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脈,也要健康!
顧人情,更要顧病情!
8項慢性疾病重點飲食準則,牢記並遵循醫囑。
30項聚餐進食密技,閃避飲食陷阱。
教你打贏「飯局戰爭」,
輕鬆掌握健康人脈經營術!
本書特色
█ 青壯年人努力應酬、打拼工作的同時,但也不能忽略「吃」得健康!
根據衛生署最新調查,2009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內容與順位2008年相同,其死亡人數占率依序為:(1)惡性腫瘤占28.1%;(2)心髒疾病占10.6%;(3)腦血管疾病占7.3%;(4)肺炎占5.9%;(5)糖尿病占5.8%;(6)事故傷害占5.2%;(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3.5%;(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占3.5%;(9)自殺占2.9%;(10)腎炎、腎癥候群及腎性病變占2.8%。這十大死因之中,光是慢性疾病就佔瞭8項!另外,目前全颱更有超過700萬位慢性病患者!公司裏與傢裏有多少人有慢性疾病!?
飯局推不掉,因為加班應酬、拓展人脈……都需要飯局,而這些幫助事業的「朋友」在各位不自覺的時候,卻儼然成為瞭健康最大的「威脅」,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是如此!《怎麼吃都健康—不生病的聚餐飲食法則》根據國人常見之八大慢性疾病,量身訂做瞭參加宴會、飯局的飲食準則,讓你不再擔心是否自己的健康是用金錢換來的!如果你有以下慢性疾病,那你絕對不能錯過:
01 慢性肝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2 消化性潰瘍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3 膽囊炎、膽石癥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4 冠心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5 高血壓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6 痛風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7 糖尿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8 痔瘡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 30項聚餐進食密技,輕鬆掌握飲食準則,不落入「飲食陷阱」!
本書作者希望幫助患有慢性疾病的國人,也能夠不必因為想要養好身體,不敢擁有正常社交生活,並且能在聚餐上「吃得健康又開心」的理念創作瞭本書。除瞭8項的慢性疾病句餐飲食準則之外,還規劃瞭「30項進食密技」,讓你不管是在朋友聚餐,還是加班應酬的飯局上,所有要注意、應該注意的健康提醒,全都囊括其中!例如看似平凡的油鹽醬醋茶等調味料,該怎麼健康攝取,以免産生不良的食藥交互作用!讓各位不但可以盡情飲食、輕鬆閃避對病情有害的餐點,最重要的,還教你挑選哪些菜餚能夠有益於病情。
█ 你瞭解你的身體嗎?透過〈八大慢性疾病簡介〉立刻瞭解疾病與身體狀況!
在身體疼痛不舒服的初期,如何能夠防治疾病加快侵入我們的身體是最重要的!因此許多醫生都會說:「不要延遲就醫時機」、「掌握疾病小癥狀」是最重要的步驟!但是,雖然身體依舊不適,應酬飯局卻一次也都不能停!為瞭不讓持續不斷的應酬飯局,阻擋瞭各位的健康,因此,掌握治療疾病的先機,就是首先要「徹底瞭解疾病」!因此,本書作者特彆附錄瞭〈八大慢性疾病簡介〉,希望能夠讓各位先一步的瞭解疾病,並且能夠在傢自我防範,以達到初步治療與預防的結果!
作者簡介
李定國醫師
中國武漢大學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華醫學會會員。擁有內科臨床醫診、科學研究、醫學教學等四十餘年豐富經驗。曾經在專業性醫學期刊發錶30多篇重要醫學論文,並發錶近百篇國外醫學(英、日、俄文)譯文、文摘。曾任中國全國性醫藥專業期刊《藥物流行病學》、《醫藥導報》常務編輯委員。擁有五本醫藥專業齣版品及發錶醫學科普文章數百篇,在颱作品有《誰說不能有飯局?如何帶病赴宴》,最新作品為《怎麼吃都健康—不生病的聚餐飲食法則》。
2009年國民健康狀況分析
一、赴宴之前—適切進食、人情兼顧、健康滿分
中式飯局害人不淺?
帶病赴宴,危機重重
帶病赴宴,約法「三」章
二、8大慢性疾病重點飲食準則
忽視醫囑的嚴重後果
01 慢性肝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2 消化性潰瘍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3 膽囊炎、膽石癥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4 冠心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5 高血壓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6 痛風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7 糖尿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8 痔瘡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三、30項赴宴健康進食密技
01 「吃到飽」,傷病多
02 小心火鍋陷阱多
03 帶病赴宴,當心「鹽」多必失
04 服藥期間如何配置盤中飧
05 調味品也會「調亂」藥效
06 用藥期間莫貪杯
07「不食人間煙火」的五種特殊體質
08 老人赴宴,謹防噎食
09 孕婦「帶胎赴宴」有禁忌
10 宴會後活動仍需提高警覺
11 注意宴席上的交叉感染
12 過年過節,吃喝有「節」
13「發物」與「忌口」
14 食物相剋—美酒不能加咖啡
15 食物初嘗,當心過敏
16 吃海鮮切勿太「生猛」
17 禽頭魚頭,少吃為妥
18 魚蝦蟹鱉的「生死」抉擇
19 小心誤踩飲酒地雷區
20 酗酒—乾杯豈止「肝悲」
21 宰相肚裏能撐船—百害無一利的啤酒肚
22 彆往肚裏裝「垃圾」
23「裝飾性菜葉」宜看不宜吃
24 避之唯恐不及的「酸性體質」
25 不吃早餐危害多
26 晚餐彆犯的四個「過」錯
27 細嚼慢嚥好處多
28「剩菜打包」,大有學問
29 菜餚最佳的保存及調理溫度
30 減重基本準則—「避重、就輕」
四、認識八大慢性疾病
01 慢性肝病
02 消化性潰瘍
03 膽囊炎、膽石癥
04 冠心病
05 高血壓
06 痛風
07 糖尿病
08 痔瘡
《均衡飲食的藝術》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購書體驗!我一直對健康飲食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大部分書籍要麼過於專業,要麼就是一些流於錶麵的口號,很難找到真正實用且深入的指導。這本書就給我帶來瞭截然不同的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成熟且富有洞察力,她不僅僅是羅列一些健康食材,而是從更深層次地探討瞭“為什麼”以及“如何”做到均衡飲食。她非常強調個體差異性,理解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都不同,因此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飲食方案”。書中提供瞭很多自我評估的方法,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身體真正需要什麼,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我尤其欣賞她關於“食物搭配的化學反應”的講解,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食物一起吃會協同增效,而有些則會相互抵消。她還花瞭很大的篇幅講解“慢性炎癥”與飲食的關係,這讓我對很多日常的飲食習慣有瞭全新的認識,並且開始有意識地去規避那些可能引發炎癥的食物。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飲食知識,更是在進行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它教會我如何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如何做齣更明智的食物選擇,從而達到一種真正可持續的健康狀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飲食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更好地愛護自己身體的“人生指南”。
评分《美食養生經》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生活中的“及時雨”!我平時工作非常忙碌,經常是三餐不定時,也懶得去研究復雜的養生知識。但是,我身體齣現瞭一些小毛病,比如容易感冒、皮膚乾燥等等,這讓我開始意識到不能再“湊閤”下去瞭。我想要找一本既實用又易懂的書,能夠幫助我輕鬆地改善飲食習慣,但又不希望它太學術化,畢竟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消化。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所有需求。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是鄰傢大姐姐在分享她的養生心得。書中有很多針對我們這些“忙碌族”設計的便捷食譜和飲食建議,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就能做齣既美味又健康的餐點。我特彆喜歡它關於“餐桌上的小智慧”那一部分,裏麵介紹瞭一些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但卻非常關鍵的細節,比如如何正確地搭配食材,如何通過烹飪方式來保留食物的營養,甚至是如何通過調整用餐順序來達到更好的消化效果。書中的案例也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夠感同身受,並且更有動力去模仿和實踐。我嘗試瞭其中一些食譜,發現不僅簡單易學,而且味道也很棒!最重要的是,我能明顯感覺到身體在發生變化,感冒的次數明顯減少瞭,整個人也感覺更有活力瞭。這本書真的讓我覺得,健康飲食並不是一件睏難的事情,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做到。
评分這本《健康飲食的秘密》真是太讓我驚喜瞭!我一直是個對吃很講究的人,總想著找到那種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能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的方法。市麵上關於飲食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隻是簡單地羅列食譜,很難讓我産生共鳴,更彆說付諸實踐瞭。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從一個非常生活化的角度齣發,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娓娓道來關於食物與健康的一切。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營養知識時,並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比如,它把身體比作一颱精密的機器,而食物就是給這颱機器提供動力的“燃料”,如果燃料不對,機器自然就會齣問題。這種通俗易懂的解釋,一下子就點醒瞭我很多以往的誤區。書裏還特彆強調瞭“均衡”的重要性,不提倡任何形式的極端飲食,而是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飲食中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我開始嘗試書中提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吃肉的時候搭配大量的蔬菜,或者選擇全麥榖物代替精米白麵,驚喜地發現身體真的有瞭積極的反饋。不再容易感到疲倦,皮膚也變得更有光澤瞭。這本書讓我覺得,健康飲食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可以通過一些巧妙的調整,融入到我們每一個日常選擇中的,一種簡單易行,卻又影響深遠的生活方式。我真的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改善自身健康狀況,但又不想被繁瑣規則束縛的朋友們。
评分我最近在讀《健康美味的密碼》,感覺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名資深的“吃貨”,我一直認為美食與健康是不可兼得的,要麼追求極緻的美味,要麼犧牲口感來換取健康。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用非常科學而又生動的方式,揭示瞭食物的內在奧秘,讓我們理解為什麼某些食物對我們的身體如此重要,而另一些則可能帶來負麵影響。作者的筆觸非常嚴謹,同時又充滿瞭趣味性,讓我讀起來絲毫不會覺得枯燥。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吃這個好,吃那個不好”,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讓我們理解食物的“能量場”和“信息傳遞”。例如,它會深入淺齣地講解不同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身體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扮演關鍵角色。更讓我著迷的是,這本書還探討瞭食物與情緒之間的關聯,讓我意識到,選擇食物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求,更是影響我們心情和精神狀態的重要因素。我開始嘗試按照書中的建議,更有意識地去選擇食材,並且注重食物的“烹飪溫度”和“調味方式”。我驚喜地發現,即使是簡單的傢常菜,在掌握瞭正確的烹飪技巧後,也能煥發齣驚人的美味與活力。這本書讓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這是一種真正的“雙贏”。
评分我最近入手瞭《智慧飲食的藝術》,這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書!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於健康飲食的說法眾說紛紜,讓人無所適從。我曾經嘗試過各種“網紅”食譜,結果往往是堅持不瞭幾天,或者效果微乎其微。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它沒有直接告訴你“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而是從“為什麼”開始,深入剖析瞭食物與我們身體、情緒、甚至生活方式之間的微妙聯係。它探討瞭食物的能量,不僅僅是卡路裏,更是它所蘊含的生命力和信息。作者的語言非常富有哲思,讀起來不像是在看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感恩飲食”的部分,提醒我們珍惜每一份食物的來之不易,在進食時保持一種平靜和感激的心態。這不僅僅是關於“吃”,更是關於“如何與食物相處”。書中還介紹瞭一些非常實用的“食物選擇指南”,並不是教條式的規定,而是提供瞭一套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反應和環境條件,做齣最適閤自己的選擇。例如,它會鼓勵我們在不同的季節選擇當季的食材,因為它們更符閤身體的需求。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我對食物有瞭全新的認知,不再僅僅把它當作滿足生理需求的工具,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滋養身心、連接自然的媒介。它讓我更加有意識地去選擇,更有覺知地去品嘗,身體和心靈都得到瞭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滿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