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睡眠的真相

揭开睡眠的真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一生花了1 / 3的时间在睡觉。但对于睡眠是怎么一回事,却浑然不知。如今睡眠的谜团一层层地被揭开,我们以往认为睡眠不足所换来的不过是精神涣散的上午,没想到,积欠睡眠债的结果不但会让人变胖、变笨,还可能忧郁、脾气暴躁,并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

我们对于睡眠剥夺所造成的重大灾害并不陌生:

  .1984年印度波帕省严重的工业毒气洩漏灾害、三浬岛的核电厂辐射外洩事件,造成人们死亡与其他接踵而来的健康危害。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太空梭升空后73秒爆炸失事,机上七名太空人,全数罹难。

  .1989年艾克森油轮在阿拉斯拉触礁,造成史上重大的漏油事件,迄今污染都还未消除殆尽。

  这都是因为睡眠不足所导致的判断错误或操作失手。

  而今年四月,高铁驾驶疑似服用安眠药,在执勤中昏睡了13分钟,也是睡眠障碍惹的祸。

  台湾司空见惯的卡车交通事故,经常是驾驶人疲劳所造成的。

  研究显示,美国每年有1 / 3的交通意外与疲劳驾驶有关。只要不眠不休超过19个钟头,开车的反应与判断力就等同于酒醉驾车。一定程度的睡眠不足,再加上一点点酒精(即使未达酒驾标准),驾驶人几乎就无法维持清醒,而足以造成致命的危险!

  台湾是一个睡眠不足的社会。从小孩到老人,许多人睡不饱也睡不好。85%的国中生一天睡不到八小时,而这群青少年事实上一天需要九到十小时的睡眠!据统计,台湾1 / 4以上的人口有睡眠障碍,慢性失眠的人口高达250万!

  这是一本有系统介绍睡眠医学常识的书籍,极力抢救全民失眠!前四章是基础性的介绍,透过睡眠医学发展的历史、故事和有趣的科学实验,让我们了解自己睡眠中的状态,做梦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爱困。

  此外,本书深入介绍常见的睡眠唿吸中止症、失眠、不宁腿症候群,甚至一些有趣的睡眠现象与疾病,例如鬼压床、猝睡症、在梦境中上演「全武行」、梦游、小儿夜惊、睡美人症候群等。

  睡得好是健康的基本功夫,拥有品质良好的睡眠不但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也我们应享的权益。本书一次讲楚楚、说明白,你也能当自己的睡眠医师。

本书特色

  抢救全民失眠,别再积欠睡眠债!

  睡不着很苦恼,睡不够很困扰;
  本书帮你揪出蛮牛甩不掉的瞌睡虫,
  教你快速恢复精神活力的正确睡眠法!

  台湾是一个严重睡眠不足的社会,从小孩到老人,许多人睡不饱也睡不好,85%的国中生一天睡不到8小时,而这群青少年事实上一天需要9 ~ 10小时的睡眠!据统计,台湾1/4以上的人口有睡眠障碍,慢性失眠的人口高达250万!凌晨4、5点、下午2、3点是最容易被睡眠债击垮而出事的时刻,长期睡眠不足不只会变笨,还会致命!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的瓦解、癌细胞攻击,都与睡眠剥夺有关。

.睡眠不足会变笨!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愈来愈笨,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判断力变差,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情绪不稳定、易怒、忧郁和焦虑都会接踵而来。研究也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等慢性病有高度关连。

.睡眠不足会致癌!
  医学界很早就证实睡眠和免疫功能间的密切关联。熬夜会大幅降低免疫力,当我们熬夜到凌晨三点,具抵御能力的白血球就减少了30%,仅存的白血球活动力也变差。长期的睡眠剥夺会造成免疫系统全盘瓦解,人体将无力对抗各种外来物质的侵袭,也无能阻止癌细胞的生成。

.意外最常发生在生理时钟的低点!
  最容易被睡眠债击垮的时间在凌晨四、五点和下午二、三点,是我们最无力抗拒睡意的阶段,许多重大意外与交通事故都发生在这个时候!众所周知的苏联车诺比尔核电厂意外、美国三浬岛事件、艾克森油轮漏油事件、印度波帕省的工业意外都是。重视轮班工作者的生理需求,雇主责无旁贷!

.睡眠不足等于酒醉驾车
  睡眠不足的杀伤力不小于酒精的作用。研究证实,17 ~ 19个小时持续清醒地开车,反应与判断力等于酒醉驾驶(血液中酒精浓度0.05%);长期缺乏睡眠,平均一天睡不到6小时的人,开车是非常危险的事。更惊人的是,欠了一屁股的睡眠债,只要加上少量的酒精,就会非常嗜睡,几乎没办法保持清醒,足以造成致命的危险。

  .本书详列许多惊人的灾害,要你正视睡眠,拒当失眠族。

  .列举生动实用的例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有系统地介绍睡眠知识。

  .鬼压床,梦游,睡美人症候群,狂吃狂睡,性行为异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本书一次解答!

作者简介

罗友伦

  现任林口长庚医院胸腔内科助理教授级主治医师。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毕业。曾任哈佛大学客座讲师。专长睡眠唿吸终止症。

陈盈盈

  现于癌症希望协会服务、国语日报科学版专栏作家。中国医药大学医务管理学研究所毕业,曾任职于医学中心、卫生署与中央健保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睡眠烦恼者的首选  陈昱瑞(长庚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长庚医院长庚大学整形外科系教授)
推荐序二│生动分析睡眠障碍  郭汉彬(林口长庚医院胸腔内科、长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教授)
推荐序三│克服睡眠问题的绝佳指南  侯友宜(新北市副市长、前中央警察大学校长)
自序│睡眠谜雾已被层层揭开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第二章 我们到底欠了多少睡眠债?
第三章 见识生物时钟的威力
第四章 从出生到老的睡眠变化
第五章 沉默的杀手:睡眠唿吸中止症
第六章 了解失眠是战胜失眠的第一步
第七章 关于失眠,你需要知道的事
第八章 躁动不安的夜:不宁腿症候群
第九章 鬼压床:神祕的猝睡症
第十章 梦游、夜间惊吓、睡美人症候群等其他型态的睡眠异常

图书序言

我们欠了多少睡眠债?

几千年来,人类随着大自然的昼夜循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完全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此人们可以在夜间工作,享受各式各样的声光娱乐。随着电脑网际网路的发明,许多人习惯在睡前看新闻、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甚至通宵留连在网路世界中。工作压力和各种交际应酬,使得睡觉成为一种浪费,或是可有可无的需要,牺牲睡眠可以赚到更多宝贵的时间做更多我们想做的事情。

然而,睡眠真的可以牺牲吗?牺牲睡眠的背后,我们到底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美国每十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健康普查,相较于一百年前,现在的美国人一天的睡眠时数比起我们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的年代,平均少了20%。过去三十年来,美国人平均一年多花了150个小时在工作和通勤上,等于是一年当中,整整多工作了一个月。工作时间延长、轮班工作和夜间的娱乐应酬,使得现代人的睡眠愈来愈少。

过去我们被告知一天需要八小时的睡眠,今天已经愈来愈遥不可及。美国成人睡足八小时的,十年前还有将近四成,去年只剩下二成多。

相较于美国,台湾的生活更是紧张忙碌,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夜生活上,相对而言,我们睡得更少了。统计资料显示,台湾民众失眠的比率是亚洲之冠,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有睡眠障碍,慢性失眠的人口高达250万。

大人失眠,小孩则是严重的睡眠不足。《康健杂志》曾调查发现,大部份孩子配合大人的作息,晚上十一点才睡,还有不少小孩拖到十二点才睡;85%的国中生每天睡不到八小时。台湾成人平均一天到底睡多久?应该不到七小时。

爱困的凌晨四、五点和下午二、三点
即便累积了大量的睡眠债,想睡觉的冲动还是可以被生理时钟的週期和外在环境的刺激所抑制。许多人在读书阶段都有这样的经验,考试前努力熬夜数天,仍然可以精神抖擞地应考,考完了也不觉得疲累,还是可以打起精神参加许多活动,证明了外界环境的压力和刺激的活动也可以让人抗拒想睡觉的冲动。

但人们经常忽略了一点,最容易被睡眠债所击垮的时刻是在一天当中的凌晨四、五点和下午二、三点左右,因为这是生理时钟的低点,也是我们最无力抗拒睡眠的阶段,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重大意外与交通肇事都发生在这个时候。

经过长期的研究,狄曼特和卡斯克敦发现,严重嗜睡可以相当程度的被一般人所忽略。许多测验证明极度嗜睡的人可能仍自我感觉良好,足以胜任许多工作,例如开车、打球、考试,谈笑风生,进行动态的活动毫无问题。表面上,大脑看似正常的运作,给人一种错觉,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巨大的危险。

事实上,在极度嗜睡的情况下,大脑无法一如往常的运作,中间断断续续会出现类似断电的状况。庞大的睡眠债更虎视眈眈地等在我们身后,只要稍微不注意,它会一把抓起我们,把我们丢进睡神的怀抱,我们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沉沉睡去,而无暇顾及外界所发生的事。

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一群自认白天精神状况一向良好的受试者,在实验室睡了一个晚上,得到8小时充分的睡眠之后,第二天进行MSLT的测验。发现有80%的人得分在15分以下,甚至有25%的人得分在0~5之间──极度嗜睡。而只有10%的人真正处于清醒而警觉的状态。证明了一般人对于自己清醒程度的认知与事实有极大的差距。

到目前为止,实验室证明我们的大脑至少可以维持好几週持续而精确的计算睡眠的需求,至于更长的时间大脑是否仍旧继续精算,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实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没有人曾进行长时间的研究。

睡眠学家魏伯(Bernie Webb)称睡眠是「温和的暴君」,虽然嗜睡与否可以轻易地被许多假象所掩盖,但有可能在下一瞬间,你就会被排山倒海而来的睡眠债所击垮,关闭所有与外界联络的窗口,进入睡眠中的世界。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