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职场中你必须要知道的10大细节
在职场混得久了,有些资深前辈级的人物不禁抱怨:
凭什么我在这里打拼了这么久,工作经验这么丰富,升职加薪都没我的事?
这里分很多种情况,可能这些前辈不太会协调人际关系,可能他们在无意中曾经重伤过老板,也有可能前辈并不是老板的心腹人选,没有信任感,无法委以重任。
在一个企业工作久了还得不到提拔,难免会令人产生挫败情绪。
其实是你没有摸清楚职场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
办公室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么样的同事都可能存在,加之同事之间有某些利益的冲突,因此相处起来并非容易。如果遇人不淑,你将麻烦不断,所以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说话尺度和办事分寸。古人说:「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不管是与人说话、与人交往、与人办事,都蕴含着分寸的玄机。
工作场合,有些话千万不要说,谨防「祸从口出」。为此,希望职场人士回避之。
很多职场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将学历和能力划上等号,认为学历越高,也就意味着能力越强。实际上,你的高学历也许在用人单位眼中,只是一纸看上去还不错的毕业证书,它能够代表的只是在你学校这一亩三分地中,取得了自己应有的成绩而已。可是告别学校后,你要面临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你的高学历也许只是一张入场券,究竟你有几斤几两,功夫几何,要靠接下来的努力才行。
你不禁在心中吶喊,我已经准备的足够久,足够好了?为什么还是不能够获得老板的信任,为什么我的职场之路如此命途多舛?俗话说的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预留的。可是单单做足准备,远远还不够。做足准备分两个方面,一是心理方面,你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足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能够做出一番成绩。二是行动方面,你已经着手开始做好一切准备,竭尽全力,毫无保留。而大部分的职场人,仅仅是做到了第一个方面——做好了心理准备而已。要知道,你的行动力才是能否在职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现如今,身在职场,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还要有缜密的心思和不错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为自己留一张底牌,即使你的老板经常表扬你,对你有过似有似无的升职承诺,也不要以为,你的升职之路就会因此一路畅通。实际上,你很有可能掉进了老板为你佈下的「迷幻阵」而不自知。所以,警惕警惕再警惕,也是职场之路上必须要有的心态。
你是否被周围的人戏称为工作狂?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你几乎一心扑在工作上?可实际上,你的工作业绩并没有与你所付出的时间成正比,相反地,你总是有着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也许你正在进入一个误区,也许你根本就没有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而让大把时间白白流走,做了很多无用功。你是否知道在职场中,有一个「八小时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当天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八小时之内完成。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很有可能是因为你被其他并不重要的琐事拖住了脚步……
尽心尽力的工作却换不来相应的回报,往往是令职场中人感觉最痛苦的事。然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辛辛苦苦熬夜通宵的结果,换来的却是老板一句否决的话语。到底该如何让自己用最短的时间换来最大的收益,而减少做无用功的机率呢?
职场中的人,常常会有误区,会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且成绩出色,做得优异的话,将来必然是主管人选,想当然地认为别人的事情都不重要,只要埋头工作就可以了。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要知道,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需要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光是做好本职工作远远不够,不仅要跟自己的上级领导搞好关系,对下级或者平级同事也不可忽略,因为这些人在日后同样是决定你是否能够升职的关键人物。
在职场混得久了,有些资深前辈级的人物不禁抱怨:凭什么我在这里打拼了这么久,工作经验这么丰富,升职加薪都没我的事?的确,这种情况很让人打抱不平,这里分很多种情况,可能这些前辈不太会协调人际关系,可能他们在无意中曾经重伤过老板,也有可能前辈并不是老板的心腹人选,没有信任感,无法委以重任。
无论究竟是哪一点,在一个企业工作久了还得不到提拔,难免会令人产生挫败情绪。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没有摸清楚职场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又一次违背秘密标准的禁忌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公开出来。
作者简介
姚承一
哲学系硕士。对于企业管理、哲学、心里等方面颇有研究。
第一章 你可以保守秘密≠他可以保守你的秘密
接受「真心利用」,是进入职场的第一节课 15
小心「真心交换」,被毒苹果骗取了巧克力 21
善用「防毒面具」,可以有效隔离八卦病毒 27
拒当「孤立份子」,小心使用八卦安全距离 30
第二章 你的高学历≠你有高能力
忘记吧!别让你的高学历成为绊脚石 39
清空吧!从现在起将学历一切清为零 46
面对吧!坦然接受自己的愚笨与平庸 50
第三章 做好充足准备≠职场顺利成功
尽心尽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57
用平常心,别再为试用期伤脑筋 61
相信自己,老板为什么要聘用你 64
三步定位,快准狠的找寻好机会 69
第四章 对你称赞有加≠你有升职机会
每个老板,都有一颗「有机」的心 75
团队位置,是你必须弄清楚的方位 80
不被启用,是你必须防范的冷下场 85
提升人选,让职位变成自己囊中物 90
第五章 拼了老命工作≠工作成绩优异
学会婉拒,拒作职场便利贴 99
努力工作,为什么一文不值 109
必须了解,○‧一为何大于一 113
想法在前,而不是你的脚步 118
第六章 工作尽心尽力≠你有工作效率
别重做,很多时候说大于做 125
不加班,教你搞定所有工作 130
做好了,远没有混得好重要 136
掌控力,每天做三件重要事 142
第七章 对上阿谀谄媚≠对下可以忽略
出奇制胜,别做职场圈外尴尬派 149
切记忽略,有些下级你得罪不起 154
完善自我,你需要有职场进取心 158
寻找突破,成为最受欢迎职场人 163
第八章 工作经验丰富≠升职加薪速度
看仔细,你要了解职场「安全区」 173
擅总结,别让无创意纠缠上身 179
抓重点,助你快找到职场贵人 186
要成功,让你短时间升职加薪 193
第九章 老板看不到你≠对你毫无掌握
别轻视,老板只是对你採取放养制 203
要小心,他时时刻刻都在掌控着你 208
要警惕,别让紧张的情绪干扰内心 214
好心态,从此刻起做自己的小老板 223
第十章 工作想法很多≠具备执行能力
光靠幻想,你的方案永远不会得到认可 233
坚持到底,别再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 238
拒绝粗糙,细节是决定成败的要素之一 243
自我强化,将主要工作落实到实际之处 248
第一部《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启发,至今记忆犹新。它打破了我对职场的一些固有认知,让我看到了潜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运作逻辑。所以,当得知《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 2》即将面世时,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期待的。我猜想,第二部的内容,可能会更加聚焦于“长期主义”和“格局”。第一部可能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而第二部,或许会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在职场中建立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如何培养一种“大局观”,从而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最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决策。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关于“职业道德”与“生存法则”之间平衡的议题,如何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又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同时,我也期待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个人品牌建设”和“人脉资源整合”的经验,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则是无穷的。这本书,我相信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帮助我更清晰地规划未来的道路,并且更有信心地前行。
评分从第一部《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中,我切实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职场洞察的深刻和独到。那些看似“不入流”的“厚黑”技巧,实则是在现实社会中屡试不爽的生存法则。而今,《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 2》的到来,无疑是为我这样的职场新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设想,这一部可能不会仅仅停留在“知己知彼”的层面,而是会更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些‘厚黑’智慧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最优结果”。比如说,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在面对上司的刁难时,如何做到既能维护自身利益,又不至于让关系变得僵硬?又或者是,在争取项目资源的时候,如何运用策略,让自己的提案更具说服力,脱颖而出?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情商管理”和“领导力潜质”的论述,毕竟,职场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人心的较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游刃有余,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区”,并在这个区域内持续成长。对于那些在职场中感到迷茫,或者渴望更上一层楼的朋友们,我相信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认为,《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这本书,与其说是在教人“耍手段”,不如说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职场的本质,并且用一种更成熟、更理智的方式去应对。所以,《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 2》的出版,对我来说,就像是收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升级包。第一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和“是什么”,那么第二部,我更希望它能告诉我“怎么做”。我构思,这本书可能会包含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化解职场中的“办公室政治”,如何与那些性格各异、利益冲突的同事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自我保护”的心得,比如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利益不受侵犯;又或者是,在面对裁员潮或者岗位变动时,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并且迅速调整战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在职场中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让我不再惧怕挑战,而是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不断进步。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职场读物,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启迪。
评分终于等到了《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 2》的出版,真是太令人兴奋了!作为第一部的忠实读者,我对续作的期待值简直爆表。第一部的内容就已经足够让我茅塞顿开,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如鱼得水,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这次的第二部,我坚信在作者的精心打磨下,一定会带来更深层次的洞察和更实用的技巧。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在职场这个大染缸里,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和生存之道等待我去发掘。我猜想,第二部可能会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精细化处理,比如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情绪稳定,如何巧妙地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又或者是在团队协作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一味地忍让或者冲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职场“小人”的策略,毕竟这种类型的角色在任何公司都屡见不鲜。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作者对于“权力”和“规则”的更深入剖析,理解它们在职场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如何在这种动态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总而言之,我满怀期待,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再次刷新我对职场认知的边界,成为我职场道路上的又一盏明灯。
评分《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带给我的,是一种拨开迷雾见真相的畅快感。它让我明白,职场并非只有光明正大的君子之争,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去理解和适应的“灰色地带”。因此,《人人都要懂的职场厚黑学 2》的出现,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对这些“灰色地带”的深度探索。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涵盖一些关于“心理博弈”和“信息差利用”的精妙技巧。比如说,如何通过细微的观察,判断出同事的真实意图?又或者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如何最大化地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做出最佳决策?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危机处理”和“风险规避”的详尽分析,尤其是在当下瞬息万变的职场环境中,这些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相信,这本书会为我提供一套更加系统和完整的职场生存工具箱,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并且在每一次的挑战中,都能够学到新的东西,获得新的成长。这不仅仅是一本畅销书,更是我职业成长道路上的必备良师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