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

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幼儿园
  • 教保活动
  • 课程大纲
  • 实践
  • 方案教学
  •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幼儿教育
  • 案例研究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园内老师依照课纲进行教学成果所编成的一本书,分成三篇共八章,包括课纲理论篇、南海园务发展经营篇,以及方案教学为实例的教学实务篇。

  「课纲理论篇」谈的是课纲精神、理念与特色,同时也针对教保服务人员实施课纲时的困境和迷惑提出精辟的解说,是本书精华之所在。「园务发展经营篇」是浅谈南海实验幼儿园的基本背景、教育理念、愿景、教育目标以及课程模式与教学经营。「教学实务篇」共有六章,分别为〈探索图画书的世界〉、〈进入跳远的世界〉、〈躲。避球〉、〈沙子、猫咪、人〉、〈和小花小草玩游戏〉、〈拓印真有趣〉。

  本书透过课纲理论与教学实务的应证,提供幼儿教育从事人员了解实施课纲必须关注的多元面向,以及协助现场教保服务人员了解课纲在教学上的应用,非常值得幼教人员参考。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之外,其他相关主题的图书简介草稿。这份简介将专注于课程理论、幼教实践的替代视角、以及其他地区或不同教学模式的探讨,力求内容详实且自然。 替代性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学前教育的多元路径 聚焦于本土化、跨文化及前沿教学法研究的综合论著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审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中,除传统方案教学法之外的、具有深刻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价值的其他重要教学模式与课程发展路径。本书汇集了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和一线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将国家课程标准转化为适切、创新的在地化学习经验。 --- 第一部分:课程理论的重塑与基础构建 本部分着重于探讨当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基石,分析了建构主义、社会文化理论以及后现代教育思潮如何深刻影响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章:基于深度学习的课程框架构建 本章系统梳理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在幼儿阶段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不同于侧重主题展开的流程,本章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问驱动、概念整合和迁移应用,帮助幼儿建立起持久、可迁移的知识结构。重点分析了如何在日常活动中,识别并培养幼儿的“关键概念”(Key Concepts),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堆砌。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探究线索”(Inquiry Trails)而非固定的“方案主题”,以确保学习的内在逻辑性和自主性。 第二章: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当代适应性研究 本书探讨了经典的蒙特梭利教育体系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下的挑战与机遇。本书并非简单介绍材料的使用,而是深入分析了其核心理念——“预备好的环境”(Prepared Environment)如何超越实体空间,延伸至数字界面与人际互动环境的构建。特别关注了如何平衡“工作周期”的专注性与现代社会对合作能力的要求,并提供了教师在引导“自由选择”时,如何微妙地介入以促进幼儿自我修正和内在纪律发展的具体案例分析。 第三章: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游戏中的实践 本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理论,系统地融入到幼儿的集体游戏活动中。本书区分了“指导性游戏”与“自由游戏”,并提供了教师充当“脚手架”(Scaffolding)的具体技术。案例研究聚焦于如何通过语言、工具和符号,引导幼儿在同伴互动中完成超出其独立能力水平的任务,强调了语言在社会建构知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第二部分:区域性与全球化视野下的课程实践 本部分将视角投向国际上其他具有成功经验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那些在课程设置、评估方式或师资培养上具有独特性的地区或模式。 第四章:北欧国家(如芬兰与瑞典)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具象化 本章深入剖析了北欧模式中对“幸福感”(Well-being)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重视,如何体现在课程的日常安排中。重点讨论了这些国家如何通过极低的标准化测试压力,将学习目标融入到广泛的户外活动和自然教育中。书中提供了具体的“无结构时间”(Unstructured Time)设计指南,以及教师如何评估幼儿在非正式环境中的发展,而非仅仅依赖正式记录的实操方法。 第五章:基于艺术表达与美学的叙事性课程 本书探讨了将视觉艺术、戏剧表演和音乐创作提升为核心课程要素的实践。这不同于将艺术作为辅助活动,而是将其视为幼儿理解世界、组织经验和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主要媒介。书中提供了“动态评估”(Assessment through Documentation)的详尽方法,通过分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揭示其思维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发展轨迹,而非仅评价技法的成熟度。 第六章:弹性课程设计与危机应对:突发事件与在地知识的整合 面对日益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本章论述了课程的“弹性”(Flexibility)设计至关重要。它探讨了如何在既定的课程框架内,快速、有意义地整合突发的社区事件、自然现象或全球性议题。重点介绍了“快速反应式探究”(Responsive Inquiry),即教师如何迅速从观察中提炼出教育价值,并引导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公民责任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三部分: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估的革新 本书的最后部分关注于支撑课程实施的教师角色和评估工具的现代化。 第七章:从“教学者”到“学习的协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型 本章认为,有效的课程实践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角色定位。它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来提升教师的敏锐度,使其能够“看见”幼儿在看似无序行为背后的学习意图。书中提供了结构化的反思日志范本和同伴互助小组的建立指南,旨在培养教师群体的共享愿景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第八章:多维度、情境化的幼儿发展评估体系 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过度依赖量化工具的评估倾向,倡导回归到基于生态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评估视角。本章提出了“能力画像”(Competency Profiles)的构建方法,强调评估应是持续的、情境化的记录过程。内容包括如何利用影像记录、幼儿自述、以及教师的解释性笔记,共同构建一个全面、动态的幼儿发展叙事,为后续的个性化支持提供坚实依据。 结论: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愿景 总结当前课程实践的多元趋势,本书展望了在人工智能、全球化挑战下,学前教育应如何保持其人文关怀的核心,并鼓励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文化土壤和资源禀赋,勇敢地探索和建构最适合本区域儿童成长的教育路径。 本书适合对象: 致力于课程理论研究的学者与研究生 寻求拓展教学视野,希望引入新理论视角的幼儿园园长与教师 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规划与政策制定者 所有关心幼儿全面发展、对学前教育未来感兴趣的教育同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幸曼玲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学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

  现职:台北市立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经历: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兼幼儿教育学系主任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兼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台湾省板桥教师研习会研究室副研究员

张卫族

  学历: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幼教组硕士

  现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聘任督学

  经历:
  经国管理学院兼任讲师
  康宁护理管理学院兼任讲师
  育达技术管理学院兼任讲师
  台北市立萤桥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教师兼任园长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国民教育辅导团幼教辅导员
  中国幼稚教育学会理事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园长(2014年8月1日退休)

  重要获奖:
  1992年荣获台北市特殊优良教师
  1992年荣获师铎奖
  2005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2010年荣获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园长领导特优奖
  1992年、2012年荣获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杰出校友奖
  2012年荣获台北市特殊优良校长
  2012年荣获师铎奖
  2015年荣获总统大授景星勋章

曾慧莲

  学历: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幼教组硕士

  现职: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

  经历: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保育组长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国民教育辅导团幼教辅导员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幼教教保人员专业发展中心辅导员
  国教署课纲研习种子讲员

  重要获奖:
  2005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2010年荣获GreaTeach 2010全国创意教学奖优选
  2011年荣获台北市特殊优良教师
  2013年荣获师铎奖
  2004年至2017年投稿「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屡获佳绩

周慧茹

  学历: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学士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教学硕士

  现职: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总务组长

  经历:经国管理学院兼任讲师

  重要获奖:
  2007年台北市第八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09年台北市第十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14年台北市第十五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优选
  2015年台北市第十六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16年荣获台北市特殊优良教师
  2016年台北市第十七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优选
  2017年台北市第十八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林娟伶

  学历:台北市立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师在职进修幼教教学硕士

  现职:台北市立信义幼儿园园长

  经历: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教学组长、总务组长
  2013年教育部教学卓越复选观察员
  国教署课纲研习种子讲员

  重要获奖 :
  2005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2009年荣获台北市特殊优良教师
  2010年荣获GreaTeach 2010全国创意教学奖优选
  2004年至2017年投稿「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屡获佳绩
  2014年荣获师铎奖

郑玉玲

  学历: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国民教育研究所幼教组硕士

  现职: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园长

  经历: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总务组长、教务组长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国民教育辅导团幼教辅导员
  台北市能源科技教育种子教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幼教教保人员专业发展中心辅导员
  教育部国教署公私立幼儿园专业发展辅导之辅导员
  国教署课纲研习种子讲员

  重要获奖:
  2005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2007年荣获台北市特殊优良教师
  2010年荣获GreaTeach 2010全国创意教学奖特优
  2011年荣获师铎奖
  2004年至2017年投稿「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屡获佳绩
  2016年荣获星云教育奖典范教师

陈幼君

  学历: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学士

  经历: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保育组长(2015年8月1日退休)

  重要获奖:
  2005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2005年荣获教育部「生命教学策略方法及资源征稿竞赛」幼托教育经验分享组第二名
  2002年至2014年投稿「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屡获佳绩
  2013年荣获幼铎奖

廖育霈

  学历:美国奥勒冈州立大学教育硕士

  现职: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教务组长

  经历:国教署课纲研习种子讲员

  重要获奖:
  2003年台北市第四届教育创新与行动研究成果佳作
  2009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佳作
  2009年台北市第十届教育创新与行动研究成果优选
  2010年台北市第十一届教育创新与行动研究成果优选
  2014年荣获Great Teach 2014 全国创意教学特优奖
  2014年台北市第十五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14年荣获幼铎奖
  2015年台北市第十六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16年台北市第十七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王珊斐

  学历: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系学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幼教教学硕士

  现职:台北市立北投幼儿园园长

  经历:
  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商借教师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教师兼任保育组长、总务组长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幼教教保人员专业发展中心辅导员
  教育部国教署公私立幼儿园专业发展辅导之辅导员
  国教署课纲研习种子讲员

  重要获奖:
  2004年台北市第四届教育创新与行动研究成果佳作
  2005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2009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佳作
  2010年台北市第十一届教育创新与行动研究成果优选
  2013年台北市第十四届教育创新与行动研究成果佳作
  台北市103年度特殊优良教师
  2014年台北市第十五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15年台北市第十六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2016年台北市第十七届「教育专业创新与行动研究」特优

 

图书目录

课纲理论篇
1 迈向幼儿教育的新里程
  壹、前言
  贰、课程大纲是什么?
  参、课程大纲的理念和特色
  肆、教学如何引导幼儿领域能力及核心素养的陶养?
  伍、教保服务人员的困境和迷思
  陆、结语

园务发展经营篇
2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课程模式与教学经营
  壹、前言
  贰、南海课程与教学
  参、行政策略
  肆、课程与教学
  伍、结语

教学实务篇
3 探索图画书的世界
  壹、方案缘起
  贰、学习目标
  参、主题概念网
  肆、探索过程
  伍、流程图
  陆、主题事后网
  柒、评量与成效
  捌、省思
  玖、可参考的资源
4 进入跳远的世界
  壹、方案缘起
  贰、学习目标
  参、主题概念网
  肆、探索过程
  伍、流程图
  陆、主题事后网
  柒、评量与成效
  捌、省思
5 躲。避球
  壹、方案缘起
  贰、学习目标
  参、主题概念网
  肆、探索过程
  伍、流程图
  陆、主题事后网
  柒、评量与成效
  捌、省思
6 沙子、猫咪、人
  壹、方案缘起
  贰、学习目标
  参、主题概念网
  肆、探索过程
  伍、流程图
  陆、主题事后网
  柒、评量与成效
  捌、省思
  玖、附录
7 和小花小草玩游戏
  壹、方案缘起
  贰、学习目标
  参、主题概念网
  肆、探索过程
  伍、流程图
  陆、主题事后网
  柒、评量与成效
  捌、省思
  玖、可参考的资源
8 拓印真有趣
  壹、方案缘起
  贰、学习目标
  参、主题概念网
  肆、探索过程
  伍、流程图
  陆、主题事后网
  柒、评量与成效
  捌、省思
  玖、可参考的资源
 

图书序言

二版序

  2012年10月5日发布的「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经历四年的修正微调,正式定名为「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并于2016年12月1日发布,接续「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之任务,自2017年8月1日起生效。本书系于「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的推动期间完成,为完全衔接「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总纲精神,以及各领域课程目标和学习指标编码与内容的微调,同时便于读者顺利对应「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之内容,作者群重新依其内容检视本书中课程与指标的运用,使读者能顺利阅读,进一步了解本园特色课程「方案教学与课纲实践历程」之关系。

  本书出版至今已有三年,非常感谢所有读者,有您们的支持及提供的建议是本书不断精进的动力。本书如有疏漏之处,敬请不吝指正,感恩不尽!

郑玉玲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学的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探到一间优秀幼儿园是如何运作的。我一直觉得,实验幼儿园之所以“实验”,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特别是在创新和探索方面。南海实验幼儿园能够成为台北市立的实验幼儿园,并且发展出具代表性的方案教学,我想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很好奇,书里面会不会分享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我知道,要实施有效的方案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南海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是如何在备课、实施教学、反思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会不会有一些他们集体讨论、互相学习的案例?另外,这本书既然是“第二版”,那相对于第一版,一定有更新的内容或更深入的探讨。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近年教育改革的思考,或者是在方案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新趋势。

评分

这本《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个关注台湾教育发展、特别是幼儿教育的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及时的讯息。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在国家课程大纲的指导下,各地幼儿园是如何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作为一所知名的实验幼儿园,其方案教学的实践案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探讨方案教学与幼儿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进行某个主题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动作等方面是如何得到同步发展的?书中会不会分析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老师们是如何巧妙地将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融入到方案活动的设计中,从而促进幼儿的整体成长?此外,作为“第二版”,我想它应该会包含对第一版出版以来,幼儿教育领域所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新挑战的回应,或者是在方案教学实践中,有哪些新的思考和调整。

评分

拿到这本《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自己的育儿经验。虽然我的小孩还在念小班,但我也常常思考,家里的教育跟幼儿园的教育应该如何衔接。这本书既然是以“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为基础,那应该会跟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导向有关联。我想了解的是,南海实验幼儿园是如何在这个大纲的框架下,发展出他们独特的方案教学模式的?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理念或方法,让他们在执行上能如此出色? 我尤其好奇的是,书里会不会提到如何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这几年在教育界一直被强调。方案教学又是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出这些素养的?例如,在进行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方案时,孩子可能会学习到科学知识、环保意识,甚至还会发展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案例分析,说明一个方案的展开过程,从最初的兴趣点燃,到孩子们的提问、搜集资料、动手操作,再到最后的成果分享。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案,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教育意义。

评分

对于我这个对教育理念还不是那么熟悉的新手家长来说,《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听起来就像是一本“教科书”外的“行动指南”。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老师们是如何将抽象的课程大纲,具体地转化成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可以体验到的有趣活动。南海实验幼儿园的“方案教学”听起来很吸引人,我知道这是一种强调孩子主动学习的方式,但具体怎么做,我还是有点模糊。 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详细的步骤说明,例如,老师们是如何观察和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老师又是如何引导他们一步步去探究答案的?有没有一些“范例”可以让我参考?比如,一个关于“小鸟”的方案,老师会如何设计一些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鸟的种类、习性,甚至还能引导他们去观察、记录、画画?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在家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并且知道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给孩子更好的引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有点长,但点出了重点:关于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际应用,并且特别聚焦在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的方案教学法。身为一个在台湾带小孩的家长,对这样的主题真的非常有感。我们家小孩目前就在念幼儿园,每天听他分享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总觉得很有趣,有时候又觉得好像只触碰到皮毛。这本《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实践:以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教学为例(第二版)》让我看到了实际的案例,而且是来自一间在台北颇具代表性的实验幼儿园,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深入剖析“方案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知道方案教学强调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的探究。但是,具体操作上会遇到哪些挑战?教师如何引导、如何评估?教材的选择、环境的布置又该如何配合?南海实验幼儿园是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的?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教学步骤、活动设计实例,甚至是一些教师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解决方案?如果能有图文并茂的呈现,例如孩子们在进行方案活动时的照片、作品展示,那一定会更加直观,也更容易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理解。毕竟,作为家长,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有意义,而且能真正地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