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广东某幼稚园在外户展示了一幅夺目的海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阅读后我有点动容,亦有点不解。孩子是我们的下一代,但我们不能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毕竟现在不是由孩子负责一个社会的运作,精壮的成年人应该只把部分精力和资源投放在他们身上。「有教无类」是一个概念,但我们亦要因材施教,若要给每一位中国孩子提供相同的教育,难免对某些孩子过严,令他们难受;对某些孩子则太宽松,亦让他们难受。
很难有一个教育的过程或课程,是完全适合一切孩子的。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孩子均精通多国语言,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甚或飞檐走壁。我们不能为孩子安排一切,我们更不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从事资优教育多年,不少家长问我应如何培育他们的孩子。坦白说,当我初为人父,亦有点不知所措。个人的经验是可以累积的,但最重要的是把国家社稷的经验累积起来。不能与时并进,亦不能因时移世易而任由群体凝聚的知识随时光消逝,让集体经验和智慧消失于无形的时间洪流里。
我有幸能在英国修读并考取博士学位,曾走访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足迹总算遍及五大洲;中国有辽阔的国土,我亦因公务或旅游而到过不少大城小镇。中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的健康水平提升了、生活水平提升了、每天所摄取的能量增加了、大学的学额增加了,研究生的名额更是以惊人的速度飙升。中国人天赋不错,有才华的孩子多得很,不少更是天生异禀,是资优生,甚至是天才。但我亦曾碰到不少有才华的孩子因缺乏后天培育,只有课堂上的硬知识,接触文化不多,思维及发展受到局限,欠缺软知识和技巧。
《资优教育A-Z》是我的个人感受和经历,以英文字母排列出来,以散文形式写下,但刻意包含培育资优儿童所应有的条件和规范,是为了资优儿童的家长和从事资优教育的工作者而写的,希望能激发他们成为资优儿童的启蒙者、师父和导师。
为此,数十篇短文里包含了多个国家、中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风物,亦渗入了百多位中外历史名人及多场战争的事迹,只盼能启发资优儿童掌握通识文化,把知识、思维和人生巧妙地融合起来,如金苹果放在银盘上,千里江山万里征途,前程锦绣。
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生而有教;感谢太太和儿子给我无限的支持和启示。
感谢方富成先生为此书担任形象顾问并设计封面;卢思敏医生譔写医疗及音乐部分,她是一位出色的医生和琵琶音乐家;冯邝绮诗女士和陈颂恩先生赐稿,他们是实干的教育家;梁思慧女士撰写〈Nutrition营养〉一文,她是专业营养师;何瑞珍女士细心的资料搜集及档案整理,并在校对上提出宝贵意见;AvaLam、陈玉燕女士和刘语丝女士给我删改原文;EvaLo扩阔了我对管理学的认知,并撰写〈Leadership领导才能〉一文;尹志强先生对我的鼓励和信任;李薇女士,她是我的左右手;曾赞安博士、梁世京先生、沈德强先生和李治中先生把我带进广阔的农业网络。
最后,要多谢陈玉成。他天赋不高,但总有点勤力和牛力,他战胜了懒惰的旧我,还要再胜。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陈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