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巨匠艾瑞克‧艾瑞克森,
开创心理、历史与传记研究新局之经典名着!
艾瑞克森因提出「认定危机」(identity crisis)与「心理社会发展论」名响于世,这本《青年路德》是他的奠基之作,也是「心理传记」的早期典范。艾瑞克森用自己开创的理论重新解析十六世纪掀起宗教革命的马丁‧路德,刻画了一个苦恼于自己「该是什么样的人」而濒于崩溃的青年,如何一步步被心理危机推向世人眼中的伟大。
一五一七年,三十四岁的路德公开反对教廷贩卖赎罪券,开启惊天动地的宗教改革。在艾瑞克森眼里,这是路德「自我认定危机」的跨越,这个跨越撼动历史,引领众人渡过时代集体的危机。这说明了,心理学研究无法将个人与所处的社会、时代切割,而这本书,也可谓跨越史学与心理学的开创性鉅作。
一如路德对天主教会的叛逆,撰写本书时的艾瑞克森也正在脱离自己出身的正统精神分析,向世人展现他所开创的心理学新视野。传者透过诠释传主自我确立(identity)的过程,同时迈向自身另一次专业生涯的确立,彼此生命交叠,颇有令人玩味的深意。
名人推荐 洪瑞斌/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学系副教授
高荣禧/国立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副教授
翁开诚/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曾庆豹/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
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助理教授
(按姓氏笔画排列)
这才是有深度、有厚度却又细腻的心理学作品。艾瑞克森以长期心理治疗累积出对人温厚感通的修养,传释出看似疯了的青年路德,承担了多重个人的、家庭的、宗教的、历史的重担,以致于长期悬宕,但他一旦自我确定,不但化解了自己生命的危机,也成就了历史性的伟大开创。──翁开诚/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艾瑞克森的分析给了我们基本的理解,宗教本质上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但同时,心理与宗教之间构成的辩证性关系,却也使得宗教存在着诸多我们不法解释又不容否定的价值,这或许正是《青年路德》一书最为精彩之处。──曾庆豹/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正是艾瑞克森阐述自我认定概念及心理社会发展论的重要作品,有着基石般的作用;也是后世学者公认「心理传记」研究的早期典范之作。──洪瑞斌/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