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二○○三年我有幸到全世界第一,也是最完整的史丹佛大学睡眠研究中心(Stanford Sleep Center)接受睡眠医学训练,从此开启我的睡眠医学研究生涯。时间飞逝,辗转又过了15年,回国之初,一直挂念着台湾「睡眠医学」才刚起步,全民对睡眠医学的概念及教育水准仍在水平之下,所以一直想把我在美国Stanford 学到的最新睡眠医学资讯写成一本书,甚至是一本全民普及的睡眠健康手册。
15年一瞬间过去了,无奈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始终没有完成,也一直成为我心头挂念的一个遗憾。正巧看到悦知文化出版的「最高睡眠法」一书,随手拈来,才发现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完成的「睡眠医学教育书籍」吗?很难得的是这本书融合了睡眠医学科学研究报告,且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叙述这些研究结果,同时也回答了许多人对「错误的睡眠观念」的迷思。其实,医师及专家们常常用艰深「医学术语」去回答病患问题,我一直想问:到底病患了解及吸收多少?且医师或专家们都是用权威及命令式的口气告诉病人「你/妳必须睡足8小时」、「睡太少会造成更多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反问「为什么」?
本书作者把一般人常遇到的相关睡眠问题,用科学实证加以佐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来回答你心中的「为什么」,并说明「理由」,我想这也是这本书与坊间其他书籍不同之处。科学家们都希望这些科学研究结果能够提升人类知识水准,但能够把这些「科学数字」转译成所有人能了解的文字,反而是更重要的一件事,这也是本书值得推荐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希望读者能透过这本书,得到更正确且更科学的睡眠医学相关知识。
林口长庚医院睡眠中心暨精神科教授 黄玉书 医师
导读 确保最佳睡眠,以最大化白天的表现。
以史丹佛大学近30年研究睡眠所得之知识为主轴,告诉各位如何「让你的睡眠达到个人史上最佳状态」正是本书的目的。
以「睡眠时间」为例。常有人说「非快速动眼睡眠(Non-REM sleep。REM:Rapid Eye Movement)与快速动眼睡眠(REM sleep)的週期为90分钟,所以只要睡90分钟的倍数时间就行了」,但其实「週期不一定是90分钟」。因此,即使睡了「90分钟的倍数」,很多时候还是会觉得困。
包括这类「与睡眠有关的民间传言」在内,本书将透过最新的科学实证来为各位提供正确的知识与睡眠方法。
接下来,便要以号称「世界第一的睡眠研究中心」的史丹佛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以及睡眠与生理週期神经生物学实验室(Sleep and Circadian Neurobiology Lab,以下简称为SCN实验室)所累积的证据为基础,来介绍能让各位晚上睡得更好、使白天更具生产力的「史丹佛式最佳睡眠法」。
世界第一的睡眠研究中心就在史丹佛 现在,全美国的睡眠诊所数量据说多达两、三千家,可见大家对睡眠问题的关切程度之高。很多人都有睡眠方面的困扰,即使不到失眠的程度,但在睡眠方面能够说出「满意」的人依旧占少数。尤其对忙碌的商业人士来说,或多或少都有「睡眠上的问题」。
但睡眠问题绝非现代才有,睡眠障碍存在的历史可是相当悠久。例如,我的专业领域──猝睡症(Narcolepsy,一种会突然睡着的疾病)就是一种最典型的嗜睡症,它在一百四十年前的法国文献中便已有记载。而日本关于睡眠障碍的记录更是久远,甚至可追溯至平安时代的文献。在记载了21种疾病的《病草纸》绘卷中,就包括有「失眠女」以及太会睡的「嗜睡男」。
然而,睡眠医学的历史却还很新。由于「睡眠?就只是休息嘛!」的定位与认知,导致长时间以来几乎没什么人去研究它。
发现于一九五三年的快速动眼睡眠是一大转机。
人们注意到所谓「身体睡着了,但脑袋还醒着」这种不可思议的快速动眼睡眠状态的可能性。在美国的大学中,最早注意到睡眠医学的正是史丹佛。
聚集了快速动眼睡眠发现者之一,也就是我的恩师威廉・C・德门特(William C. Dement)教授等优秀人才,于一九六三年设立了全球第一个正式的睡眠研究机构「史丹佛睡眠研究中心」。该中心还附设有诊所,可谓当时一大创举。
一九七二年,德门特教授与克里斯臣・吉鲁米诺(Christian Guilleminault)教授展开了世界首创的系统化睡眠障碍课程。一九八九年,第一位出版睡眠医学教科书的也是史丹佛,而我也有幸写了其中一章。该书至今仍在使用,且随着新知识的发现不断修订,目前已进化到了第六版,厚达15公分。
德门特教授在一九七五年创立睡眠学会,并发行学会期刊《Sleep》等,超越大学的框架,在全球的睡眠研究上扮演了核心角色。一九九○年,他接受美国国会的邀请,开始调查睡眠障碍的实际状况。结果发现睡眠障碍会引发各种疾病,包括工业上的意外事故在内,估计损失高达七百亿美元之多。这使得睡眠的重要性及睡眠障碍的危险性得以广为人知,于是促成了美国国立睡眠研究所的设立。
就这样,史丹佛对睡眠医学的崛起做出了很大贡献。之后,睡眠医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如今,哈佛大学的睡眠课程也相当优秀,而威斯康辛大学的睡眠医学、睡眠研究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的失眠研究等,也都有令人惊艳之处。此外,在基础研究方面,法国里昂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也都投入不少。
不过,就算胳臂不往内弯,睡眠研究的大本营依旧在史丹佛大学这点仍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包括哈佛在内,目前活跃于全球各地的睡眠研究学者,短期也好、长期也罢,几乎都曾经待过史丹佛。
「全世界的睡眠研究始于史丹佛」此话可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睡很多」就是最好的睡眠状态吗? 简单介绍了史丹佛与睡眠医学后,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所谓的「最佳睡眠」,具体来说,到底是指怎样的睡眠状态呢?
质比量更重要――不论是饮食、各种物品,还是工作,「重质不重量」这个观念已可算是一种国际标准。
‧比起大份量或吃到饱,人们更想要的是少一点,但味道好、对身体好的食物。
‧比起拥有很多物品,人们更想要的是精挑细选、高品质的东西,过着简单的生活。
‧比起无止尽的加班、牺牲假日拼命工作,人们更想要的是在短时间内专注、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再理所当然不过,但为什么就唯独睡眠,似乎还不是这样的「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很多有「白天昏昏欲睡」、「脑袋一片空白」、「早上起不来」等睡眠压力的人,都觉得「必须再多睡一点才行」,亦即会注意到「量」的确保。
可是,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要达到「比现在更多」的量是不切实际的。
每晚在12点前上床,早上睡到自然醒,这样的作息根本没几个人做得到。工作、家事、照顾小孩、自己的兴趣嗜好等,夹在各式各样「该做的事」与「想做的事」之间,时间都不够用了,还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
「忙的话,就缩减睡眠时间」这话听来悲哀,但想必也是迫不得已。更何况就算时间多到想在床上待多久都行,也还是会出现许多诸如「睡不着」、「不论怎么睡都还是很累」等睡眠方面的问题。甚至也有证据指出,睡眠时间过长,反而对身体不好。
直接就结论来说,与睡眠有关的烦恼及压力,不能靠「量」来解决。光睡很多是无法获得最佳睡眠的。
创造「极致清醒」的睡眠与创造「最佳睡眠」的清醒 「最佳睡眠≠量」
「与睡眠有关的困扰≠以量来解决」
那么,让我们重新再问一次,到底什么是最佳睡眠?
答案就是将「大脑、身体、精神」调整至最佳状态的「终极高品质睡眠」。
睡眠与清醒(能力表现)是成组的。
若能以优质睡眠将大脑、身体、精神调整至最佳状态,则不论是工作还是读书,一整天都能有很好的表现,但若只是讲究睡眠的量而拖拖拉拉地睡很久,状况往往会变得很差。
当白天的状况很好,做什么都极有成效时,由于大脑、心灵及身体都彻底、充分地发挥了,所以一天结束时,便会需要能有效恢复的睡眠。
睡着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与身体会进行各种活动。为了能在早上起床时达到最佳状态,睡眠期间的大脑和身体里,自律神经、脑内的化学物质还有激素等,都在一直不停地运作着。
目的是使睡眠期间的大脑与身体运作达到最佳状态,彻底提升「睡眠品质」,创造出极致清醒。
这正是本书所谓的「最佳睡眠」。
史丹佛所发现的「睡眠法则」 「睡眠的品质」与「清醒的品质」两者直接相关。
不管是史丹佛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商业人士,甚至是由我担任顾问而予以协助的职业运动员等,每位成功人士都很重视睡眠品质。
那么,实际上要怎么做,才能拥有品质良好的睡眠呢?
关键就在于本书介绍的「90分钟的黄金法则」。
无关乎快速动眼及非快速动眼之週期,睡眠的品质取决于开始入眠的前90分钟。
只要「一开始的90分钟」睡眠品质好,其余时间的睡眠品质也会呈正比地好。反之,若一开始就睡得不安稳,那么,即使睡得再久,依旧会造成自律神经紊乱,支撑白天活动的激素分泌也会失调。
无论再怎么忙,再怎么没时间,只要「一开始的90分钟」能够彻底熟睡,便可算是成功达成最佳睡眠。
我于一九八七年赴美,进入史丹佛睡眠研究中心。自二○○五年就任其主要基础研究机构—SCN实验室的主任以来,除了致力于解决睡眠问题之方法,更持续研究着各种与睡眠相关的事物。像是以病患为对象的临床试验、睡眠障碍的原因解析、为了开发新药所做的动物试验、自愿受试者协助的睡眠生理实验、新睡眠测量装置的开发……等等,为了解开「睡眠之谜」,我不断地努力着。
基于「解开睡眠之谜以回馈社会」的目标,我持续与「睡眠」奋战至今。
而我虽然身为睡眠专家,但本书并不是一本艰涩难懂的专业书籍。本书重视的是实用性与立即有效,目的是将对闭着眼睛时的你有所助益的知识,整理得更清楚易懂。
有一件事我可以保证,那就是我绝不写没有根据的事情。
超越传统文献的引用,我希望能把最新发现的科学事实及史丹佛的最先进知识,尽可能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传达给所有读者。我想这是身为SCN实验室主任,同时亦是睡眠专家的我,所该扮演的角色。
睡眠可以是你的「最强队友」,也可以是你「最恐怖的敌人」 在我们的「睡眠之旅」即将展开之前,先来说明本书的架构及流程。
本书从「第0章」开始。在此,我们将深入探索睡眠时间与睡眠品质,揭开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与睡眠有关的全新真相。而这些真相对获得最佳睡眠来说,绝对不可或缺。基于「重新检视既有观念,并从零开始,再次真正面对睡眠」的想法,我将之命名为「第0章」。
接着,第1章的内容为良好睡眠之根基──「睡眠的基础知识」。关于睡着时,神秘的「梦」的部分,也会在这一章予以介绍。
第2章则针对「为何90分钟就能分出胜负?」此一主题来进行解析,并做出验证。
到了第3章,获得最佳90分钟的方法总算登场。其关键词有三,亦即「体温」、「大脑」与「开关」。
第4章则介绍如何养成「提高睡眠品质」之习惯,也就是从早上起床至晚上就寝期间的作息应如何安排。
至于最后的第5章,则将传授给大家聪明对抗眼前「睡意」的好办法。
「睡眠是你最强的队友,只是一旦转变成敌人,它将会是最糟、最可怕的对手。」
这是我多年来透过研究,真实体会到的感想。
究竟要让佔了一天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的睡眠成为队友,或者与之为敌?大幅左右了我们的人生──在面对大量的「睡眠烦恼」时,我不知产生过多少次这种想法。而且越是研究,就越有深切的感受。
包含工作在内的白天表现,同样也与睡眠密切相关。
夜夜到访的这三分之一的人生时光,也决定了剩下的三分之二。
我将自己与睡眠对峙三十年以上所经历到的、学习到的,以及釐清查明的精华,一滴不漏地浓缩在此。诚心盼望能透过本书,让睡眠成为你的「最强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