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时间的味道」,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什么?
是阿嬷的腌渍菜、外公爱吃的金华火腿、还是自己珍藏的起司、红酒?
是总铺师的好手艺、烹调上的老经验、还是一生悬命的料理精神?
这一期的《好吃》,请跟我们一起来探索「时间的味道」。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总是可以挖掘出那一点点的「不一样」。比方说,每到冬天,澎湖人就开始做象鱼干,比起「现抓鲜吃」,风干后的象鱼干,就是多了那一点的温润醇厚;客家人爱腌萝卜,不过30年的老萝卜可不是随时都吃得到的,用黑金萝卜来炖汤,那甘甜的滋味,绝对让人可以不顾形象的喊着:再来一碗!
今年刚好是傅培梅老师逝世10週年,看着傅培梅妈妈在电视上教做菜,是许多人的集体记忆,让我们一起来复刻她的「山东烧鸡」、「柴把鸭汤」、「锅塌豆腐」,然后,嘘~程安琪老师也要跟我们聊心事,谈谈她从小吃到大的傅培梅妈妈家常味。
除了食材外,那些拿着锅铲三、四十年的老师傅,更是充满了时间之味。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们邀请了中餐、西餐、日本料理的老师傅们,谈谈他们在时间淬鍊下的料理生活及私房撇步,比如,拥有四十年厨艺经验的保师傅,走到哪儿都带着他的红色小行李箱,里面装有几样跟着他多年的私房「家私」,这次,他们不仅要跟我们分享生命里最有意义的「时间之味」,也要推荐平常惯用、爱用的秘密武器。
另外,还要教大家动手做腌渍菜、介绍全台首见的最新干式熟成技术-55天熟成牛排,以及台中超迷人的我流派柴窑烟燻火腿……
每个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每个舌尖都留有记忆,时间的味道,是食材的味道、记忆的味道,也是技艺的味道。