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没有受过产业分析正规训练者的福音 这本书并非针对产业分析专业人士所着作,而是针对企业的一般员工,当在工作上被指派相关任务,需要进行研究调查的时候,本书提供绝佳的基本概念与指引。不管是行销人员、业务经理、专案经理、企划人员等,其实偶尔都会遇到产业分析与研究调查任务。也因此,本书阅读门槛并不高,作者透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对于没有经过产业分析正规训练的企业人士来说,实是一大福音。
本书作者从最基本的企业研究概念去理解,明确指出具体寻找资料的地方,更针对几种常见的情境,比如说市场规模调查、企业同业竞争比较、透过财务分析提出改善策略等,都有提供具体案例,让读者一目了然,按图索骥。除了次级资料的方法有着非常详细的介绍之外,初级资料有关的採访业者、採访消费者、田野调查等,本书也进行概念性的介绍。笔者也在台湾方面,尽可以补充对应的讯息,甚至也提供台湾相关的情境与案例便于读者参考。
笔者任职产业分析研究机构,接受过正规的研究方法训练,与超过十年的实战经验。首次阅览这本书籍时,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若当初能够及早阅读本书,学习其基本框架、概念与案例,相信可以大大当年的缩短学习曲线。也因此,对于有兴趣踏入专业产业分析研究工作的人士,本书更是提供一个很好的入门砖,可说是产业分析与研究调查的第一堂课。
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对于情报蒐集与调查分析相当重视与专业,值得台湾的读者好好拜读、一探究竟。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绝对还没有终点。本书作者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抱持研究精神」,笔者深感认同。产业研究工作的水很深,是不间断持续的过程,这本书至少可以确保读者在浅水区,自在、方便、安全地悠游在产业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工作之中。
王义智 资策会 产业情报研究所分析师兼副主任
前言
抱持研究精神 企业研究的范畴
本书主要内容是企业研究的基础知识,笔者是日本商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学中,为了准备管理学系的课程,遍读多数由钻石社出版的GLOBIS MBA系列丛书。进入日本商业学校的前提,是具备自学自习能力,而管理学系的课程更以个案决策为中心,授课内容多元,包括经营策略、市场调查、会计、财经、人事、组织等管理相关知识。唯独欠缺一项课程,就是企业研究。即使课程中包含市场调查,但内容比起一般商务场合实际执行的市调更加艰深。虽说只要广泛取得既有的一次文献,也能收集所需情报,但是课程中完全没有教导学生调查方法。
各位在出社会之后,应该累积不少自己学习调查方法的经验。若能透过研修,习得所有调查方法,该是多么叫人感谢的一件事,但是这样课程并不多见。在市场调查的业界里也是一样,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够教导新人,但新人和前辈的经验值差距甚大,即使手把手教学一次,顺利解决个案,也无法保证新人从此就能具备对应所有情况的实力。
值得庆幸的是,笔者在担任国家公务员时期,曾负责制作经济统计资料,因此熟知经济统计的基础看法,同时在商业学校的管理课程中,也掌握了最低限度的知识,对于日后调查工作帮助极大。然而,调查方法大多因人而异,目前指导调查方法的文化也尚未成形。究竟课程讲师是否熟知调查方法,仍旧是个未知数,面对学员提出疑问,讲师也只会说:「这种事情,应该自己去调查」,现实状况即是如此。上述情况造成只有特定人士具备调查能力,教学文化效率欠佳,笔者为了改变现状,才会执笔撰写此书。
抱持研究精神
在此希望各位能够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日常生活中,抱持研究精神」。如此一来,投身进入研究的世界后,即不需要接受他人指示行动,因为做研究是一个自动自发、率先行动的领域,而且几经调查后,往往仍找不到既定的正确答案。为了导出更加精确的结论,必须涉猎非常广泛的杂学知识。即使是杂学,懂得愈来愈多,就会成为一种武器。
如上所述,研究的世界似乎给人一种永无止尽的感觉。基本上,笔者认为做研究这档事,还是适合喜欢研究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好奇心旺盛的人,在遇到不了解的事情时,会自己想办法找出答案,因此适合做研究。举例来说,喜欢动画的人,不需要他人指使才去调查动画的资讯吧,我想他们一定会主动去研究,因为他们对动画抱持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棒球的人,也不需要他人指使才去研究,他们会主动去调查选手的资讯,以及入场观战的售票资讯,这也是因为他们对棒球抱持强烈的好奇心。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心社会上各种资讯的习惯,看事情的眼光便会随之改变,生活也会更加愉悦。请各位一定要养成调查的习惯。
若本书能够成为一项契机,让各位提高做研究所需的求知慾与好奇心,笔者亦将因此感到荣幸。
最后,本书提及的调查方法,都是以公开资讯做为基础。虽然可做为证券分析师的分析基础,但是和证券分析师平常所用的研究法仍有出入,这一点必须先让各位了解。因为证券分析师平常会拜访许多企业,观察股市指标,或是进行企业评估。
再者,本书记载之内容,皆为笔者个人见解,与所属公司并无关系,特此补充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