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读孟子,反求诸己

问心:读孟子,反求诸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孟子
  • 先秦
  • 儒家
  • 国学
  • 修身
  • 反思
  • 哲学
  • 传统文化
  • 人生智慧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孟子是心学,
  是不离生活的。
  在经典中看见,
  在生活中体会。
  
  我读《孟子》,《孟子》读我,在生活中读,因此也读进了生活。
  
  《孟子》是心学,这个「心」是不离生活的心,是不离天地的心,只此心便是「天」,便是「生活」,生活只是个源泉滚滚、永不停歇的历程。这样的历程,才是真正的实在。
  
  读《孟子》就是「问心」,「问心」就只是个当下体会验察。「心」是出入无时,莫知其向的,但「心」却也是广包一切的,孕育一切的,「问心」是向全幅的生活开放,向全部的天地开放。问心,不是收网一切的线索,而是开启生命的不息之门。对于行事不顺者,孟子又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在生活中先求问心,反求诸己,皆能析见人事物之本质所在。
  
  人之生也直───不要委屈自己
  
  「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儒家最讲究的就是这分「直」,「直」是依义而行,由礼而行,顺着天理人情,不忮不求;「直」不是死守原则不是固步自封;由直而能方,由方而能大,所谓「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所指正是如此。能够如此,直、方、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能如天地般的宽阔,干坤朗朗,毫无挂碍。
  
  清理生命的磁场----反求诸己
  
  孟子曾经用过一个极为生动的比喻,他说:「要是有一个人射箭,老是射不着,这不能怪箭靶不让你射着,该怪的是为何你射不着?」
  
  这问题好像很清楚,但偏偏就有人在这里迷煳了。我们往往因为我们感官的投向,而忽略了那个投向的源头。其实生命的指南针之所以不能恰当的指出他所应该的指向,不是说这世界的方位错乱了,而是你所拿的指南针的磁场有了一点错乱,须要好好清理一下。回到自家生命上用功夫,原来就是清理一下自己生命的磁场,让他一切归于平常而已。
  
本书特色
  
  「林教授以经典的话语、生活的实例,合奏成四十首绾合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章,他的善思与深会,不仅使孟子所谈的心,产生调适而上邃于道的境界,亦不时开启人面对生活世界的灵光与智慧,值得当代人静心聆听展读。」吴冠宏东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安梧这本书,精选《孟子》经典中,饱含生命智慧的条文,简要注解生难词之后,就精心诠释其中的哲理。他是博通经典,而能贴切时代、体验生活、满怀存在感的优秀学者;因此对于《孟子》的诠释,篇篇都能以面对当代文化社会经验现象的观察、思辨,以及自己切身生活的体悟,拿来与经典的文本相互印证;并且以日常生活语言,亲切活泼的表达出来。于是,圣人只不过像是邻居满怀人生经验与智慧的长者,而道德也出自于活活泼泼的真性情。安梧让孟子又活在我们这时代,而经典也融入我们的生活,获得意义的再生了。」颜崑阳(辅大中文系讲座教授)
  
名人推荐
  
  王财贵(文礼书院创办人)
  李祖原(建筑师)
  吴冠宏(东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郭沂(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明(首都师大儒学研究中心主任)
  颜崑阳(辅大中文系讲座教授)
  龚鹏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安梧教授


  1957年生,台湾台中人。

  国立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高足,美国傅尔布莱特(Fulbright)访美学人。现为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曾担任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及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哲学人性论、人文学方法论、比较哲学、宗教哲学、儒佛论争。出版专着20多种,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过《佛心流泉》《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老子道德经新译暨心灵药方》《道的错置: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困结》《新道家与治疗学:老子的智慧》等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提出「后新儒学」引发学界注意,海内外已有多本着作及论文对此展开研究。被誉为继牟宗三之后,最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图书目录

1. 利益、千里与仁义
2. 环保、有情与王道
3. 哀俑、戾气与老贼
4. 股票、罔民与恒心
5. 左右、言他与人性
6. 好勇、好货与好色
7. 正名、弑君与诛一夫
8. 取予、天运与灾殃
9. 管仲、晏子与孟轲
10. 勿忘勿助长—养树与集义
11. 自求多福与自作孽不可活
12. 憷惕恻隐与非人之国
13. 有了「面子」,坏了「里子」
14. 知识份子的「身段」
15. 知错与改错 .
16. 风气—草尚之风,必偃
17. 行道是不可以枉尺而直寻的
18. 大丈夫—无欲则刚
19. 语言的吊诡—一傅众咻
20. 交谈与辩论—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21. 人之生也直—不要委屈自己
22. 廉吏?镰厉!—廉官杀人
23.「道揆」—自尊自信;「法守」—诚恳无怨
24. 清理生命的磁场—反求诸己
25. 孔子‧学生‧打冉求 .
26. 经常、权变与委曲
27. 简易—生命的本源
28. 对于「贵人」的联想
29. 君与臣—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
30. 人、上帝与伊甸园
31. 颜回—精神胜利?道德实践!
32. 齐人之福?—向坟间乞食的知识份子
33. 语言文字的神力与魔力
34. 名、礼、分际—自守与沟通
35. 教育三要素:阳光(家庭)、空气(社会)、水( 学校)
36.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37. 我们都应住在人性的宅第之中
38. 君子之「所性」、「所乐」与「所欲」
39. 瞽叟杀人、皋陶抓人、舜窃负而逃
40. 自由的渴求—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让孟子活在我们这时代
文/颜崑阳(辅大中文系讲座教授)

  
  古代「文化传统」不是僵固在图书馆里的故纸堆,而是已化入现代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情境,根本无法割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总会随着「时势」而被淘洗、沖走;合时宜的就会随着「时势」而被择取、留存下来,并且转化为贴切时代经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丰富现代人们的生命智慧。
  
  将古代「文化传统」看作木乃伊,死掉的不是文化传统,而是现代人理解、诠释文化传统的智能;将孔、孟、老、庄看作与台湾现代生活无关的他者,甚至看作台湾敌国文化的发声器;被弃绝的不是孔、孟、老、庄,而是自我监禁在意识形态牢狱中的囚犯。
  
  普世价值的真理,不专属于任何区域社会或政治党国,而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产;也不专属于任何时代的人们或社会阶层,而超越时代以分享所有相信真理的聪明人。因此,《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心经》、《金刚经》、《圣经》等,没有国界,没有时限,唯心眼开阔、意识自由者得之。经典的意义,必然超越时代与区域,被每个时代、各个区域的聪明人士,重新理解、诠释而不断再生;经典不可能死亡,假如经典死亡了,就是人类的灭绝。
  
  读不懂文言的经典,可以虚心学习,而不是盲目拒绝;因为读不懂经典而盲目拒绝的愚者,也将被普世价值的真理所拒绝。台湾这样的愚者很多,都是真理殿堂外的心灵流浪人。
  
  如何重新理解、诠释经典,并以现代人们读得懂的语言,大众能接受的传播形式,让经典的意义再生;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打扫某些自觉迷乱的心灵?这始终是我做为一个活在现代的古典人文学者,用心承担的使命。因此,我策画、主编过很多「古典人文现代化」的书籍。这需要集结许多读通经典,而能体悟现代生活意义的学者一起完成的志业。
  
  一九九○年代初,我策画主编一套「我读经典」的好书。其中,谁来撰写《问心——我读《孟子》》?我第一个就想到林安梧教授,不只因为那时安梧是我认识十几年的至交好友,更因为我特别感知到他敏锐、深闳的生命智慧;对现代文化社会经验现象的观察、思辨,以及切身生活的体悟,都与孔、孟、老、庄的经典古今融通,而不愧为当代新儒家优秀的青年学者。安梧有才、有学,又有文采;恐怕孟子有知,也会指定他撰写《问心——我读《孟子》》吧!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的思想不在于究问宇宙万物客观经验现象的知识;而在于「问心」,每个人都自问生具的「良心」,如何能够朗现,而真切的付诸日常生活的实践;如此,便能开展出一个真性情与真道德兼融的世界。孟子所说人之良心善性的道理,并不像宋明理学那么超验、那么抽象、那么复杂难懂;每个人在日常生活言行之间,就可实践而体证。因此,每个人要自问的「心」,乃是不离天地,不离文化社会,不离自身日常生活,能感知生命存在意义、理想价值的「心」;它不是纯粹抽象概念的理论。
  
  原始儒家如孔子、孟子都切实于日常生活,说些人人都能懂,都可以做到的真理,而不像宋明儒只说些专家学者才思辨得清楚的抽象理论。这些日用的真理,即使相隔二千多年,文化社会情境不管如何变迁,只要读通经典,孔孟所说的真理,大部分都还可以置入当代生活情境中,经由自我实践而体证,以厚养一个人的生命智慧,解决自己所遭遇到的困惑。说孔孟之书已经「过时」,不合现代生活情境的那些人,最好能虚心将经典读通,并融入现代生活去体证;就会明白经典不是流行服饰,没有「过时」的问题。
  
  安梧这本书,精选《孟子》经典中,饱含生命智慧的条文,简要注解生难词之后,就精心诠释其中的哲理。安梧绝不是只会堆砌文献、拘执考据的学究,也不是只会搬弄术语、生说理论而精擅一家之言的专家。他是博通经典,而能贴切时代、体验生活、满怀存在感的优秀学者;因此对于《孟子》的诠释,篇篇都能以面对当代文化社会经验现象的观察、思辨,以及自己切身生活的体悟,拿来与经典的文本相互印证;并且以日常生活语言,亲切活泼的表达出来,彷彿与读者们对面谈心,完全没有酸腐气,没有生硬语。
  
  于是,圣人只不过像是邻居满怀人生经验与智慧的长者,而道德也出自于活活泼泼的真性情。安梧让孟子又活在我们这时代,而经典也融入我们的生活,获得意义的再生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