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进击的广告如何拯救了大学 本书是描述日本关西排名中末段的近畿大学,面对少子化危机,借由公关与广告两大行销工具交互运用,以「实学教育」核心精神,一步步提升近畿大学品牌的能见度与价值,十年间成为日本大学报考人数第一的超人气大学。
故事中细腻的情节,隐藏着作者分享了如何整合运用公关与广告的本质差异,以及有效打造品牌的成功心法。同时,也阐述了身为品牌的决策者,该用何种态度面对活动执行前后的各种社内反对声音和社外舆论压力,非常值得多数品牌操刀者得以借镜。
此外,部分章节清楚描述品牌主与记者协会团体间的责任分工,对于从事品牌行销者,相当有助益,能更深入掌握公关操作的成功关键因素。就我个人而言,与世界知名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的合作片段,更是难得有机会一窥其知名武器「战略PR」结合创意广告的惊人传播力。
台湾电通资深企划总监 陈以璁
自序
一场不打资格战的联盟赛──近畿大学如何终结日本大学排名传统 由于少子化的缘故,十八岁的人口总数逐渐减少。日本将近半数的私立大学招生人数不足,无法吸引学生的学校只能被淘汰。迎来这样的时代,不仅是拥有庞大人口的首都圈面临困境,位处关西的近畿大学同样逃不过严峻的考验。
我曾任职于近畿日本铁道(现今的近铁 Group Holdings)广告部课长,在2007年转职至由祖父世耕弘一创立的近畿大学,任务是透由广告宣传来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品牌力。
所幸,在2014学年度近畿大学的报考人数登上全日本第一。这是首都圈以外的大学从没有过的成绩。接着从2017年的入学考试起,连续四年的报考人数都是日本一。近畿大学开始吸引了社会的目光。
特别是2017学年度共有14万6000人名考生报名,和2008年度的7万1千人相比,十年间成长了两倍。
回顾这段期间,努力提升近大的品牌价值,却深深有感日本大学僵化的排名成了难以突破的障碍。日本以东京大学为首,其他各大学依排名形成序列,框架难以撼动。一般说来,成绩能进入东大、也能进早稻田和庆应大学的学生,绝对不会进入早庆。而早庆两所学校也绝不会和东大争抢优秀的学生。日本各大学间的竞争,宛如一场不打资格战的联盟赛事,使得大学排名的版图很难有所变动。
与此同时,日本大学的竞争力日益低下。放眼世界,像是美国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来报到的只有七成。其中有三成左右的学生会进入像是史丹佛大学之类的学校。在国外,校风和学校擅长的研究领域也是学生选校的依据。因此,像是哈佛大学这样的学校也会编列大笔预算,组成专门团队招揽世界各地优秀的学生。
英国教育杂志《The Times Higer Education》发表的「世界大学排名2016-2017」调查中,东大排名39。和去年的排名43相比,名次略为前进,可在今年却成了亚洲第四。过去曾是亚洲第一的东大,如今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的北京、清华大学追了过去。此外,马来西亚和印度也有不少优秀的大学渐渐冒出头。
要是日本各大学继续这样没有竞争的心态,东大的排名只会日益下滑,而日本的其他大学更是会向下沉沦。因此,日本高等教育界不得不为如何保有竞争力而紧张。
在近大所在的关西,一提到私立大学的排名,马上想到的是「关关同立」(关西大学、关西学院、同志社、立命馆)。近大则在另一组「产近甲龙」(京都产业大学、近畿大学、甲南大学、龙谷大学)的排名中,位列第二。近畿大学想要追上、甚至是超越「关关同立」决不是件简单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近畿大学能在关西引起波澜的话,一定能撼动全日本的大学结构。
自从近畿大学的报考人数突破新高成为全日本第一以后,来自各方的演讲邀约不断。在这两年间,我参与了一百五十场以上的演讲,和超过三万以上的听众分享我的经验。
我的演讲主题多为「广告传播如何提升品牌力」,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界人士,不少企业和公家机关的从业人员也前来听我演讲。最近,连金融界、媒体界、电视台、IT电子业以及地方自治团体也对我的演讲内容有兴趣。
从听众的反应看来,不是只有高等教育的圈子深受古老的偏见和僵化的排名所苦,其他业界的人也面临同样的辛酸。特别是那些制造优良产品的制造商们,经常在业界龙头的强大招牌下有志难伸,明明是产业强而有力的中坚份子却不受消费者青睐。还有一些因地理条件欠佳而难有好发展的企业、自治团体,或是大企业组织中较为偏远的子公司,同样怀抱着危机感,希望能从眼前受限制的市场杀出一条蓝海。
面对这些听众,我一提到大学间的竞争宛如一场「不打资格战的联盟赛」,教育界版图僵化,我们必须得有所改变,提升整体教竞争力。他们全都深有所感。
曾经有人如此形容我们,「近大鲔鱼」完全靠养殖成功。「公关做的真好呢」、「都是靠宣传,报考的学生人数才变多的吧」之类的质疑。但是翻开成功的企业案例,没有靠着广告和宣传就能提高品牌力的。缺乏优秀的技术或是商品力,广告和宣传终究只能带来一时的效果。近畿大学也是凭借着长年在研究领域的努力以及教育改革,才能在广告和宣传的带动下提升整体学校品质。
很遗憾,我们尚未完全打破日本大学的排名传统。但是我们有自信,因为我们的挑战使得日本各大学的经营方针有所改变,进而改善了全日本大学的教育环境。
为什么一定要打破大学排名的秩序?为什么要以常人无法理解的广告宣传来突破重围?本书将和各位分享我们奋斗的轨迹,还有背后种种不为人知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