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德国最受欢迎的思辨读本_流亡与融合篇※
什么是难民、族群融合、庇护政策或仇外心理?和你我又有什么关系?
截至2017年,全世界因为战争和暴力共有6,560万人被迫流离失,创新历史高,
其中难民人数相当台湾的总人口,且半数以上是未成年孩童……
.为什么孩童会只身一人上路?
.哪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逃亡之路?
.种族灭绝者与土匪主宰着何处?
.气候难民、战争难民与经济难民:我们能否做这种区分?
.造假的人如何挑起仇外心态?
.曾经是外人,永远是外人:什么是移民,他们是否会永远留下?
.难民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吗?
难民危机、人蛇集团、庇护政策……作者克莉丝汀.舒兹—莱斯以化繁为简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当今复杂的难民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族群融合课题,让人在清楚来龙去脉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对于这些主题的看法。如今全球有超过六千万人流离失所,被迫远走他乡。但这一切又与我们有何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认识相关事实、理解整体脉络是十分重要的事。如此,我们才能在难民与族群融合的争议上抒发己见、畅所欲言。
全书共分成八个主题:
1、从驱逐与流亡的历史说起;
2、介绍当今全球主要发生流亡现象的地区及其现况;
3、说明流亡现象的发生与全世界的关系;
4、分析难民和移民的种种类型及其处境;
5、阐述德国的难民政策和相关法制;
6、描绘仇外心态的形成与仇外者的面貌;
7、反思德国的主流文化与认同形塑;
8、讲述族群融合在德国的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承继《向下扎根!德国教育的公民思辨课》系列一贯风格,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搭配生动有趣的插画,在具体明白的提问中,为年轻读者清楚说明和「移民、难民及族群融合」有关的种种事实及整体脉络。
◎作者文笔流畅,内容难易适中,主题面面俱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处理这些严肃且复杂的题目时,仍能让读者不失阅读的乐趣。这是本不仅适合在学的青少年,更是所有人的入门书。
◎德国销售超过10,000册,并被多家教育机构列为推荐读物。
/
● udn转角国际特约作者 黄哲翰
就像许多哲学问题一样,愈是贴近迁徙、流亡、冲突、融合等问题的真实样貌,我们就愈不清楚什么才是最好的解答。我们必须时时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能因为高举了普世原则、或自认占到道德高地,就因此懈怠。
「流亡与融合」,或说「族群冲突」这个题目,对于公民思辨而言,是最棘手的议题,同时也是无可取代的试金石。这本书以清晰易读的文字,翔实汇整了参与讨论必备的各项基本事实,并且透过事实的铺展,引导读者逐步思考一系列的政治和伦理原则。
● 自由写作者 陈中芷:
舒兹-莱斯针对难民问题的分析,奠基在一个基本命题:我们要什么样的共同社会生活?这也是这套「向下扎根」书系的核心关怀。难民冲撞的不仅是国籍限制,更是关于「我们」对自身的界定。一个能达到和而不同、容纳差异的社会,就越能体现民主与人权的价值。对台湾社会而言,或许欧洲难民问题显得遥远,但是台湾历史从不缺外来者融入当地的挑战,不论成败,终究每个人都得为共同社会生活负起一己之责。而正是负责的体认,让「没有人是局外人」这句话成为行动的开始。
【各界好评】(依姓氏笔画排列)
沈清楷 辅仁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哲学星期五创办人
周威同 国立台东女中公民与社会科教师、公民教师行动联盟发起人
幸佳慧 儿童文学作家
林汝羽 英国发展研究院博士生、独立评论@天下〈流亡与共生〉作者
邱伊翎 台湾人权促进会祕书长
胡培菱 外文书书评人
张翠容 香港独立记者
黄奕潆(阿泼) 作家、媒体工作者
黄哲翰 udn《转角国际》专栏作家
蔡庆桦 独立评论@天下「德意志思考」专栏作者、驻法兰克福办事处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