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序 由于中华文化的优美深厚,中华民族的勤奋和善,加上交通发达,世界各地人们交流频繁,近代各国学习华语文的人数不断在增加,形成一股学习华语文的热潮。因而全球各地华语文师资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台湾各大学大多开设有应用华语文学系或华语文教学中心,对华语文师资人才的培育呈现了生机蓬勃的景象。政府有鑑于此,更推行了「迈向华语文教育产业输出大国」的计画,期使华语文教育形成产业化。
华语文老师教导的对象是以华语文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外籍学生或人士,因此我们的老师在施教时必须精确地了解学生的来源、背景、学习目标、基本程度,以建立完善的班级经营工作。
在使华语文学习者能有效的认知和运用华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有一个关键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外籍学习者在进行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其母语迁移的影响,出现了中介语的现象。这种情形就需要华语文老师选择适切的教材,善用有效的方法,耐心的加以辅导和改正。其中教学的本体理论和老师的热心负责是主要的重点。《华语文教学导论》编写的主旨即在广泛而深切的探讨这些问题。
当今电脑科技进展神速,人们能够运用电脑帮助处理各种问题,对语文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例如语料库检索系统对华语文的研究和教学就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电脑的发展使汉字的书写重要性减低,但是另一方面它却扩大了人们对汉字的知识视野,增进了个人的认字范围和能力。例如通过电脑,人们可以认知一个汉字的楷书在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或行书、草书的写法,甚至正简体字的相互转换。现在华语文的各门课程,无论教学或研究,几乎和电脑的运用都结为一体了。
编写师资生的《华语文教学导论》是一项颇为艰难的工作,因为其内容凡是和华语文教学领域相关的各方面知识都要涉及,且各章节讨论的内容都要进行科学性的调查、分析、统计、实践,还要将内容作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陈述。如设计编写华语文教科书的分级时,就得对零起点的外籍学习者在汉字学习上要教多少字?哪些字先教?哪些字后教?复现率是多少?递增率最合理的是多少?等问题,都要提出来讨论和研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其他如有关语汇的分布、语法点的分布、文化内涵的融渗等都需要经过仔细的安排。还有华语文教材与教学的国别化、低龄化、沉浸式、翻转式等问题,随着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都得随时提出加以讨论、修正和更新。
本书计分十二章,内容包括华语文本体与教育理论、汉字及汉语拼写教学、课堂教学实务、中高级华语教学、华语教师之资讯素养、华语文能力测验、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海外华语教学现况与展望等主题,都是由本系专任教师从多年的专业研究和长期的实际教学经验中铢积寸累的珍贵心得。他们在撰写的过程中,以既有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不断融入日新月异的新材料、新方法,从长年累月的实践中发展出汰旧换新的创意,大家齐心合作,共同讨论,不断辩证,不断更新,将较为抽象艰涉的理论转化成易懂易学的知识,期使华语文的教学规律能够清楚明白的展现出来,让培养华语文师资的教学材料呈现出崭新的面目,达到教学品质更为良好的效果。
赖明德
201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