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低醣生酮饮食是「享受美食」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提倡低醣生酮饮食的好处,演讲时常会列举低醣生酮的科学研究结果及个人亲友的亲身体验来说服大家。
但是第一次听到「不吃碳水化合物」的人,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那还能吃什么?」或是「什么都不能吃,好可怜!」
听到这些问题,我脑子里马上冒出这句话:「低醣生酮饮食其实餐餐大鱼大肉,吃得超级丰富。不用算热量,也不用饿肚子,结果反而身体变瘦、精神变好,真是幸福的饮食方式!」
但是看着台下听众狐疑的眼光,这时我最需要的就是一本「低醣生酮美食食谱」,里面有让大家看了赏心悦目的「生酮大餐」,也有令人食指大动的「生酮家常菜」,甚至是取代摇摇杯的「生酮饮料」,马上就可以破解大家的心防及疑虑。
这本《生酮燃脂瘦身家常菜100道》就是我最需要的工具书,除了美味的食谱外,内容有「酮好」召集人撒景贤及作者本身的生酮经验分享,有低醣生酮饮食的基本原则介绍,单单翻到目录,看到那么多吸引人的菜餚名单,就让我流口水了!
诚心推荐这本书给想要开始低醣生酮饮食,却又不舍得放弃美食的人。低醣生酮饮食其实是不吃碳水化合物,留着肚子来「享受美食」的生活方式!
坜新医院影像医学科医师
郭叶璘
导读
生酮饮食帮助我捡回一命 我在2016年成立了脸书社团「酮好」,一年下来,社团人数已经有八万人。
会接触生酮,是因为从三十岁那一年开始,我便注意起自己的体重,而且每天跑步、运动,从不间断,不仅饮食上重视均衡营养,而且还刻意选择低脂食品,却仍旧一直胖下去,在我四十岁的时候,体重无情地飙到了80公斤。
在减重上遇到挫折,让我开始蒐集各种资讯,想找出更有效的方法。后来在网路上看到美国的健身社团,有人推荐生酮饮食,于是我很仔细地研究了一个月,发现它就是把淀粉排除,怎么这么简单?!当时的我只是想试试看,虽然有些担心,也有不少疑虑,甚至每天扎血,害怕自己酮酸中毒,结果三个月之后,我瘦了12公斤!在执行生酮饮食的时候,因为常常做血糖测量,我更意外地发现自己是糖尿病前期患者。我父亲和叔叔都是在四十岁出头时确诊糖尿病,这是一个无奈的家族遗传宿命,但没想到吃了几个月生酮饮食后,我的血糖渐渐恢复正常,人生也就此逆转。
减重成功和健康上的进步,都让我想要继续执行生酮饮食并好好研究它,于是我成立了「酮好」,希望借由社团的设立,寻找生酮同好,看看大家执行的状况如何,也借由这个平台互相交流。一开始成立社团时,生酮饮食风潮刚开始,还处在摸索阶段,我建议「酮学们」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都有差异,执行生酮饮食时务必仔细地研究身体相关数据,再到社团讨论,鼓励大家一起勇往直前。直到现在,我对生酮仍然抱持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从大家分享国内外资讯中受益良多。我发现很多成员的经验让人跌破眼镜,减重成效都是10公斤、20公斤起跳。而对我来说,最有收获的当然是十年来不断飙升的体重下降了,恢复正常的身材,另一个就是血糖正常化。
我父亲因为糖尿病併发症过世,没有机会见到孙子、和他玩在一起;后来我找到叔叔时,他已经罹患糖尿病二十年,并且打了七年胰岛素。在我努力说服了两个月之后,他终于开始执行生酮饮食,成功地控制住血糖!还有我六十六岁的母亲长期高血压,执行生酮饮食半年后不仅血压恢复正常,而且瘦了10公斤,她惊喜地告诉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瘦过……
其实生酮饮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饮食方式,在国外早已行之数十年,只是不断遭到打压,因为均衡饮食是官方政策,一个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没有进行大规模实验便订出的错误政策。我们的身体50%的热量来源必须是碳水化合物,但不是人人都适用,像我这种有家族遗传的糖尿病体质的人,真的照着吃才是对身体造成伤害。在1920年之前,社会上有肥胖症的人很少,因为大部分人吃的都是天然食物,很少人会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执行了数十年的均衡饮食政策之后,是不是也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过去我从事忙碌的科技业工作,每天几乎只有早上十点到十二点是清醒的。吃过午餐后昏昏欲睡,就这样睡到下午两点,开始处理一些杂事,日复一日,精神好的时间真的不长。后来想想,这是饭后血糖过高产生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却没有人感到奇怪。执行生酮饮食后,不只是我,许多「酮学们」都觉得精神变好了!我突然发现人们总是吃太多,想用「运动可以消耗热量」这个概念安慰自己不会变胖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人体需要的食物并没有那么多,它有很棒的储存功能,只要吃一点点,就能转换成许多能量,大吃大喝既伤身体又浪费食物,一点意义也没用。
吃那么油好吗?
生酮饮食中占80%的脂肪,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疑虑。在此分享一个历史故事,美国六○年代因为总统罹患心脏病,开始争论心脏病的成因为何,有一派说法认为是脂肪,一派则认为是糖,结果就是脂肪占上风,从此被打入罪恶的深渊,于是政策上开始鼓吹脂肪过高就会造成心肌梗塞。但根据这几年来的许多研究报告,问题都是出在糖,糖使得胰岛素升高,就会造成肥胖,而血糖太高便会让血管产生裂痕,胆固醇变成修补的角色。这样看来胆固醇就像是消防队员,我们总不能反果为因地说一旦看到消防队员就是失火之处,甚至认为是他放的火。脂肪造成疾病的论述,其实就是让胆固醇背黑锅。
有朋友会问我:「吃这么油真的可以吗?应该不好吧?」的确,如果是沙拉油当然不好,因为它是氢化过的油,油温加热到再高都不会冒烟,而且经过除臭等多道程序,让它没有什么味道。但如果是天然的油脂像橄榄油,它有发烟点很低的特性,尝起来是辣辣的橄榄味,当然没问题!长期食用不好的油脂,到最后就会连舌头都无法分辨地沟油与新鲜的油,但天然、新鲜的油脂不同,不像精炼油的味道是死的,没有灵魂。生酮吃久了,因为注重食材的自然原味、天然油脂与之共舞,加上天然盐画龙点睛,舌尖会带领你走向原味的美好,所以那些糟糕的食物、加工品,现在要我再吃一口都很难。
在实践生酮饮食的道路上,我也颠覆了孩子对食物的味道记忆。我儿子以前很喜欢吃甜点,当他明白糖分对人体的伤害,也跟着大人不碰甜点之后,有天我们心血来潮做了实验,买了一个他以前很爱的巧克力杯子蛋糕分食,才吃了四分之一,我就开始晕眩,我儿子也说不舒服,望着剩下一半的杯子蛋糕,我们明白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改变,会对不好的食物有所反应,真的回不去了!
不吃米饭可以吗?
讲到不吃淀粉,也是让许多习惯中式饮食文化的人难以接受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为什么有人体必需胺基酸,却没有人体必需碳水化合物?那是因为人类本来就不需仰赖碳水化合物。在极圈生活的原始民族,只能以肉为主食,没有淀粉类食物,却不会产生坏血病,这说明了没有淀粉,照常活得下去。不过,在执行生酮饮食之前,建议每个人都必须先了解自身身体的状况,再来评估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我的经验是,身体健康、没什么状况的人,通常断醣可以比较快,但如果本身身体不好,请务必先针对疾病找医生治疗,因为生酮饮食并非万灵丹,减醣可採渐进式,像是慢慢减少饭量,不要立即断醣。
关于不吃米饭这件事,也有朋友问我,外食或聚餐不会很难吗?如果以我们传统吃三餐,而且要吃到很饱的情况下,外食当然有困难,但生酮饮食有个好处,就是身体累积足够的脂肪使之燃烧时,饥饿感是很难发生的。有时工作忙的时候,我甚至只吃两餐、一餐,觉得饿了才吃,并不需要用意志力去控制自己不要吃,反而大部分是在头脑清楚、精神好、不饿的情况下,工作效率高出许多。况且,当「酮学们」变得越来越多,聚餐不再只是摄取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大吃大喝时,大家更懂得品尝好的油、好的盐,以及天然食材的美味,一点都不困难。
我以身作则,积极向亲友推广生酮饮食之后,很多长辈也开始实践,身体变得很好,家族聚餐的餐桌上大鱼大肉,不见饭、面,一样畅快过瘾,不会因为不碰碳水化合物而感到扫兴。
来自澎湖的阿嬷见证
或许还是有不少人会质疑,生酮饮食只是风行一时的潮流,未来会发生什么事还不知道,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实践了生酮饮食一辈子的见证。
在《体质大崩坏》一书里面,作者伟斯顿.普莱斯观察了许多海边的原住民,因为长期使用新鲜海产,造就了完美的体质。日前我去澎湖探访一位「酮好」成员,她是一位八十九岁的阿嬷。澎湖因为早年稻米必须仰赖进口,相当昂贵,民生取得不易,几十年下来,阿嬷从年轻时买不起米所以吃得少,到后来为了养生不吃饭已成习惯。当地海产丰富,像是螃蟹、鲜鱼……是澎湖居民极为家常的主要饮食,而且因为海味重、够新鲜,调味上就是使用一点盐而已。阿嬷指着别人送的加工食品,说她都不吃这些,请我们帮忙带走,加上自己务农,吃自己种的有机青菜,吃的都是新鲜的原型食物,也带给她一辈子的健康。
生酮有个重要原则,就是身体必须一直处于有酮体的状态,我们为阿嬷测量后,发现她的身体果然有血酮。这也告诉我们,生酮饮食并非罕见、新兴的饮食型态,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执行数十年,因而远离疾病,重拾健康!
Vivian的低醣生酮食谱
在「酮好」社团里,健康的见证比比皆是,尤其在减重的效果上。Vivian的生酮食谱,符合台湾的口味,使用新鲜的好食材,结合生酮理论,经过自身及「酮好」网友们的体验,效果卓越。谢谢她能分享生酮饮食的美好经验,集结成书,让希望借由生酮饮食得到健康与恢复正常体重的新朋友与旧酮学们,可以从此食谱中获得生酮饮食瘦身的实践方法。
「酮好」脸书社团创办人
撒景贤
前言
生酮美食,让我成功瘦下30公斤! 走上低醣生酮饮食这条路,源自于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怀孕期间,我胖了三十六公斤!
我的父亲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发现有糖尿病,药物治疗了十几年,后来还是心肌梗塞,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不只父亲,家族中的叔叔、姑姑们也都罹患糖尿病,而叔叔最后因为中风往生。我的体重之所以会在孕期中无法控制地上升,且产后试过各种方法都不容易瘦下来(所以我非常能体会食慾、体重和沮丧不停循环的日子是多么难熬! ),专精女性内分泌的荣总医师认为,这是由于家族遗传性糖尿病体质造成的。
我在产后最胖的时期是八十七点六公斤,原本产前可以穿的二十三腰小洋装只能穿到膝盖。当时我的健康状况非常差,一年之中没有月经,第二年因为血崩急诊,并且持续出血一年,中、西医都束手无策,只说有可能变成子宫内膜癌,必须追踪。不只有妇科毛病,我从小还是严重的过敏气喘患者,我的青春期,每个月有一个礼拜是在医院戴着氧气罩度过;感冒时气喘往往跟着发作,到了空气特别差的地方更是喷嚏连连、眼泪直流。支气管扩张喷剂一定要随身携带,也无法剧烈运动。这些症状都因为肥胖问题更雪上加霜。
荣总的妇产科医生建议我「减重」,我跟他抱怨自己做了相当多的努力,每天饿得要命却没有效果,产后三年身材依旧,体重一公斤都没减,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他开了降血糖药给我,它的机制主要是干扰肠子吸收糖分并排出体外,帮助我慢慢减重并且调整内分泌系统。吃了半年后,我的体重逐渐减少了三公斤,但是,药却不知要吃到何时?
有位教会的姊妹不忍心看我常常感冒又被过敏、气喘、血崩、肥胖、沮丧、忧郁缠身,分享了自己少吃淀粉、糖分的减重方法。我看了网路上的介绍,心想怎么可能吃香喷喷的红烧肉、绿油油的猪油炒青菜、滑口的奶油起司焗白菜这些美味料理,还能够健康地瘦下来呢?身为一个热爱美食、钟情于食物香味、看重家人健康又渴望减重的主妇,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尝试看看。
深入研究、找对同伴
我开始买一些低醣及生酮的书籍认真研读,有了理论支持,使我更能坚持下去。比方好多本书都在讲高糖分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这些专业知识说服我勇于拒绝高糖食物,也让我了解如何在营养配置及食材选择上做出调整,让身体生酮。
遇到停滞期或是有生理上的问题需要解答时,能够找到有医学专业背景且了解生酮饮食的前辈是非常重要的。郭叶璘医师以自身医学专业实践生酮饮食,深入浅出地说明理论与实作,是我遇到问题时很重要的指引。
他的实战经验都记录在脸书「郭叶璘的公开专页」。郭汉聪医师在脸书「郭汉聪的营养教室」的资讯分享是陪伴我的生酮行动百科。此外,台大心脏血管科医师林亮宇教授,也协助监测我的心血管状况。还有,最重要的是我加入了生酮饮食脸书社团,特别是「酮好」社团,它的理论与实务兼具,创办人撒先生立意深远、理想远大,希望把亲身体认的生酮饮食对于健康的好处推广给寻求健康的人。我在那里找到志同道合、能彼此激励、互相激盪出火花的同伴。由于他们的支持,想了解我吃什么、怎么健康地瘦身,我也成立了个人的粉丝页,在里面,这本食谱的未竟之言与瘦身美食心里话都会继续下去。
实践生酮饮食一年多后,我减重了三十公斤,走在路上,遇到怀孕时认识的妈妈们,她们都认不出我来。
我的血压也从138/89 降到111/68(mmHg),血糖在餐前与餐后几乎都可以维持在82 ~ 89(mg/dl) 之间,血酮约3(mmol/L)。我的生理期总算按时来,不用烦恼;常备的气喘喷剂没有使用早已经过期;即便灰尘满天,我也不再眼睛红、流鼻水。更棒的是,先生跟着我一起吃也瘦了十公斤,可以穿得下年轻时的裤子了。我们一起迈向健康的人生,感觉真好!
相信大家都能够体会,一个有三岁孩子的妈妈,实在是没有时间与体力在厨房里忙进忙出,只为了晚餐里的一道菜,或是一道需要两小时才能完成的早餐。因此「快速」、「操作容易」又「美味」是我撰写这本食谱的初衷,希望带动更多人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料理。
你还在「食慾与体重」、「美食与健康」中沮丧挣扎吗?这本食谱是在掌握「生酮饮食原则」下,变化出来的丰富料理,内容详细、做法简单,让生酮新手好上手,让想要实践低醣饮食的人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