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很有事的印尼学:是隔壁的穷邻居,还是东协的老大哥?

上一堂很有事的印尼学:是隔壁的穷邻居,还是东协的老大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印尼
  • 东南亚
  • 国际关系
  • 地缘政治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经济
  • 中国周边
  • 东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说到印尼,你首先浮现脑海的是什么?
  东协?印佣、移工?沙嗲?峇里岛?
  或者是……一片空白?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国,还是台中港的第一大进口国!
  印尼人更是目前台湾人口占比最高的外国人!
  身为台湾人,我们真的必须好好认识这个东协邻居。

  跟着「最了解印尼的台湾新二代、靠印尼脱鲁的台湾囝仔社会学家」何景荣,
  揭开印尼的神祕面纱、不可思议的各种面向,
  以及台印之间动人的连结与故事!

  搞懂印尼有多重要?
  2002年就有媒体报导,印尼的丹堤咖啡有246坪,鼎泰丰五家有五种菜单。创造「金砖四国」一词的前高盛投资公司首席经济顾问欧尼尔,于2014年再提出「薄荷四国」,其中就包含印尼。2018年,已有2000家、2万人左右的台商布局印尼市场;政府更计画2020年在印尼设立台商专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预测,印尼的GDP在2023年将跃升为全球第六!

  你知道吗?这个东协邻居,正与台湾发展出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台中港高度仰赖印尼进口的天然气,印尼则倚赖台中输出的工具机;印尼人目前是台湾占比最高的外国人,台印跨国婚姻下诞生的新住民第二代,早已不计其数,而印尼在台设置的外交代表机构,数量和规模都位居第二。在文化上,台湾和印尼更有着亲切的连结,不只是台剧和珍奶、鸡排在印尼爆红,你到印尼旅行也不用怕饿死,因为许多印尼食物的发音,几乎跟台语一模一样!

  以前你不知道印尼很正常,
  但看了这本书,若没有眼界大开、笑着流泪大喊「台印一家亲」,那就很反常了。
  无论你是单纯爱看故事的人、印尼台商、正在学印尼语、准备去印尼玩的读者,或只是想提升国际观,何景荣的专业印尼观察都能满足你的需要。他擅长以武侠剧般的笔法,结合幽默乡民口吻,用台印混血的双眼,为你展现这片不可思议的新天地,无难度拉近你与「万岛之国」印尼的距离,除了知识满载,更能摸清楚如何跟印尼人交陪、交朋友!

  不说你不知道:
  ●印尼是当今新创产业最热门的投资国家
  ●让印尼、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是仁当料理?
  ●印尼人依法不可以是无神论者
  ●跟印尼人做生意,得懂得欲拒还迎
  ●印尼选举就像戳戳乐,我们选举看统独,印尼则是选宗教
  ●印尼政坛有趣之处,就在于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
  ●用手抓饭吃的艺术因为智慧型手机而逐渐式微?
  ●在印尼,浓汤不是拿来喝的
  ●在世界第一塞的印尼雅加达,搭便车也能赚钱?
  ●与印尼公部门打交道,需要怀抱无与伦比的耐心
  ●慢郎中的印尼人,唯独在等公车上显得非常急躁

名人推荐

  林立青|工人作家
  刘仕杰|职业外交官、《我在外交部上班》作者
  何则文|「亚细安研究会」创办人、《用地图看懂东南亚经济》作者
  涂丰恩|「故事」网站创办人
  胡川安|「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网站主编
  李三财|就谛学堂创办人、国立台北商业大学东协研究中心执行长
  Fion|知名部落客、作者
  Nina|印尼文化人气部落客、新南向顾问讲师
  王丽兰|台湾大学印尼语讲师
  宋镇照|国立成功大学特聘教授暨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林文斌|文藻外语大学东南亚学系、硕士班副教授兼主任
  蓝士博|独立研究者
  李晏甄|金鼎奖图书编辑奖得主
  孙友联|台湾劳工阵线秘书长
  梁东屏|前中国时报东南亚特派员

好评推荐

  「什么,你还以为印尼只有移工?身为台湾人,怎么能不了解我们强大的邻居印尼呢?选举看宗教?名字都有苏?印尼也有郑和?快来听听最幽默的麻辣顶尖教授、十大杰出青年景荣哥,用他精采的生命里程,跟我们分享真正真实在地的印尼故事!」──何则文,「亚细安研究会」创办人、《用地图看懂东南亚经济》作者

  「景荣用轻松而亲切的方式,不只为读者补上了一堂印尼课,更让我们看见台湾与印尼的各种互动关系。台湾走向未来,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新住民第二代,为我们培养向南的视野,养成对于东南亚的尊重与理解。」──涂丰恩,「故事」网站创办人

  「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触,为大家揭开印尼神秘的面纱。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印尼,也看到新住民二代的观点。」──王丽兰,台湾大学印尼语讲师

  「透过何景荣博士在印尼独特的台印二代角色及体验,从俏皮的文字中,窥见不一样的印尼,见证崛起的东协大国!」──李三财,就谛学堂创办人、国立台北商业大学东协研究中心执行长

  「不管是选举、新创产业,或者媲美大甲妈的遶境、洗手间的『田野』调查,生动有趣、「嘴」之有物,绝对是你认识印尼的第一本书。」──蓝士博,独立研究者

  「印尼是近邻东协大国,但我们知之甚少。何景荣教授生花妙笔,让印尼大小事跃然纸上,篇篇妙语如珠,却带有深厚的政经历史,读来轻松有趣,却也真的『很有事』!」──林文斌,文藻外语大学东南亚学系、硕士班副教授兼主任

  「印尼,这个赤道旁的『万岛之国』,透过作者融合地气的笔触,让读者可以更了解印尼的历史脉络与多元文化。」──孙友联,台湾劳工阵线秘书长

  「台印混血儿以非西方、非观光客的观点,从日常生活出发,介绍当代印尼的政治、社会、文化与经济,好笑又能长知识。」──李晏甄,金鼎奖图书编辑奖得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何景荣


  印台客(最了解印尼的台湾人)
  麻辣人气教授
  十大杰出青年

  印尼妈妈、台湾爸爸的印尼在台新住民第二代。自诩为「最多穆斯林朋友的基督徒」「最了解印尼的台湾人」,擅长「三秒观察,立即辨识东南亚移工各国国籍」,频繁受邀到各单位、学校,到处演讲关于印尼的一切,听众总是赞不绝口。

  早在1970年代,亚洲武打片热潮袭卷东南亚国家时,负责电影拍摄业务的印尼籍何妈妈,与台湾籍的何爸爸在峇里岛片场邂逅,谱出异国恋曲。跟着妈妈在说母语的环境下长大,何爸爸又在国营事业技师退休后担任大楼管理员,也让何景荣从小看见劳工的辛劳与伟大!

  出生于印尼雅加达,三个月后与家人返台定居,在台湾受教育、成长。曾自言:「人生就像在打怪,每次看到歧视或瞧不起我的人,就像开始一个新的关卡。」为了扭转社会对新住民第二代的歧视,一直以来以当「人生胜利组」来证明新二代并无学习障碍。从政治大学政治系硕士毕业后,考取教育部留学奖学金和美国国务院傅尔布莱特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2016年取得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同年当选第54届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一路上获奖无数,是辩论比赛冠军暨最佳辩士、优秀学生第一名、外交特考第一名,也曾在德国杜宾根大学和泰国暹罗大学当访问学人,在财团法人赛珍珠基金会担任特聘顾问。

  南亚海啸期间,接受台北市政府委託,协助印尼受灾户导入教育资源。也曾经配合美国海巡署与中华民国驻美外馆,出海营救受困于美国领海、我国籍渔船上的多位印尼渔工。Dcard网站上的红人,被网友评比教学认真、有趣,学生也打出将近满分的课程评鑑认证。曾为「独立评论」「换日线」的专栏作家,目前为逢甲大学通识中心的助理教授。研究专长:移民研究、全球化研究、印尼文、伊斯兰与穆斯林文化、东南亚新创产业/电子商务、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

  期许平反台湾人对东南牙人矮人一截的刻板印象,坚信所有在台新住民二代,都像同样身为新二代、在印尼长大的美国总统欧巴马,有着跨文化的先天优势与出人头地的未来。

  个人网页 www.facebook.com/kimyung.keng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景荣哥就是全台湾最懂印尼的人,没有之一! 何则文
推荐序 由台湾最适合介绍印尼的人选,带你探索印尼! 刘仕杰
推荐序 从优秀新二代幽默风趣的文字,上一堂轻松容易入门的印尼学! Nina
各界名人齐声欢笑推荐
序   靠印尼脱鲁的台湾囝仔
〈印尼地图〉 长知识了〜原来「万国之岛」印尼长这样!!!
〈城市得来速〉 何老师速说地图,让你秒懂印尼几大都市

PART01印尼的不可思议,让你目瞪口呆
1      唉唉呦呦,女I男O的印尼姓名学
2      暗黑系观光观察:形形色色的可爱印尼死人
3      选人又选党、海内又海外的印尼选举戳戳乐
4      台湾选举看统独,印尼选举看宗教
5      过去独步全球之印尼奇景:玩命关头之火车冲浪手
6      阿宅的雅加达速食爱情

PART02跨出第一步,积极南向印尼
7      给人面子,才能赚到里子:从印尼移工输出看新南向政策
8      印尼恐攻2.0 版:从「菁英圣战士」到「参与型恐怖主义」
9      贪污进化史
10    欲拒还迎的商业表达模式
11    新创产业的对阵厮杀不遑多让

PART03第一次融入印尼就上手!
12    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三方牵扯不断的关系?
13    印尼也有郑和,更有天龙八部?
14    一个印尼,两个世界:过去有便车童悲歌,现在呢?
15    穿裙子的不能当三军统帅?在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间拉扯的印尼总统们
16    印尼国父和我们的国父一样,母语都不太流利,还有阿宅羡慕死的女人缘
       
PART04印尼知多少?不说你不知道
17    超推美食vs. 地雷菜单
18    比熘滑板速度还慢的雅加达交通梦魇
19    世家登:不是大甲妈,而是穆圣爷的遶境
20    你看见真正的穆斯林了吗?
21    哪位敬水的穆斯林,上厕所不弄湿?
22    印尼最美的风景也是人:「印尼好声音」的真实身分竟然是……
23    台印一家亲

后记        感谢在印尼与台湾的你们

 

图书序言

作者序

靠印尼脱鲁的台湾囝仔     


  在峇里岛灿烂的阳光下,一位美丽动人、热情如火的印尼正妹,与一位在国营事业上班,刻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台湾阿宅,许下了刻骨铭心的三生之约。两个热情、善良,为了爱情而义无反顾的年轻人,不顾外界的异样眼光,怀抱着共同的梦想,回到台北组成了他们的小家庭。五年之后,两人的爱情结晶带着遗传自父母的热情与决心,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夫妻俩替孩子取的印尼名Kimyung,其实就是中文名「景荣」的谐音;「景」就是「大」,「荣」就是「财富」,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赚大钱、发大财。

  果然,这个孩子没有辜负父母当年的期望!靠着一天到晚在报纸、杂志与网路上写文章、拍影片,这个精通中文、印尼文与英文的孩子,最终成为台湾最着名的三语嘴砲王,还让你掏钱买了手中的这本书,继续朝着「嘴出去,钱进来,景荣发大财」的目标迈进。     或许是因为小小景荣的祖父早逝,祖母又在我出生不久后得了老人痴呆症,因此我妈不会像其他在台湾的新住民姊妹那样,被公婆阻止跟孩子讲母语,面临夫家「别跟我的金孙说番仔话!」那样的窘境。

  然而,有着语言障碍与文化隔阂的跨国婚姻,毕竟不像王子与公主那般「有钱能『忠诚』眷属」的浪漫童话。从我有印象开始,我爸妈就常因为意见不合与文化隔阂而吵架;每当我妈因中文不好吵输了,就会把我抓到旁边,用印尼文继续数落我爸(欺负我爸不懂印尼文)……久而久之,我便也会讲印尼话了!于是,每当我爸妈又吵架时,我妈就会拉我去「助拳」,用中、印双语夹杂的方式围攻、吐槽我爸。久而久之,我爸发现他双拳不敌四手、单语吵不赢两张印尼嘴之后,只好决定不跟我妈吵架、乖乖听老婆的话;从此以后,我们家就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咦?)     

  我既然学会了印尼文,我跟我妈的恶行开始变本加厉……母子俩常常在台湾的公共场合,用印尼文批评身旁的路人,享受他人听着我们叽叽喳喳、却又一头雾水的那种成就感。

  不过除了骂人「笨蛋」「丑八怪」之外,我妈偶尔也会教我一些正面的印尼文单字、讲一些她小时候记忆中的印尼雅加达。这些都让我放暑假期间,跟着妈妈回印尼探亲时,能够跟一大堆的舅舅、阿姨、表哥、表姊、表弟、表妹等等,用印尼话聊上几句,维持彼此间的感情。至于跟老妈印尼那边的亲戚朋友维持感情,能够替我这个台湾宅男带来什么好处,各位看看本书当中的章节,便见分晓。

  台湾的宅男大多很会念书,像我这样会讲印尼话的,也不例外!高中、大学、研究所,我在台湾很顺利地一路念上去,却也少了回印尼省亲的时间。

  一直到了念研究所,准备写硕士论文时,台湾爆发了SARS;怕死如我,决定到炎热、SARS病毒无法生存的印尼去避避风头。没想到这次回到久违的第二故乡印尼,不但亲戚朋友对我投注异样、钦慕的眼光,满街的印尼正妹知道我从台湾来,各个恨不得马上对我以身相许!原来那时候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创下了印尼建国以来「电视节目最高收视率」的佳绩,风靡了印尼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幼。无怪乎每个印尼人看到我,都疯狂地对我喊着「Dao Min Se! Dao Min Se!」(道明寺;《流星花园》男主角的名字,由言承旭饰演)。一个台湾宅男、网路乡民,到了印尼竟然摆脱了鲁蛇身分,成为众人注目、万人空巷的偶像道明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除了我本人跟言承旭、潘玮柏、周汤豪等各年代的台湾偶像艺人长相神似(见下图)之外,台湾文化当时在印尼的风行,也是主因。  

  「就凭你?一脸台客样!何景荣你到底哪来的自信啊?」好了!我先帮你把想骂的话给骂出来。没错,我就是台客,但是在当时的印尼,「台客样」正是潮到出水的票房保证,这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例如〈台印一家亲〉也会叙述。何况我虽然长得帅,但是不只靠脸吃饭。我对台湾与印尼的双边关系,也实际贡献了不少。例如,当我成为「印尼道明寺」之后没多久,印尼遭遇南亚大海啸的侵袭,总计死亡人数超过二十万人。由于台湾当时欠缺同时通晓中文、英文与印尼文,同时受过高等教育,又拥有印尼当地人脉的人才,因此我被政府单位请出茅庐,前往印尼海啸灾区进行灾后教育重建的工作。又例如之后我在美国就读博士班期间,还善用我出身新住民家庭的多语优势,配合美国海巡署与中华民国驻美外馆,出海营救受困于美国领海、我国籍渔船上的多位印尼渔工。

  看到了我的种种善行义举,相信你此时脑海中,不禁也浮现出先总统蒋公等等的一代伟人,从小看着鱼儿逆流而上,决定奋发向上、终至menjadi orang(印尼语「出人头地」之意)的画面。     

  然而,我想的并不只是我何景荣有多伟大,而是,印尼明明是世界第四大国,也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台湾到印尼的距离并不远,两国的各种互动也颇为频繁,更何况印尼人对台湾的印象还挺不错的!为什么台湾人对印尼的了解这么少?为何台湾的网路乡民讲到印尼的时候,也是很多的嘴砲与更多的误解(虽然我也是爱嘴砲的乡民)?又为何我们台湾,这么欠缺能够深入了解印尼,让印尼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的学者与专家?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或许台湾与印尼的爱情结晶何景荣,该写一些东西,让大家看到印尼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     

  于是,当我靠着研究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台湾的新住民第二代,而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并且靠着关怀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台的移工与新移民,而获选为第五十四届「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之后,我就开始着手撰写这本书。当时正好政府开始推动「新南向政策」,台湾各种以东南亚国家为主题的文章、演讲与研讨会蜂拥而出。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专业意见,但外行充内行,只为了谋取政府预算而胡说八道的也不少。譬如我就听过学校老师在演讲时,告诉听众「像印尼这个东南亚国家,日常生活中都是讲英文,所以你们南向找工作之前,可以跟我把英文学好」,吓得我差点回家拷问我妈:「印尼人明明都讲英文,妳这个印尼人为什么要跟我讲印尼话?妳是不是拿火星话假装成印尼话骗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于印尼的误解与迷思。例如,很多人动不动就觉得印尼现在还很排华:「华人是不是很容易被抢、被虐待、甚至被杀掉?」如果你用上个世纪部分印尼人歧视华人的行为,来推论今天的印尼很排华,那难道你也要用上个世纪希特勒与纳粹党迫害犹太人,来推论今天的德国还在歧视犹太人?像这种昧于当前事实的谬论,我只要求他们多看看电视,尤其是看看印尼人看什么电视。印尼如果还在排华,那今天的印尼,还会有这么多人崇拜《流星花园》的F4,或是中港台等地,诸如谢霆锋、周杰伦、黄晓明,乃至何景荣等等的帅哥偶像吗?     

  在台湾,像我这种跨国婚姻下诞生的新住民第二代,已经不计其数,所以这样的家庭背景也算不上独特。不过也是因为这样的背景,让我这个储值了满满台湾价值的台湾囝仔,觉得有一个印尼妈妈,自己会讲妈妈的母语、了解妈妈的母国文化,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过去,靠着我妈妈的祖国印尼,我达成了些许职涯、学术与社会服务上的成就。现在,我将这本书献给我的妈妈,并且希望透过这本书,跟大家分享我的小小成就,以及身为印尼人的孩子所得到的幸福。

图书试读

哪个敬水的穆斯林,上厕所不弄湿?
 
 「唉呦~妳们这些印尼人,为什么每次上厕所,都要把厕所弄得湿湿的?这样我打扫很累ㄟ~」每到週日,台北车站往往挤满了来自印尼的移工,也时常可以看到打扫厕所的台湾阿姨,跟上厕所的印尼女移工争执的画面。让打扫阿姨们深深不解的是:为什么印尼人上厕所不喜欢用卫生纸,而且事后都会把厕所地板弄得湿答答的?其实,这跟印尼人的两大文化根源有关。一个是伊斯兰教对于身体洁净的要求,另一个则是古代爪哇文化对于水的崇敬。依据伊斯兰教的教规,每一位穆斯林在礼拜前,都必须经过清洁身体部位的…「小净」(wudu)仪式洗涤包括脸、手、脚、下体等身体各个部位,让自己在洁净的状态下向真主礼拜。所以,正规的穆斯林祈祷室不但会靠近厕所旁边,还会附有专门用来洗手洗脚的洗涤设备。
 
也因此,印尼人上完厕所后,很少使用卫生纸,几乎都是用水来沖洗屁屁,因为只有用水清洗,才能达到穆斯林对于个人卫生的要求。由于我的妈妈也是印尼人,从小到大,我家中的马桶旁边都没有卫生纸,而是接上一条小小的水管与莲蓬头,用来沖洗屁屁。小时候同学到我家作客,用我家的厕所时,我常常会听到厕所里传来的惨叫声:「啊~何景荣!你家厕所为什么没有卫生纸啊!」「好客、善良如我,这时候总是会不厌其烦地隔着厕所门,教导同学如何掰开自己的小屁屁,再拿马桶水箱旁的小莲蓬头,代替卫生纸、洗涤自己的小菊花。
 
或许是这个原因,在我家经历劫难后的同学,有的回到学校,就开始宣扬「何景荣是印尼人,上厕所大便完都不擦屁股」「印尼人很脏,大完便都用手指头去抠」这类的都市传说。所以我以前最喜欢大完便、洗完手之后,用手指头去摸同学的脸,观赏造谣者满脸惊恐、如临世界末日的表情。这几年受到日本的影响,在台湾与中国大陆开始风行用水洗屁屁的免治马桶。有时想想:同样是用水沖,为何有些台湾人就觉得日本的做法代表着卫生与进步、印尼的做法就代表肮脏与落后?是不是有部分的台湾人,多少带着些许的种族歧视心态,来看待我们周遭的各个国家?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