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不是习性问题,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一直强迫自己「好起来」,反而会导致拖延习惯更加顽强不屈。
其实,只要正面处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拖延的行为自然会蜕变为积极行动!
无论你是……
※ 迟迟交不出论文或报告
※ 工作效率极佳,却老是错过缴帐单或其他小事的期限
※ 经常错估通勤需要的时间
※ 事情往往要到最后关头才赶着交差
※ 自认是个无药可救、没有希望的拖延者
本书能让你明白两个道理:
1. 你不孤单。
2. 无论拖延情况多严重,你都有能力化身为行动派!
我们常以为,惯性拖延是一种性格缺陷,结果一方面厌恶自己、责怪自己,另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地继续拖延,无力改变。实际上,没有人天生就会拖拖拉拉,拖延是我们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当然也能透过某些方法戒除。
作者费欧博士根据自身的拖延经验,结合心理学长才,发展出一套有效对策,成功帮助上千名习惯拖延的人跨越难关。这套策略的宗旨十分简单:辨认让自己拖延的因子,就能反过来利用拖延心理,轻松提高生产力!
了解拖延的真正原因,我们就能明白──
不需要逼自己持续工作一整天,假如只工作三十分钟,品质和效率反而会提升;
不需要延迟休息跟玩乐的时间,这样只会让我们觉得人生灰暗,更想拖延;
不需要一直批判、要求自己,因为自我批判恰恰是拖延行为的好朋友。
如果你知道自己有拖延的毛病,本书告诉你:
◎ 放下拖延的习惯,就能好好享受人生了
◎ 拖延带来的焦虑、恐慌、罪恶感,比做正事还要累!
◎ 让自己彻底休息一回,反而能减少拖延的欲望
◎ 运用留白时间表和反转行事历,轻而易举激发做事的动力
如果你身边有会拖延的人,本书告诉你:
◎ 拖延者对自己比任何人都要严苛,内心总是相当煎熬
◎ 越是责备、批判、对拖延者发号施令,他们越有可能拖延
◎ 善用三维思考,帮助拖延者釐清该做的事情
专文推荐 海苔熊/科普心理学家
张国洋/《大人学》共同创办人
NeKo呜喵/人气书评youtuber
──实用推荐
这本书无疑是改善拖延习惯的圣经,能够让任何人告别爱拖延的过去,摇身一变成为「生产者」。如果我的客户想要对抗拖延、摆脱伴随拖延行为而来的罪恶感,我总是会推荐这本书给他们,连我自己也常参考书中的建议。──丽莎‧罗斯坦(Lisa Rothstein), 「达文西难题」(The DaVinci Dilemma)网站负责人
我有很多客户深受拖延所苦,这本书对他们的帮助相当大。本书会帮助你釐清拖延的原因,还提供具体的练习跟策略,带领你克服让你无法动手做事的瓶颈。非常棒的一本书。──凯莉‧史宝汀(Carrie Spaulding),三十大关职涯教练(The Thirtysomething Coach)
在我写硕士论文的期间,这本书真的给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停止自责,而是真正着手把论文写完。那时候,我看到论文就心烦,却又没办法好好享受生活中其他部分,因为我对于没写完论文充满了罪恶感。本书作者对于人的本性抱持正面的态度,一方面让我认清我有哪些生活习惯是没有效益的,但另一方面又告诉我,就算有这些习惯,也不代表我是个差劲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唯一受拖延所苦的人,让我觉得好多了。──亚马逊读者herumlauferin
这本书写的比另一本《拖延心理学》要好的多。条理也蛮清楚……概念很值得借鉴。──豆瓣读者Sky
很有用的建议。拖拉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并不太成功)的解决方案,我们总是从拖拉中获得了好处,才会让它百戒不掉。现在,不是去打败拖拉,而是自然而然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变成一个高效能人士。──豆瓣读者迷踪
作为一个专注战胜拖拉28年的同志,看了很多战胜拖拉系列书籍,但对这本书感觉非常好,全5分。因为书中所列方法和技巧都是经过作者多年实践后总结归纳的,方法很容易上手,也能很快出成效。──豆瓣读者「张兵为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