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血压自己救:轻松了解最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

自己的血压自己救:轻松了解最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公认最权威美国心脏学会《2017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精华普及版,
  快速掌握最新、最全面的血压知识!

  ★你知道左手与右手的血压值可能相差到20mmHg以上吗?
  ★你知道血压测量其实分成三种吗?
  ★你知道量血压至少要量两次以上,取其平均值吗?

  在医学权威机构「美国心脏学会」(AHA)领衔之下,全美十几个医学协会于2017年底共同发表了《2017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郑重宣布将高血压的定义与标准调降至130/80mmHg。

  标准值降低,那些血压在临界值、或正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人,不就得吃更多的药?

  不!《2017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明确指出,改变生活形态与做运动,都可以降低血压!

  治疗高血压绝非只有吃药一途,非药物治疗其实才是长久之道。非药物治疗方式有哪些?哪些人适合使用?甚至量血压要用哪一只手才对?从介绍最新研究到解说最基本的「正确量血压」方法,心脏血管外科主任苏上豪医师将在书里为我们一一解答与血压的各种治疗与保健相关问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苏上豪


  台北市博仁综合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
  热衷写作,一手执刀,一手提笔,专攻最困难的心脏外科,以及最需才情的长篇小说与科普散文。

  2010年起,陆续于PanSci泛科学、UDN元气网、健康两点灵、东网等媒体发表各式医疗史故事。
  2016年以《暗黑医疗史》荣获金鼎奖殊荣,《开膛史》、《铁与血之歌》名列博客来科普类「年度百大」前茅,《国姓爷的宝藏》则获选为台中市文化局「台中之书」、《亚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说。

  另着有《药与毒:医疗的善恶相对论》、《胖病毒、人皮书、水蛭蒐集人:医疗现场的46个震撼奇想》、小说《DNA的恶力》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控制好血压,就能掌控你的健康!/洪惠风
自序 
    
导言 血压小历史
西方医学对于血压的认知
混沌不明的高血压
医学界何时才正视高血压的问题?    
高血压的治疗演进简史
《高血压临床指引》的发布

第一章 血压的测量与纪录
测量血压的工具    
血压测量的种类    

第二章 高血压的定义与相关议题
高血压的盛行率
和高血压共存的危险因子
可能造成高血压的药物与其他物质
白袍症及隐性高血压

第三章 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医师会为你做的事
生活形态的调整
「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计算器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每天都可做的简易有氧操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第四章 治疗高血压时,可能遭遇的病况
高血压急症    
老年人与失智症    
糖尿病患者    
慢性肾功能不全    
心房颤动    
接受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
孕妇    
儿童    

结语    
参考资料

图书序言

推荐语

控制好血压,就能掌控你的健康!

洪惠风 (新光吴火狮医院教学研究部副主任)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最惧怕的疾病并不是心脏病,而是中风。

  中风后有人半边偏瘫,有人卧病在床,有人性情大变,有人影响智力,甚至有人变得痴痴呆呆。中风后常常不只病人自己需要面对,一个人中风常会拖累全家,让挚爱的家人都受到了影响。

  而多年研究显示,影响中风最重要的因子,就是「高血压」。也就是说,中风后这些后果、这些不幸,只要能提早注意血压,把血压控制好,往往都能避免。

  理想的血压数值到底应该是多少?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你的族群罹患中风机会是高还是低。

  国人中风的机会到底是高还是低呢?三篇东亚人中风╱心肌梗塞比例的研究(STONE, Syst-China, NICS EH)显示,东亚人中风╱心肌梗塞的比率介乎四.○到八.七倍之间,但是高加索人(简单说是欧美白人)的四篇研究(SHEP, MRC II, STOP-H, Syst-Euro)呢,中风╱心肌梗塞的比例则介乎○.八到一.七之间。另一位学者梅岛(Ueshima)二??九年刊登在《循环学》杂志的文章则比较了二十四个国家因为中风或心肌梗塞而死亡的比率,也显示出同样的结论,那就是东亚人比高加索人更容易中风,但比较不会心肌梗塞。

  既然中风最重要的因素非高血压莫属,对于我们东亚人来说,血压的控制自然比欧美人来说更加重要。

  其实高血压这种疾病,只要注意到它的存在,要控制其实一点也不困难,最重要的是要面对它,不要逃避,不要铁齿,该治疗就治疗,该吃药就吃药,为的不只是自己,也为了最亲密的家人。

  苏上豪医师是很特别的一个人,当医师,就是个顶尖的心脏外科医师,当作家,就是个金鼎奖的作家,做什么就像什么;写小说,写历史,为了推展读书风气,还定期的举办读书演讲会,没有人,就带老婆大人一起来,没有钱,就自掏腰包,这样上等的豪情壮志,让我自叹弗如,钦佩不已。

  上豪兄这次又涉足了新的领域,写起了卫教文章,他讲的高血压故事和别人都不一样,是用渊博的知识从历史中耙梳出高血压的真相,告诉我们为什么高血压会走到现在的面貌,而在一次次改版的《高血压临床指引》中建议的血压,又为什么会变成现今的数值。

  我相信读者都能和我一样,能从《自己的血压自己救》这本书里得到很多知识、很多启发,但最重要的,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健康。
 

图书试读

自序
 
二○一七年年底,由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领衔的十几个医学协会,公布了《二○一七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2017 High Blood Pressur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它的出现动摇了我一直以来的科普写作习惯。
 
从二○一○年起,我开始以医疗史的演进为主干,从事科普文章的创作,迄今已出版了五本书。这些书的内容大多以过去发生的医疗事件,配合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来和现今的医疗状况做一对照,期望这种「托古讽今」的对比可以达到「寓教于文」的目的,并希望读者能借由前人惨痛、甚至血淋淋的经验来看清医疗本质的不完美,以及它「与时俱进」的特性,不要一直被「似是而非」、「譁众取宠」的错误观念误导,也因此,我的文章鲜少有专业的准则教条,期盼以轻松写意的笔触,让读者消化艰涩的医学概念。
 
上述习惯其实来自一个重要的认知,也就是任何新版的医学准则都逃不过被修订的命运。以高血压为例,一开始被认为需要治疗的标准是160/90mmHg,上一版的高血压定义是140/80mmHg,《二○一七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已降低至130/80mmHg。另外,在高血脂的防治中,美国心脏学会一直把鸡蛋视为制造胆固醇的元凶,不鼓励民众多吃,最近却发布消息纠正了前述观念,反而鼓励大家多吃,算是对鸡蛋的解禁。
 
相信这两个小例子能让读者理解,我为何以医疗史为写作重点,不以撰写专业的医学准则为主干,省去书出版不到几年又得面临改写的担心。我的书不管放几年,谁来看都不会违和,还会觉得有趣,用「历史弥新」来形容也不为过。
 
然而,《二○一七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公布后,媒体的报导却翻转了我的想法。朋友与病患深沉的疑虑与不清楚的认知、甚至是不该有的误解,让我转了念,希望能用书写科普文章的方式,让民众轻松了解《二○一七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传播的高血压防治理念,不要对冰冷冷的指引望而却步。
 
大家的忧虑与担心来自于标准值一旦降低,那些血压值在临界边缘,或是正在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人,医师是不是会增加服用药物?对于前者,其实《二○一七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引》并不建议开药,反而提倡更明确的「生活形态改变」(Life style modification),尤有甚者,连以往暧昧不明的主张,都换成了可遵循的「量化」指标,例如运动的方式与时间,给予明确的指示。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