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對法式甜點深深著迷的甜點主廚,
經曆不斷錯誤與失敗後,研發齣的全新口感與味覺!
在歐洲肉食文化背景之下所誕生的法式甜點,原本目的是為瞭當作套餐料理的收尾。在享用完脂肪成分與蛋白質較多的料理之後,再搭配香甜濃厚的餐後甜點會感到非常閤適。
在現代飲食健康與輕食文化的影響之下,歐洲當地的甜點也變得不再那麼濃厚。但就算如此,對於習慣米飯的東方人來說還是太過沉重瞭。
按照古典食譜所製作齣來的作品,第一口雖然感到好吃,但接下來卻是越吃越痛苦,頂多隻能吃到3分之2,沒有一次可以吃完。因為它們過於濃鬱、甜膩,吞下去後那味道彷彿纏繞在舌頭上…。
在純和風飲食習慣的傢庭中長大的林正明主廚,雖對法式甜點抱持無比熱情,但也因為自己的味覺對法式甜食的正統派美味感到「厭煩」,而一度懷疑自己味覺認知有異常。
從此林正明主廚不斷的在錯誤與失敗之中進行嘗試、改良,最後忠實於自己「喜歡清爽味道」的天性,創造齣顛覆傳統的「輕盈爽口法式甜點」!
甜點所使用的材料本身都已經是加工品,因此工法也不要太過復雜,抱持以精簡的方式引齣其中美味的心態。奉行於古典,但沒有必要過度崇拜,隻要忠於自身的味覺,終究能找齣自己應有的風格。
本書特色
刊登全數60道主廚的人氣招牌商品。每一道都有詳細材料份量錶,以及製作方法。
不減少砂糖、其他材料的使用量,卻可以實現輕盈爽朗口味的神乎其技!透過添加隱味、變換食材搭配、掌握基本材料之間的絕妙比例與烘培時間與溫度等,讓您也能做齣精簡又縴細的美味甜點!
甜點種類有法式小蛋糕與餐後甜點、禮盒蛋糕捲、磅蛋糕、烘培式半生果、維也納甜點、小餅乾、馬卡龍、法式巧剋力、擺盤甜點…。受賞名主廚的拿手招牌甜點作法大公開!
作者簡介
林 正明
1972年齣生於日本東京都。在東京都內的西點蛋糕店、「Grand Pacific Le Daiba飯店」工作之後,轉到「冰川會館」於2007-09年以製果長(點心製作主任)的身分來一展所長。
2006年在世界甜點大賽中獲得亞軍,2009年以隊長的身份率領日本隊在世界糕點大賽得到總成績第4名,於各種世界大賽中留下優良的成績。
2010年在日本闆橋區創設蛋糕店「Materiel」,以主廚的身份活躍。日本西式甜點協會連閤會公認的技術指導員、內海會理事。
對法式甜點深深著迷的道地日本人 004
符閤日本人味覺的食譜
縴細、不會太甜小蛋糕與飯後甜點 005
用口中融化的時間差來形成清爽的後味
夏爾曼 006
紅莓公主 007
蘋果小塔 008
盡可能減少氣泡
追求柔嫩與入口即化的感覺
椰子奶凍 009
現代巧剋力蛋糕 010
椰子巧剋力錐 011
用柑橘展現清爽的芳香
MC 012
場景蛋糕 013
白起士蛋糕 014
雪白蛋糕 015
引齣熱帶水果的清涼感
正午蛋糕 021
異國芒果蛋糕 022
赤道蛋糕 023
活用堅果與焦糖的苦澀
咖啡耶剋蕾亞 024
焦糖聖馬剋 025
焦糖蛋白霜香堤 026
榛果蛋糕 027
琥珀 028
巴黎淑女濛布朗 029
收獲蛋糕 030
歌劇院蛋糕 031
以香料的效果「斬斷」甜膩的感覺
鳳梨薩瓦蘭 037
異國巧剋力塔 038
鬍桃黑蛋糕 039
有效使用洋酒讓美味更加犀利
桃紅玫瑰 040
蜂蜜蛋糕 041
紫水晶 042
阿爾薩斯塔 043
蘇玳甜酒果凍 044
將季節「包覆起來贈與」
蛋糕捲的進化形
禮盒蛋糕 049
「成熟」的美味
德式聖誕蛋糕 056
追求法式磅蛋糕所發展齣來的「濕潤感」
蛋糕 058
檸檬焦糖榛果蛋糕 059
諾曼第巧剋力 060
鬍桃咖啡蛋糕 062
椰子鳳梨蛋糕 063
水果蛋糕 064
柑橘蛋糕 065
用感覺來決定味覺
果醬 068
如何正確的乳化來留住水分
基本作業的技巧將受到考驗
烘培式甜點 70
如何正確的乳化來留住水分
基本作業的技巧將受到考驗
烘焙式甜點 070
柔軟質感的高含水量甜點
半生果
瑪德蓮蛋糕 071
橘子瓶塞蛋糕 072
費南雪蛋糕 073
無花果杏仁塔 074
香蕉小塔 075
更薄、更為縴細
維也納甜點
牛角麵包 076
巧剋力麵包 076
酥脆溫和的口感
小餅乾
甜菜糖鑽石餅乾 078
焦糖杏仁餅 079
雪球餅乾 080
鮮奶油的水分對麵團的糖分形成作用
馬卡龍
巴黎馬卡龍 081
日本「牛奶巧剋力文化」的投影
不甜膩的巧剋力 86
從所有限製之中解放
讓人享受美味的最佳方法
擺盤甜點 90
昇華— 溫熱的焦糖醬汁— 91
西洋梨的糖煮水果配上波特酒風味的半乾燥無花果92
滿滿一盤的柑橘類與餐後的甜酒一起享用 93
格雷伯爵風味的巧剋力蛋糕與葡萄柚冰砂 94
熱帶風味的冷盤甜點 95
滋潤我成長的西洋甜點大賽 96
充滿人情味的法式甜點 103
第四段: 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所傳遞的“無負擔”理念。以往我接觸的很多甜點書,雖然成品很誘人,但往往伴隨著高熱量、高糖分等問題,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書則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健康甜點”世界的大門。作者對於甜度的控製非常精妙,她懂得如何利用食材本身的甜味,或是通過一些天然的甜味劑,來達到恰到好處的甜度,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多的負擔。她對於“輕盈”的詮釋,不僅僅體現在口感上,更體現在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上。她鼓勵我們享受食物的美好,但同時也要關注身體的需求。書中介紹的許多配方,都能夠輕鬆地在傢製作,而且使用的都是比較容易獲取的食材。我嘗試瞭書中一款用酪梨和可可製作的巧剋力慕斯,它的口感比我想象的還要絲滑,可可的微苦和酪梨的淡雅風味結閤得恰到好處,完全沒有一絲油膩感,吃完之後,身體也感到非常輕盈。
评分第二段: 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法式甜點的刻闆印象。我之前總覺得法式甜點是精緻、奢華,但同時也伴隨著“罪惡感”的代名詞,每次享用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設。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如同一股清流,為我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作者並非在否定經典,而是在經典的基礎上,注入瞭全新的生命力。她對食材的理解深入骨髓,能夠精準地捕捉到每一種食材最適閤的錶現方式。例如,她會用杏仁粉代替部分麵粉,不僅增加瞭香氣,也讓口感更加細膩;或是用椰奶、豆乳來調整奶油的比例,既減少瞭動物性油脂的攝入,又增添瞭彆樣的風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解構”與“重組”的理念,她會將一些傳統甜點的元素進行拆解,再以更輕盈、更現代的方式重新組閤,例如將經典的歌劇院蛋糕變成一係列輕盈的小點心,或是將馬卡龍的酥脆外殼與更具創意的內餡結閤。這種創新,既保留瞭法式甜點的精緻靈魂,又賦予瞭它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廣泛的接受度。
评分第一段: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味蕾的奇幻漂流,那些曾經被厚重奶油和濃鬱黃油壓製的味蕾,終於得到瞭久違的解放。作者對於“輕盈”的理解,絕非簡單的減糖減油,而是一種精妙的平衡藝術。她善於運用天然食材本身的清甜,比如當季水果的馥鬱芬芳,或是各種香草植物帶來的層次感,將甜點化繁為簡,卻又在簡約中蘊含著無窮的驚喜。我尤其喜歡她對檸檬、百香果這類酸甜水果的巧妙運用,它們不僅僅是提味,更是點亮整個甜點的靈魂。書中介紹的幾款慕斯,口感輕盈得像雲朵,入口即化,隻留下水果最純粹的清香,讓我不禁感嘆,原來法式甜點也可以如此清新脫俗,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負擔”,而是 everyday life 的小確幸。那些繁復的裝飾被精簡,取而代之的是食材本身的質感和色彩,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更是無負擔,仿佛一場充滿活力的味覺盛宴,讓我重新認識瞭法式甜點的無限可能。
评分第三段: 我一直對烘焙充滿熱情,但總覺得西點中的某些配方,要麼過於復雜,要麼總讓我覺得“太甜”。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仿佛是經驗豐富的朋友在手把手教你。作者並沒有使用太多艱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每一個步驟和原理。我尤其欣賞她對“天然風味”的強調,她鼓勵我們去感受食材本身的美好,而不是一味地依賴糖和黃油來“填補”味道。書中提到的幾款基於酸奶、水果泥和少許蜂蜜製作的甜點,不僅製作起來非常快速便捷,而且成品口感清爽,酸甜適中,讓我傢裏的孩子也能放心享用。特彆是那些不需要烤箱的慕斯和凍糕,在炎炎夏日裏,簡直就是救星!它們不僅能滿足我想吃甜點的欲望,還能帶來一種冰涼舒爽的感覺,完全沒有傳統甜點的厚重感。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做齣美味又健康的法式甜點,並非遙不可及。
评分第五段: 作為一名對法式甜點有著深厚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能夠平衡精緻與健康的選擇。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我的福音。它精準地抓住瞭我內心深處的訴求——擺脫傳統西點那種沉甸甸的甜膩感,追求一種更純粹、更清爽的味蕾體驗。作者的技法並非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到食材的本質,她教我們如何去“聽”食材的聲音,如何去“讀”它們所蘊含的風味。我尤其贊賞她對不同季節水果的運用,將時令的鮮美融入甜點之中,讓每一口都充滿瞭自然的活力。書中的一些“解構主義”的甜點,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她並沒有為瞭創新而創新,而是在保留瞭法式甜點的優雅氣質的同時,注入瞭現代人的健康意識和追求。例如,她可能會將一個傳統的蛋糕,轉化為一係列小巧精緻的杯子甜點,或者用鮮花、香草等元素來增添風味和美感,使得甜點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種視覺和嗅覺的盛宴,完全沒有瞭傳統西點那種“吃完會胖”的心理負擔,隻剩下純粹的愉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