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生育礼俗研究

台南生育礼俗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南市作为台湾的开发最早区域之一,诸多不同时期及移民,所存留的生育礼俗是日常生活积累堆叠后的文化展现,透过礼品物件、仪式活动、社群,呈现这一个地界上的独特在地性。

  生育礼俗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由长辈主持各项活动,透过礼俗仪式的神圣性表现展演,家庭成员进而凝聚亲密情感,情感受庇护而心灵安定。从社会群体角度来看,许许多多的民俗活动,都要靠像家庭这样的小团体去参与,并透过家庭来展现其民俗意涵。

  透过家庭生育礼俗的历时性观察,可以看见不变的时间概念及可变的动态社会文化,而这些不变与可变之间,都借着各式各样的礼俗来处理衔接。礼俗让个人或人群在面对生命的转折及生活的改变时,有规可循,有迹可蹈,有代代传承习俗可以礼奉遵行,这规矩习俗就是礼俗赖以建构的天人发展常模。

  家庭维持运作并不像国家机器这么结构或制度化,而是以一种相较松散及可再塑的存在模式来维持,只要能够和谐运作,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因应社会的多元变化,家庭礼俗自然会表现出存与变的动态平衡。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建昇


  后山台东出生,祖籍台南市将军区北埔(四埔吴)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
  曾任台南县文化局文化资产课课员、南瀛国际人文研究中心执行秘书
  现任国立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专任助理教授、南瀛国际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主要从事台南地区文史调查相关研究,博士论文为《道光三年以前台江内海及周围地区历史变迁之研究》,着有《台南北极殿》、《二鲲鯓砲台》等专书,并着有〈日治以前关庙地区的历史发展〉、〈清代喜树地区周围历史发展之初探〉等四十余篇论文,曾主持《后壁崁顶射火马民俗活动调查计画》(2018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委託)、台江地区文史资源调查及应用规划研究(三)(2014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委託)等研究计画,并参与《新港奉天宫志》、《新营太子宫罗天大醮志》、《七股乡志》等庙宇乡镇聚落志书之撰写。

陈志昌

  大学念的是台北医学大学护理学系,医院临床工作浮沉,后转往台南大学台南文化研究所就读,研究台湾人民生活及民俗医疗文化。毕业后,在研究领域及公职往来。

  曾撰写《东山乡志》中社会、拓垦篇章,论文作品收录于《山味、海味、台湾味:台湾饮食文化历史》一书,并有多篇论文发表,曾任教于高苑科技大学通识中心、国立空中大学。现为成功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继续研究生活文化。

 

图书目录

局长序 留下生命礼俗的运作轨迹
作者序 细数养儿育女的文化内涵 吴建昇
作者序 孩子们教会我的事 陈志昌
 
第一章  前言
一、家礼与风俗概说
二、人际往来编织的社会脉络
三、人神共力护庇孩幼
 
第二章  生育礼俗的历史与地域特色
一、历史文献中的台湾生育礼俗
二、台南各地域的生育礼俗特色
三、现代生育礼俗的存与变
 
第三章  生产前后的礼俗
一、婚礼祈愿的礼俗
二、出产期的怀胎俗
三、出产期的安产俗
 
第四章  週岁前的礼俗
一、诞生后礼俗--报酒报喜、三朝洗儿、催(断)脐
二、诞生后礼俗--谢神、拜公妈、号名、贶礼压米
三、诞生后礼俗—做月内、满月、剃头、四月日、度晬
四、诞生后礼俗—排八字、饲囝习俗禁忌、饲囝歌谚、翕相
五、做四月日
六、做度晬
 
第五章  十六岁成年前保育风俗
一、孩童期保育风俗内容
二、成年礼风俗
 
第六章  结论
一、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传承
二、人情交陪与传统仪礼
三、天人祈愿合一之悠悠
 

图书序言

号名
 
姓名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称谓,也是种用来鑑别他我的符号象征。「姓」是血缘家族对外的标识,是社会群体与群体之间区分的符号,是人赖以行世不可动的;「名」是对血缘家族内,区分长幼尊卑的称唿,是亲族个人对个人之间划分的标识,可因不同身分而有新增,是可动的。所以「姓」与「名」可用来称唿提点人际沟通,而这可动与不可动之间,更蕴藏着人际互动及社会阶层关系。正因为一个人的姓名是自诞生后即给予称唿,民俗上多认为有其需遵守之生育礼俗,因此也存在着一些禁忌与避讳,而这些禁忌与避讳自然演变成对取名时的隐诲及避忌。
 
传统汉人社会认为人的诞生,蕴涵着与生俱来的自然力量,依照其出生时间的序位,可以列出生辰四柱,排出八字干支,而这些八字中,各自具有阴阳及五行属性,这是传统汉人社会认知的人体小宇宙对比自然大宇宙的思想延伸,而这些思想在后世命理学家建构的理论中,是可以对应到个人的命、运、风水、阴德、读书、名、相等关系之中。自此一个没有名字的自然人,将会变成一个有姓有名的社会人,所以「命名」也是生育礼俗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台湾人如何命名,尤其是针对新生儿命名分类,台湾惯习研究会出版的《台湾惯习记事》有简略提及,新树〈有关怀孕及分娩之杂话(续)〉一文提到:
 
命名:为婴儿命名,多在出生后第三日,或在当日者,并无特别规定之日期,而为其婴儿命取之名,俗称乳名(乳名之外,亦有另取命名字者,此系及至幼童初入学,由读书先生依典故为之撰取者),一般命取乳名似不甚用意,多随意命取,即所谓:「尽採号」(即随便取之意)。
 
新树观察到一般民众在新生儿出生后取乳名的过程,乳名之外,另有入私塾读书后所取的读册名,此一文所叙述的命名方式可见家人对于孩童在家中所使用的乳名命取的随性态度。对于台湾人命名新生儿的分类方式,片冈巖列举7 项,是为依景色、地名、应梦、神托、厌胜、假物、典故等命名方法。铃木清一郎则将台湾人命名的方式扩充分成五行命名、伦序命名、触景命名、指定命名、应梦命名、託庇命名、厌胜命名、型态命名、赋性命名、假物命名、美词命名或典故命名、照父母希望和其他用意的命名、查媒嫺(女婢)命名等13 细项。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