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当前大众一窝蜂流行、却不甚理性的养生风潮,以及时下不少生技业者假科学之名、却赚取暴利的恶质现象,作者立志激浊扬清,搜罗国际间最全面、也最新颖的营养学资讯,以清晰的学术理论为前提,引领读者用正确的视野分析市售的保健食品。
作者在本书中,摒除坊间惯常的单向吹捧,而提出具有公信力的国际研究结果,以科学的角度呈现保健食品的正反面向,提醒读者大多数的产品对健康的益处有限,甚至部份有害。之于一般受广告诱导、误以为此类营养补充品可救济饮食不均衡之害的消费大众,本书无异为他们敲响警钟。
作者简介
朱槿梵
分子生物暨生物化学专家,消基会食品委员会委员。曾留学德国,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工作多年,专长项目包括营养学、遗传学、蛋白质学、微生物学等。目前从事保健食品、护肤品和传染病的相关研究分析工作,正规划一系列有关国人健康问题的专论文章。
第一章 保健食品概论.................................................................................
本书对保健食品评价的五个等级
保健食品厂商的操纵技俩
․大多数业者提供的研究证据都有问题
․夸大其辞、玩弄文字游戏的宣传花招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类的保健食品.............................................................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果寡糖也会被坏菌利用
․木寡糖可能促使致病菌转移体内
․甲壳素无法去除油脂、减轻体重
退化性关节炎及相关物质的实验
--退化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软骨结构/结构复杂的软骨无法透过简单的补糖措施来保健
․葡萄糖胺不但无效、甚至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硫酸软骨素对退化性关节炎没什么益处
․鲨鱼软骨素对癌症毫无任何的功效
․玻尿酸片段有相当大的功效差异
β葡聚糖与调节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以β葡聚糖抗癌或强化免疫力皆有条件限制/口服β葡聚糖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力的影响不同/以抗原刺激免疫反应得当心别弄巧成拙
․β葡聚糖无法影响成年人的免疫力
․灵芝是否抗癌连研究者都不敢挺身承认
․巴西蘑菇有伤肝致癌的不良纪录
․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与肉丝炒蘑菇差不多
第三章 脂肪类的保健食品.........................................................................
脂肪的消化吸收
․共轭亚麻油酸是可怕的反式脂肪
․鲨鱼肝油会升高血胆固醇值、甚至致癌
․鳕鱼肝油兼具鱼肝油和深海鱼油的营养
好前列腺素及相关的ω-3脂肪酸等理论
--ω-6与ω-3脂肪酸的摄取比例应保持均衡/ω-3脂肪酸能影响免疫系统、心血管、智力和视力
․月见草油无法改善经前症候群
․黑醋栗油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深海鱼油能提供身体所需的EPA和DHA
․亚麻仁油可矫正必需脂肪酸失衡的现象
第四章 蛋白质类的保健食品.....................................................................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麸醯胺酸无法增加肌肉量、提高免疫力
․精胺酸未必能影响一氧化氮的水平
․谷胱甘肽美白无效、甚至会恶化癌症病情
․乳铁蛋白没有对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功效
․牛初乳可能引起腹泻及性功能紊乱
․鸡精的营养价值仅类似调味用的鸡晶
酵素及其应用上的限制
․纳豆激酶清除血栓的实验是骗人的把戏
․木瓜酵素瘦身和丰胸的功效缺乏根据
․凤梨酵素无法减轻疼痛、改善退化性关节炎
皮肤老化及相关的胶原蛋白等理论
--皮肤的老化问题与胶原纤维的复杂构造/结缔组织发生变异是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
․胶原蛋白几乎没有身体利用价值
第五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类的保健食品.....................................................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要领
․蜂花粉容易含有伤肝致癌的毒素
․肌醇可能无法治疗秃头和不孕
․肉硷难以减轻体重、提高运动表现
抗氧化物及相关的理论和实验
--自由基的定义与正反效应/应减少氧化压力、而非一昧地消灭自由基/服用抗氧化补充剂不但无效、甚至会提高死亡率
․α硫辛酸可改善糖尿病的某些併发症
․辅酶Q10未能促进健康、甚至还制造自由基
酸硷失调及相关的理论
--食物代谢产生的酸硷与体质的酸硷性无关/身体的酸硷平衡有赖于肺脏和肾脏的维持
․小球藻无法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
․螺旋藻可能致癌、并危害肝肾和神经系统
第六章 植化素类的保健食品.....................................................................
植化素的消化吸收及生理价值
․茄红素无法预防摄护腺癌和心血管疾病
․叶黄素对视力可能有正面功效、却不利于抗癌
․大豆异黄酮会影响体内荷尔蒙的稳定
․植物固醇对脂肪代谢异常的患者有利
․姜黄素没什么功效是因为身体的利用率太低
․水飞蓟素仅能轻微地改善酒精性肝炎
․葡萄籽萃取对心血管的保护有限
․蔓越莓无法预防泌尿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
․大蒜油已失去蒜头原本的保健功效
植化素所潜藏的健康危害
․绿茶萃取可能造成严重的肝毒性
․红麴可能伤肝败肾、致畸罹癌
․银杏萃取可能引起过敏及组织病变
第七章 其它类的保健食品.........................................................................
․筋骨素无法改善关节炎
․蜂胶的抗菌效果不佳、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肌酸难以提高一般人的运动水平
․褪黑激素对失眠无效、甚至有副作用
肠道菌群及相关的免疫反应
․益生菌补充剂甚至会恶化过敏性疾病
․嗜脂菌无法减肥、还伴随一些副作用
保健食品与肝病的不良互动
․蚬精对保肝、消除疲劳及提高性慾等毫无功效
推荐序
一本值得大家细读的好书
药品研发的目的在于治疗人类疾病,但是研发成功的药品如果仅仅用于患有该类疾患的病人身上,其结果当然只是「济世救人」,可是药商毕竟是营利事业,济世救人是研发初衷,一旦研发成功,获利就成为另一考量,而增加获利就不再只是治疗已发生疾患的病人,而需扩及「可能」罹患该疾患者、甚至扩及预防功效。虽然该 「可能」只是假设,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罹患,可是这些人却抵挡不住铺天盖地的报导、广告及代言,再加上中国人传统「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食疗同源观 念,把药品及保健食品当做礼物者有之、当做安慰剂者更多,因此造就台湾保健及健康食品每年数百亿的市场。
近年来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报告指出,许多由药商赞助的研究是支撑其药品通过审核的主要依据,国内健康食品亦然。我在许多场合询问在场的消费者「是否了解国内大多数的健康食品在上市前仅通过毒性试验及动物实验,而并未通过人体临床试验」时,许多朋友都会瞪大眼睛直唿:「怎么可能?」当我再跟大家分享,现今的动物实验都是在严格的环境及条件控制下执行,完全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与人食用是处于完全开放的环境下完全不同时,大家便似懂非懂的说:「难怪我吃了没有广告宣称的效果。」以上陈述都是实情,每个人都会因为「政府挂保证」的广告而深信不疑的每天吃下大把的「化学食品」,更遗憾的是,所有的学者、专家在这方面的讨论都付之阙如。我最近正在看一本朱槿梵先生所着《破解养生的迷思》一书,书中针对国人--应该说是国内畅销的保健食品逐一论述,就厂商宣称的效能,从过去的研究报告讨论其对人体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评价,建议食用与否。这本书对从事消费者保护实务的我,产生极为深刻的震撼与感动。我乐见终于有学者愿意挺身而出,就过去经由商业操作而使消费者产生似是而非的观念进一步釐清,更期望这本书能获得学界回响,大家更进一步深入讨论,带给消费者正确使用保健食品的观念,以免消费者听信报导、广告而花了大把的钞票,却买了、吃了一堆「食之无益」却增加肝肾负担的商品。
黄钰生(消基会前祕书长)
2010年10月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倡导的“理性”和“科学”。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养生资讯、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但很多都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存在误导。这本书以“国际级学术研究”为基石,这本身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那些关于维生素、矿物质、草本提取物等常见保健品的科学事实,而不是被那些华丽的宣传语所迷惑。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哪些成分确实有科学证据支持其健康益处,哪些则仅仅是营销策略的产物。而且,我更想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对于保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如何衡量的,有哪些严谨的实验方法和评估标准。这本书就像是一次严谨的“健康科普”,它不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吃什么”的答案,而是教授我“如何去思考”和“如何去判断”,这对于我建立一个真正科学、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深邃的蓝色调,搭配上简洁有力的书名,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养生和保健品这类话题很感兴趣,但同时也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信息太多了,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也难免心生疑虑。尤其是关于保健品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声称能解决各种健康问题,让人觉得似乎只要吃对了保健品,就能无病一身轻。然而,我总觉得这些宣传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不了解的真相。这本书的副标题——“国际级学术研究中的保健品真相”,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在这片信息洪流中的迷茫,让我能够更理智、更科学地看待养生和保健品,不再盲目跟风,而是能够做出真正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选择。这种期待,不仅仅是对书中内容的渴望,更是对知识的渴求,希望能够拨开迷雾,找到通往健康生活的真正路径。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序言,我感觉作者的立场非常鲜明,而且充满了科学精神。序言中提到的“打破迷思”,以及对“盲目跟风”现象的批判,都让我深感共鸣。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听到某种保健品“很火”,就立刻跟风购买,也不去了解其成分、作用机理,更不用说有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了。这种现象让我觉得担忧,因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错误的知识和信息带来的危害,可能比不了解要更严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对这种不理性消费行为的有力纠正。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分析那些“被神化”的保健品,揭示其背后的真相,无论是科学上的证据不足,还是商业营销的包装。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辨别健康信息、如何进行科学养生的指导,让读者在阅读完这本书后,不仅仅是了解到“什么是不对的”,更能知道“什么是对的”,并能够付诸实践。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看了目录,里面的章节设置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简单地列举各种保健品的功效,而是更侧重于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剖析,这一点正是我所需要的。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基于个人经验、 anecdotal evidence 的养生建议,这些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有时甚至会误导消费者。而这本书提及“国际级学术研究”,就意味着它将提供更权威、更可靠的信息。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解读那些复杂的科学研究的,是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专业知识呈现给普通读者。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那些被广泛宣传的保健品,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它们的实际功效和潜在风险又是怎样的。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市场上这方面的空白,为我提供了一个审视和评判保健品信息的有力工具。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健康观,不再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而是能够基于事实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分我一直觉得,在追求健康这条路上,最怕的就是走弯路,尤其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保健品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功效宣传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候真的让人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相信谁,该怎么选择。这本书的名字——《破解养生的迷思》,就准确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拨开这些迷雾,让我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所谓的“养生秘诀”是经不起推敲的,哪些保健品又是真的有科学依据的。我期待书中能够引用大量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去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识别虚假宣传,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健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听信广告。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清晰、更理性的健康消费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