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法式甜点深深着迷的甜点主厨,
经历不断错误与失败后,研发出的全新口感与味觉!
在欧洲肉食文化背景之下所诞生的法式甜点,原本目的是为了当作套餐料理的收尾。在享用完脂肪成分与蛋白质较多的料理之后,再搭配香甜浓厚的餐后甜点会感到非常合适。
在现代饮食健康与轻食文化的影响之下,欧洲当地的甜点也变得不再那么浓厚。但就算如此,对于习惯米饭的东方人来说还是太过沉重了。
按照古典食谱所制作出来的作品,第一口虽然感到好吃,但接下来却是越吃越痛苦,顶多只能吃到3分之2,没有一次可以吃完。因为它们过于浓郁、甜腻,吞下去后那味道彷彿缠绕在舌头上…。
在纯和风饮食习惯的家庭中长大的林正明主厨,虽对法式甜点抱持无比热情,但也因为自己的味觉对法式甜食的正统派美味感到「厌烦」,而一度怀疑自己味觉认知有异常。
从此林正明主厨不断的在错误与失败之中进行尝试、改良,最后忠实于自己「喜欢清爽味道」的天性,创造出颠覆传统的「轻盈爽口法式甜点」!
甜点所使用的材料本身都已经是加工品,因此工法也不要太过复杂,抱持以精简的方式引出其中美味的心态。奉行于古典,但没有必要过度崇拜,只要忠于自身的味觉,终究能找出自己应有的风格。
本书特色
刊登全数60道主厨的人气招牌商品。每一道都有详细材料份量表,以及制作方法。
不减少砂糖、其他材料的使用量,却可以实现轻盈爽朗口味的神乎其技!透过添加隐味、变换食材搭配、掌握基本材料之间的绝妙比例与烘培时间与温度等,让您也能做出精简又纤细的美味甜点!
甜点种类有法式小蛋糕与餐后甜点、礼盒蛋糕卷、磅蛋糕、烘培式半生果、维也纳甜点、小饼干、马卡龙、法式巧克力、摆盘甜点…。受赏名主厨的拿手招牌甜点作法大公开!
作者简介
林 正明
197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在东京都内的西点蛋糕店、「Grand Pacific Le Daiba饭店」工作之后,转到「冰川会馆」于2007-09年以制果长(点心制作主任)的身分来一展所长。
2006年在世界甜点大赛中获得亚军,2009年以队长的身份率领日本队在世界糕点大赛得到总成绩第4名,于各种世界大赛中留下优良的成绩。
2010年在日本板桥区创设蛋糕店「Materiel」,以主厨的身份活跃。日本西式甜点协会连合会公认的技术指导员、内海会理事。
对法式甜点深深着迷的道地日本人 004
符合日本人味觉的食谱
纤细、不会太甜小蛋糕与饭后甜点 005
用口中融化的时间差来形成清爽的后味
夏尔曼 006
红莓公主 007
苹果小塔 008
尽可能减少气泡
追求柔嫩与入口即化的感觉
椰子奶冻 009
现代巧克力蛋糕 010
椰子巧克力锥 011
用柑橘展现清爽的芳香
MC 012
场景蛋糕 013
白起士蛋糕 014
雪白蛋糕 015
引出热带水果的清凉感
正午蛋糕 021
异国芒果蛋糕 022
赤道蛋糕 023
活用坚果与焦糖的苦涩
咖啡耶克蕾亚 024
焦糖圣马克 025
焦糖蛋白霜香堤 026
榛果蛋糕 027
琥珀 028
巴黎淑女蒙布朗 029
收获蛋糕 030
歌剧院蛋糕 031
以香料的效果「斩断」甜腻的感觉
凤梨萨瓦兰 037
异国巧克力塔 038
胡桃黑蛋糕 039
有效使用洋酒让美味更加犀利
桃红玫瑰 040
蜂蜜蛋糕 041
紫水晶 042
阿尔萨斯塔 043
苏玳甜酒果冻 044
将季节「包覆起来赠与」
蛋糕卷的进化形
礼盒蛋糕 049
「成熟」的美味
德式圣诞蛋糕 056
追求法式磅蛋糕所发展出来的「湿润感」
蛋糕 058
柠檬焦糖榛果蛋糕 059
诺曼第巧克力 060
胡桃咖啡蛋糕 062
椰子凤梨蛋糕 063
水果蛋糕 064
柑橘蛋糕 065
用感觉来决定味觉
果酱 068
如何正确的乳化来留住水分
基本作业的技巧将受到考验
烘培式甜点 70
如何正确的乳化来留住水分
基本作业的技巧将受到考验
烘焙式甜点 070
柔软质感的高含水量甜点
半生果
玛德莲蛋糕 071
橘子瓶塞蛋糕 072
费南雪蛋糕 073
无花果杏仁塔 074
香蕉小塔 075
更薄、更为纤细
维也纳甜点
牛角面包 076
巧克力面包 076
酥脆温和的口感
小饼干
甜菜糖钻石饼干 078
焦糖杏仁饼 079
雪球饼干 080
鲜奶油的水分对面团的糖分形成作用
马卡龙
巴黎马卡龙 081
日本「牛奶巧克力文化」的投影
不甜腻的巧克力 86
从所有限制之中解放
让人享受美味的最佳方法
摆盘甜点 90
昇华— 温热的焦糖酱汁— 91
西洋梨的糖煮水果配上波特酒风味的半干燥无花果92
满满一盘的柑橘类与餐后的甜酒一起享用 93
格雷伯爵风味的巧克力蛋糕与葡萄柚冰砂 94
热带风味的冷盘甜点 95
滋润我成长的西洋甜点大赛 96
充满人情味的法式甜点 103
第三段: 我一直对烘焙充满热情,但总觉得西点中的某些配方,要么过于复杂,要么总让我觉得“太甜”。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仿佛是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手把手教你。作者并没有使用太多艰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每一个步骤和原理。我尤其欣赏她对“天然风味”的强调,她鼓励我们去感受食材本身的美好,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糖和黄油来“填补”味道。书中提到的几款基于酸奶、水果泥和少许蜂蜜制作的甜点,不仅制作起来非常快速便捷,而且成品口感清爽,酸甜适中,让我家里的孩子也能放心享用。特别是那些不需要烤箱的慕斯和冻糕,在炎炎夏日里,简直就是救星!它们不仅能满足我想吃甜点的欲望,还能带来一种冰凉舒爽的感觉,完全没有传统甜点的厚重感。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做出美味又健康的法式甜点,并非遥不可及。
评分第二段: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法式甜点的刻板印象。我之前总觉得法式甜点是精致、奢华,但同时也伴随着“罪恶感”的代名词,每次享用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设。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流,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并非在否定经典,而是在经典的基础上,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她对食材的理解深入骨髓,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每一种食材最适合的表现方式。例如,她会用杏仁粉代替部分面粉,不仅增加了香气,也让口感更加细腻;或是用椰奶、豆乳来调整奶油的比例,既减少了动物性油脂的摄入,又增添了别样的风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解构”与“重组”的理念,她会将一些传统甜点的元素进行拆解,再以更轻盈、更现代的方式重新组合,例如将经典的歌剧院蛋糕变成一系列轻盈的小点心,或是将马卡龙的酥脆外壳与更具创意的内馅结合。这种创新,既保留了法式甜点的精致灵魂,又赋予了它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泛的接受度。
评分第五段: 作为一名对法式甜点有着深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能够平衡精致与健康的选择。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我的福音。它精准地抓住了我内心深处的诉求——摆脱传统西点那种沉甸甸的甜腻感,追求一种更纯粹、更清爽的味蕾体验。作者的技法并非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食材的本质,她教我们如何去“听”食材的声音,如何去“读”它们所蕴含的风味。我尤其赞赏她对不同季节水果的运用,将时令的鲜美融入甜点之中,让每一口都充满了自然的活力。书中的一些“解构主义”的甜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她并没有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保留了法式甜点的优雅气质的同时,注入了现代人的健康意识和追求。例如,她可能会将一个传统的蛋糕,转化为一系列小巧精致的杯子甜点,或者用鲜花、香草等元素来增添风味和美感,使得甜点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视觉和嗅觉的盛宴,完全没有了传统西点那种“吃完会胖”的心理负担,只剩下纯粹的愉悦。
评分第一段: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味蕾的奇幻漂流,那些曾经被厚重奶油和浓郁黄油压制的味蕾,终于得到了久违的解放。作者对于“轻盈”的理解,绝非简单的减糖减油,而是一种精妙的平衡艺术。她善于运用天然食材本身的清甜,比如当季水果的馥郁芬芳,或是各种香草植物带来的层次感,将甜点化繁为简,却又在简约中蕴含着无穷的惊喜。我尤其喜欢她对柠檬、百香果这类酸甜水果的巧妙运用,它们不仅仅是提味,更是点亮整个甜点的灵魂。书中介绍的几款慕斯,口感轻盈得像云朵,入口即化,只留下水果最纯粹的清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法式甜点也可以如此清新脱俗,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负担”,而是 everyday life 的小确幸。那些繁复的装饰被精简,取而代之的是食材本身的质感和色彩,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更是无负担,仿佛一场充满活力的味觉盛宴,让我重新认识了法式甜点的无限可能。
评分第四段: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传递的“无负担”理念。以往我接触的很多甜点书,虽然成品很诱人,但往往伴随着高热量、高糖分等问题,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书则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甜点”世界的大门。作者对于甜度的控制非常精妙,她懂得如何利用食材本身的甜味,或是通过一些天然的甜味剂,来达到恰到好处的甜度,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她对于“轻盈”的诠释,不仅仅体现在口感上,更体现在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上。她鼓励我们享受食物的美好,但同时也要关注身体的需求。书中介绍的许多配方,都能够轻松地在家制作,而且使用的都是比较容易获取的食材。我尝试了书中一款用酪梨和可可制作的巧克力慕斯,它的口感比我想象的还要丝滑,可可的微苦和酪梨的淡雅风味结合得恰到好处,完全没有一丝油腻感,吃完之后,身体也感到非常轻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