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杜拉克最后关注课题:无知的管理。
从认清无知开始,才有机会全面探索所有可能。
身处AI时代,必须学习从上游端发现问题。
跳出既有视角,超越思考界线。
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不可能发现问题。
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是未来需要的基本能力。
我们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围内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然而,「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我们该努力的课题,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知」,就能获得打破「知识之墙」的创意。
◎先来测试一下,你擅长解决问题?还是发现问题? ‧擅长团队合作,受前辈青睐?还是强调个人观点,也会跟前辈或朋友起冲突?
‧即使身处对自己不利的环境中,也一定会努力摆脱困境?还是会立刻寻找其他新环境?
‧会认真完成所有工作?还是如果觉得工作本身毫无意义,就会将其推翻?
‧不管在学校或社会,总是遵循「主流」?还是喜欢遵循「支流」甚至反道而行?
‧总是比常人多付出一倍的努力?还是总在拚命想着怎样可以「更轻松」?
◎向「蚂蚁」和「蟋蟀」学习 作者以《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蟋蟀」来比喻、分析「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差异和特征。擅长解决既有问题的人并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理解这两种思考方法的机制,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加以区分、运用,才是重要关键。
‧从「存量」到「流量」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你需要提升思考的维度 借由以下三种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协助读者于未知领域中,更清晰地发现问题,从而做到真正地解决问题。
‧抽象/类推:从大量不同的事物与现象之间找出共同法则,从不同领域借用思维
‧思考的轴:针对个别事项确定思考的基准视角,找出思维盲点
‧询问Why:重复询问为什么,抓住问题的本质,发现真正应该解决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