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的情况是,认同商品理念的人,十个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个!」
-无印良品创办人金井政明-
那,它为什么会这么成功? MUJI诞生的一九八○年代正是日本社会迈向泡沫经济最高峰的时候,社会上到处充斥着有个性的设计、花纹以及附有品牌「标记」的商品。在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下,MUJI在不依赖品牌「标记」、一系列商品讲求「商品本身」品质的设定下诞生了。在当时的消费文化里,这个「对立」是让人感到新奇的,但最后「对立」反而导致成功。本书说明一个逆势而为的企业,如何整合企业资源,创造令世人侧目的文化,进而培养出死忠的消费族群。
◆建立核心价值
在逆势而为的情况下要如何在市场中开创一片天?整个公司必须统一在整合的逻辑之下。首先公司要提出明确的经营哲学。MUJI原本是从综合超巿西友(现在已经归属为Wal-Mart集团的一部分)的企画部门起家的。创立不久,在一九八八年,出版了一本《无印の本》(无印之书)。书中提出影响日后商品开发的四个核心精神「融入自然」、「无名氏」、「简朴单纯」、「地球的辽阔」。具体而言,MUJI生产的商品都只是符合功能就好,减除其他不必要的装饰、包装,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减少了文化上的限制,而能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商品。
在经营哲学确定之后,要有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其可以执行。
◆找到人群中的少数
MUJI虽然是零售业,但是与一般的零售业不同,其他零售业是购买现有商品再上架销售。MUJI贩售的商品是MUJI自行企画,基本上只有在MUJI专卖店才能买到。其背后的原因是与MUJI气味相投的消费者并不多,因此必须尽可能的开发商品,以满足消费者。在无印良品销售的品项多达7,000种。它从衣服杂货(男仕、女装、儿童)、生活杂货(家俱、文具、日用品、室内设计用品、化妆品)、食品(调理包、饼干、饮料)涵盖广泛范围,这种范围广泛种类丰富的制造零售业并不多见。
在商品品项过多的情况下,必须放弃自行生产的方式,而以指定规格的方式委外生产。
◆找到气味相投的员工
公司的内部文化也必须整合在经营哲学之下。MUJI在商品设计的指导并非诉求设计师个人风格的设计,而是追求普遍的形式、普遍的设计。为此,它选择设计师的标准也与众不同:曾经在招聘内部设计师的广告内容强调「诚征不做设计的设计师」。贯彻品牌名称「无印」的意涵。这点符合核心精神「无名氏」的要求。
公司的品牌特色是「无印」,但是不代表产品精神不需要说明,因此商品虽然没有命名,但是附有说明仔细但是又容易取下标签。让使用者可以在不彰显品牌的情况下,了解产品生产的过程。MUJI成立当时的标语是「有理由、所以便宜」。价格亲民却「品质良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由传达其理由,希望大家可以理解MUJI的新概念。因此MUJI才非常重视「说明」。例如标签(商品标签)就是很重要的交流工具。
◆让产品为核心价值说话
为了符合「简朴单纯」的核心精神,无印特别发展「1+1=1」的商品。简单来说就是将两种机能组合后变成一个商品。例如,把扶手与毛巾架合而为一的商品、冰箱与厨房组合架结合的商品等都是非常独特的点子。
关于MUJI的商品开发,从创业初期就非常重视三个理念,那就是制程的检验、素材的选择、包装的简化。
例如MUJI的代表性形象「原色」就是省略染色及漂白等过程制造出来的。省略其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价格,但是也同时展现自然风格,还能成功提升商品的魅力。此外,MUJI在选择素材时也会考量是否容易回收再利用。
想知道如何创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以对抗时势潮流,阅读无印良品的故事,是最好的范例。
本书特色 ◆採用科学的分析模型来描述感性的企业
作者在大学任教,受过正规的企管教育,也曾在无印良品工作。採用严谨的的方法对无印良品进行分析。例如,作者指出无印品的产品多半具备以下两个属性:「低关心度」(金额不大,因为採购而产生的风险不高),「需要经过评估才能购买」(如桌上的储物盒,要考虑尺寸、样式及耐用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决定购买「品质最有保障」的商品。到头来MUJI往往可以得到这个客群的青睐,因为「商品色调沉稳,跟什么都很搭」、「不会马上就坏掉」、「属于一般平价的价格,但是卖相看起来又不会很糟」,MUJI的商品往往能让客群安心购买。
作者採用许多模型来分析无印良品这样以感性为诉求的企业,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启发。
◆逆势行销的最佳范例
无印良品成立为1980年代,日本正值泡沫经济的高峰。当时日本的市场重视华丽炫富的风格,但是无印良品逆势而行,强调纯粹的功能性,去除一切的包装和装饰。参与创办的高阶主管金井政明,甚至说:「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会接受」。
顺世界潮流进行,也许掌握趋势,但是也容易沦为红海。逆势而为,则保证蓝海。不过整个企业必须彻底进行整合。无印良品由企业文化的核心创造、人才的选用及行销的进行,皆朝一致的方向进行。对打算走自己的路的企业而言,是最好的典范。
◆由经营理管面切入,提供给无印良品观察者新视角
市场有不少有关无印良品的书籍,但是多半由商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本书则主要着墨于经营理的层面,为不「设计」的商品设计公司,提供更贴切的观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