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女的美白汁、低头族的护眼茶、轻熟女的补气汤、银发族的美粥…
100道药膳美食,轻松改善您的体质,照顾您的“小症头”
本书依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不同的身体部位,调配100道汤水茶饮,由内而外改善体质。无论是炖汤、煮粥、泡茶,只要按照书中提供的食谱作法,就可在自家厨房轻松地烹调出可口的养生食谱。
作者简介
郭月英
现任:李家雄中医诊所食疗顾问
郭老师养身料理负责人
各大报章杂志、报章的养生食疗专家
着作有:
E世代纤体瘦身、优生怀孕食谱、健康优质坐月子食谱、优生食谱、养身小吃、养身素食、养补海鲜、全鱼海鲜、美人儿炖补、美人儿饮料、水当当养身料理、肾好赚大钱、电锅炖补、养身有钙念、法式蔬食飨宴……等80余本书。
陈丽玲
中兴大学法律系毕业、台大图书馆学硕士、曾任辅大、空大等教职。目前任职于图书馆,本身对文学、烹饪都极有兴趣,对于中医及养身学亦涉入颇深,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编撰已二十余年,对仰身要善意有丰富心得,已与李家雄医师、郭月英老师合着有多本文字书籍及养身食谱。
头部保健
首乌当归鸡汤《乌黑头发》15
桂圆鸡汤《健忘》16
双仁伏神鱼汤《失眠》17
玫瑰香附茶《抑郁》18
甘麦大枣汤《焦虑》18
归耆栗子鸡汤《头晕目眩》19
黑豆牛肉汤《增强记忆力》20
天麻鱼汤《头痛》21
胡桃芝麻煳《少年白》22
柴胡菊花枸杞茶《视力保健》22
莲子百合麦冬汤《养心安神》23
淡菜首乌糙米鸡粥《掉发》24
白芍蒺藜山药排骨汤《目赤多泪》25
杞菊肝片汤《视力衰退》26
旱莲猪肝汤《流鼻血》26
首乌鸡肝汤《夜盲症》27
黑豆杜仲鸡汤《耳鸣》28
米醋蛋清汁《声音沙哑》29
双色萝卜汁《急性喉炎》29
参片腰花粥《耳聋》30
川贝蒸梨《慢性喉炎》31
蒲公英茶《急性扁桃腺炎》31
麦冬粥《口臭口干》32
西瓜皮水《咽喉肿痛》33
胡萝卜鲜奶《口疮》34
金针生地鲜藕汤《牙龈出血》35
胸腔保健
参耆枸杞猪肝汤《低血压》37
芹菜苹果汁《动脉硬化》38
海带钩藤茶《高血压》39
山楂荷叶泽泻茶《高血脂》40
梅耆玉米须茶《糖尿病》41
桂参大枣猪心汤《心悸》42
青木瓜鱼头汤《丰胸》43
川贝枇杷茶《止咳化痰》43
金针黄豆猪蹄汤《补乳汤》44
参苓大枣鸡汤《气喘》45
罗汉果猪肺汤《百日咳》46
冰糖杏仁煳《慢性支气管炎》47
粉光参麦冬银耳汤《保肺汤》48
归参枣鸡汤《贫血》49
蚬仔姜丝汤《清肝汤》50
双黄茶《B 肝汁》51
芹菜蔬果汁《降肝火》52
山楂决明菊花茶《清肝明目》53
决明枸杞茶《养肝茶》54
酸辣汤《疏肝解郁》55
腹部保健
陈皮山楂麦茶《消化不良》57
姜醋茶《打嗝》58
胡萝卜蜜汁《宿便》59
橘皮红枣汁《十二指肠溃疡》 60
四神猪肚汤《胃溃疡》61
蒂荷莲花茶《胃下垂》62
通草车前子茶《尿道炎》63
山楂桂皮姜麦水《呕吐》64
甘蔗生姜汁《孕吐》65
覆盆白果小肚汤《小便失禁》66
冰糖炖香蕉《便祕》67
生姜大枣汤《慢性肠炎》67
山药鸡丝粥《腹泻》68
竹叶粥《膀胱炎》69
鹿茸腰片韭菜汤《肾虚》71
椒粒姜片猪肚汤《胃痛》72
冬虫夏草鸭汤《阳痿》73
巴戟羊藿鸡汤《遗精》74
桑螵鸡汤《小孩尿床》75
姜蒜羊肉汤《早洩》76
菟丝子糙米粥《漏尿频尿》77
归耆红枣鸡汤《初经调理》78
姜枣乌糖汁《经痛》79
芡实山药莲子粥《白带》80
四物乌鸡汤《经后保养》81
黄耆五色排骨汤《孕妇保健》83
苁蓉寄生羊肉汤《不孕症》84
党参杜仲糯米鸡粥《习惯性流产》85
冬瓜鲤鱼汤《妊娠水肿》87
猪蹄炖牛膝《经闭》88
杜仲月子水《坐月子必备》89
杜仲阿胶茶《胎动不安》89
四肢皮肤保健
十全大补鸡汤《手脚冰冷》91
龟鹿二仙胶茶《骨质疏松》92
鱼干豆芽凤爪汤《补钙健骨》93
绿豆伏苓薏仁粥《消水肿》94
银花连翘甘草茶《消青春痘》96
山药牛奶汁《美白》97
药炖排骨汤《青少年转骨》97
山药五宝甜汤《好气色》98
薏芡白朮田鸡汤《香港脚》99
新时代保健汤
黄耆枸杞茶《增强免疫力》101
黑豆甘草茶《解毒》101
枸杞哈士蟆甜汤《抗老防衰》102
葱白豆豉汁《预防感冒》103
四君子茶《老人保健》104
大蒜鸡汤《抗煞养生》105
山药芝麻煳《延年益寿》106
绿豆冬瓜汤《中暑汤》106
参片鸡汤《增强体力》107
山楂陈皮菊花茶《消脂》108
参麦玉竹润肺茶《抽烟保健》109
葛花解酲茶《宿醉》110
黄精山药鸡汤《更年期妇女汤》111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提供的那些食谱,更在于它传递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理念。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养生秘诀”裹挟,但往往难以分辨真伪。这本《健康食补一本通》却像一股清流,它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拨开了迷雾。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食补并非“万能药”,它需要与科学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并且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避免了“一刀切”的误区。我最欣赏的部分是,书中没有过度推崇某些“网红”食材,而是鼓励读者去关注身边最容易获取的、性价比最高的食材。比如,它会详细讲解不同种类的豆制品,它们的营养价值和适合人群;也会介绍一些我们常吃的蔬菜,比如菠菜、西兰花,它们在食补中的妙用。书中的“食疗方”也是非常实用,针对一些常见的症状,比如失眠、便便不畅、容易感冒等,都提供了详细的食谱和用法。我尝试了其中几款,感觉身体的确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吃对”,如何让食物成为我们身体的“好帮手”,而不是“负担”。它让我对健康饮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践行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评分我一直认为,所谓的“食补”就是那些贵得离谱的燕窝、虫草,或者是一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复杂食谱,所以对这类书籍总是敬而远之。直到朋友推荐了这本《健康食补一本通》,我的认知才被彻底颠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食补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籍那样,上来就贩卖焦虑,而是以一种非常平和、科学的态度,引导读者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然后根据这些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书中对于“辨体识证”的部分,分析得非常透彻,比如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是偏寒还是偏热?是虚还是实?),来选择相应的食补方案。它教会我如何观察自己的舌苔、听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盲目地跟风。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提供的食谱非常接地气,很多都是我平时在家就能轻松做出来的家常菜,只是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上,加入了一些小小的“食补”巧思。比如,用红豆薏米煮粥,本来是用来祛湿的,书中还加入了芡实,增加了健脾的作用;在炖排骨汤的时候,加入几片当归,不仅能补血,还能让汤的味道更加醇厚。这些细微的调整,让我看到了食物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款针对“亚健康”状态的食谱,比如经常感到疲劳,书中就推荐了用黄芪和红枣泡水,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最经济、最自然的方式,来呵护自己的身体,让我觉得“食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选择。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食补”的概念有些模糊,总觉得是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老一套,可能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但翻开这本《健康食补一本通》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作者并没有用过于玄乎的理论来包装,而是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转化成了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食材的“性味归经”,这是我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概念,但书里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把“性寒”的食物比作“降温剂”,把“性温”的食物比作“小火炉”,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基础的“体质辨识”到具体的“病症食疗”。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女性健康”的章节,它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理特点,提供了非常具体的食补建议。比如,针对经期不适,书中推荐了黑糖姜枣饮,操作简单,效果却很明显。还有关于美容养颜的部分,也提供了一些从内调理的食谱,让我不再仅仅依赖外用化妆品。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强调的是“治未病”,是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来预防和改善一些小毛病,而不是等到生病了再去“亡羊补牢”。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食物,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石。里面的食谱不仅美味,而且营养搭配都很均衡,让我吃得放心,也吃得健康。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食物的“功效”充满好奇的人,但往往在网上看到的零散信息,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夸张,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本《健康食补一本通》正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就像一个详尽的“食物百科全书”,从食材的基础知识,到具体的应用,都做了非常全面的梳理。书中对于“食物相克”的解释,也让我茅塞顿开,很多之前听说的“禁忌”,在这里都有了科学的解释。而且,它并没有把“食补”和“忌口”对立起来,而是教我们如何巧妙地搭配,扬长避短。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儿童食补”和“老年食补”的章节,内容都非常贴心,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给孩子准备的食谱,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兼顾口味,书中就提供了一些既美味又营养的创新做法。对于老年人,则强调了一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材,以及有助于增强体质的食谱。我注意到,书中很多食谱的食材搭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同时具备补气和补血作用的食材,或者能帮助脾胃消化吸收的食材。它让我明白,好的食补,不仅仅是堆砌食材,而是要讲究“配伍”。这本书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敬畏感,也让我看到了食物在维护健康方面,有着多么强大的潜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厨房救星!我一直是个对养生颇感兴趣但又笨手笨脚的新手,每次想给身体“进补”一下,不是手忙脚乱,就是效果微乎其微。这本《健康食补一本通》就像一位耐心又博学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地把我带入了食补的奇妙世界。从最基础的“为什么要食补”开始,它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食物的“能量”和“功效”,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食物吃了会上火,有些吃了能改善睡眠。然后,它并没有直接甩出一堆药材和珍贵的食材,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水果、谷物入手,比如红枣、枸杞、黑芝麻、姜等等,细致地讲解了它们的营养成分、适合什么样的人群、以及最关键的——如何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一日三餐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四季养生”的章节,它会根据不同的季节,给出相应的食补建议。比如春天万物复苏,就推荐多吃一些养肝疏气的食物;夏天炎热,则提供了解暑润燥的食谱。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款汤品和甜品,比如用银耳和莲子炖的汤,不仅味道清淡甘甜,喝下去感觉身体也变得舒畅多了。书中的食谱不仅详细,还配有精美的图片,让我一看就很有食欲,而且步骤都很清晰,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它让我意识到,健康饮食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藏在我们身边最寻常的食材里,只要用心去发掘和搭配,就能为自己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