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

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图书
  • 图书教师
  • 阅读推广
  • 教育故事
  • 文化传播
  • 人物传记
  • 教育工作者
  • 台湾文化
  • 阅读教育
  • 生命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作者对儿童文学的喜好及阅读推动的信念,走入偏乡,分享所学,打造零落差的阅读「视」界而努力的成果。

  这本「散播阅读火苗的人 : 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只记录了一小部分的人,它只是一个开始!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陈昭珍Joyce Chao-chen Chen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博士

  现任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务长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优聘教授
  台湾阅读学会理事长
  台湾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网络(TPOD)理事长
  国际图书资讯学会副会长 (I-LISS)

  阅读开扩人生的旅途,开启生命的智慧。
  阅读让我们幸福,我们也有责任将此幸福传递下去!
 

图书目录

推荐文 好东西与朋友分享
推荐文 感谢魔法洞窟里的引路人
推荐文 抢救斜槓时代阅读力
         —12位图书教师送给我们的礼物
序 言  回首来时路
        —记图书馆阅读推动教师的推动

Part 1  打造阅读的天堂
  1.欢迎光临解忧图书馆—一间有温度的图书馆  /赖玉敏 
  2.阅进偏乡—打造零落差的阅读视界/林于靖 
  3.传火的人—图书教师,陪伴学校迈向磐石之路 /刘廉玉

Part 2  点燃学习热情的阅读课
  4.图书.故事.图书教师说故事/黄莉娟 
  5.图书教师的梦想与实践/许慧贞 
  6.BRAVE—我的「英阅」勇敢之旅 /林心茹 
  7.撒「网」全世界—聊聊数位学习与科技融入 /陈芳雅

Part 3  跨域合作共创未来
  8.深度探究,跨域想像 /林心茹 
  9.阅读,像唿吸一样自由—如何建立校园阅读文化 /曾品方 
  10.阅读无限大—图书馆的娘仔 /童师薇 

Part 4 动人的阅读乐章
  11.「 跃」读人生,「阅」读仁身—不是看见未来才坚持,而是坚持才能看见未来 /刘怡伶 
  12.图书界最美丽的人文风景—Reading for Taiwan 让推动阅读的种子绽放美丽的花朵 /廖英秀 
  13.苏珊的工作纪事 /陈秋雯
 

图书序言

序言
 
回首来时路—— 记图书馆阅读推动教师的推动


  台湾的孩子没有阅读力?

  要养成学生的阅读兴趣,家庭固然重要,但学校更是责无旁贷。十多年前,多数的小学不知道阅读这件事该怎么做,有的学校偶尔热热闹闹地办阅读活动,有的学校将阅读完全寄託在志工妈妈讲故事上,没有志工团的学校就毫无作为;有的老师自己对阅读有兴趣,因此会要求学生阅读,但更大多数的老师认为阅读不是他们的事。

  「阅读」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大部分的人认为,阅读就是「读课外书」吧;可怜的是,很多家庭连课外书都没有呢!所以当有老师在班上说,我们来办个好书交换活动吧,竟然有学生回答,我们家只有农民历。很多担任校长及当老师的这一代,大都靠认真「读书」成功,在没有小学图书馆、没有阅读活动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因此不知道何谓「阅读」,更不知道如何推动阅读,也不知道学校图书馆到底应该如何管理,如何配合学校的阅读教育。

  还好因为台湾第一次参加了PIRLS 阅读检测,而且成绩不佳,最糟糕的是竟然远输香港、新加坡!这个结果一棒敲醒了大家自我感觉良好的美梦,大家开始问:PIRLS 的「阅读能力」是什么?台湾学生的阅读力怎么可能会差?台湾有阅读教育吗?未来该怎么办?(还好台湾太在意排名了)

  阅读教学资源荒芜

  二十年前杨茂秀教授就曾经跟我说:「小学应该是图书馆学校,我们一起来努力。」说来惭愧,当时我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是应付地点头。

  后来温世仁基金会何执行长提到,该基金会每年选送三百本新书到偏乡小学,三年后到该小学参观,新书包裹仍原封未拆。经询问为何如此,校长说:学校没有整理图书的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台湾的小学;杨茂秀教授在演讲场合常提到:兰屿的学校很怕看到邮差,因为邮差又来送书了。送书成了大家解决台湾阅读能力不好的一帖药方,因为送书最简单,但书也成了学校最害怕的东西,因为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么多书。

  图书只是最基本的阅读资源,除了书,还要有期刊、多媒体、资料库、电子资源!更何况没有整理的书,没有阅读氛围的图书馆,没有经常性的阅读活动,没有与课程结合的阅读教学,都无法将书与学生连结。而要做到这些,只有学校有对阅读、对阅读教学及对图书资源非常了解的老师,这样专业的老师,在欧美地区称为「图书教师」,也是香港自1998 年教改以来,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要设置的「图书馆主任」。

  十几年前,我因为年轻,因为还有理想,所以单枪匹马勇闯教育部国教司司长办公室,恳切地向杨司长说明在小学设立一位图书教师的重要性。感谢杨司长及国教司同仁察纳雅言,愿意从五十所小学开始试办「图书馆阅读推动教师」。(看到这么长的名称,我不是太赞成,但是算了,先开始吧。有的学校会简称阅推老师、阅读老师、或图推教师,但是teacher librarian 图书教师是专业用法)

  打造学校图书馆成为学习资源中心

  图书馆只是学校的书库,只需要办理借书、还书服务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要谈这么过时的问题,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但这就是台湾教育现场的真实情况啊!很多的校长和老师(当然还包括政府官员)还认为学校图书馆就只是等学生来借书还书的地方!借书还书当然是学校图书馆的基本业务,但即使要让学生主动到学校图书馆借还书,我们所做的还差得远!

  去参观台北美国学校图书馆吧!图书馆主任会告诉你,他每学期如何配合教师教学需求,採购各种教学资源;他如何知道教师的教学内容及作业要求,配合展示及提供图书资料;他如何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他喜欢的书;他如何经营图书馆,提供最新的阅读载具,如何介绍最新出版的图书,最受喜欢的书,办理各种阅读活动,营造阅读氛围,让图书馆成为阅读课的教室,更是学生下课、放学、做作业最常去的地方。

  去参观香港的中小学图书馆吧!他们配合学校推动STREAM教育,经营图书馆,图书馆与课程结合,学生不只因为有趣而阅读,更为学习而阅读;图书馆主任的阅读课(或称图书课)是培养学生阅读力与学习力的重要课程。

  去参观日本的学校图书馆吧!国二的学生需要做专题,国三学生需要写专题报告,资讯素养大六法(Big 6),是学校培养学生探索力最主要的方法!

  当先进国家早就将学校图书馆当成重要的学习资源中心,我们的学校图书馆竟然连图书应该先按照分类排列都做不到,更别说要配合各年级教师教学需求,陈列所需图书,或依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图书分级。因为没有图书资讯专业,也不认为专业重要;因为教学还是以教科书为主,所以也不认为图书馆和教学有什么关系!

  图书馆阅读推动教师十年有成

  所幸,我们从十年前也开始「图书馆阅读推动教师」,虽然至今每年仍只补助300 所小学,150 所国中,而且还要每年申请;虽然我们的专业培训只有短期的研习,而非欧美或香港的图书资讯专业学位养成教育,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所以十年后,我可以很骄傲地向大家推荐这些让人感动的图书教师,他们披荆斩棘、他们热情洋溢,他们坚持教学的理想,改变了学校的阅读环境与阅读教育!

  这本《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只记录了一小部分的人,它只是一个开始!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身边一直隐藏着这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致敬的教育者。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了几个图书教师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现了阅读的力量,以及那些将这份力量传递下去的人们的执着和热情。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详细描述了一位图书教师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山区学校建立一个温馨的图书角。从书籍的募集,到图书的分类整理,再到如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温情。这位老师的付出,不仅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书籍,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点燃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我常常在想,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这样一位充满爱心的图书教师,那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因此而改变。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阅读”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滋养心灵、塑造品格的重要途径。而这些图书教师,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火种”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评分

在我看来,《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直深信,阅读是塑造一个人灵魂的基石,而这本书,正是讲述了那些如何为孩子们打下坚实阅读基石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位图书教师,都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我特别欣赏他们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性格,量身定制阅读计划,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有位老师分享的经验,她如何利用图画书,帮助性格内向的孩子建立自信,这让我觉得非常感人。她并没有简单地推荐几本书,而是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点点地去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种耐心和细致,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难以做到的。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的图书教师,不仅仅是书籍的管理者,更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用阅读这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有机会去认识世界,去理解人生,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评分

读罢《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往往就蕴藏在那些平凡的岗位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奉献中。这本书里的每一位图书教师,都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言传身教”的真谛。他们不仅仅是将书籍带给孩子们,更是将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阅读推广活动”的描写所吸引,那些老师们绞尽脑汁,设计出各种新颖有趣的活动,让阅读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比如,他们会举办“图书旅行家”的活动,让孩子们像探险家一样,在书中寻找宝藏;还会组织“故事创作大赛”,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延伸下去。这些活动,不仅仅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台湾基层教育的生命力,也让我对那些默默耕耘的图书教师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朋友推荐我读这本《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这种关于教育的书籍,可能会有些说教的意味。但读了几页之后,我彻底被吸引住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闪耀着教育者的初心和智慧。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位图书教师,她不仅仅是管理图书,更是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去引导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去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这位老师就给他推荐了一本关于友谊的绘本,然后耐心地和他讨论书中的角色,一点点地打开了他的心扉。这种将阅读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做法,让我觉得非常创新和有效。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时代,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但真正能够触动他们心灵,引导他们成长的,往往还是那些有深度、有温度的故事。这本书里的老师们,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满的爱心,为孩子们搭建了一座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尤其是阅读教育,真的需要这样一群充满热情、富有创造力的“火种”传播者。

评分

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但读了《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之后,我发现,原来在台湾,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让这场旅行不再孤单。他们是学校里的图书教师,是那些默默为孩子们播撒阅读火种的灵魂工程师。我特别喜欢书中描绘的,他们如何巧妙地将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例如,有位老师会组织孩子们根据书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还有的老师会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去体验书中所描绘的场景。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不仅能够加深孩子们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的童年也有这样一位图书老师,我的阅读之路一定会更加精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设施,而在于有多少用心的人。这些图书教师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点亮了无数孩子的阅读之灯,也点亮了教育的希望。

评分

我一直觉得,台湾的教育,尤其是在阅读推广方面,一直默默地进行着许多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从小就被鼓励阅读,但“推广阅读”这个词,总感觉是属于老师、属于学校的事。直到我读了《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才真正感受到,原来在基层,有那么多平凡的老师,用他们的热情和坚持,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常常在想,我当年为什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图书老师?大概是年代的差异,也可能是学校资源的限制。但看到书里这些老师的故事,我能深切体会到,一个好的阅读引路人,可以对孩子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教会他们认字、理解故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位老师提到的,她如何利用绘本引导孩子们讨论社会议题,这让我觉得,阅读绝不仅仅是消遣,更是认识世界、理解他人的重要途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这两个字,它不再是一个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我也开始思考,作为家长,我该如何更好地在家庭中扮演“散播阅读火苗”的角色。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分享感人的故事,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教育启示录,让我对接下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方向。

评分

作为一名在教育行业工作的多年人士,我一直关注着台湾的教育发展,尤其是阅读推广方面。当我看到《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的主题所吸引。书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图书教师,都展现了他们对阅读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我尤其欣赏他们不仅仅将图书管理员的角色局限于书籍的管理,而是将其升华为一个教育者、一个引导者。他们通过精心的选书、深入的导读,甚至组织各种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将阅读的乐趣和价值传递给孩子们。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位老师,她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出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书籍。这不仅仅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信息碎片化严重,功利化的阅读现象普遍存在,而这些图书教师们所做的一切,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有力回应。他们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们守护了一方纯净的阅读天地,让孩子们在这个天地里自由翱翔,汲取知识,滋养心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台湾基层教育的勃勃生机,也为我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台湾教育体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我一直以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发展迅猛,信息爆炸,阅读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么“主流”的事情。然而,这本书里那些充满温度的故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看法。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一些图书教师,他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感到由衷的敬佩。比如,有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图书角,甚至设计各种互动游戏,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我记得我小学时,图书馆就是一个安静到令人窒息的地方,书本也大多是陈旧的,没有什么吸引力。相比之下,这些图书教师的做法,无疑是充满了智慧和爱。他们不仅仅是在“教”阅读,更是在“育”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可以陪伴一生的伙伴。我读到一些片段,孩子们因为读了一本书,开始主动去了解某个历史事件,或者对某个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求知欲被激发出来的样子,简直太动人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从来都不是灌输,而是唤醒。而这些图书教师,正是那些最懂得如何唤醒孩子们内心阅读渴望的“火种”传播者。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理解。《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在台湾的教育体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存在——图书教师。他们不仅仅是图书的管理者,更是孩子们的精神导师。我被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所吸引,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教育者的智慧和对孩子们的深深的爱。我尤其欣赏他们如何通过阅读,去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甚至探索社会。书中有位老师,她会鼓励孩子们将书中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引导他们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以书育人”的理念,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过于关注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成长。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这种现象的有力提醒。它告诉我们,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滋养心灵,塑造品格。而这些图书教师们,正是那些用心点燃孩子们阅读火苗的“播火者”。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图书管理员”仅仅是负责书籍的整理和借阅工作。然而,当我翻开《散播阅读火苗的人:台湾图书教师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的这个观念被彻底颠覆了。书中的每一位图书教师,都不仅仅是图书的守护者,更是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引路人。他们将学校的图书室打造成了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让孩子们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发现未知的世界。我尤其被书中一位老师的故事所打动,她利用绘本,引导孩子们去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心。这种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做法,让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很容易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挟,而这些图书教师们,却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和无限的爱心,为孩子们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阅读堡垒,让他们能够从中汲取养分,健康成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台湾基层教育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的教育者们充满了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