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谬误100解:把握治疗黄金期

癌症谬误100解:把握治疗黄金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癌症
  • 肿瘤
  • 健康
  • 医学
  • 科普
  • 预防
  • 治疗
  • 抗癌
  • 养生
  • 误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癌症是绝症?癌细胞爱吃糖?酸性体质会致癌?癌症患者应该吃素?……
  一直以来,各种似是而非的资讯在网路和其他媒介不断流传,到底是真是假?临床肿瘤科医生为您揭开真相。
  8位患者与您分享他们的抗癌故事。沿途有您,抗癌路上永不孤单。

  硷性食物可治癌?治疗癌症期间可以做运动?癌症患者可否吃鸡肉?
  癌症患者应该避免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免为癌细胞进补,助长其生长?

  读完这书,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癌症」,包括癌症的预防、因素、治疗方法,以致坊间对癌症的错误理解等。
  透过病友真实的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每位康复者坚毅的意志,即使患病,亦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与癌共存」,活得精彩。

  ※ 本书收益将捐赠予香港防癌会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星际漫游者指南:穿越未知宇宙的生存手册》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不含您提供的原书信息,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引人入胜的图书介绍。 --- 《星际漫游者指南:穿越未知宇宙的生存手册》 探索深空,揭秘宇宙边界的生存法则 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宏伟巨著中,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宇宙最深邃、最危险的角落。这不是一本关于遥远星系的浪漫史诗,而是一本严谨、务实、甚至有些残酷的生存指南,专为那些渴望超越人类已知疆域的探险家、殖民者以及任何对“何为宇宙”心存敬畏的人们所著。 本书汇集了跨越数个文明世代的星际航行经验、第一接触协议、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以及文明构建的伦理困境。它摒弃了教科书式的陈词滥调,直击星际旅行中最核心的挑战:人类如何在面对未知、资源匮乏和物理定律的极限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 第一部:远航的准备与心理韧性 章节精要: 远航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人类心智的终极考验。 1.1 亚光速巡航的生理适应: 详细分析了长期处于高G力环境、时间膨胀效应(Time Dilation)对个体心理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本书提供了应对“相对时间错位综合征”的心理调适技巧,包括通过模拟环境维持“地面时间感”的方法,以及如何管理与母星之间不断拉大的情感鸿沟。 1.2 飞船生态圈的构建与维护: 深入探讨了封闭生态循环系统的设计哲学。重点在于“冗余与去中心化”原则。我们分析了过去三次重大星舰灾难的教训——并非因为技术故障,而是因为生态系统的单点失败。内容涵盖藻类培养优化、微重力农业的创新实践,以及如何利用回收物质实现近乎100%的资源闭环。 1.3 知识的备份与传承: 阐述了在信息可能被宇宙射线永久破坏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多模态、抗干扰的知识存储系统。包括“活体图书馆”(通过基因编辑记忆植入)和“晶格编码”技术的对比分析,确保文明的精髓能够穿越数千年的沉寂。 --- 第二部:穿越未知疆域的导航与风险评估 章节精要: 恒星际空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肉眼不可见的物理陷阱。 2.1 零星物质的威胁: 详细介绍了“星际尘埃云”与“暗物质流”的探测方法。本书公布了最新的“引力波衍射成像技术”(GWDI),用于提前预警可能导致船体微穿孔的极端高能粒子流。同时,提供了针对“虚空湍流”的规避航线图谱,这些区域的引力场波动足以撕裂曲速泡。 2.2 跨星系通信的瓶颈与解决方案: 讨论了超光速(FTL)通信的理论局限性,以及在遵守因果律的前提下,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的策略。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低带宽状态同步”技术,用于在漫长航行中维持舰队核心成员的意识同步。 2.3 异常空间现象的处理: 集合了对“克尔黑洞视界边缘的潮汐力减速”、“中子星的磁极反转窗口”以及“超空间裂隙”的观测数据。本书提供了如何在不完全理解其物理机制的情况下,安全穿越或利用这些现象的应急操作手册。 --- 第三部:第一接触与文明伦理学 章节精要: 面对外星智能体,我们携带的不是武器,而是我们的行为准则。 3.1 “镜像原则”与接触协议: 摒弃了传统的“展示武力”策略,本书倡导“镜像原则”——即在完全理解对方的感知和交流模式之前,采取与自身文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最小化互动。书中分析了五种已知的、因误解而导致接触失败的案例,总结出“避免使用圆形和对称图形作为初始问候”等非直觉性教训。 3.2 异种生物适应性分析: 提供了针对硅基生命体、能量体生命以及基于不同化学基础(如氨基酸)生命的初步接触风险评估矩阵。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环境气体分析和信息熵测量,判断一个外星文明是否处于“技术爆发期”或“文化停滞期”,从而决定接触的激进程度。 3.3 星际殖民地的社会契约: 当新家园的资源限制迫使社会结构重塑时,旧有的法律体系往往会崩溃。《漫游者指南》提出了基于“适应性贡献度”的动态资源分配模型,以取代基于出生权或历史功绩的分配模式,旨在从根本上预防殖民地内部的阶级固化与叛乱。 --- 结语:敬畏与前行 《星际漫游者指南》不是一本提供所有答案的书。它承认宇宙的广袤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工具箱,一套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思维框架,帮助下一代探险家在冰冷的真空和未知的智慧面前,做出清醒、负责任的决策。它提醒我们,每一次跨越边界,都是对我们“何以为人”的重新定义。 为那些不满足于已知的地平线,渴望在群星之间刻下印记的勇士们,献上这份沉甸甸的经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亮祖


  ‧临床肿瘤科医生
  ‧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MBChB (CUHK)
  ‧英国皇家放射科学医学院院士 FRCR (UK)
  ‧香港放射科医学院院士 FHKCR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 (放射科) FHKAM (Radiology)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后加入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肿瘤科。考获英国皇家放射科医学院院士,随即到日本东京国立国际医疗中心及澳洲墨尔本彼得麦高林肿瘤中心深造,获取香港放射科医学院院士,成为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并于同年荣获医管局颁授核心价值奖。

  二零一二年,陈医生应邀出任香港防癌会麦绍坚伉俪中西医结合化疗中心顾问医生一职。
  二零一四年,陈医生开始私人执业,并同时兼任香港防癌会癌症教育小组委员会委员。

图书目录

•序一 朱杨珀瑜女士(香港防癌会主席)
•序二 陶杰

•Part I 癌症谬误
•1 癌症是无法根治的「绝症」?
•2 癌症会遗传?
•3 患癌的大多数是较年长人士?
•4 患上癌症必定会痛得「捵床捵蓆」?
•5 患同类癌症的患者,治疗方法也相同?
•6 癌症很难根治,就算治癒,生活质素亦会大不如前?
•7 癌症是无法预防的?
•8 抽取组织或以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会「惹怒」癌细胞,令其变恶及扩散,所以应该「敌不动,我不动」,静观其变?
•9 癌症指数高于正常值范围便等于患上癌症?
•10 西医的治疗和药物太「勐」,未见其利,先见其弊,应该看中医治癌?
•11 癌症是大病,不能尽信一位医生,应该经常转换医生,听取不同意见?
•12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一定会导致脱发?
•13 化疗一定会使患者上吐下泻、胃口全失、消瘦和虚弱不堪?
•14 化疗疗程一次比一次辛苦?
•15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和后遗症是永久性、不可逆转的?
•16 接受放射治疗后,会将辐射带回家,影响家人健康?
•17 标靶药物和免疫治疗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
•18 大肠癌患者康复一段时间后,发现癌症复发并转移到肺部。这时,应该使用治疗肺癌的药物?
•19 以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后,便代表癌细胞已被清除,便无须进行放射治疗和化疗?
•20 为甚么经外科手术切除癌细胞,一段时间后仍会复发?
•21 癌症患者完成治疗后,五年内没有复发便可放心,无须再定期检查或跟进?
•22 癌症复发必定无法根治,甚至命不久矣?
•23 只有女性才会患上乳癌?
•24 穿戴不合适的胸围会增加患上乳癌的风险?
•25 曾进行胸部整形手术的妇女,会更容易患上乳癌?
•26 患上乳癌一定要切除整个乳房?
•27 没有性经验,就不会患上妇科癌症?
•28 妇科癌手术后引致更年期,手术后应立即补钙,以防骨质疏松?
•29 前列腺手术会导致性无能或阳萎?
•30 不吸烟便不会患上肺癌?
•31 大肠瘜肉一定会演变成大肠癌?
•32 大便出血便一定是患上大肠癌?
•33 经常便秘会增加患上大肠癌的机会?
•34 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放射碘」治疗后便不可怀孕?
•35 练习气功、打坐可治癌防癌?
•36 服用避孕药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37 经常「捱夜」或轮班工作者会较容易患上癌症?
•38 曝晒会增加患上皮肤癌的风险,照太阳灯便没有问题?
•39 「布纬疗法」可以治癌?
•40 「自然疗法」可以治癌?
•41 「磁石疗法」可以治癌?
•42 正电子扫描(PET Scan)会产生足以致癌的高辐射?
•43 癌症康复后,有些医生建议做正电子扫描(PET Scan)监察病情,有些医生却不建议。为甚么?
•44 癌症患者康复后不宜染发、化妆和涂指(趾)甲油?
•45 癌细胞喜欢酸性环境,而且在酸性的身体内生长得更快,故应进食硷性食物和饮用硷性水,这样便可以改变体内的酸硷度, 达到防癌治癌的效果?
•46 经常忍尿会增加患上泌尿科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的风险?
•47 有胆结石和肾结石会分别增加患上胆管癌和肾癌的风险?
•48 人体内都存在癌细胞?当免疫力低时,癌细胞便伺机发难?
•49 癌症是由缺乏营养引起,服食维他命或营养补充剂可预防癌症?
•50 强壮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癌细胞?
•51 癌症患者应该吃素?
•52 进食番茄/茄红素能预防前列腺癌?
•53 坊间的「绿茶素」、「洋葱素」等保健食品可治癌防癌?
•54 灵芝和云芝等保健食品可有效减轻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55 牛肉太毒、鸡肉有激素,癌症患者应该避免进食?
•56 癌症患者不宜饮用牛奶?
•57 癌症患者应该避免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免为癌细胞进补,助长其生长?
•58 甜品、米饭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促进癌细胞生长,故癌症患者不宜进食?
•59 基因改造食物会致癌?进食大豆制品和有机食物可以预防癌症?
•60 进食「芦笋」能治癌防癌?
•61 红酒有抗氧化功效,每天饮用对身体有益,并且可以防癌?
•62 饮绿茶、洗肠可预防大肠癌?
•63 淡水鱼和无鳞鱼很「毒」,癌症患者不宜进食?
•64 化疗期间应避免进食刺身和生蚝?
•65 进食隔夜饭菜或以微波炉翻热食物会致癌?
•66 甲状腺机能亢进(俗称「大颈泡」)患者有较高的甲状腺癌风险?
•67 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
•68 糖尿病病人较容易患上胰脏癌?
•69 愈罕见的癌症(如胆管癌、胰脏癌、神经内分泌瘤等)愈凶勐、愈难治和预后最差?
•70 负面情绪和长期处于压力下会诱发癌症?
•71 长者新陈代谢慢,即使得了癌症,癌细胞也会长得很慢;相反, 年轻人新陈代谢快,如果患上癌症,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速度也会较快?
•72 装修材料(例如油漆)释出的刺鼻气味会致癌?在工程完成多久后才迁入比较安全?
•73 日本福岛核洩漏,应该少去为妙,以避免因辐射致癌?
•74 手机辐射会致癌?
•75 大量吸负离子和饮用氢水可以治癌防癌?
•76 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士(例如红斑狼疮)较易患上癌症?
•77 做大量运动便不会患癌(尤其肺癌)?
•78 癌症患者手术后(尤其肺部手术)不可乘飞机和潜水?
•79 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做运动?
•80 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不可外出,应该在家中「闭关」,以免受细菌感染?
•81 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出国旅游?
•82 癌症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不应浸温泉?
•83 患前列腺肥大的男士,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
•84 所有久治不癒的伤口或溃疡都会演变成癌症?
•85 癌症引起的疼痛无法有效处理,止痛药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身体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以致所需服用的止痛药剂量愈来愈高,故应尽量避免服食止痛药?
•86 治疗癌痛的吗啡类止痛药物会使人上瘾及神志不清?
•87 一旦使用吗啡,便代表患者命不久矣?
•88 怀孕期间及分娩后较容易患上乳癌? 8
•89 怀孕期间发现患上乳癌,必须进行人工流产,并马上开始治疗?
•90 同时结合两种或以上的化疗药物一併使用,疗效一定比使用单一化疗药物理想?
•91 喉癌患者接受治疗后便终身不能发声?
•92 经常「生痱滋」会增加患上口腔癌的风险?
•93 对于大肠癌患者,切除整条大肠,相比只切除一小截大肠,复发机会较小?
•94 直肠癌患者手术后一定会成为「永久造口人」,社交和生活质素也大不如前?
•95 消化道癌症(例如食道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及治疗后,即使康复,消化功能也会大不如前,例如食量减少、大便次数增加及稀烂、营养吸收较差?
•96 小肠和心脏不会生癌?
•97 癌症患者及康复者不能捐血或捐赠器官?
•98 同一种癌症,医生建议患者甲接受两星期的放射治疗,却建议患者乙接受七星期的放射治疗。这代表患者乙的病情较严重,所需的治疗次数较多?
•99 标靶药物和免疫治疗不会引起副作用?
•100 「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科在治疗上的最新突破及热门话题,它可以根治癌症,使肿瘤完全消失?

•Part II 我们的奋斗故事
•大肠癌‧ 关女士
•乳癌‧ 黄馨仪小姐
•胃癌‧ 罗先生
•子宫内膜腺癌‧ 周女士
•淋巴腺癌‧ 张女士
•鼻咽癌‧ 陈蔡女士
•肺癌‧ 陆女士
•前列腺癌‧ 李先生

•Part III 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Surgery)
•2. 放射治疗(又称「电疗」,Radiotherapy)
•3. 化学治疗(又称「化疗」,Chemotherapy)
•4. 标靶治疗(Targeted Therapy)
•5.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6. 荷尔蒙疗法

•Part IV癌症病人饮食建议(註册营养师潘仕宝)
•附录
•癌症资讯网简介
•香港防癌会简介
•迷你营养评估量表(MNA)®
•鸣谢赞助商及产品资讯
•制作团队资料

 

图书序言

序一 朱杨珀瑜女士(香港防癌会主席)

  根据本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最新数字显示,2014 年癌症新症人数为29,600 人,较七十年代中的8,900 人飙升逾三倍。「癌症」以往被视为不治之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的发展,不少癌症患者经治疗后康复,并再次投入正常生活,故此,我们应该更认识癌症。

  不过大众对癌症认识有多了解呢?早前一个活动上,与一名癌症病友倾谈,她坦言不敢与亲友讲及自己患癌,原因是有亲友指癌症是会传染的,为了避开别人歧视的目光,故她惟有独自承受疗程的点点滴滴。相信这只是一个较极端的例子,但都市传言、谬误及迷思你能拆解多少?

  读毕这书,期望大家可以更了解「癌症」,包括癌症的预防、成因、治疗方法,以致坊间对癌症的错误理解等。透过病友真实的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每位康复者坚毅的意志,即使患病,亦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与癌共存」,活得精彩。

  最后,感谢出版商将全数收益拨捐香港防癌会,让我们继续为有需要的病人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服务。在此深表感谢。

序二 陶杰

  现代工业社会自然环境受污染,癌症全面爆发,因为网络资讯发达,知癌、防癌、治癌也成为人生必备常识之一。

  但平时群组交谈、朋友聚会,许多癌症知识,难免以讹传讹。

  特别是许多身边的朋友不幸都在壮年患上癌症,医治的过程,痛苦的体验,众口交传,加上许多不经证实的非权威知识,资讯爆炸,不一定等同知识正确。

  由医生来现身说法,亲述癌症的治疗经验,这样的书籍并不很多。陈亮祖医生是七十后的一代,在香港经济发达时成长,他为人正直,品格善良,说话不愠不火,有几分证据和把握,说几分话,可称医疗界的青年才俊。

  陈医生讲述的癌症知识,切合社会现实,包括你听过而未能证实的问题。尤其治疗时可能产生的问题比坊间许多传言准确,也比网络得到的要点详细。癌症并不可怕,无知比癌症可怕。

  有名医名着在手陪伴,祝大家平安是福。

图书试读

经常「捱夜」或轮班工作者会较容易患上癌症?
 
曾有研究指出,太晚睡觉或通宵工作会扰乱细胞分裂及DNA 修补的时间表。对于通宵工作者,其工作性质倾向压力大,这会增加分泌「皮质醇素」。同时,通宵工作者大多有睡眠不足的问题,而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而夜间开灯工作会减少分泌抑制肿瘤生长的「褪黑激素」。因此,有固定的工作及作息时间,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才是健康之道。
 
「皮质醇素」:当人体承受生活压力,大脑便会分泌一种名为皮质醇(Cortisol)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本来为我们提供活动的能量,可是,当皮质醇水平偏高,往往会导致失眠及精神不集中。
 
「褪黑激素」:正常人体在接近入睡时便会开始分泌褪黑激素,在深夜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褪黑激素必须在黑暗中生成。因此,若人们在晚间继续工作,接收电子产品或光线刺激,便无法好好分泌褪黑激素,导致生理时钟混乱而导致失眠。
 
癌症患者康复后不宜染发、化妆和涂指(趾)甲油?
 
我经常强调,癌症患者康复后便与正常人无异,不要老是觉得自己是「病人」。注重外表,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有助增强自信,故染发、化妆和涂指(趾)甲油都是可以的。至于经常听到传闻说,染发剂含大量化学物质,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风险,因而引起部分人士的忧虑。事实上,只要按包装上的指示正确地使用,理论上问题不大。
 
癌症患者应该吃素?
 
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肉类含丰富蛋白质,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若摄取蛋白质不足,身体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及分解肌肉组织,以弥补热量的不足,患者的体重可能因而骤减,削弱康复能力,甚至因血球数目不足而延误疗程,影响治疗效果,故不建议患者治疗期间吃素。
 
其实,癌症患者治疗期间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是平时的一倍半或以上,所以要多进食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和选择一些高质素的蛋白质,例如蛋、奶、肉类、海产和黄豆制品。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普通民眾,在聽到「癌症」兩個字的時候,總是會感到一陣恐慌。這本《癌症謬誤100解:把握治療黃金期》恰好填補了我知識上的巨大空白。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解釋了許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關於癌症的說法,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謠言。例如,書中針對「為什麼要忌口?」這點,就做了很深入的探討,不再是簡單的「少吃某某食物」,而是從營養學、藥物交互作用等多個角度來分析,讓我對飲食的態度有了更科學的認知。 而且,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與醫生充分溝通」的重要性,這點我認為是整本書的核心之一。很多時候,我們害怕打擾醫生,或者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疑慮,就這樣錯失了很多釐清問題的機會。作者鼓勵我們要勇於提問,並且了解自己的病情,這樣才能和醫生一起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選擇。這種賦予患者權力的寫作方式,讓我感覺到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對象,而是能夠參與到自身健康決策中的一份子,這份感覺非常重要。

评分

這本《癌症謬誤100解:把握治療黃金期》絕對是我近期讀過最有份量的一本書。它不是那種看完就忘的輕鬆讀物,而是會讓你反覆思考、並且在生活中實踐的知識寶庫。作者對於「治療計畫」的闡述,真的非常細膩。他並沒有只強調單一的治療手段,而是從多個面向去分析,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藥物,甚至還有新興的免疫療法。而且,書中也提到了各種療法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癌症類型中的適用性。 最讓我感到溫暖的是,作者在書中傳達了一種「希望」的訊息。他並沒有迴避癌症帶來的痛苦與挑戰,但更多的是告訴我們,透過正確的知識、積極的心態、以及與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即使面對癌症,也能夠找到生命的出口,並且活出尊嚴。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病友支持團體」的論述,也讓我意識到,病患之間互相扶持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了解到,面對癌症,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與關懷。

评分

最近收到朋友送的這本《癌症謬誤100解:把握治療黃金期》,原本以為會是本硬邦邦的醫學書,沒想到翻開來,卻意外地引人入勝。作者用非常平實易懂的語言,拆解了許多關於癌症的迷思,有些觀念真的是我過去聽信卻可能誤了大事的。例如,對於「癌症會傳染」的說法,書中就提供了很多科學的解釋,讓我明白那根本是無稽之談,大大減輕了不必要的恐慌。還有關於「早期發現就一定能治癒」的迷思,書裡也提出了更深入的探討,告訴我們即使是早期,也需要依據腫瘤的特性來制定個別化的治療方案,這點真的很重要。 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強調的「個人化醫療」概念。過去我們總覺得治療癌症就像套公式一樣,但這本書讓我了解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基因背景、甚至是腫瘤本身的表現都可能大相逕庭。因此,一昧地套用大眾化的治療方式,可能無法達到最佳效果。作者透過許多實際案例,說明了為何需要針對「個人」來量身打造治療計畫,以及如何透過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等方式,更有效地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這讓我在面對未來可能的健康挑戰時,多了一份知情權和主動權,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所有建議。

评分

這本《癌症謬誤100解:把握治療黃金期》真是一本讓人「眼睛一亮」的書。作者的文筆流暢,而且充滿了人文關懷。書中提到關於「飲食療法」的迷思,我一直以為只要吃得越健康、越少油少鹽,就能對抗癌症,但作者卻點出了許多盲點,說明了過度的飲食限制有時反而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甚至影響治療效果。這讓我開始反思,原來面對癌症,並不是所有的「好意」都是有益的,需要有正確的知識來判斷。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也探討了「心理狀態」對於癌症治療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只關注身體上的治療,卻忽略了患者內心的掙扎與壓力。作者透過細膩的觀察,分享了如何透過心理支持、建立信心,來幫助患者更積極地應對治療過程。這點對於家屬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建議,讓我們知道如何成為病人最堅實的後盾,而不是徒增他們的負擔。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像是和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輩在聊天,獲益良多。

评分

坦白說,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有點猶豫,因為「癌症」兩個字實在太沈重了。但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癌症迷霧的導航手冊」,而不是單純的疾病說明。作者沒有刻意渲染恐怖,反而用一種溫和且堅定的語氣,引導讀者認識並釐清許多被誤傳的資訊。像是書中提到的「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的觀點,我之前是完全沒想過。透過作者的解析,我才明白,在現代醫療進步下,許多癌症的確是可以被有效控制,讓患者能夠擁有長期的生活品質,而不是只能聽天由命。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就是它對於「治療黃金期」的定義,並非僅僅是「發現疾病的時間點」,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綜合性的考量。作者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除了疾病的早期診斷,還包括了患者的身體狀況、情緒支持、以及正確的醫療決策能力。這些因素加起來,才能真正構成一個有利於治療的「黃金期」。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積極面對」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只是單純的鼓勵,而是知道該從哪些面向去努力,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治療機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