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回归自然运动先驱 史考特与海伦的农庄生活
一个20世纪的生活传奇 21世纪的生活潮流
本书纪录的是20世纪初一个都市中产阶级知识份子,对现代文明的反省,以及从人道思想发出的一项生活实验。聂尔宁夫妇(Helen & Scott Nearing)在当时所主张与践履的,也正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新时代(New Age)生活潮流。
聂氏夫妇在1932年起,在美国佛蒙特州与缅因州山巅水涯开始他们的森林农场,共同经历的十余年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们反对掠夺和不公平的经济形式,提倡和平、自然、简约的生活,并且终身素食,他们应是二十世纪最早提倡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第一批人。
他们的具体主张是:
在经济上尽量独立于劳力市场之外;
在保健上,自植有机食物,并且与土地保持亲密接触;
在社会伦理上,不受制于粗暴的剥削形式、不掠夺地球、不奴役人类与动物。
他们以对生命的尊重取代阶级与权威,
以实用经济取代强取豪夺,
以简单朴素取代繁复与混乱。
「展望未来,人类进入文明危机时期的征候已经出现,例如:负债过多、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目标感丧失、少数利益团体凌驾了大众利益、全面官僚主义盛行、从地球到全球的生态问题严重等等。在此一阶段,如聂氏夫妇这种自觉、醒悟、简朴主义的生活方式,开始能在本世纪初崭露出光彩,绝非偶然。」
以上是13年前(1999年)本书中文版首次出版时写的文字,今天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经济退缩、社会不公,以及生态危机困境,而1960年代聂氏夫妇就已经在实践并推广避免这种困境的健康生活,可以说是时代的先知。
作者简介
海伦.聂尔宁、史考特.聂尔宁Helen & Scott Nearing
史考特.聂尔宁曾担任美国宾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与俄亥俄州托里多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兼政治学教授,然皆由于政治观念与言论过于激进而被开除,此后即倚赖写作、演讲等工作维生。海伦.聂尔宁则是一位出生于东海岸纽泽西州富裕家庭的女性,独立、聪慧而富有奉献精神。1932年,出于爱与理想,这一对灵魂伴侣离开纽约市的繁华喧嚣,隐逸到穷乡僻壤间,展开他们历时一甲子的农庄田园生活。素食、反战、自给自足、倡导社会正义与和平主义,聂尔宁夫妇亲身践履、体现了一种质地真朴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并且因此而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回归自然运动」的先声。
译者简介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东海大学哲学博士班肄业。目前为专业翻译者,共完成约近百本译着,包括《文化与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现代主义》(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多少才算够?:佛教经济学救地球》(How Much is Enough?)等。
高志仁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研究所硕士。译有《德蕾莎修女:一条简单的道路》、《卡夫卡》、《教宗的智慧》、《静观潮落》、《西方正典》等书。
上篇
真善美的生活
前言:新时代思潮的先锋探险
追寻真善美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计画
盖一间石头农宅
肥美的土壤
吃出健康
建立裕如的生计
社区生活
佛蒙特生活实验的总结算
下篇
真善美生活的延续
前言:自给自足生活的召唤
收拾行囊,另筑家园
春夏两季的农艺
秋天的菜圃
冬天的园艺
冬藏
后植地力
水
我们的现金来源:蓝莓
树木
噼木砍柴
石墙与铁丝围篱
兴建石头农宅
翻新木造农宅?千万不要!
纸上作业与平衡预算
访客与帮手
饮食之道
锻鍊健康
有获益的生活
结语:拥有更深刻的共通点
附录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所以对于《美好生活:贴近自然,乐活100》这样的书名,我一开始是抱着比较高的期待来阅读的。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给了我很多惊喜。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画面感,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乐活”的细节,比如如何在家中种植香草,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一门新的手艺,甚至是如何更好地与家人和朋友相处。这些内容都非常实用,而且能够立刻应用到生活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她参加的一个关于“花艺”的工作坊,那种用双手创造美的过程,让她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这让我想到,其实“乐活”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许多微小的行动来实现的。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让我意识到,贴近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更是对地球的责任。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它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更积极、更健康的态度去生活,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以为会是那种教你如何“成功”或者“致富”的励志鸡汤,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片面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好好生活”的指南,而且是那种非常接地气的指南。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亲切的语气,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小妙招。比如,书中提到了如何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探索城市周边那些鲜为人知的自然风光,而不是一味地泡在咖啡馆或者商场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描述了一次她去海边捡拾贝壳的经历,那种专注和喜悦,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在海边玩耍的场景。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食物的智慧,强调天然、当季的食材,并且鼓励我们自己动手烹饪,享受制作美食的过程。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菜,虽然简单,但充满了爱和温暖。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幸福感并不是来自于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更有动力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去发掘生活中的小确幸。
评分拿到这本《美好生活:贴近自然,乐活100》,说实话,我有点犹豫。因为我总觉得,所谓的“美好生活”或者“乐活”,离我这个平凡的上班族有点远。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这本书并没有讲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有讲什么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它只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分享了一些作者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好。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利用早晨的时光,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做,只是感受那一刻的宁静;又比如,如何在大雨过后,去感受雨滴落在叶子上的声音。这些细节,我平时根本不会留意,但作者却能捕捉到,并且用文字传递出来,让我瞬间觉得,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可以停下来欣赏的美景。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和他人建立更深层连接的技巧,让我明白,“乐活”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是关于如何与身边的人分享快乐,如何成为一个更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在细细地和我讲述她的生活感悟,让我觉得,原来“乐活”并不难,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美好生活:贴近自然,乐活100》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而且封面设计也很清新,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对自然充满了好奇,也渴望一种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共鸣。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的例子,比如徒步旅行、野餐、观星等等。她不仅仅是描述这些活动本身,更是描绘了参与这些活动时,那种身心愉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顺应四时”的章节,它让我了解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也应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春天万物复苏,适合出去踏青;秋天层林尽染,适合去山里感受落叶的美。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营造自然氛围的建议,比如摆放一些绿植,选择自然的材质等等,这些小小的改变,却能带来很大的心灵上的慰藉。读这本书,让我觉得好像卸下了许多城市的压力,回归到一种更简单、更纯粹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迪。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耳闻许久了,但一直没机会翻开细读。最近终于买了,迫不及待地在周末的午后,泡了一杯红茶,窝在阳台的藤椅里,开始我的阅读之旅。翻开第一页,就好像置身于一片静谧的森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树叶的清香。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许多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美好。例如,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户洒在脸上,那种温暖的感觉;又或是,雨后空气中特有的清新味道,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书中不乏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比如山峦叠翠、溪水潺潺,还有那些在角落里悄悄绽放的小野花,都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慢生活”的解读,它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生活态度,去感受当下,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书里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园艺技巧,让我蠢蠢欲试,想要在家里的阳台也种上几盆绿意,感受植物生长的喜悦。读到一些关于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章节,也让我深受启发,原来生活中那些小小的生命,也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感动和力量。这本书就像一本心灵的疗愈剂,在都市的喧嚣中,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停下来喘息的港湾,让我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