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写给任何曾经游历过巴黎,而仍能记起那些美味滋味与香气的人,还有只能在梦想中神往的人。
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崭新的创意和历久不变的好东西。每道食谱前都有一个小故事,因为我们都知道一道菜绝对不只是一张材料清单跟一串烹饪说明。一道菜的色彩与生命来自它的背景、它的情感脉络,以及它诞生的小故事。
知名美食部落格「巧克力和节瓜」(ChocolateandZucchini.com)作者克萝蒂.杜苏里埃将自身的厨房生活,以及她追求食物的热情,幻化成一本美食日记,让人直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每篇文章皆有一段日记式的小故事,附上不同的法式食品及制法,并加上成品图片,让读者享受文字上及视觉上的惊喜。「简单、迷人,而且好玩。」是《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对其食谱的赞誉。
克萝蒂在书里,让我们一窥巴黎女孩如何品尝这个城市所能提供的一切,并以超过七十五道的食谱,跟读者分享她的烹饪哲学。她的食谱会用到健康的食材(例如节瓜),也会需要比较纵容口慾的味道(例如巧克力)。除了招待客人的菜单之外,书中还可以找到开胃菜、三明治跟派饼、主菜以及各种甜点。此外书中还提供许多诀窍,教你如何变出有法国风味的鸡尾酒派对及晚餐宴会。
本书特色
★着名的饮食杂志《美食天下》选为六个最佳饮食网之一──法国超人气部落格「巧克力和绿皮胡瓜」格主的美食探险。
★《时代》杂志选为年度最酷的前五十大网站,并荣获多项部落格奖项和入围提名!
★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及众多着名美食专家高度推荐!
作者简介
克萝蒂.杜苏里埃 Clotilde Dusoulier
巴黎人,热爱分享她所钟爱的,关于食物的一切──食谱、灵感、餐厅用餐经验,以及最重要的,用她所在的蒙马特地区商店里找到的新鲜食材烹饪。但是她对食物的痴迷并非诞生在她母亲的厨房里,而是在旧金山。她在大学毕业后搬到这里,发现了充满滋味的新世界。当她回到她热爱的法国,她在烹饪上的冒险战果激发了「巧克力和节瓜」(ChocolateandZucchini.com)部落格的诞生,并受到网友的热烈欢迎和评论家的大加赞赏。
2003年克萝蒂成立「巧克力和节瓜」部落格,每天就像是线上记者一样,分享她对美食的喜好及烹饪的乐趣。部落格成立后,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国美食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媒体的注目报导,被《时代》(Time)杂志选为年度最酷的前五十大网站,并荣获多项部落格奖项和入围提名,更被着名的饮食杂志《美食天下》(Gourmet)选为六个最佳饮食网之一。
另着有Clotilde's Edible Adventures in Paris。
网站:www.ChocolateandZucchini.com。
译者简介
李淑珺
台大外文系毕业,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英国剑桥大学、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进修。曾任长荣航空机上新闻编译、实践大学英文翻译讲师、佛朗明哥舞者与老师,目前为自由接案专业英文译者。
谢辞
前言
我的烹饪哲学
第一部 简单
第一章:沙拉(Salades, Salads)
第二章:三明治(Sandwiches)
第三章:咸馅饼(Tartes Salees, Savory Tarts)
第四章:汤(Soupes, Soups)
第五章:蛋(CEufs, Eggs)
第二部 宴客
第六章:开胃菜(Apero, Aperitif)
第七章:即兴创作(Impromptu)
第八章:晚餐派对(Diner, Dinner party)
第九章:配菜(Accompagnements, Sides)
第十章:自助餐(Buffet)
第三部 甜蜜滋味
第十一章:蛋糕(Gateaux, Cakes)
第十二章:塔(Tartes, Tarts)
第十三章:甜点(Desserts)
第十四章:迷雅蒂斯精致小点(Mignardises, Sweet bites)
前言
我很开心食物佔据了我清醒时的大部份思绪,甚至还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而且我发现有关食物的每一个层面都很有趣:採购、观看、谈论、阅读、思考、切洗、搓揉、分享,当然还有,吃。
我的最爱莫过于尝试一家新餐厅,仔细阅读菜单,争论该点哪道菜;邂逅一种不寻常的蔬菜,找到可以让它更出色的做法;阅读食谱、厨师、烹饪技巧,并随手写下激发的灵感;掀开一锅炖菜的锅盖,或软硬兼施逼迫面团在我手中成形,或透过烤箱炉门看着我的舒芙蕾膨胀起来;在白日梦里幻想菜单,发明新食谱,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结果比我想像的还好;邀请朋友来家里,端上一盘热腾腾的菜餚,吆喝大家上桌,看到他们的脸闪耀着期待的光彩。
或许现在很难想像,但我发现其实我不是一直都这样。小时候跟青少年时,我从没在食物上花多少心思。我母亲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很棒的厨师,我也喜欢在她帮我们准备三餐时,或在慵懒的星期天午后烤蛋糕饼干时,在厨房里陪她。但是一跟全家人吃完饭,离开餐桌,我的脑袋立刻就转到其他的事情上。
我那时候就知道我喜欢某些事,也认为我不喜欢某些事,而且我丝毫没有冒险精神。以前的我很喜欢杂货店里用保鲜膜包起来的葛瑞尔乳酪(Gruyere),而且打死不愿意去摸农场生产的泥巴似软绵绵的卢布罗匈乳酪(Reblochon)。我偏好四四方方的白面包,远胜过我父母喜欢的,按照传统方法做的工艺面包(artisan bread),而且我还可以一年到头每天都吃同样的早餐。对我而言,吃饭就像唿吸:是我不加思索,自然就会做的事。吃东西是愉快的事,但我只觉得理所当然,不觉得需要特别加以赞颂。
但是,当我跟我男友麦辛在毕业后远渡重洋搬到旧金山湾区后,这一切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改变。那是网路企业的巅峰时期,而软体工程师在旧金山有一箩筐的工作机会。
我之前就很向往我从各式各样书籍和电影中看到的,美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可以亲身体验兴奋不已。每一件事都让我惊奇又惊喜,让我写了无数电子邮件给我在巴黎的家人朋友,详细描述我在安顿下来的过程中,许许多多想法与发现。
但是让我最受震撼的则是食物,和食物之新奇多变:我从来没听过的菜餚与特产、好几条走道都是各种早餐谷片的巨大杂货店、不知名的材料、大到要两只手才拿得了的马芬蛋糕。食物,到处都是食物,放眼所及都是食物──我简直心醉神迷。
我以前从来不需要每天煮饭或採买食物,第一次这么做,还是在他乡异国,带来的是更强烈的感受。我跨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我从来没想到居然这么丰富,这么多面,而且最重要的,这么好玩的世界。
还有什么地方比坐拥众多新鲜农产、美食商店,跟杰出厨师的加州,更适合对食物产生兴趣?我花了无数时间探索我遇到的每一间食品店,买了一推车又一推车我根本不确定该怎么烹调的食材,在家里堆满了烹饪书籍和烹饪锅具,打电话给我妈妈询问建议,以及在厨房里反覆实验。
我觉得我的烹饪细胞彷彿在冬眠多年后突然醒来。我渴望到每一间餐厅用餐,尝试每个民族的特殊菜餚,并了解所有关于食物的历史与文化。我在我的脑袋埋藏的记忆里疯狂翻找,想重新捕捉曾品尝过的味道,给过去让我皱起鼻子的食材新的机会,挑战自己的烹饪能力,并且看看这会带我走向哪里。
很快,我的品味开阔了,我的味蕾敏锐了,而我也终于领悟到,臭乳酪加农夫面包其实是一个人所可能得到的最大的上天的恩赐。
在加州待了两年之后,麦辛跟我回到法国,而另一个文化冲击正等着我。我用我刚刚见识大开的眼界,重新认识巴黎生活中的食物层面。这是我过去从来没有真正体会,却在美国隐约怀念不已的一个生活重要层面。而如果旧金山湾区是食物迷的梦幻游戏场,那么每人平均糕点店数多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巴黎,在我觉得简直就是天堂了。
(但是现在我回到镜子的另一边,又开始出现另一种全新的乡愁:我开始怀念那有颗粒的花生酱、认真厚实的汉堡、膨松的松饼,跟某种肉桂口味的膨发早餐谷片。)
我是在巴黎开始煮东西给朋友家人吃。我们在加州鲜少这么做,因为那里的社交活动似乎都习惯出去吃,而非在家吃。我发现弄一顿饭让朋友大快朵颐,甚至数个月后都还津津乐道,越来越让我兴味盎然,乐于分享,而且自豪到脸红。
所以我煮菜,採购,吃掉,然后再煮,这让我非常快乐。但是我很快发现这一切是多么转瞬即逝:好几个小时的思考跟手工,顶多几十分钟就被吃下肚而消失无踪。虽然这也是一种美,却也有点让人挫折。于是我发现,要弥补我这项热情的短暂本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
一开始我只是用一本简单的笔记本,写下我在哪一天,煮了什么东西给谁吃,成果如何,以及可以如何改进。就在那时候我发现了关于食物的部落格,家庭厨师写的网路烹饪日记。我很快变成忠实读者,狂热地阅读当时──二○○三年时──仅有的少数相关部落格。几个月后,我也创立了自己的部落格。
我把部落格命名为「巧克力与节瓜」,来显现我烹饪个性中的两面。节瓜(zucchini)的那一面是我对蔬菜的热爱,对健康与天然食品的偏好。而铜板的另一面则是我对所有甜食的无可否认的爱好,尤其是对巧克力,伟大的巧克力。
「巧克力与节瓜」网站随着我不断分享自己的烹饪冒险与美食探索而逐渐成形。我很惊讶地发现,阅览流量稳定地增加,而我也收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来信,表示跟我深有共鸣,或从我的文字中得到灵感。这真是让我太开心了。
维持部落格需要时间,但是我从中得到的满足远超过我所想像。而且,我不但觉得自己终于在建造某个东西,也从中认识了自己:我原来对烹饪和写作多么有热情,而我内心深处又是多么渴望更换工作跑道。当我开始探索我要如何借着这项热情谋生时,才发现这个部落格能提供如此多珍贵的机会。我借此试办了各式各样跟食物相关的活动,还有机会认识了许多我仰慕多年的厨师与作家。
在经营「巧克力与节瓜」两年后,我仔细倾听我内心真正想要的,并考量过所有可能的选择,而决定我已经准备好放胆一试。我辞掉了白天的工作,开始了全职作家的新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