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把「有机」与「生机」混为一谈,甚至认为农药含量低于百分之五就算合格;事实上食物一定要达到「零污染」才是「真有机」,这在【有机法典】中均有详细规范。例如在农作物旁种点紫莴苣让虫吃,或用性诱剂、闪光、气味吓退法等均可防虫害;设置25公尺缓冲区则能避免隔壁的农药污染。
书中细说:清洁疗法断毒、重建疗法恢复生机,及以保养疗法巩固健康、养身从有机生活开始等,有助于改善忧郁、体臭之类的小困扰,甚至缓解慢性病。建议常以清洁疗法断毒,力行「真有机」生活才能长寿又健康!
作者简介
张明彰博士
1976年荣获100位白手起家企业家之一,
1982年创立美国亨利有机健康公司,专研有机健康产品及自然疗法。
1983年起开始在美国、加拿大推展有机文化。
1985年创Longwood有机菇农场于宾州,
1990创亨利有机保健品工厂于加州,
1992将有机文化推向中南美洲及亚洲各国,
1994年成立「世界有机运动友好协会」总部设于纽约帝国大楼。
1994年四月十三日,奉联合国UNICEF之派,代表该机构返台,颁奖给李登辉、黄信介、连战、张博雅、黄石城、王永庆、证严法师、张荣发、高清愿等关心儿童福利人士。
1998年有机文化推展工作在各国获重大进展。
2002年起在吉隆坡、雅加达、曼谷举办有机文化分享大会,今年起在台创有机食品新事业,并以本书为宣传主体。
着作有【零污染有机生活】【有机食物与自然疗法】等。
自序:共同追求健康、长寿、快乐的生活...张明彰
前言:「有机」不是少用化肥而已---浅谈几个有机生活基本概念…
须以有机方式耕作三年才合标准 你也可以成为百岁人瑞
第一章 什么是零污染有机生活
零污染有机生活包括三大要项 希波雷克滋为自然疗法鼻祖
亚拉苹果事件让世人重视有机问题 「有机农业」的定义与对策
畜产与水产如何保持有机? 与自然和平相处才有长寿希望
第二章 有机生活有益健康
遵循七大指导原则
.与大自然共舞:不可破坏生态
.饮水充足:还要喝纯净的水
.阳光和新鲜空气:活力的来源
.为健康、长寿而运动:还可令人长寿
.养成良好习惯,避免情绪压力:保持正面行为,克制情绪和行为以避免压力
.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充分休息与良好睡眠
.避免滥用菸酒和药物
设法改变生活和饮食方式
.传统农业一定要改弦易辙
.全人类应该要觉醒
有机食物需包含四大营养素…
.四大食物群要均衡摄取
.蛋白质最重要
.碳水化合物很重要
.脂质不一定是脂肪
.水是百药之王
.维生素与矿物质
享受有机生活不必多花钱,又可保健康
.品质:不必使用杀虫剂
.供给和需求:购买者越来越多
.生产成本确实比较高
.有机蔬菜已相当普遍
有机饮食必将成为世界潮流
.何必补助农药又推行健保
.长寿村与人瑞是最好例证
.有机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新展望
第三章 让「有机」落实于日常生活
清洁疗法即断毒
.一小盘花园沙拉
.果汁断毒疗法:以果汁断毒三至五天
.结肠清洁疗法
.液体饮食疗法:黏液清洁后可吸收更多氧气
.身体自然会告诉你欠缺什么
以重建疗法恢复生机…
.重点在准备新鲜生食
.摄取充足水份并常运动
用保养疗法巩固健康
.先了解基本健康状态
.饮食注意二高二低原则
.营养补充品应听专家意见
养身从有机开始…
.唿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等。
.循环系统疾病:心肌梗塞。
.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胆结石、下痢、痔疮。
.眼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
.皮肤疾病:粉刺、头皮屑、牛皮癣、皱纹。
.心理疾病:压力过大、忧郁症。
.老年疾病:女性更年期、男性摄护腺肿大。
.肥胖与减肥。
.癌症与肿瘤。
.其他:体臭、水痘、癫痫。
.骨科疾病:痛风、关节炎。
第四章 轻松改善慢性病的实际作法
.慢性病的定义
.老化
.老人斑
.皮肤癌
.爱滋病
.过敏
.关节炎
.便秘
.沮丧
.贫血
.糖尿病
.低血糖
.高血压
.低血压
.动脉硬化
.心脏病
.肾脏机能不全
.肾结石
.肝病
.肺脏疾病
.癌症
共同追求健康、长寿、快乐的生活 张明彰
一转眼【零污染有机生活】一书已经出版十二年了,犹记得刚出版之初,很多人还不知有机为何物,更别提「有机」与「生机」有什么差别?坊间甚至有人以为生机就是有机,或生机优于有机,其实都非正确观念,而台湾真正了解的好像也不多,因此乃决定趁机改版,将近年来「有机」观念的最新发展加入书中,同时增加部分彩色页,希望能让更多人注意到有机生活的重要性,并因而长保健康。
大家都知道,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人类不断的在追求真、善、美,在追求尽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无疑是「健康」,因为没有健康的身心,真理和完美都失去了意义;一旦失去健康,必然也将失去快乐。虽然说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例如财富、权势、美貌和成就都可能令人感到满足和快乐,但若身心不健康,他的一生必须忙于维持生命,即使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不过是个数字和头衔,不但无法享受生活,甚至将剥夺生活的乐趣。
有的人或许会说:「任何人都会生病,而且难逃一死」;甚至说「病痛是老年人的事,我还年轻呢!」许多人往往要到出现症候或不适时才后悔、自怜,或互相指责,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早知道……,问题是此时多半已经太迟。可以说大部分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问题,在于对身体的漠视和本身过于固执,不能落实「预防胜于治疗」的古训,以及忽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
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令我们不快乐却无从防范的事,例如家无恆产、事业不够成功、生活无法尽如人意,以及社会上许多不公平对待等等,都无法靠一己之力来掌握。但自己的健康确实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于现代医学的开展和进步,很多疾病都可以预防或控制,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远离不健康的环境和物质,少吃药、多运动,尤其是要师法自然,不管生活中的任何要项:吃的、用的,尽量力求自然、少加工,然后再从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着手,补充比较欠缺的物质、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则健康可期、快乐可寻。
「预防」是个真实又强有力的字眼,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比医药科技还有效。当然,基本上我们要知道各种疾病的治病机转,再力求防范。譬如,现代人闻之色变的癌症,可能由不当的生活习惯、压力和环境所导致,那生活上就应当尽量远离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与药品;高血压、心脏病、动脉阻塞或硬化等疾病多数为血液循环问题所致,我们更该重视饮食、多运动,以促进循环与代谢……。这些注意事项看似繁琐,事实上要做到并不困难,只要有心,且坚持下去,一定可以达到目标。
「零疾有机生活」已经是一种世界潮流,有机产品也越来越普遍,为了长保健康、快乐,每个人都应身体力行;最低限度也应避免或少吃非有机食品。本人自二十八年前(一九八O年)旅居美国以来,即致力于零疾有机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推展,并陆续将这些观念回馈给世人。为了了解并推展有机生活的理念,这几十年来走遍世界各地,包括知名的长寿村诸如汉札、厄瓜多尔、哥斯大黎加、高加索、广西长寿村等,结果发现凡是食用自然食物、维持有机生活者多半都身心比较健康,而且高寿;可见只要有充足的保健知识,「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免疫系统即最高明的医院」。
然而放眼当今,多数国家、地区都普遍滥用农药、化学物品,大大破坏了免疫系统机能,以致怪病丛生,令人感慨;世人如果不立刻从日常生活中着手改善,医药再发达还是无法解决病痛与生命品质不佳的困扰,而且快乐不起来。因此乃不揣浅陋,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整理出来,希望对世人有帮助。
本书的重点还是在介绍有机食物的种类、搭配及食用方式,乍看好像是老生常谈,其实很多观念与健康DIY方式仍属首倡,值得细读。必须特别提醒读者的是,书中虽然介绍了二十几种慢性病的起因、症状和自然疗法,但由于每个人对饮食或其他疗法的反应各有不同,必须依实际需要做选择,最好将自然疗能视为补充不足、促进健康的方法之一,千万不可当作唯一的治疗手段。即使只当做辅助措施,如果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并未改善,就必须请教健康专家或家庭医师;在疾病的急性期则一定要请医师诊治,等情况好转以后再以有机生活与自然疗法辅助调养与保健。
很多人都同意,「长寿」是上天送给爱惜生命者的珍贵礼物,但长寿一定要有健康做后盾才有价值;而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唯有从零污染有机生活做起。谨以此书与大家共勉,同时祝愿读者健康、长寿。
二OO八年九月于美国
坦白说,我一直对“环保”这个词有些距离感,觉得那是一个宏大而遥远的议题,似乎离我的日常生活很远。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有机生活”如何与环境保护紧密相连,而且,这些连接并不需要我们做出多么巨大的牺牲,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点滴的改变来实现。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减少一次性用品”的部分,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水杯,以及一些小窍门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垃圾。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平时随手丢弃的一次性物品,汇集起来是多么惊人的数量,而它们最终的去向,又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多大的负担。这本书没有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展现了“有机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作者提到,当他开始关注食物的来源,选择本地、当季的农产品时,不仅吃得更健康,也无形中减少了长途运输带来的碳排放。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环保理念,让我觉得既可行又充满意义,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愿意去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召唤。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自然,被各种科技产品和水泥森林所包围,渐渐地,我们甚至忘记了自然本来的样子,忘记了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用一种充满诗意和哲思的笔触,描绘了“有机生活”的魅力。他没有将“有机”仅仅局限于食物,而是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与自然的连接、与身体的对话、与内心的沟通。我尤其欣赏他对“季节感”的强调,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节律,去感受不同季节带来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春天万物复苏,我们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勃勃生机;夏天,我们可以享受清凉,品尝瓜果;秋天,我们可以收敛内敛,为冬天积蓄能量;冬天,我们可以静心养神,期待春天的到来。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让我觉得非常贴切和治愈。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也让我对“健康”有了更广阔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的自由,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命状态。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自我成长”有着强烈渴求的人,但很多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关于“身心灵”全面成长的指南。作者并没有直接灌输什么“成功学”或者“励志鸡汤”,而是通过分享他在追求“有机生活”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展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成长。我特别喜欢他关于“感恩”的部分,作者认为,当我们学会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从而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他分享了自己每天都会写感恩日记的习惯,记录下那些微小却令人心动的瞬间。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常常沉浸在对未来的焦虑和对过去的懊悔中,而忽略了当下拥有的幸福。书里关于“冥想”和“正念”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片刻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感受当下的宁静。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方式,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当下,我其实对“有机生活”这个概念有些模糊,只知道大概是关于健康、天然的东西。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朴实而真挚的语言打动了。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他对自然、对健康的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慢食”的部分,作者分享了他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放慢脚步,用心品尝食物的乐趣。他描述了自己亲手种植蔬菜的经历,那种从种子到餐桌的成就感,以及食物在未经加工下所散发的原始香气,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似乎都在被时间追赶,忽略了身边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回归生活的本源,去感受大地的馈赠,去体会食物的纯粹。里面的很多小建议,比如如何挑选当季蔬果,如何在家制作简单的健康餐点,都非常实用,一点也不觉得是高不可攀的理论,而是真正可以融入日常的行动。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介绍的几个食谱,希望也能像作者一样,通过“有机生活”找到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方式。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家”的概念有了全新认识的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家”就是一栋房子,是一个居住的地方,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家更是一种能量,一种由我们亲手营造的充满爱与和谐的氛围。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改变,让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得更加舒适、有活力。他分享了关于“断舍离”的心得,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整理,更是精神上的卸下负担。我一直是个有些囤积习惯的人,总觉得很多东西“以后可能会用到”,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过多的物品反而会阻碍能量的流动,让空间变得压抑。书里关于绿植摆放、香薰选择、自然光线利用的建议,都让我跃跃欲试。我特别喜欢他描述的,在家里点上一盏温暖的灯,播放着舒缓的音乐,然后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风景的那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家场景,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我的家,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成为我心灵的栖息地,一个真正能让我感到放松和安宁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