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对话与影响:元和诗人交往诗论

诗意的对话与影响:元和诗人交往诗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歌理论
  • 元和诗人
  • 诗学史
  • 交往史
  • 文学批评
  • 唐诗
  • 诗论
  • 文化史
  • 中唐文学
  • 影响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交往诗」是以人事交游为前提,重复进行诗篇的往还交换,整个过程既是诗学的,也是社会的。

  元和诗人的交往诗,不只涉及诗歌的交换,创作主体的对话,也是文学社会化的标志,更是诗人意识得以独立、诗人自觉愈形明确的表征。

  全书以元和诗人的交往诗为研究对象,探讨诗歌交往行为中的对话特质与相互影响,以及在人我互动中所衍生、开拓的诗学新面貌!归纳成三种诠释范型──「互为主体诠释型」、「目的规范型」、「自我实现型」。

  不仅仅针对唐诗史特定时段的研究,更着意于以特定角度及新视域说明元和时期的诗学语境!开阔出新角度的元和诗变。

本书特色

  从新的角度认识元和诗变的特质!

  建立元和交往诗的模式与范型,为后续群体研究、诗派研究提供参考。

  揭显「对话」与「影响」在诗人交往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与诗学价值!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钟晓峰


  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博士,曾任辅仁大学全人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专案助理教授,现任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唐代文学、宋诗及古典诗学。着有〈从咏物到游戏:白居易诗歌中的鹤〉、〈论孟郊的诗人意识与自我表述〉、〈论欧阳脩「韩、孟之戏」与梅尧臣的自我认同〉、〈文化意象与自我形象:论陆游的骑驴诗〉等多篇期刊论文。
 

图书目录

◆元和诗人交往诗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论题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韩愈与孟郊、张籍
  第一节 韩孟的交道表述 
  第二节 韩愈与孟郊 
  第三节 韩愈与张籍的诗学关系 
  第四节 韩愈交往诗中的游戏性 
  第五节 「文字饮」:众声喧哗的诗歌聚会 

◆第三章 白居易与元稹
  第一节 微言相感的政治对话 
  第二节 相互吟诗中的批评与表演 
  第三节 记忆的对话 

◆第四章 刘禹钖与白居易――兼论元和名公
  第一节  刘禹钖交往诗创作的文学背景与政治情境 
  第二节 与白居易互为主体诠释的交往 
  第三节 刘禹钖与令狐楚的唱和 
  第四节 与裴度、李德裕的唱和 
  第五节 与牛僧孺的唱和:政治出处的寓言感讽 

◆第五章 元和诗人与姚合
  第一节 诗吏形象:诗之场域与政治场域的相融 
  第二节 诗人意识与官况书写 
  第三节 诗人自我的表述――从特定诗语使用的角度 

◆第六章 元和诗人交往诗论
  第一节 元和诗人交往诗的模式与范型 
  第二节 元和交往诗的诗学特征 
  第三节 元和交往诗的诗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元和诗人交往诗论

■提要


本论文以元和诗人的交往诗为研究对象,探讨诗歌交往行为中的对话特质与相互影响,以及在人我互动中所衍生、开拓的诗学新面貌。在唐代诗歌研究史中,不乏从诗风新变、语言创新、主题开拓等角度研究元和诗人的专着。而且元和诗人的交往互动行为,学界也早已有所注意,然多聚焦于唱和、赠答等形式中,没有正视「交往」乃是独特的「诗式社会文化行为」。故本论文适度参考西方社会学关于「交往」、「对话」、「关系」等界说的基础上,以元和诗人作品为分析、诠释的对象,在历史情境与文学语境相互参照下展开论述。此一论题的探讨不仅仅是对于唐诗史特定时段的研究,更着意于以特定角度及新视域说明元和时期的诗学语境。对此语境的诠释分析,既有助于深刻理解当时诗歌创作的现象;同时也把诗文本回归到它们之所以产生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因为,「交往诗」是以人事交游为前提,重复进行诗篇的往还交换行为,整个过程既是诗学的,也是社会的。其中所发生的艺术观念交流、精神意识对话,性情主体的相互影响等等,都与「诗到元和体变新」的出现密切相关。再者,元和诗人的交往诗,不只涉及诗歌的交换,创作主体的对话,也是文学社会化的标志,更是诗人意识得以独立、诗人身分愈形明确的表征。本文经由诗歌文本的分析、意义的诠释,将元和诗人交往诗简略分为显性、隐性两种主要模式。显性交往指具体可考的唱和集编纂、交往诗数量的繁多等表现;而隐性交往则指诗人之间主要透过精神意识的相互影响、生命情境的对话等,是一般文学史较易忽略者。至于元和诗人的诗歌交往行为,亦可进一步归纳成三种诠释范型,分别为「互为主体诠释型」、「目的规范型」、「自我实现型」。「互为主体诠释型」以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钖与白居易为主要代表,他们以同理心看待对方,参与对方的生命历程,开拓出政治对话、追忆主题等特质。「目的规范型」则以韩愈和孟郊、韩愈和张籍为主要代表,他们之间的诗歌交往,具有理想的追求、典范的形塑等特质。「自我实现型」则以姚合的交往诗为主要代表,在以诗人角色作为自我表述这一点,他深受元和诗人影响;在诗人意识与诗人形象的表现上,又具体实践于与他同时代诗人的交往对话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唐代诗歌世界的新窗户。我一直对唐诗中的“群像”式描写深感兴趣,而非仅仅聚焦于孤立的大家。元和时期,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性创作时期,众多诗人犹如在同一片星空中闪耀,他们相互映照,共同构建了一个辉煌的诗歌时代。这本书的书名——“诗意的对话与影响”——精准地捕捉到了我所关注的重点。我渴望了解,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之间是如何通过诗歌进行交流的?这种交流是公开的唱和,还是隐秘的借鉴?是文人雅集的切磋,还是书信往来的互赠?我希望书中能有详实的史料支撑,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这些诗人交往的脉络。更重要的是,“影响”二字,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种影响是直接的风格模仿,还是更深层次的思想渗透?是某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创作理念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还是某种集体创作的思潮在悄然形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这些“对话”最终如何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塑造了元和诗歌的整体风貌,甚至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评分

这本《诗意的对话与影响:元和诗人交往诗论》光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对那个时代的无限遐想。元和年间,唐朝的诗歌艺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蜕变,一群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在时代的洪流中相互砥砺,他们的诗篇,既是个人才情的挥洒,更是彼此间思想碰撞激荡出的火花。想象一下,白居易与元稹,两位挚友,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在姑苏的烟波浩渺间,吟诵着彼此新作,时而扼腕赞赏,时而又心生竞技之意。他们的唱和之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是灵魂的交流。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这些诗人之间,无论是深厚的友谊,还是微妙的竞争,是如何渗透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的。是某种诗风的引领,还是某种创作手法的借鉴?是某位大家对后辈的提携,还是年轻一代对前辈的超越?这些“诗意的对话”,究竟是如何塑造了元和诗歌的独特面貌?而“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思想的启迪,是艺术的传承,还是价值观的塑造?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细致入微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去亲历那段群星璀璨的诗歌岁月,去感受那些伟大的灵魂之间,那份超越文字、穿越千年的深情与智慧。

评分

说实话,读到《诗意的对话与影响:元和诗人交往诗论》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终于是一本让我能看到“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的书了!太多的诗歌研究,往往聚焦于诗人的生平、诗歌的艺术手法,但却忽略了他们之间真实的人际交往,以及这种交往对他们创作产生的微妙而深刻的影响。元和时期,汇聚了那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简单的“同事”关系,而是充满了友情、竞争、甚至是政治上的站队。我非常好奇,像白居易、元稹、李贺、杜牧、韩愈这些人,他们私底下是如何交流诗歌的?是会互相点评彼此的诗稿,还是会因为创作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争论?书中是否会深入挖掘他们之间的具体交往细节,比如某个宴会上的即兴创作,某次旅途中的诗歌唱和,甚至是某个事件引发的诗歌论战?我特别想知道,这种“诗意的对话”,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们的诗歌风格,使得元和诗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共性和发展趋势。这本书,似乎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那种,能够将诗人的情感、人际关系与诗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的视角。

评分

拿到《诗意的对话与影响:元和诗人交往诗论》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标题所吸引。它不落俗套地将目光聚焦于“对话”与“影响”这两个概念,这对于研究唐代诗歌,尤其是元和时期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以往的许多研究,往往侧重于个体诗人的风格分析,或是某个诗歌流派的演变,但这本书似乎更关注诗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这些元和时期的诗人们,是如何通过诗歌这一载体,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的。这种“对话”,是直接的诗歌唱和、互赠,还是更为隐晦的诗歌意象、主题上的相互呼应?而“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是诗歌语言的借鉴,创作手法的模仿,还是对某个社会议题的共同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诗歌创作上的共鸣?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元和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歌创作不再是孤立的创作行为,而是社会文化生态中的一部分,是他们彼此影响、相互激荡的结果。

评分

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诗意的对话与影响:元和诗人交往诗论》这本书,因为它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对唐诗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我们常常赞叹于某个伟大诗人的独立成就,但却容易忽视,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之间是如何形成社群,如何通过交流来激发灵感,共同推动诗歌艺术发展的。元和时期,群星璀璨,大家如白居易、元稹、韩愈等,他们的交往绝非偶然,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成就的过程。这本书的书名“诗意的对话与影响”,恰恰点明了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我想要了解,当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相遇时,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诗意对话”?是共同创作的冲动,是思想上的碰撞,还是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对话,是如何在字里行间流淌,又如何体现在他们诗歌创作上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通过详实的考证和深入的分析,为我揭示这些诗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们不再只是独立个体,而是构成了一个鲜活的、相互影响的创作共同体,共同塑造了元和诗歌的辉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