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有救了!降低中性脂肪与胆固醇的47招

懒人有救了!降低中性脂肪与胆固醇的47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健康饮食
  • 降脂
  • 胆固醇
  • 中性脂肪
  • 懒人食谱
  • 健康生活
  • 养生
  • 食疗
  • 预防三高
  • 轻医食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生活,处处藏匿着隐形杀手,稍一不慎就陷入健康危机之中!
 
  日本知名医师冈部正指出,会「危及生命的生活习惯病」如:动脉硬化、脑梗塞与心肌梗塞等,病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恶化,直到某天突然因为心肌梗塞病倒才发现事态严重,多是因为忽略了「脂质异常症」,这种充满警讯的生活习惯病所造成。
 
  自以为很健康,健检时意外发现中性脂肪值偏高、坏的胆固醇偏多……

 
  中性脂肪值或坏的胆固醇值,象征一个人血液中脂质增加的状态。如果再加上好的胆固醇太低,就会从「高脂血症」恶化成「脂质异常症」。然而「脂质异常症」的病患,平时既不痛也不痒,相当缺乏自觉的症状。
 
  坐困愁城,绝非上上之策!

  冈部正医师说,撇开家族性遗传的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疾病不说,已经面临边缘阶段的脂质异常症,依然故我维持过去的饮食习惯与生活型态,会有相当高恶化的机率。

  「脂质异常症」主要起因于每天偏食、运动不足所造成的体重增加。但是,及时调整日常生活习惯,仍有重拾健康的机会。

  为了健康,只需注意两件事!

  冈部正医师,以日本糖尿病专业医师的角度告诉大众,想脱离「脂质异常症」的魔掌重返健康,该做的事只有两件:停止狼吞虎嚥,以及变点心的吃法。只要确实做到这两点就好。
 
  太过简单?太不可思议?

  长年接触生活习惯病的冈部正医师,非常了解病人贪多嚼不烂的想法,东试一点西做一下,大多半途而废,看不到结果。

  生活习惯病的患者中,懒得动的人居大多数。嫌运动太麻烦、讨厌改变饮食习惯、只吃喜欢吃的东西,总之要改掉生活习惯难如登天。
 
  想法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书中提出47条适合「懒鬼实践法」的改善对策,只要集中精力,跳脱现状,凿出一个洞,把小洞变成大开口就不难了。

  想吃肉喝酒品尝甜食,却又不想努力减肥吗?
  本书将教您简单有效降低中性脂肪与胆固醇
  以维持健康身体、提升生活品质的妙招

 
  效果极佳!现在就可以开始
  这样就可以改善中性脂肪值和胆固醇值!
  ○不用节食,只要「戒掉狼吞虎嚥习惯」就有明显成效
  ○如果是「饭后吃一点点」的程度,那么甜点也没问题
  ○其实并不健康!想降中性脂肪,就少吃水果
  ○只要小心,吃肉也OK
  ○遵守适量原则,就不需戒酒
  ○清扫工作能让房间变干净、心情变舒爽、身体变轻盈
  ○觉得有点压力时,笑一笑、哭一哭吧!

健康推荐

  张承能 林口长庚医院脑肿瘤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李启明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心脏内科教授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不同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聚焦于健康与生活方式的优化,但绝不涉及降低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主题。 --- 书名:《生活艺术:重塑专注力与时间掌控的内在指南》 作者:[此处可留空或使用一个虚构的作者名] 出版社:[此处可留空或使用一个虚构的出版社名] 内容简介: 在信息洪流与快节奏生活的双重挤压下,我们似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却也逐渐失去了对“当下”的感知和对时间的有效掌控。我们被各种“效率工具”和“多任务处理”的理念裹挟,却常常在一天结束时感到精疲力竭,仿佛什么都没做成,或者仅仅是应付了事。《生活艺术:重塑专注力与时间掌控的内在指南》并非一本关于如何更快完成工作的手册,而是一份邀请,邀请读者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以及“注意力”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寻找到一条更深刻、更具满足感的生命轨迹。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如何系统性地削弱我们的专注力。我们不再训练大脑进行深度思考,而是习惯于碎片化的信息摄入。作者认为,真正的效率并非来源于同时处理更多事务,而是来源于高质量地、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件事。因此,全书分为三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进行自我修复和能力重塑。 第一部分:觉察的开端——理解分心的本质 本章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对自身注意力分配模式的清晰认知。作者没有采用指责的口吻,而是以一种科学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探讨了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如此容易被捕获。我们探讨了“注意力疲劳”的生理机制,以及智能设备设计中那些精心设计的“奖励循环”是如何潜移默化地重塑我们大脑的奖赏系统的。 这里涵盖了对“认知负荷”的深入讨论。许多人将精力充沛误认为高效率,但实际上,不断的任务切换会使大脑产生大量的“切换成本”,这些隐形的消耗正日积月累地侵蚀我们的决策质量和创造力。本部分通过提供一系列自我评估工具,帮助读者识别出那些窃取他们时间与精神能量的“无意识习惯”。它强调,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只有看清陷阱,才能找到逃离的路。 第二部分:重塑专注的基石——从外在控制到内在驱动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操作指南,重点在于建立起能够抵抗外界干扰的“专注力肌肉”。作者引入了多个经过实践检验的、侧重于心流体验和深度工作的框架。 首先,“环境的极简主义”被提出。这不仅仅指物理空间的整理,更重要的是数字环境的清理。如何设置无干扰的工作时段、如何筛选性地使用通知、以及如何建立起一套明确的“数字边界”,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其次,作者详细阐述了“意图驱动的工作流”。这是一种与传统待办清单截然不同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开始任何任务前,都必须清晰地定义“完成”的标准和本次工作的“核心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任务不再是无穷无尽的待办事项,而是具有明确终点的行动序列。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运用“时间分块法”来保护大块的、不受干扰的思考时间,并将这些时间视为不可协商的“神圣时间”。 此外,本书强调了“能量管理”的重要性远胜于“时间管理”。一个疲惫的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作者提供了关于如何科学安排休息、高质量睡眠对认知功能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短时间的“恢复性活动”(而非仅仅是切换到另一种娱乐方式)来真正重启专注力的建议。 第三部分:生活的艺术化——专注力带来的深度体验 当专注力得到恢复,生活本身的面貌也会随之改变。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将这份重塑的专注力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日常活动从机械重复变成一种富有意义的体验。 这部分内容延伸到了“慢生活”的哲学实践。如何通过专注于烹饪、园艺、阅读纸质书籍或进行深度交谈,来培养一种对过程的欣赏能力。作者分享了许多如何将“在场感”融入到亲子互动、人际交往乃至独处时刻的技巧。真正的生活艺术,在于对每一个瞬间的全然投入。 最后,本书回归到对“自我价值的再定义”。当不再以外在的忙碌和完成的事务数量来衡量自身价值时,我们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节奏。这是一种从“做(Doing)”到“是(Being)”的转变,它引导读者建立起一种更稳定、更少受外界评价波动的内在安全感。 《生活艺术:重塑专注力与时间掌控的内在指南》不是一套速效药方,而是一场需要耐心的自我修行。它承诺的不是更多成就,而是更高质量的体验和更清晰的内在自我。通过重新掌握你的注意力,你将重新掌控你的人生叙事。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冈部正


  冈部诊所院长、医学博士。

  1953年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大学医学系。担任龟田综合医院副院长后,以提供客制化医疗服务为理想,于东京银座创立冈部诊所。以专科医生之姿,长年从事生活习惯病的预防与治疗。担任日本电视台「下午一口气◯◯」以及东京电视台「发现主治医师的诊疗所」、「健康开关」等节目嘉宾,活跃于电视等各大媒体中。着有多本畅销书籍。

  日本病态营养学会评议员。日本糖尿病学会认定专科医师、指导医师。日本肥胖学会会员。

译者简介

吴乃慧


  政大广告系毕,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毕,曾出过日文旅游书,并曾翻译建筑、设计、健康、手作等相关书籍。
 

图书目录

推荐序 降低中性脂肪以及胆固醇的47个妙招 张承能
推荐序 改变做法,跟血脂异常说再见 李启明
前言
 
第1章
饮食习惯无法说变就变
只要戒掉「狼吞虎嚥」、「吃点心」的习惯,就能改善饮食生活
1.不用节食,只要「戒掉狼吞虎嚥习惯」就有明显成效
2.每一口咀嚼五下,就能轻松变健康
3.只要喝一杯水,就能预防大吃大喝
4.不只不合礼仪!请马上戒掉「边吃边~」的习惯
5.只要能做到「慢慢吃」,饮酒聚餐也OK
6.透过「饮食日记」发现自己多么会吃
7.如何控制肥胖的元兇「假性饥饿」
8.如果是「饭后吃一点点」的程度,吃甜点也没问题
9.搜寻「低糖甜点」,意外能发现许多选择!
10.食慾来自压力!这么做就能明显舒压
 
第2章
在意中性脂肪值者的饮食法
简单向「甜点」、「酒精」说再见
11.自然而然脱离「砂糖中毒」的方法
12.没你想得健康!想降中性脂肪,请少吃水果
13.只要少喝饮料,就能大幅减少卡路里摄取量
14.不要连续两餐都吃「面包」、「乌龙面」、「义大利面」、「披萨」等淀粉单品
15.吃油炸类也没关系
16.效果令人惊艳:第二杯开始,点不喜欢喝的酒
17.居酒屋的下酒菜,请选择滑熘、黏稠的食材
18.如果晚餐太晚吃,就先吃些轻食
 
第3章
在意胆固醇值者的饮食法
不放弃「美食」也OK的宝贵技巧
19.透过想像练习,跟「脂肪中毒」说再见
20.一天能吃两颗以内的蛋
21.戒不掉甜食,那就选吃日式糕点吧!
22.吃肉也OK,只要不吃一看就是肥肉的部位就好
23.菇类、海藻、蒟蒻,改善胆固醇的有力帮手
24.大豆食品好厉害,既好吃,又能降胆固醇
 
第4章
对身体有益的新饮食习惯
想法改变,生活与身体也会明显改善
25.健康比礼节更重要。养成「剩菜剩饭」的习惯吧!
26.不知道该吃什么时,记住「鱼藻纳醋菇葱」口诀
27.把蔬菜当药吃,就能愈吃愈有味
28.不知该选哪种蔬菜时,就选「深色蔬菜」
29.喜欢喝味噌汤、清汤的人,不会变胖
30.遵守适量原则,就不需戒酒
31.充分享受喝酒聚会的快乐吧!喝过量了,请花3天来弥补
 
第5章
懒鬼也办得到!
一天只要十秒,用这个健康习惯改变人生
32.只要一天量一次体重,就能慢慢变健康
33.大腿施力快步走,就能提升卡路里消耗率
34.懒得外出的人,就做「原地踏步」与「空中摆手」吧!
35.一天花十秒钟就好,边看电视边「撑体」
36.打扫能让房间变干净、心情变舒爽、身体变轻盈
37.心动的感觉永远重要。为了想见的人,再讨厌的运动也能持续
38.觉得有点压力时,就笑一笑、哭一哭吧!
39.一年不抽菸,生病风险减少三成!
40.把每天的沐浴时光,变成肌肉锻鍊时光
41.高品质的睡眠,才能远离动脉硬化
 
第6章
懒鬼应该知道的健康常识
远离药物、重拾健康的六大心得
42.动脉硬化对策愈早开始愈好
43.减少内脏脂肪,就能增加「长寿激素」
44.不要过度迷信代谢症候群检查结果
45.健康检查数字,必须拿来跟「过去的你」比
46.中性脂肪与胆固醇之外,还有「其他疾病问题」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47.请当心!亲人的死,容易遗传

图书序言

推荐序

降低中性脂肪以及胆固醇的47个妙招


  我读完冈部医师所写的这本书的时候,真的要为他所提出来的方法与理念按一个「赞」,他提出了很简单的方法以及理念,用很浅显容易了解的文字,教导我们如何降低中性脂肪以及胆固醇。中性脂肪以及坏的胆固醇,会沈积在我们的内脏以及血管壁上,进而造成血管壁硬化,发生高血压,最后甚至于造成阻塞,而产生心脏病或者是脑中风。他开门见山就说,如果要脱离血脂肪异常的魔掌,重返健康的身体,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停止狼吞虎嚥、改变吃东西的方法。

  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正常的神经生理反应, 在进食二十分钟以后,大脑才会把「吃饱」的讯息传递下来,如果在少于二十分钟之内吃饱的话,就不会有吃饱的感觉,可能就会继续再进食,而摄取了过多的养分以及中性脂肪、糖分。所谓的细嚼慢嚥,冈部医师建议只要咀嚼十次就可以,过度拒绝到三十次的话,可能会造成颞颚关节发炎。

  要降低胆固醇以及体重的话,他提出了一个原则,也就是说,「摄取的热量一定要低于所消耗的能量」。这一个观念跟我一向所提出减肥的原则,是完全不谋而合的一个理念。他建议应该减少砂糖的摄取,因为糖分是中性脂肪合成的主要原料之一,至于碳水化合物之类的淀粉,譬如:白米饭、面食、甚至于面粉制品面包馒头,也应该在减少摄取之内,笔者曾经把水饺的皮与馅分开,结果发现五个水饺的皮竟然几乎与一碗白米饭的份量差不多,所以吃得过多的水饺,间接也可能造成过度摄取淀粉的情形。

  此外,会造成坏的胆固醇增加的食物也应该要避免,譬如:说油花很漂亮的肉类、内脏。应该多摄取一些高密度胆固醇的食物,譬如:鱼肉。他也建议应该多摄取大豆类的食物,可以提供蛋白质以及好的胆固醇,日本人常吃的海藻、纳豆、蒟蒻,也都在他建议的名单。

  至于酒类以及含糖的碳酸气泡饮料的话,也在他建议黑名单之列。他也教我们如果是因为应酬没有办法拒绝的话,可以尝试的减少,或者是喝比较难喝的酒类,这样就可以减少摄取酒精的量。他也建议要摄取大量的蔬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或水果,譬如说胡萝卜、南瓜、花椰菜、芦笋、蕃茄的蔬果。

  另外每天吃两个蛋,他也不反对,因为身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二○%是经由肠道摄取而来,其他的八○%则是在肝脏里合成,多余的糖分以及中性脂肪,在肝脏里合成后,再排放到血液中的。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他提出了快走的建议,这种理念和南云医师以及我所提出来的理念,也是完全不谋而合。在日常生活的活动当中,减少开车,走路,甚至于快走可以增加消耗热量,进而消耗掉中性脂肪以及胆固醇,这种快走的观念,和先前南云医师以及我所提出来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每天走路,甚至于快走,不仅可以省钱,更可以有适度的运动,进而降低我们的中性脂肪以及胆固醇,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每天只要花十秒钟秤秤自己的体重,随时可以提醒自己的体重是否有超重的情形,或者是有逐渐增加的时候,这样的话我们对于食物的摄取量以及质就要更小心。总之这一本书用很浅显的文笔,实际的例子,教导人们如何去降低中性脂肪以及胆固醇,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张承能
(本书作者为本文作者为林口长庚医院脑肿瘤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推荐序

改变做法,跟血脂异常说再见


  螺丝生锈卡住了怎么办?搁置不理只会随着时间卡得愈来愈紧,愈来愈难处理!

  血脂异常是现代人的梦靥,和高血压、肥胖以及高血糖都脱离不了关系。除了少数人深受遗传的影响之外,多数问题还是源自生活及饮食习惯。作者在前言当中就已经明白的提示:「要脱离血脂异常,只要做到『停止狼吞虎咽』及『改变点心的吃法』这两件事就好。一旦生活与体重出现改善之后,不用别人督促,自己就会心甘情愿照着书本上所列的其他项目一一实践。」这听来似乎太过简单化,但实际上强调的是「集中精力找出脱离现状的关键!」这就如同要卸下卡住的螺丝,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向施力,让螺丝开始松动,接下来就可以一圈接着一圈,顺利地拆除了。

  要改变习惯多年的生活以及饮食方式,本来就是件困难的事情。若是长篇大论、繁复要求,更让人容易萌生挫折、直接放弃。因此作者在本书中一直强调「从办得到的部分开始着手。」为了减少挫折感而导致的放弃,作者也强调「以做得到也好、做不到也罢的轻松心态来面对。」至于「绝对不吃晚餐」……等,无法坚持下去的努力,终究徒劳无功,也就不必去尝试了!

  为了要停止狼吞虎咽,作者建议了许多简单的方法,例如:每一口咀嚼五下、选择非得咀嚼不可的菜餚、餐前一杯水(汤)、避免过度饥饿、记录饮食日志等。而食物当中的隐形杀手,例如:高糖甜点、过甜水果、含糖或酒精饮料,也可以透过检视饮食日志使之一一现身。至于优良食品,例如:大豆、蒟蒻、深色蔬菜及「鱼藻纳(豆)醋菇葱」倒是容易记得的口诀。

  要适时给自己的努力做回馈,最佳的方法莫过于每天量体重并且将之图表化。只要看到自己的体重逐渐下降,那种兴奋的感觉就好像看到卡住的螺丝开始松动,就更有动力继续下去了。和健康最密切相关的指数莫过于腰围了!这是因为腰围增加代表了内脏脂肪的累积,而内脏脂肪累积正是作者一再强调要避免的事情。

  总之,血脂异常随着饮食和生活习惯逐渐生锈并卡住我们身体健康的螺丝必须及早卸除。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当中找到自己「办得到的部分」着手,让螺丝开始松动吧!

李启明
(本文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心脏内科教授)

前言

  因为无自觉症状而轻忽
  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本以为自己很健康,却在健康检查时意外被告知中性脂肪值偏高、坏胆固醇偏多。这样的人,我想应该不少。

  中性脂肪值或坏胆固醇值,代表一个人血液脂质增加的状态。倘若好胆固醇值过低,就会从「高脂血症」恶化成「血脂异常症」。

  血脂异常症,由于没有痛痒症状,所以病患并不容易自觉病情。因此,病情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恶化,甚至直到某一天因心肌梗塞而突然病倒。

  我认为血脂异常是一种「警讯性生活习惯病」。先不论家族性遗传的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疾病,即便现在患有尚处于警讯阶段的血脂异常症,还是有机会重拾健康。但如果什么也不做,维持过去的饮食习惯与生活型态,就会有相当高的机率恶化成动脉硬化、脑梗塞与心肌梗塞等「危及生命的生活习惯病」。

  以上的叙述方式或许让你心生恐惧,但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听过好多次,也可能已经听腻,但血脂异常症是一种能与糖尿病、高血压匹敌的生活习惯病,主要起因于每天偏食、运动不足带来的体重增加。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指导如何改善生活习惯病的书籍与出版品。然而,在各种资讯流窜的情况下,最常听到的却是「结果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因应才好」等心声。

  为了回应这样的心声,于是我提笔写下本书。
 
  为了健康
  只要注意这两件事

 
  想脱离血脂异常症的魔掌重返健康,该做的事只有以下两件:
  停止狼吞虎嚥。改变点心的吃法。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好。
  这是否太过简单,反而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我长年以预防及治疗生活习惯病的专科医生身份,接触过许多患者,所以我非常了解病人贪心地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试,却都以半途而废告终,无法产生良好结果的情况。

  生活习惯病的患者,似乎以懒散的人居多。他们嫌运动麻烦,讨厌改变饮食习惯,只吃喜欢吃的东西,很难改掉生活习惯,面对这样的患者,即便给予各种指导,也很难持续下去。

  胆固醇与中性脂肪,原来对身体是有益的,但当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中性脂肪等「脂质」增加太快、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太多时,就会产生问题。这种状态又称为「血脂异常症」,如果置之不理,会引发动脉硬化、心脏病、脑中风等疾病。为了不让血脂增加太多,首先必须注意透过饮食摄取脂肪等问题。

  本书中,提出好几种适合这样的懒鬼马上实践的改善方法。

  但是,请不要一开始就抱着「我要全力实践书中所列的每一条」的想法。

  只要集中精力找出脱离现状的关键就好。

  如果能在长年持续下来的生活习惯这个铜墙铁壁上凿出一个洞,把小洞变成大开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你改变狼吞虎嚥与吃点心的习惯,生活与体重出现改善后,不用别人督促,自己就会心甘情愿照着本书所列的其他项目一一实践。

  还要注意一点。在去增加某些作为之前,请先把一直延续至今的坏习惯一个个消灭。这也是摆脱血脂异常症的关键作法。
 
  任谁都能减轻体重。

  有人总是因为抗拒改变现在的生活、因而老是称自己瘦不下来,然而医生角度看到的肥胖,远比大家所想的来得严重。

  当体重和内脏脂肪增加,名为「脂联素」的长寿激素就会减少。

  脂联素具有活化肌肉细胞的脂肪代谢功能,所以当脂联素增加,就能减少内脏脂肪,获得不易发胖的体质。此外,当中性脂肪减少,好胆固醇(HDL)就会增加,血脂异常症就能获得改善。不仅如此,脂联素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与动脉硬化等疾病。

  这么一来,就能渐渐脱离以血脂异常症等生活习惯病的魔掌。
 
  想法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请先试着实践本书的内容
 

  内容听来有些艰涩,但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

  没时间的人,请先阅读第一章,并从办得到的部分开始着手,总之要先试着身体力行。对于解说中性脂肪的第二章,以及对付胆固醇的第三章,请挑选与自己状况吻合的部分来读即可,将能解开平日生活上的许多疑惑。

  如果有时间的话,请继续阅读第四章之后的内容,慢慢地、一步步去尝试可能做得到的部分,以做得到也好、做不到也罢的轻松心态来面对即可。

  想法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阅读本书后,即使书里提到的每一点无法全都付诸实践,也能得到许多让念头一转的启发。我衷心期盼本书能为您重拾健康、提升生活品质贡献一臂之力。
 
冈部正

图书试读

1.不用节食
只要「戒掉狼吞虎嚥习惯」就有明显成效

 
不做无法持续下去的努力,这是我的信念。

「为了减重,不吃晚餐!」

「绝对不吃甜点!」

这样的决心,顶多只能持续两个月。而且愈是追着流行跑、随着极端减重法起舞的人,愈会在轻易尝试后又轻易放弃,最后又回复到以前的生活。

重拾以前的生活,意味着也重拾了以前的身材。

大部分有血脂异常症等生活习惯病困扰的人,都有减重的必要。

男性的体重如果比二十岁时增加五公斤、女性的体重如果比十八岁时增加五公斤,代表正处于准生活习惯病病患的阶段,因为体重与血脂异常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体重控制得宜,也会非常明显反映在胆固醇值与中性脂肪值的改善之上。所以控制体重这件事,可以说做起来非常值得。

在许多控制体重的方法中,我最推荐的是「戒掉狼吞虎嚥习惯」这个方法。是的,真的只要这样。

尤其如果你属于「小腹便便型」内脏脂肪多的人,优先改掉狼吞虎嚥的习惯,将会带来绝佳的成果。

为什么肚子周围会囤积一圈脂肪呢?

恕我直言,就是因为吃得太多。用简单的算式说明,就是因为吃进来的卡路里大于消耗掉的卡路里,所以才会发胖。

想减少吃进来的卡路里,除了减少食量以及重新审视饮食内容之外,别无他法。但是,这需要花一些精力才能完成。难道没有任谁都能轻易持续下去的方法吗?这么一想,「改善狼吞虎嚥的习惯」就浮出台面。
 
狼吞虎嚥是暴饮暴食的元凶,改掉狼吞虎嚥的习惯,自然能改善暴饮暴食的状况,所以即使现阶段没有卡路里或营养素等相关知识也没关系,也不需要刻意去改变食量。

只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狼吞虎嚥就好,再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方法了吧!

然而,狼吞虎嚥是长年累积下来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说改就能改,所以最好还是抱着「需要一点时间」的心态来面对它。

请放心。

人类是具备极佳适应能力的生物,对于新的、不习惯的作法,只要连续两个星期都贯彻到底,就能够变成习惯。

所以,就当是被哄或被骗,总之先试试这个方法两个星期,因为尝试后所得到的甜头是很大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太有共鳴了!我就是那種聽到「健康飲食」就自動腦補一堆水煮雞胸肉、燙青菜,然後還要自己準備便當,想到就頭皮發麻。平常下班已經累得像狗一樣,還要再研究食譜、買一堆生鮮食材,真的會讓人崩潰。但是,我也知道數字不能再放任下去了,家裡長輩都有心血管問題,我也不想重蹈覆轍。所以,看到「懶人有救了」這幾個字,簡直像看到救星一樣!我真心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偷吃步」的方法,像是如何聰明地吃外食,或是哪些小零食其實沒那麼傷身,甚至有沒有一些在家就能做的簡單伸展,不用搞得像專業運動員。我不是不願意改變,只是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複雜的理論。如果能有幾個簡單易懂、馬上就能上手的小訣竅,那我絕對願意嘗試。拜託,拜託,希望這本書真的能讓我擺脫「懶人」的稱號,用最輕鬆的方式,把健康找回來!

评分

我的家庭醫學科醫師最近跟我耳提面命,說我的血液報告裡面的「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都偏高,聽得我心驚膽顫的。醫生講了一堆理論,什麼飲食要低脂、低糖、多纖維,還要規律運動,減重等等,但我總覺得那些都離我太遙遠了。我上班已經夠操了,通勤時間又長,哪有時間準備三餐?下班只想癱軟,運動?那是什麼?我的記憶裡,關於健康飲食的書,不是教人煮一堆看起來沒什麼味道的食物,就是講一大堆科學術語,看得我頭昏腦漲。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懶人有救了!降低中性脂肪與膽固醇的47招》,我真的覺得這是為我這種人量身打造的!我最需要的,就是那種「懶人」可以輕鬆執行,又真的有用的方法。我不想再被那些複雜的健康知識壓得喘不過氣,我只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實際、可行、而且不會太過份的方法,能幫助我把身體的這些數字「壓」下來。

评分

我大概就是那種「健康危機感」有點嚴重,但「執行力」又有點不足的典型台灣上班族。每次拿到健康檢查報告,看到那幾個讓我頭痛的數字,心裡就會警鈴大作,想說這次一定要好好改變。但每次真的要動手去查資料、去調整飲食、去安排運動,就覺得好累,又常常因為工作太忙而不了了之。我真的很需要一本告訴我「怎麼做」的書,而且是那種「輕鬆做」、「簡單做」就能有效果的。所以,《懶人有救了!降低中性脂肪與膽固醇的47招》這個書名,簡直就是打中我的痛點!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用犧牲太多生活樂趣,就能改善健康狀況的具體方法。例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相對健康的飲食選擇?有沒有哪些容易被忽略,但卻對降低膽固醇和中性脂肪非常有幫助的「小動作」?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實際的啟發,讓我不再只是「想」改變,而是真的能夠「做」到,而且是用一種不那麼辛苦的方式,讓身體慢慢健康起來。

评分

真的!最近健康檢查報告出來,數字有點嚇人,尤其是膽固醇和中性脂肪,醫生一直唸,說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我平常工作就夠忙了,下班回家只想癱在沙發上滑手機,哪有時間去搞什麼複雜的飲食控制或運動計畫?聽起來就覺得好累。最近剛好看到這本書的介紹,名字就很有吸引力,"懶人有救了!" 讓我眼睛都亮了。我想說,如果真的有簡單的方法,不用太折騰,又能幫助我改善這些數字,那真的太棒了。我最怕那種要戒掉所有愛吃的,或是每天要跑操場幾小時的書,那種根本不是給我們這種平凡上班族看的。希望這本書能真的提供一些實用的、容易執行的小撇步,讓我不用改變太多生活習慣,就能慢慢把身體調回來。畢竟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再忙也要顧一下,不然以後生病了,反而更影響工作和生活。而且,如果能跟著書裡的方法,慢慢看到自己的健康指數進步,那種成就感應該會很不錯。

评分

每次去健康檢查,我的膽固醇和中性脂肪指數就像是固定班底,永遠都在紅字邊緣徘徊。醫生總是會碎碎念,叫我要注意飲食,要多運動,但說實話,我就是個典型的「外食族」,三餐都靠外面解決,要怎麼控制?而且我平常下班就累得半死,哪還有力氣去運動?最怕看到那種字裡行間充斥著專業術語,動不動就要我改變整個生活習慣的健康書。那些對我來說根本是天書,看了就想睡。所以,《懶人有救了!降低中性脂肪與膽固醇的47招》這個書名,根本是打中我的心坎裡!我就是那個「懶人」,我就是希望有人能告訴我,不用花太多力氣,不用改變我現有的生活方式太多,就能把這些討厭的數字降下來。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很實際、很貼近我們一般人生活的小撇步,例如,有哪些外食的選擇相對健康?有沒有哪些簡單的居家小習慣可以幫助代謝?或者,有沒有哪些「看似」無害,但其實有幫助的食物?我真的需要一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看到效果的方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