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生姜是对百病有效的良「药」!
1.故事、由来──生姜避百邪
2.用途──生姜原本有「元气」「意气」「骨气」的意思
3.生姜的成分──富含性矿物质「锌」
4.生姜的药效──十七种药理效果
(1) 具有何种药效
(2) 真的有副作用吗?
(3) 专家的叮咛
第二章利用生姜「温热身体」就能够治癒疾病
1.百病之源──新陈代谢功能下降
(1) 运动不足
(2) 压力
(3) 饮食生活
2.过敏
(1) 过敏的真正原因是水毒
(2) 问题在于儿童的低体温
3.女性特有的疾病「血道症」
(1) 不定愁诉的原因来自下半身的发冷
(2) 腹部的振水音是水分过剩的证明
4.国人的死因与「发冷」的重大关系
(1) 人类出生时是红色,死亡时是白色的
(2) 癌症□□癌不耐热的理由
(3) 脑中风、心肌梗塞──「冷」与「热」的相互关系
(4) 肺炎──为何会发炎
(5) 糖尿病──糖分大量燃烧吧
(6) 事故伤亡──体温较低的人对突发状况的判断力较差
(7) 慢性肝病、肝硬化──右季肋部每天实行生姜湿布疗法
(8) 高血压疾病
(9) 肾炎、肾性变病──摄取「食」补充力量减退的下半身
(10) 自杀--为何北欧较多人自杀
(11) 衰老--在「死亡的交叉点」上体温的降低导致生命力减退
第三章速效──生姜疗法1
必须要知道「吃、喝、湿布」的方法
症状与「生姜特别处方」
1.当成内服「药」…的使用方法
(1) 生姜汤
(2) 紫苏叶生姜汤
(3) 紫苏叶加生姜汤
(4) 陈皮生姜汤
(5) 葱生姜汤
(6) 莲藕加生姜汤
(7) 梅酱粗茶
(8) 生姜生汁
(9) 生姜醋蜂蜜饮料
(10) 生姜茶
(11) 生姜红糖茶
(12) 生姜紫苏茶
(13) 生姜橘皮茶
(14) 萝卜生姜汤
(15) 烤生姜
(16) 大枣茶
(17) 姜糖酒酿
(18) 生姜酒
(19) 生姜葱清酒
(20) 生姜加清酒
(21) 清酒加生姜汤
(22) 姜葱粥
.生姜小知识
.万病的妙药──胡萝卜、苹果汁与生姜
2.当成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1) 生姜湿布
(2) 葱生姜湿布
(3) 马铃薯生姜湿布
(4) 辣椒生姜湿布
(5) 生姜浴
(6) 用生姜汤进行足浴
(7) 生姜生汁湿布
(8) 生姜薄片安眠法
(9) 枇杷叶温灸
(10) 白芥子生姜湿布
(11) 姜芋煳湿布
第四章速效──生姜疗法2
任何人都能够轻易地制作「生姜健康料理」
(1) 樱花露生姜
(2) (鱼咢)梨沙拉生姜饮料
(3) 梭鱼香菇拌生姜醋
(4) 嫩姜渍梅醋
(5) 花枝拌生姜酱油
(6) 深川饭
(7) 昆布沙拉
(8) 生姜羊肉汤
(9) 糖醋黄瓜圈
(10) 麦门冬粥
(11) 薏米鸭肉
(12) 煮辣沙丁鱼
(13) 姜葱鲤鱼
(14) 陈皮鲫鱼
(15) 鱼酱
(16) 山药腐竹鸡片
(17) 参耆母鸡汤
(18) 鱼腥草莴笋海蜇
(19) 烤茄子
(20) 黄精蒸猪肘
(21) 炖猪脚
(22) 三杯鸡
(23) 萝卜饼
(24) 味噌煮虱目鱼
(25) 砂仁鲫鱼汤
(26) 生姜饭
(27) 洋参龙眼鸡汤
(28) 叶生姜拌醋味噌
(29) 绿豆炖藕
(30) 谷中生姜
(31) 蘑菇猪肉汤
(32) 米酒海虾
附录
前言
按许慎说,姜为御湿之菜。王安石说,姜能御百邪。
姜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冬天吃一顿姜母鸭,让人心头暖和,幸福满满。姜是各色食物调理爱用的香辛调味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佔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当作中药材还是香料,几乎无时无刻都会使用姜。
《本草纲目》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和蜜煎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换句话说,姜的好处多多。就营养价值来看,姜与一般蔬菜一样,热量很低,含有丰富的钾,少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可惜因为人们进食量不多,可能对营养的贡献有限。
《千金要方》就已经教导随唐时代的人们如何运用蜂蜜及生姜汁做成「姜蜜丸」以对治久年咳嗽;中医认为生姜能够提神醒脑,当有人夏季中暑昏厥时,老一辈的人会为病人撬开牙关,扶起灌下一些姜汁,使其能够甦醒。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等俗语,所以说,姜是大地神奇的赐予。
或许人们在夜晚、星期日、国定假日,一般医院休诊的时候会遇上「感冒发烧了,医院没有开,附近又没有药局,该怎么办才好呢?」「家中有被医师遗弃的末期癌症患者,现在腹水严重积存,引起腹痛,即使服用吗啡也无效,该怎么办呢?」「因为下痢而引起严重腹痛,上个月也因为相同的症状而去医院急救,结果症状更为恶化,这一次不想再去看医生,有没有什么好方法……」等等,各种不同的问题。
这时,能够急速奏效的,就是「生姜疗法」。
感冒或发烧时,饮用生姜汤或梅酱粗茶,卧床休息,数小时后就会出汗退烧,使症状减轻。如果因为感冒而出现剧咳,或气喘发作,可在胸部与背部各进行十分钟的生姜湿布疗法,借此就能够治癒。
癌性腹膜炎造成腹水积存,即使服用吗啡也无法止痛的患者,可在腹部进行数次的生姜湿布疗法,如此就能够止痛,得到熟睡。
梅酱粗茶对于下痢或腹痛等也有效果。
对于低血压、贫血、生理痛、胃肠虚弱……等等的慢性病,只要每天耐心地饮用生姜汤、梅酱粗茶、生姜酒等,巧妙地利用生姜湿布疗法,就能够改善症状。
医疗用汉方制剂一百种中,六十~七十%都掺有生姜,有鑑于这个事实,相信生姜中一定隐藏着伟大的药效。
前往书店的民间疗法(家庭医学)的专柜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与食物有关的「健康法」书籍,例如大蒜、芦荟、洋葱、明日叶、胡萝卜、鱼、纳豆、埃及皇宫菜、茶、可可、醋、水果等。但是,却未看到药效卓着的「生姜」书籍。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姜的效果,于是着手写下了本书。
同时,在第四章中开辟「生姜健康料理」的专栏,希望有更多的人将生姜纳入日常饮食生活当中。因为体调而感到困扰时,也可以尝试「生姜疗法」。只要你也成为健康迷,就一定能够得到健康。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家人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他们对传统养生方法接受度很高,我也想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看到《生姜养生智慧》这个书名,立刻就觉得它很贴近生活,也很有亲和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生姜在不同季节、不同体质人群中的应用方法,比如夏天怎么用生姜来祛湿,冬天怎么用它来驱寒暖身,或者针对一些常见的身体小毛病,比如肠胃不适、关节疼痛等,有没有一些简单易行的生姜食疗方。我不太喜欢那种过于科学化、数据化的解读,更偏爱那些结合了民间经验和传统中医理论的分享。如果有一些关于生姜的采集、炮制、储存的知识,那就更好了,这样能让我更全面地了解它。总之,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实实在在的、能够应用到家庭日常中的养生技巧,让全家人都能受益。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温暖的黄色和熟悉的生姜图案,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我一直对一些传统的中医药食同源的养生方法很感兴趣,总觉得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最近睡眠不太好,而且经常感到疲惫,所以想找一本能给我一些实用建议的书。我对那种枯燥乏味、全是理论的书不太感冒,更喜欢有故事性、有人情味,或者能分享一些真实生活经验的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巧妙地运用生姜,来改善我的身体状况,而不是需要什么复杂的药方或者专业的技能。也许这本书会讲述一些关于生姜的历史渊源,或者不同品种的生姜有什么特别的功效,又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辨别优质生姜的小窍门。总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轻松阅读,并且能让我学到真正有用知识的书,能够为我开启一段健康的养生之旅。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养生智慧往往隐藏在最朴素的食材之中,而生姜无疑是其中一个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的例子。《生姜养生智慧》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一种传承有序、贴近生活的养生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生姜的生长环境、品种特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应用演变。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它是否会探讨生姜在应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如压力、疲劳、消化不良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我期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切实有效的生姜养生方,可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来选择和使用生姜的指导。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关于“吃”生姜,更是一种关于如何通过生姜来感悟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引导。
评分我是一个对健康饮食充满好奇的人,总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些能够调理身体、提升精气神的方法。《生姜养生智慧》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那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味道,似乎能唤醒身体深处的某种潜能。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吃生姜”的层面,深入探讨生姜背后所蕴含的养生哲学。也许书中会讲述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关于生姜的独特用法,或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展现生姜如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伙伴。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让我重新认识这种我们熟悉的食材。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如何将古老的生姜养生智慧巧妙地融入日常,让它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触手可及的健康秘诀。
评分最近总是容易感冒,抵抗力似乎下降了不少,正想寻找一些温和有效的食疗方法来改善。《生姜养生智慧》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因为它听起来非常实用,而且生姜这种食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治愈感。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生姜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实用建议,比如哪些时节吃生姜最合适,搭配什么食材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不太喜欢那些过于复杂的食谱,更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简单易学、食材容易获取的方法,能够轻松地添加到我的日常饮食中。如果书中还能分享一些关于生姜在不同中医理论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它在中医里被认为是“辛温”的,具体是如何调理身体的,那就更好了。总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健康路上的一个小助手,让我从平凡的生姜中发现不平凡的健康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