992)、《迷楼》(Mi-lou: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 1989)、《追忆》(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1986)、《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Omen of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1985)、《盛唐诗》(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1980),《初唐诗》(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 1977)等等。译有《杜甫诗集》(The Poetry of Du Fu)。
  
作者简介

吕立亭(Tina Lu)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主要着作包括《人、身、心:《牡丹亭》和〈桃花扇〉中的身分认同》(Persons, Roles, and Minds: Identity in Peony Pavilion and Peach Blossom Fan, 2001),《明清文学中的意外乱伦、割骨疗亲以及其他奇遇》(Accidental Incest, Filial Cannibalism, and Other Peculiar Encoun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2008)。
  
李惠仪(Wai-yee Li)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主要着作有《谈情说幻》(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Love and Illu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1993)、《历史的解读与书写》(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2007)、《明清文学的女子与国难》(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2014)。与伊维德及魏爱莲合作主编《清初文学中的创伤与超越》(Trauma and Transcendence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 2006),并与杜润特(Stephen Durrant)和史嘉伯(David Schaberg)合作翻译《左传》(2016)。2014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第30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商伟(Shang Wei)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研究兴趣为印刷文化、书籍史、思想史以及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着有《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Rulin waishi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2003)。其他研究主要关注《金瓶梅词话》、晚明文化以及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此外还合编有几种论文集,包括与王德威合编的《王朝危机与文化创新:晚明至晚清以降》(Dynastic Crisis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and Beyond, 2005)。
  
伊维德(Wilt L. Idema)

  先后在荷兰莱顿大学、日本及香港学习中国语言文化,1970至1999年任教于莱顿大学,2000年起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中国文学。以英文和荷兰文发表多篇关于中国宋代至清代通俗文学研究之作,英文近作包括与管佩达(Beata Grant)合编的《彤管:中华帝国的女性书写》(The Red Brush: Writing Women of Imperial China, 2004)、《孝道与救赎:两种观音宝卷》(Personal Salvation and Filial Piety: Two Precious Scroll Narratives on Guanyin and Her Acolytes, 2008)、《孟姜女哭长城:十个版本译介》(Meng Jiangnü Brings Down the Great Wall: Ten Versions of a Chinese Legend, 2008)、《包公与法治:1250至1450年代词话八种》(Judge Bao and the Rule of Law: Eight Ballad Stories from the Period 1250-1450, 2010)等。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着有《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小说散论》、《众声喧哗:30与80年代的中国小说》、《阅读当代小说:台湾‧大陆‧香港‧海外》、《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众声喧哗以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二十家》、《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如此繁华:王德威自选集》、《后遗民写作》、《1949:伤痕书写与国家文学》、《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现代抒情传统四论》、《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华语语系的人文视野:新加坡经验》、《华夷风起;华语语系文学三论》、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Fin-de-siè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等。2004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第25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石静远(Jing Tsu)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研究集中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思想文化史,包括十九世纪至今的科学主义与大众文化、种族、民族、方言以及离散(diaspora)问题。着有《失败、民族主义与文学:现代中国身分的建构》(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1895-1937, 2005),《中国移民文学中的声与文》(Literary Governance: 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 2010)。
  
贺麦晓(Michel Hockx)

  美国圣母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研究集中于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机制和传播媒介,以及现代诗和诗论。代表作为《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1911-1937)》(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 2003)。
  
奚密(Michelle Yeh)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教授。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现代诗、比较诗学和翻译。主要着作有《现代汉诗: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1991)。另编译《中国现代诗歌选集》(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92),合作编译《杨牧诗选》(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 1998),《台湾现代诗选》(Frontier Taiwan: An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2001)以及《今生有约:黄翔诗选》(A Lifetime Is a Promise to Keep: Poems of Huang Xiang, 2009)。中文着作有《现当代诗文录》(1998)、《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2000)、《芳香诗学》(2005)、《台湾现代诗论》(2009)等。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联经中文版序 孙康宜
英文版序 孙康宜 宇文所安
致谢 孙康宜

卷下导言 孙康宜

第一章 明代前中期文学(1375─1572) 孙康宜
一 引言
二 明初至1450年的文学
(一)政治迫害和文字审查
(二)宫廷戏曲和其他文学形式
(三)永乐朝的台阁体文学
三 1450─1520:永乐朝之后的文学新变
(一)旧地点,新视野
(二)戏曲和民歌
(三)八股文
(四)1450年之后:台阁体文学的新变
(五)复古运动
(六)苏州的复兴
四 1520─1572:中晚明之际的文学
(一)贬谪文学
(二)重建女性形象
(三)改造小说中之英雄主义
(四)戏曲的改写与创新
(五)后期复古派:后七子

第二章 晚明文学文化(1573─1644) 吕立亭
一 引言:晚明与书籍史
二 菁英形式
(一)文社
(二)李贽:职业作家
(三)诗歌与诗歌理论
(四)诗歌与职业文人
(五)非正式写作
三 小说与商业菁英
(一)引言
(二)《金瓶梅》
(三)小说评注
(四)叙事生态
(五)冯梦龙与凌蒙初
四 戏曲
(一)南方戏曲的兴起
(二)《牡丹亭》与「情教」
(三)作伪与崇尚真实
(四)尾声

第三章 清初文学(1644─1723) 李惠仪
一 物换星移
(一)从晚明到清初
(二)清初人对晚明文化的回顾与反思
(三)文学的社会根基
二 清初文学的历史与记忆
(一)面对历史
(二)记忆文学
(三)风流云散
三 新旧之间
(一)翻案与圆融
(二)夺胎换骨:评点、续书、传承
(三)新典范、新正宗
四 别有天地
(一)幻界
(二)戏剧的总结与高峰
(三)1723年的文学景观

第四章 文人的时代及其终结(1723─1840) 商伟
一 引言
二 漫长的干隆时期:文学与思想成就
(一)知识生活与文学流派
(二)文人小说的形成
(三)文人剧与地方戏
三 失去确定性的时代:1796─1840
(一)拓宽的视野
(二)闺秀与文学
(三)巩固文人文化:前景与挣扎

第五章 说唱文学 伊维德
一 引言
二 早期的叙事诗、变文和诸宫调
三 早期的宝卷和道情
四 词话和俚曲
五 表演与文本
六 鼓词、子弟书及其他北方说唱类型
(一)鼓词
(二)子弟书
(三)其他类型
七 弹词和江南地区其他说唱类型
(一)白蛇和小青
(二)弹词表演
(三)女性弹词创作
(四)清曲和山歌
八 南方传统说唱
(一)木鱼书
(二)竹板歌和传仔
(三)潮州歌册和台湾歌仔册
(四)女书文学
九 宝卷(续)
十 四大着名传说
(一)董永和织女
(二)孟姜女和长城
(三)梁山伯与祝英台
十一 结语

第六章 1841至1937年的中国文学 王德威
一 1841─1894:文学写作与阅读的新论争
(一)从龚自珍到黄遵宪:诗学的启示
(二)文的复兴:桐城派的悖论
(三)颓废与侠义:早期现代小说的兴起
(四)早期现代文人的形成
二 1895─1919:文学的改革与重建
(一)文学改良的论争
(二)晚清文学生产 
(三)小说的多重轨迹
(四)革命(revolution)与回旋(involution)
三 1919─1937:现代文学时期
(一)五四运动与文学革命
(二)现代初期:1920年代的文学和文人文化
(三)鸳鸯蝴蝶派
(四)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五)与现实主义对话
(六)抒情中国
(七)现代主义:上海、北京及其他地方
四 翻译文学、印刷文化和文学团体
(一)西方文学和论述之翻译 石静远
(二)印刷文化与文学社团 贺麦晓
五 尾声:现代性与历史性

第七章 从1937年迄今的中国文学 奚密
一 引言
(一)抗战文艺
(二)统一战线:重庆
(三)日趋成熟的现代主义:昆明与桂林
(四)沦陷北京的文坛
(五)上海孤岛
(六)香港避难所
(七)延安与整风运动
(八)殖民地台湾
二 内战结束及新时代的开始(1949─197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台湾
(三)香港
三 互动与抗争(1978年迄今)
(一)中国大陆
(二)台湾
(三)香港
四 印刷文化的近期转变与新媒体的兴起 贺麦晓
(一)中国大陆国内出版体系的转变
(二)海崃两岸出版及国际版权贸易
(三)全球文学市场
(四)新媒体
(五)论坛
(六)审查
(七)网路文学与印刷文学的关系

结语 华语语系书写与华人离散 石静远

参考书目
本卷作者简介(依本卷目次排序)
索引
 

图书序言

第六章  1841至1937年的中国文学/王德威
 
本章讨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末期至抗日战争(1937─1945)前夕中国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这一时期中国深陷困境,一方面战火连天,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接踵而至;另一方面社会巨变,技术、经济的进步,乃至思想观念的革新竞相登场。本土之创新与国外之刺激,激进之挑衅与怀柔之反应,种种力量短兵相接,激烈交锋。挑战如此错综复杂,造成的震动亦非同凡响。十九世纪末,有识之士均深深意识到变局迫在眉睫,乃此前三千年所未见。
 
这一段时期内,文学之孕育、实践、传播和评价同样产生绝大变化。舶来的印刷技术、全新的市场策略、识字率的增长、阅读群体的扩大、各式媒介和翻译的繁荣,以及职业作家的出现,共同开创了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新局面。以上情形在前数十年间均是闻所未闻。伴随于此,文学──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学问规化以及文化机构──在经历了激烈的角逐形构之后,最终形成今日我们所理解的「文学」。文学的转型确实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显着的现象之一。
 
研究者常常把五四运动视作中国迈向现代化途中的一大转捩点。这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文化政治运动,始于1919年五月四日,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让畏缩的国际政策,唿吁自强更生。相较之下,晚清六十年只不过被视为社会、政治、文学秩序新旧交替之间的一个过渡期。
 
这种倾向近年来得以重新检讨。学者们如今认为,晚清数十年间文学的概念、作品和传播所表现出的活力和多样性,难以全然纳入五四运动的话语体系之中。诚然,五四一代作家发起的一系列变革,其激烈新奇之处是晚清文人无法想像的。但是,五四运动所宣扬的现代性同样也削弱──甚至消除──晚清时代酝酿的种种潜在的现代性可能。如果给予历史另外一种转圜契机,这些可能未尝不会得到发展,使得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因素呈现更为丰富的结果。

图书试读

None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剑桥中国文学史(卷下):1375年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