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我自己,
但现在才了解,在我内心深处有一泓我永远都处理不了的泪水……
──欧文‧亚隆,85岁
当代知名存在主义心理学者欧文‧亚隆回首自己的一生,固然有数不尽的甜美、荣耀、精彩,但这位拉拔无数徬徨心灵的治疗师,却也有难解的悔恨、遗憾、无助与恐惧。
这一切,都如实记录在这本温暖的回忆录里。
生长在贫穷的犹太社区,亚隆努力挣脱环境枷锁,一步步走上助人专业之路。他开创了团体心理治疗的新视野,勤于探索生命存在的本质,并将之融入心理治疗,以其独特的风格扶助病人探问生死,更将诊间风景化为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散文与小说。
这本回忆录见证了亚隆思想与作品诞生的过程。让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移民家庭的爱恨与梦想,以及一段心理治疗发展史的吉光片羽。他一贯的真挚,不管是对父母的遗憾、对妻子的爱恋、对亲友的思念、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尴尬的旅行经验、后悔写下的小说……在在令人动容。他那不畏困窘的分享,彷彿散尽人生最后的力量,也要以一己生命能量照亮众人。亚隆一生所疗癒的不单单是诊间的病人,还有遍布全世界的读者。他说:「我每天收到的信件提醒我,遥远的国度有一个人,我对他是有帮助的。」
这一次,亚隆将书写对象转向他自己,记录下他「成为自己」的历程。对读者而言,亚隆对生命与专业的反思是一种邀请,邀请你我跟着他的步伐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
书籍重点
★英国《卫报》(Guardian)二0一七年年度好书!
★亚马逊网站五颗星评价!已售出25国版权!
★存在主义治疗巨匠欧文‧亚隆,晚年最真诚的自我回顾。
★领略大师的人生,见证一门思想的诞生,以及一部部经典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
感动推荐──
丁兴祥 辅仁大学心理系教授
王浩威 作家、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
李维伦 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教授
周慕姿 心曦心理谘商所所长
胡因梦 身心灵导师
张达人 天主教仁慈医院院长
张宏俊 桃园疗养院社区精神科主治医师
陈德中 台湾正念工坊执行长
陈登义 台中仁爱之家附设静和医院医疗院长
曹中玮 旭立心理谘商中心资深督导
彭荣邦 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黄龙杰 中崙谘商中心临床心理师
杨 蓓 实践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
赵可式 成功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名誉教授
郑玉英 怀仁全人发展中心专业督导
蔡昌雄 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助理教授
赖其万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医学教育讲座教授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钟明勋 嘉南疗养院社区精神科主治医师
苏伟贞 作家
「欧文‧亚隆的作品深思内省,说服力十足,喜欢他的读者一定会爱上这本书:深入记录了他的人生、感情,以及开启充实人生的钥匙。」── Kirkus评论(Kirkus Reviews)
「一如所有的读者,我也常感到好奇,作者不仅能把工作与生活照顾得面面俱到,优游其中,还能文思泉涌,着作等身,这样一身神奇的本事究竟是如何练就的。终于,答案揭晓了。《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一书出版,其多采多姿、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作者的一生及他走过的年代尽在其中。绝佳好书!」──亚伯拉罕‧佛吉斯,医学教授、畅销作家,《双生石》作者(Abraham Verghese, auther of Cutting For Stone)
「在《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的压轴篇章,欧文‧亚隆宣称自己是个「新手老人」,对于这一点,我有话要说:「拜託喔!──无论哪一方面,你无不在行,这方面的表现同样精彩。」说到人类心灵的探索,无论重要性或成就,举世首推欧文‧亚隆,好一本无话不说、发人深省的回忆录!」──丹尼尔‧梅纳克尔,小说家,电影《治疗》原着作者(Daniel Menaker, author of The Treatment)
「欧文‧亚隆,一个精神科医师,其思有如哲学家,其文有如杰出的小说家。《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不仅具体呈现了一位出类拔萃人物精彩的一生,同时也闪耀着人生及生活智慧的光芒。」──蕾贝卡‧高德斯坦,作家、哲学家,《柏拉图上Google:为何哲学总是在》作者(Rebecca Newberger Goldstein, author of Plato at Googleplex: Why Philosophy Won’t Go Away)
「身为欧文‧亚隆多年来的大粉丝,我尤爱《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这本书,他深入自己的人生走了一趟……记录了他的和我们的时代,我们期待好久了,值得一读再读。」──杰伊‧帕里尼,诗人与小说家,电影《为爱起程》原着作者(Jay Parini, author of The Last Station)
「人生时时刻刻皆可为转机。这本书娓娓道来,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一段往事、一些人际交往、一些人生的感悟及选择,形塑了这本回忆录,也成就了亚隆的一生。」──丁兴祥,辅仁大学心理系教授
「对我来说,欧文‧亚隆的这一本回忆录其实是在写着他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王浩威,作家、精神科医师
「八十六高龄仍然看病、读书、写作的精神科医师回顾其多采多姿的一生,其才华、智慧、达观、不凡的际遇与成就,令人惊艳!难怪他潇洒豪迈地说『这样的人生何妨再来一趟!』」──赖其万,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医学教育讲座教授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读者在心理治疗大师亚隆于迟暮之年写就的这本自传中,除了能看见他一贯坦诚与深度的特质外,也可以从他对自身重要关系的反思中,学习正视个人生命的存在课题。」──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所助理教授
「在《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一书亚隆教我们如何成为治疗师,在这本书他教我们如何成为不平凡的治疗师。」──张宏俊,桃园疗养院精神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