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点在于将校园霸凌事件,以「真实故事」呈现的方式,分析相关联的「教育议题」,并针对问题的重点与症结,提出「参考策略」以供中小学学校经营与教学方面的参考。
本书的内容包括校园霸凌的意涵与类型和因应策略、关系霸凌—案例与策略、言语霸凌—案例与策略、肢体霸凌—案例与策略、性霸凌—案例与策略、反击型霸凌—案例与策略、网路霸凌—案例与策略。希望透过这些真实案例的分析和参考策略,可以提供中小学教师面对霸凌事件时,在专业能力与处理方法上的参考,有助于杜绝任何类型的校园霸凌,营造温馨友善的校园氛围。
作者简介
林进材
1.现为国立台南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2.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修课程与教学)
3.当过中小学教师10年、大学教师10余年
4.国家高考一级及格、当过公务人员
5.曾任大学总务长、主任秘书拥有实际的行政经验
6.教过的学生包括幼稚园、国小、国中、高中职、大学教师、成人等
7.有30年的教学经验
8.出版专书30余本,发表课程与教学论文十篇
林香河
1.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2.主要着作
教学高手
写给小学生家长的第一本书
写给国中生的第一本书
写给高中职学生的第一本书
国中生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老师,你怎么办
妈妈大学堂
独生子女的教养
序:向校园霸凌宣战
第一篇 霸凌的意义、类型与因应策略
第二篇 关系霸凌--案例与策略
01.有效区隔游戏与霸凌
02.避免将成绩作为霸凌手段
03.重视转学生的心声
04.掉东西是霸凌的征兆
05.让霸凌销声匿迹
06.拒绝恐惧的氛围
07.我的身上不会臭臭的
08.游戏不是另一种战争
09.让打小报告成为温馨的叮咛
10.谁敢霸凌老师
第三篇 言语霸凌--案例与策略
01.让大目神不再掉眼泪
02.让看不见的伤痕消失
03.单亲不是他们的错
04.勇敢面对恐吓
05.我不是脑残
06.避免不必要的针锋相对
07.不要成为他人的提款机
08.哈根烟很快作神仙
09.当「爱」成为「碍」
10.「多话」和「雄辩」
第四篇 肢体霸凌--案例与策略
01.自残是一种下下策
02.看不顺眼也是另一种霸凌
03.霸凌不只是好玩的问题
0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05.让霸凌者的快感付出代价
06.旁观者的恐惧
07.被霸凌者的心理
08.集体行为会惹祸
09.避免各种假期效应
10.模仿效应
11.西瓜效应
12.让打小报告消失
13.学生霸凌老师
14.师生霸凌来自于语言羞辱
15.霸凌是谁的错
16.谁来救救我
17.破坏校园公物
18.姑息足以养奸
19.假性肢体霸凌
20.家长霸凌事件
21.当老大绝不是老大
22.敢怒也敢言
23.猪公也会大扫除
24.学校不是地下钱庄
25.霸凌不分大小
26.独行侠与被霸凌者
27.好玩?霸凌?谋杀?
28.让校园小霸王受教训
29.老师小心
30.体罚与霸凌
第五篇 性霸凌--案例与策略
01.是学生不是小红帽与大野狼
02.远离性玩笑
03.谁最重容易被欺负
04.性流言止于智者
05.霸凌不是课间娱乐活动
06.强拍裸照是犯法行为
07.不要让中辍生暗夜哭泣
08.可以预防的悲剧
09.建立正确的两性关系
10.强渡关山是霸凌的代名词
11.止不住的伤痕可预防
12.性好奇?性霸凌?
13.A片都这么演的
14.未成年的性行为
15.老师的态度
第六篇 反击型霸凌--案例与策略
01.不可教学相「掌」
02.拿出破解霸凌的勇气
03.班派与帮派
04.温馨的毕业典礼
05.欺善怕恶
06.自保之道
07.旁观者应尽的责任
08.让警务人员主持公道
09.打击校园霸凌事件
10.当法律成为最后一道防线
第七篇 网路霸凌--案例与策略
01.与暴力游戏绝交
02.网路交友要小心
03.让阳光渗入暗无天日
04.破解狭路相逢的危机
05.多给一些关爱
06.旁观者的坏朋友
07.我不是援交妹
08.心情故事
09.绝不帮忙转贴
10.霸凌绝不是战利品
(以下评价皆不包含《反霸凌完全手册:案例与策略》这本书的实际内容,而是从一个台湾读者的角度出发,围绕“反霸凌”这个主题,以及对这类书籍的期待和感受而写,力求风格和语气的多样化,避免AI痕迹。) 最近真的太需要一本書來好好梳理一下霸凌這回事了,尤其是在新聞上常常看到類似的事件,心裡總是很悶。我一直覺得,霸凌不只是學生的事,有時候在職場、甚至在家庭裡,都可能會有無形的壓迫和傷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真正貼近我們生活、可以實踐的建議,而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像是,如何辨識那些不容易被察覺的霸凌,例如言語上的貶低、孤立,或是網路上的謠言攻擊,這些往往比肢體暴力更難處理,也更容易造成長期的心理創傷。我尤其關心的是,對於受害者,除了提供安慰,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如何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建立心理韌性?而對於霸凌者,他們的行為背後可能有哪些原因?有沒有可能透過引導,讓他們理解自己的錯誤,並且學習如何與人共處?這都是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的部分。
评分我曾經在求學過程中,親身經歷過一段不愉快的經歷,雖然不是最嚴重的霸凌,但那種被孤立、被言語攻擊的感覺,到現在都還會偶爾想起。所以,我對「反霸凌」這個主題一直有種特別的關注。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個溫柔的引導者,幫助我們理解霸凌的複雜性,並且找到療癒和前進的方法。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並不孤單,而且總有辦法克服。對於受害者,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重建自信、找回自我價值的建議,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和尊重的。對於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實用的工具,讓他們能更有效地陪伴和支持孩子,並且營造一個更安全、更友善的成長環境。
评分我對霸凌的理解,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欺負弱小」這麼簡單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霸凌的危害性更是與日俱增,而且影響的範圍可以說是非常廣泛。我看過很多關於霸凌的新聞,有時候覺得,很多大人似乎也對如何處理霸凌感到無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比較「接地氣」的策略,能夠針對不同的情境,像是校園霸凌、網路霸凌,甚至是在職場或社群中遇到的類似情況,都能有相應的應對方法。我尤其好奇,書中會不會提到如何培養「觀察力」?很多霸凌行為都是在暗中進行的,如果我們能提早發現,也許就能避免更嚴重的後果。另外,對於旁觀者,如何才能鼓起勇氣伸出援手,而不是選擇冷漠?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评分坦白說,有時候我覺得「霸凌」這個詞,被用得太過簡化了。它背後的成因、影響,以及如何真正地去「反」它,都比我們想像的要來得複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探討這些面向,而不只是流於表面。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會不會觸及到「結構性」的霸凌問題?例如,在某些體制下,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或者價值觀的偏差,都可能助長霸凌的發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更有前瞻性的思考,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環境,而不是只解決單一的個案。對於那些曾經傷害過別人,或者正在經歷轉變的個體,書中會不會有相關的探討?我想,真正的「反霸凌」應該包含理解、教育,以及重新建立連結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懲罰或譴責。
评分身為一個長期關注兒少議題的人,我總是在尋找能真正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資源。霸凌問題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它可能在一個孩子的人生留下多大的陰影,真的超乎想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給家長、老師,甚至是大孩子們,一套清晰的思辨和行動指南。我特別希望能看到書中有真實的案例分析,而且不僅僅是呈現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解決。例如,當孩子被霸凌時,家長該如何冷靜地傾聽、支持,而不是過度保護或責備?老師又該如何介入,才能有效制止霸凌行為,同時又不會讓情況惡化?還有,在校園裡,如何建立一種「不姑息」的氛圍,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安全,並且知道向誰求助?如果書中能有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同理心、勇氣和溝通技巧的具體方法,那就太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