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画不是人干的!
不只需要过人的体力,还要有抛家弃业的心理准备!
跟着Amy带着台湾味闯世界──
虾咪!不吃鱼头和海胆?来来来,得让维京人体验鱼头的鲜美滋味,顺便学会如何第一次吃海胆就上手。
你以为粉红色是Hello Kitty的专利,不不不,以色列粉红色腌渍花椰菜的味道保证比那只猫迷人!
走一场冒着破坏味觉危险的旅程,挑战泡咸水的马其顿起士和辣翻天的甜椒。
──游走三国的新奇体验和味觉冒险,让旅行有更多选择和理由。
因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设限的行程,所以旅行的时候遇到一些人,激盪出不同的想法,为自己埋下一个疯狂的点子。
跟木炭一样黑的柠檬、比红烧狮子头大颗的牛肉丸、独门祕方药草茶包、洒满芝麻的拉长版甜甜圈、亮粉红色的腌渍花椰菜、用大麦做的黑麦啤酒、沙漠里的水耕蔬菜、没有鳞片的鱼不能吃……
登机前红区与黑区的漫长安检?高速公路最外侧收费比较高?骑脚踏车游行抗议?逾越节暴动惊魂?帽子不戴头上装盒子?商品包装外的人脸都涂黑?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暴牙的羊比较贵?
我们在品尝美食时,其实是在品尝一个国家的文化!
旅行可以不是走马看花,走进当地市集、走入他们的厨房,等同贴近了他们的生活……
热爱旅行的Amy有一颗不安定的心,经营餐厅十多年,为了做出「道地」的异国料理,跑了许多国家,一边实习一边观察。直到有一天,翻阅着带回来的食谱,细细想着出国所吃到的食物,才慢慢体会到──食物只是一个媒介,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媒介,当地人的生活才是重点。
我们可以复制出跟当地人一样的料理,却永远无法做出一样的滋味,因为我们不是生长在这个国家。对Amy而言,旅行不只是要去品尝、学习当地料理,而是感受食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当她回到台湾,一边切着大蒜,锅里传来阵阵的香味,一边回想起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人事物,这些经验成了最好的佐料,让她做出自己的味道。
「旅行厨房」的概念,就是将这个从未知到体验的过程,透过她的味蕾、情感,向台湾传达异国的人情味;并且邀请这些旅途上认识的朋友来台湾,认识台湾──人跟人之间,即使种族、肤色、信仰、文化、价值观不同,只要愿意真心与人分享,就能交到好朋友,而这一切,就从食物开始!
本书特色
旅行,你可以这样做──
从料理饮食去认识一个国家,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
透过料理的交流,踏遍五湖四海,交到了相知相惜的好朋友。
搭配精彩照片,简易食谱,在家也能环游世界,体会不同的异国风情。
作者简介
蔡淑纯 Amy Tsai
经营汐止梦想社区咖啡餐厅至今约十三年,擅长世界料理;谷物磨坊创办至今约八年,从养一头羊挤羊奶作面包、起司开始,面包的购买採会员制,而且只接受预约。
认为旅行尽管短暂,却可以唤起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但是心灵的饱足无以抚慰肚腹的饥饿,厨房成了补给一天能量所需的地方。有没有可能同时进行这两种活动,满足身心这巨大的老饕?如果可以以此餍足,我实在想不出来我们的生活还需要什么!
二○一一年九月我带着自制酵母旅行回来后,心情依旧难以平复,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个月后,我有了一个奇特的想法,就是成立「旅行厨房」。我想这趟酵母之旅也让我的人生「发笑」了吧。开始了一连串无法克制的解放人生,二○一二年完成了挪威、法国、以色列、纽西兰、德国以及马其顿六个国家旅行厨房的纪录片。
二○一三年我有更多更疯狂的挑战,有东亚巴基斯坦、加拿大印地安寻根之旅、内华达黑石沙漠浪人派对、西雅图帆船漂流飨宴、纽约楼顶花园艺术盛宴、纽奥良爵士螯虾狂欢、南非原野唿喊丛林等等。
人生需要解放吗?那就抛开束缚,尽情的玩乐生活吧!
旅行厨房Travel Kitchen:travelkitchen.org/tkparty/
相关着作
《Take a bread! 死缠烂打都要玩》
序 旅行厨房,一个奇怪的计画
北欧第1厨 海鲜大冰箱──挪威
中东第2厨 炽热香料柜──以色列
东南欧第3厨 甜椒的国度──马其顿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体验”。Amy的《Amy的旅行厨房》让我仿佛真的跟随她踏上了挪威、以色列、马其顿的味蕾之旅。但这种体验并非仅仅停留在感官层面,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在挪威,她可能是在感受那份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融入到对食材的处理上,强调食物的原味和纯粹。在以色列,她可能是在体验那种充满活力的生活节奏,并从中汲取灵感,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喜的菜肴。在马其顿,她则可能是在沉浸于那种慢节奏的乡村生活,并从中学习到如何用最简单的食材,烹饪出最能抚慰人心的美味。Amy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真诚的分享态度,她不炫耀,不夸张,而是用一种平和而温暖的笔触,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悟,娓娓道来。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食物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生活态度的体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连接人心的桥梁。读完之后,我不仅对这三个国家产生了更深的兴趣,也对烹饪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厨房”不仅仅在于地点,更在于那颗愿意去探索、去体验、去连接的心。
评分刚翻完《Amy的旅行厨房》,意犹未尽。虽然它描绘的是挪威、以色列、马其顿的味蕾探险,但真正吸引我的,是Amy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在路上”的生命力。她不只是记录食材和食谱,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积极、好奇、拥抱未知。想象一下,在挪威崎岖的海岸线上,Amy如何捕捉到当地人手中最新鲜的海产,又如何在热情洋溢的以色列市场里,被香料的芬芳所“绑架”,最终在马其顿古老的村落里,品味到世代传承的淳朴滋味。这本书不单单是教你如何烹饪,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跳出日常的围墙,去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食物所承载的故事。我甚至能从文字中闻到海水咸湿的气息,听到市集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感受到阳光晒在脸上的温暖。Amy的笔触细腻而充满画面感,她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描绘出最复杂的味觉体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与她一同品尝那份来自远方的惊喜。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用食物作为媒介,串联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点燃了我心中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读完后,我忍不住开始规划下一次的旅行,也许,我也想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旅行厨房”。
评分《Amy的旅行厨房》这本书,表面上看是在介绍挪威、以色列和马其顿的美食,但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连接”的指南。Amy通过食物,将遥远的国度与她的内心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挪威,她捕捉到了当地人对食材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那种朴素而深刻的联结,让她看到了食物的本源。到了以色列,她则沉醉于那里多元文化的交融,那些充满故事的香料和烹饪方式,是不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传递的载体。而在马其顿,她体验到的则是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碰撞,那些静静守护在家庭厨房里的味道,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Amy的文字并非冷冰冰的景点介绍或菜谱罗列,她更像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旅者,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地方的脉搏,并将这份感受融入到她对食物的理解中。我常常在想,食物为何能如此神奇?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必需品,更是文化、历史、情感的载体。Amy通过她的镜头和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食物的这种多重意义,让每一次的烹饪都变成一次充满意义的探索。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食物背后的人们,听到了他们讲述的故事,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那种微妙而动人的联系。
评分《Amy的旅行厨房》给我的启发,在于它展现了一种“跨越”的可能性。Amy用她对美食的热情,成功地跨越了地理的界限,跨越了文化的差异,将挪威的清冷、以色列的热情、马其顿的淳朴,通过厨房这个独特的载体,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她不仅仅是记录下当地的特色菜肴,更重要的是,她捕捉到了每种食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比如,在挪威,她可能品尝到一份简单的鱼汤,但那份鱼汤里,也许凝结着渔民出海的辛劳,以及家人团聚的温暖。在以色列,那些色彩斑斓的香料,不仅仅是调味品,更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象征,也承载着游牧民族对家园的思念。在马其顿,那些看似朴实的烘焙,或许是家庭成员之间传递爱意的方式,也寄托着对丰收的期盼。Amy的文字有着一种魔力,她能让我们感受到食物的温度,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人心的温度。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相信,食物是连接世界的通用语言,它能够打破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这让我对未来的旅行充满了期待,也更加渴望去体验那些用食物来讲述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关于“发现”的全新视角。Amy在挪威、以色列、马其顿的厨房里,进行的不仅仅是烹饪,更是一场场关于地方特色、文化习俗以及生活哲学的深度挖掘。她没有止步于表面的风景,而是深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那些与食物息息相关的环节。在挪威,她可能是在追寻最纯净的水源,或者是在了解渔民如何精准地捕捞最鲜美的海产品。在以色列,她也许是在钻研那些古老香料的秘密,又或者是在探访那些世代相传的家族食谱。在马其顿,她则是在感受那些藏匿在质朴小镇里的烹饪智慧,或许是一坛发酵的腌菜,又或许是一块烤制的面包,都蕴含着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Amy的文字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她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平凡食物中的不平凡。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简单的食材,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也能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它鼓励我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小美好”,去用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