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起,《工作DNA》在中国时报的浮世绘版上,以专栏方式与读者见面,连载一年多,佳评如潮。一九九九年,出版成书。
二00六年,作者于出版大陆版的同时,增加许多篇幅,而有修订版问世。
再隔六年的二0一二年,作者大幅增订修编,出版《工作DNA增订三卷本》,把「鸟」、「骆驼」、「鲸鱼」这分别代表「基层」、「中坚干部」、「决策者」三种不同层次工作者的主题,各自独立成卷,成为:《工作DNA鸟之卷》、《工作DNA 骆驼之卷》、《工作DNA 鲸鱼之卷》。
本书特色
热情与勤快,是鸟的基因。
The bird needs to be passionate and diligent.
工作DNA鸟之卷
刚出社会不久的新鲜人,像是一只鸟——刚刚孵化,开始要学习飞翔的小鸟。
小鸟面对广阔的天地,好处是机会无穷,无限的空间任其展翅。但是小鸟也要注意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长。小鸟的机会,就是你还没有被环境、习惯、条件所侷限或制约,因此各种新奇的尝试与可能,都在你的双翼之下。
小鸟,需要热情与勤快。
作者简介
郝明义
一九五六年出生于韩国。
一九七八年台大商学系国际贸易组毕业,次年开始进入出版业工作。历任长桥出版社、《2001月刊》、《生产力月刊》、《时报新闻周刊》之特约翻译、编辑、主编、总编辑等职。一九八八年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一九九六年离任。同年秋,创立大块文化。
一九九七年初接任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一九九九年底离任。
二○○一年创立Net and Books。
二○一○年创立ChineseCUBES 中文妙方。其所发想的中文妙方产品荣获二○一三年德国iF 设计大奖的传达设计奖(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2013)。
现任大块文化、Net and Books,与ChineseCUBES董事长。
着有:《工作DNA》、《故事》(大块文化)、《那一百零八天》、《他们说》、《越读者》、《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Net and Books)。
译着:《如何阅读一本书》(台湾商务)、《2001太空漫游》(远流)
Facebook /郝明义
增订三卷本总序 5
初版前言 8
雄飞吧,鸟! 15
1心态
少年英雄的梦想宝剑 24
人生与梦想可以编剧 28
及早有一个信仰的价值观 32
意念与志向的不同 36
非仆欧 39
识相 43
怎么说早安 46
蚂蚁的两种故事 50
擦亮第一根火柴 54
2观念
工作比床重要 60
三十岁以前不要计较的事情 64
怎么善用公司这所学校 67
工作伦理之一:公私之别 71
工作伦理之二:主从之分 75
工作伦理之三:不背后说话 78
刘备的两个提醒 81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种很讨厌的人 84
小螺丝钉的光芒 87
3方法
怎样寻找一个心爱的工作 之一 92
怎样寻找一个心爱的工作 之二 96
工作选择之一:大企业 99
工作选择之二:小公司 102
工作选择之三:公家机关 106
工作选择之四:自由业 110
新出校门不建议的两个选择 113
求职信的光泽 116
一定升迁的祕诀 119
4故事
铁达尼号之外 124
卡麦隆的另一个故事 128
宇宙旅行与烘焙机 131
如何开始改变工作基因 134
梁启超的一句话 138
5回忆
爱情与第一个工作 142
一个排斥了三十年的工作 146
第一张办公桌 149
马庄穆教我的英文 153
大鹏鸟陆铿 159
6知识
创意的解析 170
百分之五的差异 175
非新手阶段 178
想像力、知识和飞行 181
闯进一座日耳曼森林 185
梦想与阅读 188
7生活
游泳和上班族的世界 198
不要感冒 201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205
忏悔 211
8附录
第一个把工作概念带进我生命的人 216
增订三卷本总序
在工作的路程上,我有很多意外。
少年时期,许多师长期许我未来的工作和写作、出版相关,但是出于叛逆心理,我却一直排斥。直到后来毕竟进了出版业。
进入出版业之后,我一直认为自己可以做个编辑,不懂业务更别谈经营管理。可是后来却被提升到总经理的位置。
之后,我一直认为自己顶多适合专业经理人的工作,从没有创业的兴趣与动力。可是在突然的转折之下,我不得不从零打造起公司,挂起董事 长的头衔。后来还不只一个。
一九九八年初版的《工作DNA》,本来近乎随笔,记我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七年后,趁着要出大陆版的时候,我在原书的结构下 做了些补充,成为《工作DNA修订版》。
初版的《工作DNA》把工作分了基层、中坚干部和决策者三个层次。到修订版时,我进一步把这三个层次形象化,成为鸟、骆驼和鲸鱼,并 增加了许多引伸和解释。大约也在那同时,我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把「鸟」、「骆驼」、「鲸鱼」三种不同层次的主题分别独立,各写成一本 书,让各个主题有更充分的说明。
这个想法在心底起伏了很久。又过了六年之后,我终于完成这件事情,有了《工作DNA增订三卷本》的〈鸟之卷〉、〈骆驼之卷〉、〈鲸鱼 之卷〉。
我希望,这三本书一方面可以因此而各自独立、要表达的更清楚,另一方面也能保留最原始版本,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心:一个工作者想把他 心头的点点滴滴,烤成一块蛋糕和大家分享的心情。
所以,这还是一个人在他工作过程里的笔记和涂鸦。很多时候他像在跟别人在说些什么,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自言自语。
初版前言
写这本书,有一个远的理由,有一个近的理由。
在工作的历程上,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
每个阶段,都遇到愿意提拔我的人,愿意和我一起奋斗的同事。因此,多少有些说起来应该不至于乏味的经历和心得。
如果这些经历和心得贡献出来,能为某一天的某一位读者,在他的工作生涯上有所参考,是否也可以算是对提拔过我的人、帮助过我的人的一 些回报?
这是远的理由。
一九九七年与九八年交关之际,工作量很大,压力很重。我要完成许多责任极重的工作任务,并且时限卡在那里,没有一件可以前后挪动。
有一阵子,每天早上醒来,都有点怀疑自己是否能如期完成这些工作。
因此,当夏瑞红来找我,要为《中国时报》浮世绘版开一个专栏时,我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了。
在当时喘不过气的工作负担下,每个星期写一篇专栏,反而成了烘一块蛋糕的想像。
烘一块蛋糕,喘一口气,让自己繁杂的思绪有个稍息的时间。
但,这个专栏必须是谈工作的。
这样,这块蛋糕才有把握做得还可以下口。
这是近的理由。
在专栏开始的时候,我先想好了书的架构。
我一直都是个上班族。
所以,这是一本谈工作的书,虽然也可以给个人工作和创作者参考,但主要是谈上班族的工作,给上班族阅读。
我也一直都在出版业工作。不过,这本书里许多故事都在出版业之外,我希望出版业以外的上班族也能阅读得很有趣味与体会。
于是,我先定好章节和其中可能的内容。
因此,现在您读的并不是一本结集出版的书,而是一本一年前规划好的书。
除了极少数和新闻相关的话题之外,这本书写作的进度和内容都是既定的。出书之前,我再新加一些章节,调整一些文字,并且在有些文章后 面增加一点后记,一点涂鸦。
因为谈什么事情都喜欢扯到工作,不少人说我是工作狂。
我不以为然(当然,没有一个工作狂会自己承认的)。
我只是因工作而受益良多,因此对工作有一份感激之情。
因为工作,我从无知转而大开眼界;因为工作,我从偏激转而温和;因为工作,我从毛躁转而学习沉着。
也因为工作,我对生命的态度有了转变。
一九八九年,在一个奇特的际遇下,我突然得知因为嵴椎严重扭曲变形,自己可能来日不多。看着X光照出来的片子,我对自己嵴椎所受的重 伤目瞪口呆。
医生告诉我:最好的选择是不要上班,辞职回家,尽量做些趴着工作的事情,以免嵴椎的创伤进一步恶化。
于是我一个人去了夏威夷的一个离岛。
我要为了多活一些时间,而回到家里做些静态的工作,还是要尽情继续现有的工作,最后嵴椎随时可能突然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
思索一个星期之后,我选择了后者。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设限生命,当然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的冲刺。
十年过去了,我并没有死。但直到今天,嵴椎的危机也并没有解除(我常常嚷着要减肥,实在和美观无关)。
我总是没法把工作步伐放慢,部分是个性,部分和这有关。生命既然无常,应该尽量多加利用一点时间。
后来一路奔跑过来,有得有失,却终究形成一些面对人生的态度。不是工作的触媒,我办不到。
工作对我的启发,这还只是一点点。
工作早已是我们生活中佔最大比重的一件事情。
就一个上班族而言,无论喜欢与否,我们对自己最亲密的人,以及对自己最深感兴趣事物所能付出的时间,不论在质或量上,都永远难以和工 作相提并论。
所以,我们怎么看待工作,就是怎么看待生命,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
这不会因为行业或职位的相异而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有一个工作。每个工作都在诉说、启发其特有的意义。
只看我们是否能够倾听、领会。
九八年初要写这本书的当时,不知道和后来的发展比起来,当时那点工作压力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
同样的,当时也不知道每个星期做一块蛋糕的过程,逐渐还多了点跟自己对话与提醒的味道。
也就是说,蛋糕做着做着,自己也吃起来了。
而现在,蛋糕送到了您的眼前。
希望您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