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反映出现今幼儿教育、发展心理学以及儿童艺术发展的趋势。
作者阐明新的儿童视觉再现的发展模式对教育的重要性,他检视孩童在视觉表现的发展,并对如何支持此发展提出其建言。
作者对流传已久的儿童视觉再现发展的看法提出质疑。传统的取向在所谓的缺陷概念下,将儿童发展视为是有缺陷的;亦即孩童从较早的「原始」阶段,进展到「较高层次」的阶段,直到他们达到「视觉写实」的终点为止。
作者解释了不同的视觉表现发展的模式。新模式将儿童所运用的再现方式,界定为是他们本身的意图、动机和优先考量的后果,而非以成人的标准来评量儿童所做的努力。
本书并非仅为心理学理论、艺术及其历史或诠释的专家所撰写。这是一本幼儿教育者、接触幼儿的其他专业人员、父母亲,以及幼教学生和教师必备的书籍。
Chapter 1 在行动中绘画
问题
视觉再现和表达
线画和语言
涂鸦和牙牙学语
他人的重要性
绘画动作:变化速度或频率以及方向
行动的动力模式
重新呈现形状和动作
绘画像是一支在时空中有模式的舞蹈
游戏
飞溅的颜料
摘要
Chapter 2 行动、技巧和意义
动作和物件的再现是从何而来?
与新生儿的对话
照顾者与婴幼儿之间的情感空间
分析和讨论
婴幼儿与动作
垂直弧线动作
水平弧线动作
推拉动作
伸出手和抓握
在绘画中运用水平弧线和推拉动作
摘要
Chapter 3 绘画和线画的开端
三度空间:物件与人
二度空间
第一张图画
动作产生符号痕迹的领悟
Joel开始画线画和绘画
理由而非结果取向
摘要
Chapter 4 动作转成形状
区分和结合动作和形状
形状的族群
线画帮助我们观看和了解
色彩的运用:对比和连结
符号痕迹与它们之间的空间之重要性
空间上的点
传统线画的媒材和电子绘画
覆盖和掩藏
完整或封闭的形状
将形状摆在一起,再分开,然后再摆在一起
形成连结:将事物结合在一起
结合动作与符号痕迹:游移的锯齿状或Z形线条、波浪线和游移圈圈
不同的动作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结合不同线画行动
儿童需要反复练习他们所知道的事
绕过、往上、往下以及通过
绕圈圈、往上、往下以及通过
摘要
Chapter 5 看见和知道
穿着工作服的Linda
不同种类的讯息
手拿沾有大豆的吐司时,打翻了牛奶:事物是什么、在哪里、如何消失,以及到哪里去了?
视图、剖面图和表面
摘要
Chapter 6 空间和时间
三度空间的结构:和二度空间作品的关系
创造力的生态环境
在时间和空间中呈现较复杂的事件
动作和时间:状态的改变和位置的变化
事件顺序:视觉故事
儿童从他人的图画中获得学习
和儿童谈论图画是如何产生意义和作用
为数不多的线画规则产生多种的图画
教育和幼儿照顾:我们可以做什么?
摘要
Chapter 7 读写能力的起源:幼童学会阅读
B就是Ben
开始阅读和书写
摘要
Chapter 8 儿童开始在自己的图画中表现出深度空间
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或从不同的视角来观看
画出一辆驿站马车驶离我们
了解儿童思维的重要性
协助儿童持续作画
掩蔽和隐藏线去除法
前缩面或透视缩小的平面图
平面、曲线和球体
视觉玩笑:幽默和智力的关系
Ben发展的影响
要如何将研究Ben和其他一般线画发展的研究相比较?
自闭的儿童艺术家
其他有天赋的儿童艺术家
摘要
Chapter 9 为何许多儿童会放弃画画呢?
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协助他们呢?
过去我的小孩有看过我画图吗?
我们应该示范给儿童看吗?
纪录保存的重要性
绘画:外显的事件
分析
不同种类的写实主义
线画是力量的交互展现,而非物件的再现
摘要
参考文献
索引
(正文页边数字系原文书页码,供索引检索之用)
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平时在学校里也接触到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线画和绘画:儿童与视觉再现》这本书,并且爱不释手。这本书从教育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线画和绘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儿童如何通过绘画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别欣赏书中所提及的“视觉再现”的概念,它详细阐述了儿童是如何将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绘画的方式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转化和表达。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说服力,展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在绘画上的特点和进步。这让我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线画和绘画:儿童与视觉再现》就给我一种很学术但又很贴近生活的感覺。我平常喜欢逛美术馆、看展览,对艺术总是有着一股莫名的热爱,但本身对儿童绘画的了解并不多。翻开这本书,我被它那种既严谨又充满温情的笔调所吸引。书里探讨了儿童如何从最简单的线条开始,一步步构建起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关于“视觉再现”的部分,它用了很多儿童的画作作为例子,解释了孩子是如何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描绘身边的事物,这种稚拙却又充满力量的表达方式,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看”这个动作,原来在我们成人眼中司空见惯的景象,在孩子眼中却可能是另一番奇妙的景象。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儿童绘画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孩童般的纯真视角去看待世界的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好像也得到了升华,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我是一位美术爱好者,平时也会自己动手画一些东西,所以对于“线画”和“绘画”这两个主题一直很感兴趣。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线画和绘画:儿童与视觉再现》这本书,虽然一开始觉得“儿童”这个定位可能跟我不太相关,但翻开后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切入,探讨了线画和绘画如何成为儿童理解和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技法教学,更侧重于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情感表达以及对视觉信息的处理。书中的插图和案例非常生动,展示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作品,从简单的涂鸦到相对复杂的构图,都展现出了孩子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视觉再现”的解读,它解释了孩子是如何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来构建他们眼中世界的。这对我自己的绘画创作也带来了很多启发,让我重新思考了“看”和“画”之间的关系。这本书的文字也写得很清晰易懂,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很快领会其中的深意。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儿童设计的,它更像是一本给所有对艺术、对儿童发展感兴趣的人的“宝典”。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儿童绘画的理解比较浅薄,总觉得孩子画得好不好看是天生的,要么有天赋,要么就是乱画。但读了《线画和绘画:儿童与视觉再现》这本书之后,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儿童绘画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意义的学习过程。书里详细讲解了孩子是如何从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开始,逐渐发展出他们独特的视觉语言,以及如何通过绘画来记录和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我特别喜欢书里的一些例子,比如孩子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他们心目中的“家”,或者用鲜艳的颜色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孩子的画作背后,都蕴藏着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思考方式。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过早地去评判孩子的画作,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并尝试去理解他们画作背后的含义。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与孩子沟通、理解孩子的新途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配合柔和的色彩,充满了童趣又不失艺术感。我本来是冲着“儿童”这个关键词来的,想着给家里的宝贝找点能启发他画画灵感的书籍。拿到手后,翻阅了一下,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它不单单是教孩子怎么画,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探讨儿童绘画的意义,特别是“视觉再现”这个部分,让我这个家长也学到了不少。书里有很多儿童画作的案例,那些稚拙却充满生命力的线条和色彩,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童年最纯粹的记忆。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艺术启蒙的书,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手去表达感受。即使是不懂绘画的家长,也能从中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共同语言,一起探索艺术的奇妙世界。特别是看到书里的一些分析,比如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绘画来理解和认知世界,这让我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给家长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窗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