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观念的世纪典范转移
活出真我的孩子,才是人生最后的胜利组
畅销书《觉醒父母》作者喜法莉.萨贝瑞博士(Shefali Tsabary, Ph.D.)
新作《觉醒家庭》隆重问世
再一次重重敲醒每位困在教养迷思中的父母
【三个非读本书不可的理由】
★ 为何媒体天后欧普拉一再邀请本书作者上节目座谈?
欧普拉女士不断重磅宣告:「觉醒教养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典范转移!」
这是一场父母都不应该错过的教养革命。因为,传统教养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不能带给孩子最需要的成长养分。注意!你或许还没感觉,但是,觉醒教养的潜在影响已经在你身边深度发酵了。
★ 如果你自认很爱你的孩子,为什么又总是在教养上充满挫折感?
请接受我们的邀请,参与这一场教养革命。终结你所有在教养问题上的挣扎,突破传统教养的困境,学会在没有恐惧和焦虑的环境下,化解亲子间的冲突与矛盾,填补不实期待与现实的落差,让家人真正的心手相连。这样的亲密关系,才是我们组织家庭最单纯、也是最终极的目的。
★ 活出真我的孩子,才是人生最后的胜利组
鲁蛇要翻身,我们所给的建议常常是先找回自己。我们总以为做自己的代价太高,更不忍孩子走上颠颇的人生之路,因此强力地将孩子推向安全的主流。殊不知我们为了假象的安全,有时付出的代价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本书推翻传统文化里的教养的迷思,建议父母以更长远的觉知眼光,针对孩子的真实心性扎下强健的基础,因为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通过旅途的风雨,走出美丽的人生。
●教养七大迷思
〔迷思一〕教养只与孩子有关?
假如孩子无法满足我们的理想及期望,极可能会被罪恶感所困扰,活在羞愧之中,而导致他们去寻找其他方式来摆脱他们无所适从的羞愧感,甚至包括莫名的愤怒或自残。
〔迷思二〕出类拔萃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或许你对炫耀孩子的哲学不以为然。然而,当你每次你在脸书分享孩子赢得奖牌的照片,却不分享他们失败的经验,你就掉入了要孩子出类拔萃的迷思中。制造天才儿童的压力就像传染病,我们都无一倖免。
〔迷思三〕有好孩子,就有坏孩子?
当孩子进入我们的人生,我们期望他们会乖乖听话。如果孩子的气质允许这一点,我们会归功于教养技巧得当。然而,有许多能够自立自强的孩子不会迎合我们喜欢的方式。可惜的是,父母通常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他们。
〔迷思四〕好父母都是天生的?
许多人会想像,拥有孩子是人生最美妙的经验,甚至视之为一种纠正自己过去错误和挫折的办法。实际上,我们没有意识到,养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父母每天都要做决定,而做决定经常让我们不堪负荷。
〔迷思五〕好父母就是爱孩子的父母?
即便我们的出发点非常单纯,但我们的爱很容易变得不再是爱,反而会被恐惧严重污染,产生了控制欲与占有欲。事实上,纯爱难寻。即使当我们经历这样的爱,它也只是有效教养所需要的基本开端而已。
〔迷思六〕教养就是养育出快乐的孩子?
有些人以为,觉知教养就是试图迁孩子的愿望,让孩子感到满足和舒适。但事实上,这种教养只是源自于我们的恐惧。
真正的觉知教养,不会害怕让孩子感刻不舒服,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有的体验。
〔迷思七〕父母必须能掌控一切?
每个孩子都带着独特的人生蓝图来到我们身边,这意味着他们天生就有某种特殊的气质,或热情或沉静,或容易焦虑或情绪平稳。我们无法让孩子只保留我们喜欢的特质,舍弃我们不喜欢的。只有接受这个事实,亲子才能和谐相处。
(详见内容连载部分)
●孩子到底拥有多少力量,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他们,以及我们对他们的感觉。
幼儿时期的亲子连结对于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这种连结,让他们确知,真正的自己是被认可的。因此,如果我们过度专注于他们的表现、他们所说的话,或者他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就错过了实现幼儿时期首要教养任务的机会──巩固孩子内在的自我感受。正因父母没有做到这点,让孩子背弃他们真实的本性,从而发展出虚假的替代品,也就是小我。
●让孩子做自己的成本太高了?
怕孩子选择自己的路的成本太高,于是我们盲目地遵循主流,要求孩子走在已知安全范围之内。但事实上,切断自我内在连结,我们付出了最高的代价:来自真实自我的富足饱满。相对的,鲁蛇若要翻身,首要的自省就是找出真实自我。我们为了假象的安全,有时付出的代价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不要质疑孩子真实自我的潜能
父母难免会用担心来质疑孩子。我们要相信,一旦孩子掌握了自主权,才有机会学习自然而然地充分表达自己,并找到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父母一旦摆脱因担心与不信任而来的控制,转向鼓励孩子显露出自我的个性,这种细微却深刻的转变,能够帮助孩子在内心充满对生命的热忱。由于孩子的动力是从内心萌芽的,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们自然而然会发展出自律。如此一来,每个孩子都成为他们自己丰富意识独一无二的表现,支撑起他们睿智生活的锦绣百态。
●与其逼着孩子守规矩,不如让他由内在自动给自己订规矩
我们不需要准备纪律介入,而是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内在,帮助他们调适自己的感觉和动机。随着他们渐渐与内在真正的自己接轨,就会开始对他们的选择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当他们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就创造了一种连锁反应。因此他们自然而然会发展成自己命运的创作者。这种从外在变成内在控制的转变,使孩子能够思考自己的选择,而非被我们逼着守规矩。
●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是怎样的人?
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了一个错觉,就是父母能够掌控孩子变成怎样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如一:「我身为父母的目标,是养育出一个牢牢扎根于真实自我的孩子,肯定她的内在价值,能够真实表达自己,并跟我有稳固的亲子关系。」换句话说,我最重视的,是我的孩子能真诚的面对自己,至于她决定要追求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对我而言根本就不重要。
本书简介 本书作者的第一本书《觉醒父母》谈的是有觉知的亲子连结的重要性,《觉醒家庭》则是进一步谈到如何排除连结的障碍,不被恐惧所控制,用真实的自我互相连结,建立亲爱却不互相羁绊,彼此支持却不控制的家庭关系。孩子将学会不管外在情况如何,内在的自己都能持续调整、自我疗癒,即便父母没有陪在身旁,孩子仍能一往直前地照常茁壮。这,才是做为觉醒父母最珍贵的收获,也才是觉醒家庭不可替代的宝藏。
这样的教养之旅,从克服恐惧和停止幻想开始,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教养的文化迷思,然后成为一个随时自我察觉、懂得自省,并能全然接受自己的人。萨贝瑞博士以身为父母和临床心理学家的经验,在书中配备了实际有用的策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要让你跟着她的脚步学会当个称职的父母,体验觉醒父母的力量。
国内专家、名人推荐 牙医、作家、环保志工──李伟文
美国国家认证谘商师、《童年会伤人》作者──留佩萱
资深辅导教师、谘商心理师──陈鸿彬
《管教的勇气》、《谁说分数不重要?》作者──彭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