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孩子的内心澎湃汹涌
他们反应了父母以及这个家庭的真相
★英国儿童心理治疗权威机构 塔维斯托克诊所 经验集结 在孩子五岁以前,亲子间的挑战到底有多少?从产后忧郁、父母的内在婴儿、孩子发脾气与攻击、进食困难、分离焦虑、父亲的亲职角色、跨世代间关系模式的影响,以及各种无以名之的焦虑,再再让父母极需谘询的管道。
本书的理论与个案探讨,均来自英国塔维斯托克诊所(Tavistock Clinc)针对「五岁以下婴幼儿及其家庭」的治疗实例。
英国塔维斯托克诊所长年致力于儿童心理治疗,钻研儿童精神分析的克莱恩(Melanie Klein),研究客体关系理论的比昂(Wilfred Bion)、依附理论的鲍比(John Bowlby)及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都曾在此服务过,累积了丰富的婴幼儿与家庭治疗案例。透过本书所介绍的「婴幼儿心智健康服务」经验,不仅专业人员与父母可釐清小小孩与家庭成员间各种难题的心理成因,更希望能提升台湾对孩子心理健康与照顾困难的关注与行动。
名人推荐 周仁宇(儿童精神科医师、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
林玉华(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中华民国临床心理师)
洪素珍(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
孙明仪(婴幼儿心智健康治疗师)
邓惠文(荣格心理师、精神科医师)
──诚挚推荐(按姓氏笔画排序)
这是一本充满能量的书,混合着人生故事的动人本质、婴幼儿工作自然散发的温度、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务思考、以及许多宛若神蹟的治疗历程。──周仁宇(儿童精神科医师、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
儿童心理治疗在台湾尚不普及。多数家庭很能容忍孩童的问题,通常在幼儿上学时才会因为学习或行为问题而被关注。如果儿童问题能提前被发现并介入,则能降低两造互动之间的恶性循环及其所造成的次级问题。在儿童精神医疗资源仍然非常有限的台湾,这种谘询模式可以是儿童心理健康之推展的一个契机。──林玉华(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中华民国临床心理师)
非常高兴本书能被翻译与发行!我曾在密西根州以福莱柏格的服务模式提供婴幼儿心智健康服务。在专业的学习上,这本书给了工作者一个很扎实的基础:跟爸妈与婴儿的心理治疗(Parent-Infant Psychotherapy)尝试理解代间循环如何影响带养上的困难,也思考亲子之间关系建立的挑战;Tavi 的模式更是在资源有限的架构里让大家看到跟爸妈一起工作几次的可能性......衷心希望这本书是个开端,带领台湾走向心理健康的预防!──孙明仪(婴幼儿心智健康治疗师)
历经三十余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一书在几个世代的塔维斯托克诊所儿童青少年治疗师构思下孕育而生。「五岁以下婴幼儿临床工作模式」(Under Fives Model)的这个最终版本,被视为是理论上与实作上的通典。──玛格.瓦戴尔(Margot Waddell),塔维斯托克诊所精神分析师、资深儿童心理治疗师
在婴幼儿心智健康服务(和五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及其家庭、周遭连结的网络一起工作)的范畴里,这是一部众所期盼、值得一读的文集,由该领域里最知名的一些治疗师执笔。他们在相当短期的治疗介入中,巧妙地借由和父母对话,以及和孩子们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编织出家庭的故事。──玛格丽特.罗斯汀(Margaret Rustin),儿童精神分析师,前塔维斯托克诊所儿童心理治疗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