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嗯……伤脑筋啊……」,今天还是一样。
我从好几个小时前就像这样一直僵在稿纸前。构思不出该写的文章。
自过去以来,一直都治不好轻易允诺事情之后才感到后悔的坏习惯。也因此,才落得了超过一年都得像这样对着稿纸干瞪眼的下场。
虽说一开始就不要答应是最好的做法,但这也是因为我一旦处在酒席间就会变得大咧咧的坏习惯,似乎会一边唱着卡拉OK或者在做些什么事的时候,一边应和着「知道了、知道了,没问题!」的样子。
(用「似乎是这样」来说自己的事虽然有点奇怪,但因为没有印象所以也莫可奈何)
当第二天早上得知了自己允诺的事情后(虽然内容几乎都不记得了就是),就开始想着要不就这样逃到哪去算了,这也跟过去是一模一样。
像我这种男人(大叔)的事,到底有哪里的谁会想听呢……,变成开始对文章停滞不前一事乱发脾气的状态。
好吧……总算是有所觉悟了。
「就放弃吧」
都是妄想写出名不符实优秀文章的自己的错。虽然也已经尽我所能地苦思过,试图不辜负拿起这本书的奇特读者们的期待,但结果由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经验,所以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因此还是别逞强了,就决定把我所看见、所听闻、所体验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说起来写这本书的开端,是去年秋天偶然遇见旧识时的事。我平常是几乎不会在白天时出外闲晃的。应该说是特别留意着不要这么做的。因为不曾有在明亮的场所与人相遇后,发生好事的前例之故。嗳,这大概也是我平时素行不良的缘故吧(笑)
然而那天恰巧没能从前一晚的酒意中清醒,想去吃碗荞麦面来醒酒时却发现钱包不见了。强迫无法思考的脑袋全力运转之后,猜想着会不会是掉在昨晚最后去的江古田R妈妈桑那里。虽然搭着计程车到了江古田,但却连R妈妈桑的店在哪都不是很清楚。在无可奈何之下,就这样,一个大叔摇摇晃晃地走在江古田的街上。午前的阳光对醉醺醺的大叔来说,实在是太过耀眼了。
「土田先生!」
传来了好像曾在哪里听过的男子的声音,但会在大白天遇到的,应该不会是什么正经的人物(真没礼貌)。
啊!该不会是昨晚去R妈妈桑的店之前顺道拜访的G师傅吧?这么说的话,可能是要我付清昨晚欠下的帐或是积欠的酒钱也说不定……,忽视他吧!(不管怎么说,因为没有钱包所以也没办法付钱呀。)
像是要阻挡企图快步逃跑的我一般,有个高大的男人挡在我的面前,再次叫了我的名字。
「果然是土田先生!哎呀,有十年不见了吧?咦,还是更久啊?」
戴着黄色的眼镜面露着微笑。谁啊这大叔?(真没礼貌)
「我是K啊,K!」
依然带着同样的笑容看向我。是哪里的K啊?
虽然想在脑海里整理一下情况,脑袋却转也转不动。好不容易才说出口的话却是:
「要、要不要一起……吃碗荞麦面……啊?」
K先生请了10几年不见的醉鬼吃荞麦面,真是个好人。
他是我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时的客人,虽然并不常来,但会定期露个脸,也就是所谓的老主顾。由于年纪也很接近,渐渐地就开始会谈起一些彼此的事,也得知了当时的他任职于制作电视节目的公司。也因为这份交情,获得了节目的介绍。是少数知道我以一己之力开始经营店面那段时期的其中一人。
我们天南地北地聊起天来。像是彼此没见面时的事等等。探听到K先生现在是自由业,从事影像和出版方面的写手。(感觉好像是这样)我似乎也说了些自己经商的近况,还得意忘形地大谈生意经的样子。(虽然不记得了)
「嗯嗯」,K先生面带微笑并不时点头,聆听着醉汉所说的话。
我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趁着酒兴,喋喋不休地讲出了多余的话。
过了差不多一週之后,接到了K打来的电话。
K似乎认为我在荞麦面店所说的那些醉话相当新鲜且有趣。
「至今我所採访过的拉面店中,没有任何一名老板拥有这么独特的思考方式,土田先生,不来试试写本书吗?」
虽然我连K为什么这么兴奋都不明白,却回了句「接下来的就让我们边喝点小酒边谈吧」……没用的大叔又被酒精摆布了,而结果就是落得将近1年的时间,与稿纸干瞪眼的下场。
开拉面店而获得成功的人非常地多。其中也有拥有让我这种人望尘莫及的店铺,并赚进几十亿,不,是赚进几百亿的人在。(真羡慕)我果然还是会觉得,由我来写书实在是太不自量力了。不过,K对我说的话真的让我很开心。我本人总是希望可以确定自己所站的位置在何处,一直有种焦急的感觉。不管是以何种形式,都很感谢能给予我去挑战的机会。
打从我刚开始做生意时就决定好,只去做自己做得到的事。
办不到的事情就不去做,而与之相对的,做得到的事就全力去做。
虽然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能写出怎样的书,但,不管是什么都好,希望能对拿起这本书的人有些什么帮助。不管是赚钱还是人生的提点都好……。来写本能让读者觉得「有帮助」的书吧!
我的想法就只是这样。希望能顺利地将我的意图写进书里。
续前言 那天在荞麦面店听了土田先生所说的话,说真的让我相当吃惊。
虽然真的很不好意思,但由于我所认识的土田先生,是个独自一人在仅有5坪、连内部装潢也是亲手打造的店里,一天卖着20~30碗拉面的人。
打听一下,从那之后的18年间总共开了36间店。就算只算直营,现在也有16间店面,包含顾问业在内,是间年营业额可以达到10亿左右的企业。但令我吃惊的并非它的成长状况,而是从事传媒产业的我完全不知道这点。
由于我的工作是去採访餐饮店,对于拉面业界也自认为与之相应地知之甚详。要是说到年营业额10亿日圆,在拉面业界内可是了不起的成功者,更不用说是我原本就知道的店,应该不可能会发生「我居然不晓得」的状况才对。说真的,我对于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件事觉得非常的焦躁,也感到相当好奇。
这代表什么呢?这表示土田先生的店是媒体注意不到一般「偷偷」成长着的。当然,实际上并不是偷偷摸摸地经营,而是光明正大地做着生意的。
我想表达的是,我没有注意到也就表示「不太受到媒体注目」。更进一步来说,可以解释成「不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而壮大」。这是相当特例的事。
在拉面业界里有非常多的成功者。其中也有经营规模比土田先生来得更大的人。可是这种店,基本上都是借助了媒体的力量而成为「名店」的。
反过来说,我想几乎没有像土田先生这样,不靠媒体的力量而顺利扩展店铺的例子。(当然,有资本的大公司又是另一回事)
这20年来,拉面业界与传播媒体是紧密结合的。
「借由接受电视或杂志的採访来提升店铺的人气,之后就能开辟出多店铺经营等事业扩展的道路。因此,先成为一间会被媒体介绍的店吧!」
大多数的老板都抱有如此的想法。反过来甚至可以说是,认定了除此之外没有成功的路也不为过。
话虽如此,土田先生却打破了这样的常识。我就是想着务必要把这一点告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才请他写书的。
前面虽然也提到过,他在18年前,从一间用车库改造、仅仅5坪6个位子的店开始,不依靠媒体,也没有接受其他企业的援助,只凭自己的资本便不断成长。再来,他的思考方式和谈论的生意经也让人大开眼界。近来有许多商务书刊,在这个风潮中,我认为这些绝对有流传于世的价值。除土田先生之外无法一语点破的经营哲学,请务必听听看吧!
垣东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